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2 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科学教案4.2 认识矿物的性质苏教版

4-2认识矿物的性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矿物在颜色、透明度、光泽、硬度、形状方面的特征。

●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

●初步会用简单的方法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综合能力。

●能够按一定的分类标准给矿物分类。

●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过程与方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综合法、讨论法、比较法。

感情态度和价值观:
●欣赏自然界各种矿物。

●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重点:认识几种常见的矿物,知道这些矿物的用途。

难点: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

教学准备:矿物标本、白色瓷板、各种宝石图片或课件、小刀、铜钥匙、玻璃、有关矿物资料。

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常见的矿物
1、你们有没有参观过奇石呀?今天我们一起到奇石馆去看看吧。

2、提问:你认识这些石头吗?这些石头中有哪些是矿物?
3、除了以上的矿物,你还知道哪些矿物?
4、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美丽的矿物标本,认识一下它们都叫什么,有什么特点。

活动二、认识常见矿物的性质
1、你们看了这些美丽的矿物,有什么问题要问吗?
2、小组讨论:能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自己提出的问题。

3、选择你们喜欢的问题,订出具体的可操作的方案进行实验。

4、汇报实验情况,并展示矿物性质记录表。

提问:你们用什么方法研究矿物的?知道了它们的哪些性质?
5、引导学生总结:矿物都有哪些性质?
活动三、认识矿物的用途
1、研究了这么多矿物的性质,有什么用呀?这些矿物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吗?
2、刚才大家说了这么多,现在我们来看看矿物小精灵是怎么介绍的。

3、引导学生小结。

口头完成填空题。

我的名字叫金刚石,是最坚硬的矿物,可以制成坚硬的钻头。

活动四、巩固练习
1、找朋友(出示各种矿物的名称、性质和用途,让学生将其进行连线。


石英棕红色做爽身粉
金刚石呈六角形、透明做铅笔的主要原料
石膏最柔软制造玻璃的重要原料
赤铁矿最坚硬做钻头
石墨白色、光泽很暗淡做颜料
滑石容易被擦干净做石膏像
2、其实,任何一门学科都离不开死记硬背,关键是记忆有技巧,“死记”之后会“活用”。

不记住那些基础知识,怎么会向高层次进军?尤其是语文学科涉猎的范围很广,要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单靠分析文章的写作技巧是远远不够的,必须从基础知识抓起,每天挤一点时间让学生“死记”名篇佳句、名言警句,以及丰富的词语、新颖的材料等。

这样,就会在有限的时间、空间里给学生的脑海里注入无限的内容。

日积月累,积少成多,从而收到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功效。

以《矿物城漫游》为题写一篇文章或画幅漫画。

教师范读的是阅读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部分,我常采用范读,让幼儿学习、模仿。

如领读,我读一句,让幼儿读一句,边读边记;第二通读,我大声读,我大声读,幼儿小声读,边学边仿;第三赏读,我借用录好配朗读磁带,一边放录音,一边幼儿反复倾听,在反复倾听中体验、品味。

教学反思
《认识矿物的性质》是苏教版科学教材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第二节内容,通过本课的教学,让学生认识到岩石与矿物的关系、可以从哪些方面来研究矿物的性质、相关矿物的用途等知识点。

下面谈一谈上完这节课的感受。

一、准备充足,为学生开拓视野提供了准备
课前备课时,教师准备大量岩石的图片和视频资料,结合教材结合生活经验及科普知识,对每展示的一种矿物,都图文并茂的做相关介绍,对部分矿物的性质,如有学生已经知道,可以鼓励他们先说一说。

另外,体现新课改的精神,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可以展示更多相关的矿物资料,以便开拓学生视野。

二、按科学探究的思路探究
按照科学的探究思路“提出问题——作出猜想——设计和进行实验——得出结论”,来完成本节课的两个实验,因五年级学生对科学方法的学习已经比较熟悉,教师可以在设计和进行实验环节上引导学生共同参与设计实验,主要的是实验的思路一定要清晰,实验的注意事项一定要讲解到位。

特别是观察矿物标本时,一方面要利用好相关器材,另一方面也要加强保护实验器材的教育。

“教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

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

《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

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

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教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

看来,“先生”之本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

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教师、老师之意基本一致。

三、拓展迁移、学以致用
在教学过程中,很多矿物都是直接跟生活挂钩的,例如铅笔芯里面的石墨,颜料里的赤铁矿,牙膏里面的萤石,化妆品里面的滑石等。

鼓励学生课后寻找更多矿物做的东西,并说出他们是由哪些矿物制作的。

四、缺陷与不足
这节课由于量大,介绍的矿物多,教师一定要根据不同的分类特点依次介绍,切不可东一锤子西一棒,要根据特点有针对性介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