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更管理规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变更管理制度
1.目的:
对变更项目进行有计划的控制,确保公司安全生产工作的有效运行。
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各类变更项目的管理。
3.职责:
生产部是本制度的管理部门,负责制定、修订本制度。
负责变更的组织和管理。
技术部负责生产工艺、技术项目变更的组织和管理;负责现有厂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公共区域的技术项目的变更申请和实施。
设备部负责机械、设备、设施项目变更的组织和管理;负责现有厂区新建、改建、扩建项目和公共区域设备的变更申请和实施。
变更项目所在车间负责本部门变更申请和实施。
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机构及人员变更的管理。
安环部负责法律法规、安全设施的变更管理及各项变更的安全审查。
其他各职能部门负责对各主管项目变更的组织和管理。
4.程序和管理要求
变更类型
变更管理类型、项目及主管部门职责表
a)设备的检修和维护;
b)更换同一型号的设备或管线;
c)清扫容器、管线或其它设备;
d)更换同一型号的配件;
e)日常的设备、设施防腐保温处理;
f)修理或重新标定的仪器、仪表;
g)工艺参数在控制指标范围内的调整。
变更程序
a、生产部制定《变更管理制度》和《变更申请表》、《变更验收表》,监督实施,对所有变更内容进行备案。
b、变更项目所在部门或主导部门负责变更申请、变更项目的风险评价、组织实施与变更材料收集管理。
c、安环部负责审查变更项目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措施。
d、审查部门负责人负责变更的审查和验收并为变更实施部门提供必要技术支持,完善实施方案。
a)变更申请前先由车间、技术、设备、安环、生产等相关部门进行初步论证,确定变更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确定申请部门。
b)原则上变更项目所在单位或主导部门负责提出变更申请,按要求填写《变更申请表》,制定实施方案、进行风险辨识、编制风险控制措施。
c)《变更申请表》填写后,由部门负责人初步审核,签署部门意见,报安环部。
变更的审查、审批
不通过则返回变更申请单位补充完善后重新填写《变更申请表》进行审查手续。
变更的实施和运行
有技术部或设备部主导的变更应组织变更区域关联部门明确分工后组织实施。
a)变更项目申请单位编制变更项目实施计划,明确项目内容、责任人员和控制目标;进行危害和影响分析,制定变更项目实施方案和异常情况应急预案,并报相关部门审查;
b)变更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和变更项目所在单位,及时将批准的变更项目实施方案和异常情况应急预案通知有关单位和岗位人员;
c)变更项目相关职能部门及车间安排专业人员,进行实施过程的现场监督。
实施过程中如有变更,则按本程序重新办理变更手续;
d)变更项目所在单位安排项目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和班组监护人员,负责项目实施全过程的管理、监督和监护工作。
变更过程中,如出现异常紧急情况,则进行《应急管理预案程序》;
e)变更项目在实施过程中涉及承包商、供应商,则必须及时通知和培训承包商和采购人员。
变更项目的验收
a)变更实施结束投入运行后由变更项目所在部门提出,组成由相关单位参加的验收组,对变更的实施情况进行验收。
验收的内容应包括项目的完整性、适用性、有效性、完全可靠性及对环境的影响;
b)验收组应对变更的实施效果作出评价,以确定变更是否符合要求。
对不符合要求的变更则应找出原因,提出改进方案,并要求设计单位和施工建设单位再次实施变更,实施完成后再由验收组组织复审,重大变更项目需编写变更项目验收报告,一般变更《变更申请表》验收栏中签署意见并签字。
c)验收合格的变更项目,由相关单位纳入正常管理范围进行管理。
资料管理
变更的培训
安环部和申请变更单位应按照安全培训管理制度的要求,及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使其掌握新的工作程序或操作方法。
其他
关于“工艺技术变更”详细规定同时执行技术部制定的《工艺变更管理规定》。
附:工艺变更申请单
工艺设备变更申请单
生产管理变更申请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