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句式变换1.将下列三个短句改为一个长句。
(可增删个别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①5月14-15日,“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
②《中国青年报》对“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了专题报道。
③报道是全景式,立体化的。
【答案】《中国青年报》对5月14-15日在北京举行的“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高峰论坛进行了全景式、立体化的专题报道。
【解析】【分析】解答这道题时,我们应该先整体阅读语段,了解大意,句子之间的关系,根据句子之间的关系确定使用关联词。
【点评】解答此题首先要读懂原句意,然后结具体句式,特殊词用法,及具体要求辨析作答。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而孤ɡuǎ老人和留守儿童更需要社会各界的关心和帮助。
美国著名诗人惠特曼说:“你若是一个感恩的人,你的心中就能装载整个世界!”你可以貌不惊人,才疏学浅,甚至可以身戴伤残,但你不能忘记感恩。
感恩的第一步就是孝亲敬老。
让我们从自身做起,从身边点滴小事做起。
人间没有温情的留驻,犹如夜空失去星星的照耀,会àn然失色。
让我们爱老人和小孩吧,像爱自己一样!(1)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ɡuǎ________àn孤________装载________然失色(2)文中有错别字的词语是“________”,正确写法是“________”。
(3)“才疏学浅”中“疏”的意思是()A.疏忽B.关系远C.浅薄D.分散(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改为一个整句。
【答案】(1)寡;zài;黯(2)身戴伤残;身带伤残(3)C(4)让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老人和小孩吧!【解析】【分析】(1)根据平时对汉字字形和字音的积累答题,注意“载”是多音字,这里应读作“zài”。
(2)“戴”,加在头、面、颈、手等处,“带”,这里是含有,呈现。
故“身戴伤残”应为“身带伤残”。
(3)才疏学浅:才学不高,学识不深(多用作自谦的话)。
根据这个成语的意思,可知这里的“疏”应为浅薄的意思。
故选C。
(4)“像爱自己一样”是句子的状语,应在动词前面,“让我们爱老人和小孩吧”中的动词是“爱”。
故这句话应改为:让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老人和小孩吧!故答案为:⑴寡;zài;黯⑵1、身戴伤残;身带伤残⑶ C⑷让我们像爱自己一样爱老人和小孩吧!【点评】⑴本题考查对汉字字音和书写的掌握能力。
解答此类试题时要认真审题,结合平常所掌握的常用词语的音形义判断题中所用词语的书写和注音。
对一些形近字要做到准确辨析,明确它们的异同及用法。
⑵此题考查对字形的辨识能力。
所选词语均属于生活中常用的而又极易出错的词语,这些有的是同音错别字,有的是形近错别字。
解答此题,要注意平时正确练写,尤其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区别与书写。
⑶本题考查理解字义的能力。
理解字义首先要理解成语大意,然后再根据成语意思选择正确的答案。
⑷本题考查把散句改为整句的能力。
散句改为整句要加上重复使用的词语,使其相关内容构成整齐的句式;或将句中不太整齐的并列部分进行修整,分别组合,变为排比句或对偶句。
3.阅读下面两篇文章,回答问题。
人间第一爱季羡林大千世界,爱有多端,但是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的爱,就是母爱。
古今中外谈到母亲的文章,不胜枚举。
我为什么只信“古今”而不讲“中外”呢?因为在这一方面,中外是不相同的。
谈到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虽然很多,可是我在汗牛充栋的中国的古今典籍中,从来还没有见到哪一个文人学士把这方面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的。
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
在年离德劭①为众人尊敬的钟敬文先生的启迪下,邓九平和他的友人们,付出很大的劳动和很多的时间,广闻博采,搜集现当代数百位作家、学者、艺术家回忆母亲的文章,这种异想天开有如张骞凿空之盛举,完全(mí)补了上面提到的憾事。
他们给学术界立了一大功,将会受到中国学术界以及一般人民的欢迎,这是毫无问题的。
谈母亲的文章有什么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呢?每个人一生下来,受到人间的第一爱就是母爱,告诉他(她)人问并不凄清而是充满了温暖的是母亲。
但是人间毕竟不总是充满了温暖的,你前进的道路上也并不总是铺满了玫瑰花。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遇到欢的时候,你会情不自禁地想要分给母亲一份;遇到悲的时候,你只要一想到母亲,你就会立即喜上心头,化悲为喜,又抖(sǒu)精神,抬起头来,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我曾经有一个说法:“回忆能净化人的灵魂。
”我至今还坚持此说。
你可以回忆你的老师,回忆你的朋友,回忆你的所有亲爱者,所有这一切回忆都能带给你甜蜜和温(xīn),甜蜜和温(xīn)不正是净化和抚慰你的灵魂的醍醐②吗?但是,对母亲的回忆又岂是对老师和朋友等的回忆所能(pì)美的呢?我是一个从小就失去母亲的人。
这是我心中最大的创伤,虽起华佗或岐伯于地下,也是无法治愈我这个创伤的。
我一生走遍大半个地球,不管到了什么地方,也不管是花前月下,只要想到我那可怜的母亲,眼泪便立即潸潸涌出。
一直到了今天,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
嗟乎!此生已矣,我又不相信来生,奈之何哉!奈之何哉!《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③。
”这是古今同恨的事。
唯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考虑一下自己对待父母的情况,再背诵一下孟郊那一首有名的诗: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读者如能作出应有的结论,庶④不致辜负这一套珍贵的《新绿文丛》的期望。
【注释】①年高德劭:年岁长,品德高。
劭,shào(品德)美好。
②醍醐:tí hú,古时候从牛奶中提炼出来的精华。
③子欲养而亲不待: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过早地离开了人世。
④庶:shù几乎,差不多。
(1)通览全文,可知这是季羡林先生为________写的一篇________(文体名)。
(2)文中为什么称母爱为“人间第一爱”?(3)根据文中的汉语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ísǒu xīn pì________补抖________温________________美(4)给句中加横线的词语写出两个意义相近的词。
唯愿读这一套书的读者们,仔细玩味每一篇文章中所蕴涵的意义。
(5)下面句子中画线部分的主干是什么?我已是望九之年,还常有夜里梦见母亲哭着醒来的情况。
主干是________。
(6)第2段末句“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极大的憾事”中的“这”指的是什么?(不超过24个字)(7)文章4,5两段阐述谈母亲或回忆母亲的文章的价值和意义。
不符合该文段意思的是(多项选择)()A.可以知道人间并不凄清而是充满着温暖。
B.想起母亲,眼泪就会潸潸涌出,甚至在睡梦里哭醒。
C.即使华佗、岐伯再世也无法医治“我”心中的创伤。
D.可以获得甜蜜和温馨,净化和抚慰自己的灵魂。
E.在悲伤的时候,会化悲为喜,抖擞精神,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8)“《韩诗外传》上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这是古今同恨的事。
”这句话中的“恨”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子欲养而亲不待”是“古今同恨的事”?(9)文章末段说:“读者如能作出应有的结论”,其中“应有的结论”应当是什么?【答案】(1)《新绿文丛》;序言(2)因为母爱“最纯真、最无私、最无要求回报之心、几乎近于本能”。
(3)弥;擞;馨;媲(4)品味|体味(5)有情况(6)未能把回忆母亲的文章搜集在一起,供人们阅读。
(7)B,C(8)“恨”是遗憾、悔恨之意。
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已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使自己想要报答母亲的愿望成为终生遗憾。
这种感情和愿望,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9)①感谢母爱;②敬重、报答(孝敬)母亲;③从母爱中汲取力量,勇敢地冲向人生的前程。
【解析】【分析】(1)考查对课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就能从文中找打答案。
(2)考查对母爱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3)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课生字的掌握情况,学生应在理解的基础上认读生字,掌握生字的结构和易错点。
书写时要注意“擞、馨、媲”容易写错。
(4)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近义词的辨析情况,有助于学生更深刻的认识和理解课文。
先理解词义再写近义词。
玩味:细细地体会其中的意味。
所以“玩味”的近义词是“品味、体味”。
(5)考查学生缩句的能力。
缩句就是去掉句子中的修饰限制成分,保留句子的主干即可。
(6)这是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感知文本内容,从文章中提炼和概括信息,结合语言环境,联系上下文,找出称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
一般指的就是代词前面的那句话,找最近的一句话。
有时要注意可能不是整句话,而是其中的一部分。
(7)解答此类题目关键是抓住各项表述的要点,仔细回顾文章4,5两段有关情节,比较判断正误。
(8)考查理解词语,可联系上下文理解,“恨”是遗憾、悔恨之意。
子女想要奉养父母,而父母却已过早地离开了人世,使自己想要报答母亲的愿望成为终生遗憾。
这种感情和愿望,从古到今都是一样的。
(9)考查对母爱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带着问题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即可。
【点评】(1)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的能力。
(2)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课文中重点词语的正确书写。
平时读书,写作时要注意区别同音字、形近字。
(4)主要测试学生对近义词的理解,理解了词义,写出近义词就容易了。
平时注意多积累,增加词汇量。
(5)主要测试学生对缩句的方法掌握。
认真阅读原句,弄清原句中心。
平时多做练习。
(6)此题考查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的把握能力。
(7)此题考查学生对作品内容的掌握的能力。
(8)此题考查对词语、句子的理解能力。
(9)此题考查筛选相关信息并加以概括的能力。
4.本文多以短句为主,请将下列的长句改为一组意思不变的短句。
著名学者专家通过论证证明了很多人对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提出的关于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进行论证后得出的不同意见是不科学的。
【答案】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许多人对这个报告进行了论证后得出了不可行意见,著名学者专家通过论证证明这个不可行意见是不科学的。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学生把长句变短句的能力。
此题我们可把附加成分“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许多人对这个报告进行了论证后得出了不可行意见”从句中抽出变为复句中的分句。
故答案为:水利工程技术人员提出了长江三峡修建大型水利发电站的可行性报告,许多人对这个报告进行了论证后得出了不可行意见,著名学者专家通过论证证明这个不可行意见是不科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