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五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石灰吟
千锤万击出深山,
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
要留清白在人间。
(1)诗中的“吟”,吟诵,是______。
(2)解释下面划线的词语。
千锤万击出深山
锤:______。
击:______。
(3)为下面的诗句划分节奏。
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样的思想感情?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四时田园杂兴
宋·范成大
梅子金黄杏子肥,麦花①雪白菜花稀。
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②飞。
【注释】①麦花:荞麦花。
荞麦是一种春秋皆可种植的农作物。
②蛱蝶:蝴蝶。
(1)诗的一,二句中,作者抓住哪些景物描写向我们展示了初夏农村特有的景象?
(2)诗的三、四两句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肥——______ 稀——______ 长——______ 无——______
3. 读一读,连一连。
举着望明月报得三春晖
举杯邀明月多少楼台烟雨中
谁言寸草心低头思故乡
夕阳无限好对影成三人
南朝四百八十寺只是近黄昏
4. 把古诗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1)补充古诗。
______绝,______径______踪灭。
孤______蓑笠翁,独钓寒______。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3)找出诗中的两对近义词。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乞巧
林杰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1)给生字注音
______ ______ ______ ______ 乞巧霄渡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乞:______
碧霄:______
(3)《乞巧》这首诗表现人们过节时______心情和______的心愿。
(4)你认为人间女子除了会乞求心灵手以外,还会乞求些什么呢?
6. 补全诗句,解释加下划线词语的意思。
(1)______ 元______,______。
王师______,______ 乃翁。
无:______王师:______
乃翁:______
(2)山外______,______休?
______,直把______。
休:______直:______
(3)______ 生气恃______,万马齐喑______。
______,______。
生气:______恃:______
万马齐喑:______
7. 朗读古诗,完成练习。
竹石
(清)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
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
任尔东西南北风。
(1)“磨”的读音为______,“还”的读音为______,“劲”的读音为______。
(2)第一句用了一个______字,充分表达了竹子的______性格。
(3)第二句写出了竹子生命力______。
(4)理解后两句诗句的意思。
(5)竹子经历了哪些磨难,仍坚强不屈?
(6)全诗借物喻人,作者通过咏诵竹子,含蓄地表达了自己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 课文背诵,按课文原文填空。
(1)你看,它把______给了银杏树,______的叶子像一把把______,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______。
(2)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______,争着______呢!
(3)小雨滴______,______便开始了。
(4)当小雨滴汇聚起来,他们便一起______:______淙淙地流向______,______潺潺地流向______,______哗啦啦地汹涌澎湃。
(5)______在林中互相碰触着,______在狂风里簌簌地响,
______拍着大手。
9.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这首诗是唐代诗人______写的。
(2)这是一首________诗。
()
(3)将横线字的读音写在横线上。
______ ______
朝舍
(4)诗中“使”的意思是:______;“浥”的意思是:______。
(5)将古诗补充完整并说说补充诗句的意思。
10. 根据《对韵歌》连一连。
山清______ 柳绿______ 云______ 雪______
雨风桃红水秀
11. 填空。
(1)______,孰能无惑?《师说》
(2)人固有一死,______,______。
——司马迁
(3)人是为了______ 。
(苏联)肖洛霍夫《静静的顿河》
(4)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每逢佳节,大家都喜欢吟咏故事应景。
每到春节,人民会吟咏“______,______”;每到清明节节,人民会吟咏“______,______”;每到重阳节,人民会吟咏“______,______。
12.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多彩的春天:《游园不值》______ ,一枝红杏出墙来。
《宿新市徐公店》篱落疏疏一径深,______ 。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沉舟侧畔千帆过,______。
热烈的夏天:《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接天莲叶无穷碧,______。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卷地风来忽吹散,______。
(2)委婉的音乐:起初,琴声委婉连绵,有如山泉______ ,缓缓流淌。
这似乎是阿炳在赞叹______,在怀念对他______ ,在思索自己______ 。
(3)旺盛的海棠:那几棵大海棠树,开满了______ ,这繁花从______,不留______,阳光下______。
1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雪梅•其二
(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1)解释词语。
日暮:______
十分春:______
(2)把“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改写成现代汉语。
用上恰当的关联词语。
(3)从这首诗的后两句可以看出,诗人认为“十分春”的组成部分包括()(4)你还知道哪些写梅花的诗句呢?写一写吧。
14. 本学期你最喜欢的一句古诗默写在下面的横线上,并回答.
______,______。
它来自______代诗人______写的古诗《______》。
15. 课内阅读。
昼出耘田夜绩麻,
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
也傍桑阴学种瓜。
(1)诗歌的前两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2)诗歌的三四句写了什么内容,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3)请你说说诗中儿童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