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淡妆浓抹总相宜__语言的色彩

人教选修《语言文字应用》高中语文第六课语言的艺术:淡妆浓抹总相宜__语言的色彩

26
3.突显文章结构。“文章思有路,遵路始识真。”要让读 者能一下子找到行文的路子,几个事例的先后安排必须有序,事 与事之间街衔过渡也要自然而鲜明,也就是要有意识地突显出文 章的结构,使文章脉络分明,有章可循。可以用人、事、物等一 线贯穿,也可以用过渡语衔接,还可以用小标题明示,用地点词 或时间词暗示。
(3)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如鲁迅先生在《藤野先生》中写到那些不争气的留 学生:“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 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 了。”“标致”多形容漂亮,这里作者用以讽刺那伙不 男不女的纨绔子弟。
【备选要点】 引子“‘科学’的带鱼”有什么作用? 【明确】从对话中,我们可以猜出顾客甲是生物专业的 老师,顾客乙、丙分别是数学专业和化学专业的老师。 相同的事物,称呼却有这样强烈的差异,充分体现了语言 表达上的语体差异。
4.口语语体和书面语体有什么不同?
【明确】
类别 口语
书面 语
场合
即兴 交际
庄重 正式
语法要求
用语灵活,多短句。即“像说话”一 样的口头表达语体
要求用词科学严谨、语法格式规范、 表意严密、结构严谨,多用长句和整 句,要特别注意避免或减少歧义
分类
谈话体 演说体 讨论体
宣传体 科学体 应用体
5.怎样辨析词义的形象色彩? 【明确】(1)体会形象的特征和暗示。
大都具有明显的形象色彩
动词也有形象色彩
3.怎样辨析词义的感情色彩?结合具体例子加以说明。 【明确】(1)辨明褒贬。
如:谭嗣同是中国历史上为变法而流血的始作俑者。 “始作俑者”是指最先做坏事的人,是一个贬义词,把它 用在“为变法而流血的”谭嗣同身上就犯了贬词褒用 的错误。
(2)识别两可。 如:关于金字塔的种种天真的想入非非的神话和传 说,说明古埃及人有着丰富的想象力。“想入非非”一 般指完全脱离实际或胡思乱想,用在此处非常恰当。因 为产生神话的人类远古时代在对大自然一切奥秘不了 解的情况下,想用一种超自然力去征服和解释大自然的
25
写人要关注事例和细节,以下三点不容忽视: 1.选用恰当而有情趣的事例。怡当,才能突出人物个性; 有情趣,オ 能把人物性格写得丰富有内涵。如突出一个特征,笔 墨要相对集中;如突出好几方面的个性,则要从不同侧面选取事 例,力避重复与雷同。 2.细微处见精神。典型的细节是突出人物性格、丰富人物 形象的重要手段。粗线条勾勒、大手笔刻画之余,抓住一个小小 的动作、一抹浅浅的微笑、一个微不足道的景或物细致描摹,会 使形象生动,意蕴丰厚,达到妙不可言的效果。当然细节不能单 独存在,它总是依附于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等的描写上。
29
【例文】 令我感动的一个清洁工
星期天,一个飘着大雪的清晨,我戴着妈妈新给我买的棉手 套在街道上走着,手套里有新新的丝绒棉,温柔地包裹着我的手 掌,指尖缭绕着暖融融的暖意,呼吸间都是母亲的一瓣心香,我 更加欢快地向前走去。
30
我所居住的这座城市正在创建文明城市,所有的清洁工都行 动了起来,她们细心地清理着城市的牛皮癣——街头小广告,每 个人的鼻尖都冻得通红,但我想,她们的心一定是热的。我注意 到一位瘦高个的阿姨,她没有带手套,手指被寒风吹割,像冻萝 卜一样通红,她耐心地用刷子沾上清洁剂,使劲地刷在小广告上, 她轻轻地朝手心里哈了一口气,然后用手耐心地撕。
实际上,语言表达的差异,除了语体的差异,还有情 感差异和形象差异,都属于语言的“色彩”差异。
语言的色彩也是广义修辞的重要内容。人际交往 有多复杂,语言形式也就有多复杂,其间庄谐雅俗、爱 憎忧愁,千差万别,只有正确选用不同语体色彩、情感 色彩和形象色彩的词语,适情应景,才能取得最佳的表 达效果。

对话描写
书面 语
经常用于比较庄重、正式的交际场合
感 褒义 表现的是肯定、赞许、喜爱的态度 情
色 贬义 表现的是否定、贬斥、厌恶的态度 彩
概念
指由词内部的组成成分所引起的对事物视 觉形象或听觉形象的联想
有时两个或几个词的所指对象相同,但因
形象
词的内部组成成分不同,就可能带上不同
色彩
的形象色彩
类型 在语言中,用摹状、拟声方法构造的词语
31
我停了下来,不因为别的,我只是认为她的动作很漂亮。然 而,当她走到另一张广告前时,右手习惯性地举起,那只拿着刷 子的、通红的手却定格在了空中,我看见她微微踮了踮脚尖儿, 仔细地看看墙上的那张纸。最后她摇了摇头,走开了。我心里顿 生疑惑,她难道忘了规定吗?怎么能对这一张广告视而不见呢? 想到她定格在空中的那双红彤彤的手,我快步跑到墙角下,想一 看究竟。这张纸有明显的被雪打湿的印痕,而在我眼里,它却幻 化成了一位母亲朦胧的泪眼,这是一张寻人启事,上面详细地描 述了一位五岁女童的外貌,恳求好心人帮忙找到她。
21
描写人物,要注意选取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特征。那么,什 么是典型事例呢?典型事例是指那些特征独特,最有代表性,能 有力刻画人物,能集中表现主题的事件。简言之,所选的事例必 须能突出人物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以千字左右的篇幅写一个 人,要让读者对人物有印象,比较好的办法,是选取典型事例, 勾勒人物形象,反映他的主要性格和品格。写袁隆平就要突出他 孜孜以求的精神,写他坚持真理、不断创新的研究历程。写钟扬, 则通过他长期在西藏采集种子的事迹和他有关生命意义的言论, 表现他火一般的生命激情。
27
【实战演练】 教过两代人的山村小学教师,救死扶伤护佑生命的医生,精 心擦拭每一块玻璃的保洁阿姨,春耕秋收辛勤劳作的农民……生 活中,有很多平凡的劳动者值得我们关注,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不 少事也可能触动我们的心灵。写ー 个你熟悉的劳动者,不少于 800 字,题目自拟。
28
【写作指导】 审题时注意两点:一是所写人物必须是生活中的平凡的劳动 者,教师、医生、保洁阿姨、农民等;二是要写他们身上能触动 我们心灵的事情。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选取典型事例,突出人物精 神品质,体现他们平凡中的伟大;描写时注意细节,通过生动形 象地描绘,使人物鲜活呈现。
24
抓住细节进行描写,就是对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心理 等进行细微而又具体的描绘。如:“我看见一个小姑娘,年龄不 大,长得很瘦,穿得也很差。”小姑娘“小”到什么程度?怎么 个“瘦”法?穿的有多“差”?我们添加外貌描写,改成:“我 看见一个小姑娘,只有八九岁光景,瘦得几乎一阵风就能吹跑, 一张苍白的脸,冻得发紫的嘴唇,头发很短,穿一身很破旧的衣 裤,光脚穿一双草鞋。”再如:“她骂他是懦夫。”我们添加神 态、心理、语言、动作描写,修改为:“她早已被气得浑身颤抖, 脸色铁青,但她还是在不断地告诫自己:不要生气!不要失态! 不要骂人!最终她实在是忍不住了,于是怒睁杏目,用手指着他 的鼻子骂道:‘你真是个懦夫!’”修改前后的句子对比,细节 描写的优势和效果一目了然。
一切,故而“想入非非”。此外,这类熟语还有灯红酒绿、 苦心孤诣、拭目以待、左右逢源等。
(3)区别轻重。 如:少数党员干部把自己混同于一般群众,甚至同流 合污。“同流合污”指同坏人共同干坏事。句中“少 数党员干部”虽然觉悟不高,但未落到与坏人为伍的地 步,所以这里用词过重了。
(4)摆正谦敬。 如:您刚刚乔迁新居,房间宽敞明亮,只是摆设略显单 调,建议您挂幅油画,一定会使居室蓬荜生辉。“蓬荜生 辉”是谦辞,常用来称谢别人到自己家里来或称谢别人 送来的题赠字画,句中误将其作为贺敬之词。
32
我突然明白了一切,在这张纸前,漫天的雪花是最好的幕布, 很多零散的画面一闪而过,有急切盼望的母亲,天真可爱的小女 孩儿……我回头望望那位清洁工阿姨,她的头发落满了雪花儿。 无法言表的感情突然席卷了我,我从她的身上,看到了一颗温暖 跳动的心脏,她就像太阳一样给人温暖的光芒,我想,她一定认 为,这样做是值得的。
我快跑两步,看到她那冻得通红通红的手,我把我新买的、 暖融融的、爱不释手的手套送给了她。“如果那位阿姨收了我的 手套,能清理更多的小广告,留下更多的寻人启事,那么,我这 样做,就是值得的啊!”我向手心哈了口气,愉快地向前走去。
33
[点评] 作者善于选取典型事例,通过写一位认真负责的女 清洁工,放弃清理一张寻找小女孩的广告,表现她的善良和爱心。 作者注重细节描写,描写女清洁工的外貌,突出她像冻萝卜一样 通红的手指;描写她的动作,“沾上清洁剂”、“哈了一口 气”“用手耐心地撕”表现她的细心负责,“拿着刷子的、通红 的手却定格在了空中”“摇了摇头,走开”则突出了她的善良。 而“我”的动作、心理描写也很好地烘托了主要人物。此外,文 章首尾呼应,结构严谨,议论也恰到好处。
22
那么,如何选取典型事例呢? 方法一:多事反映一品质。注意从不同角度选择典型事例, 写作时分清主次,详略得当。如:《老王》愿意给我们家带送冰 块,车费减半;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拿了钱还不大放心,担 心人家看病钱不够;受了人家的好处,总也不忘,总觉得欠了人 情,去世前一天还硬撑着拿了香油、鸡蛋上门感谢……多件事反 映了老王善良的品格。 方法二:多事反映多品质。写人要注意体现人物性格的丰富 性,避免单一化,可以选取不同的生活侧面真实地表现人物,让 人物有“立体感”。如本单元的几篇人物通讯,都是借助多件事, 反映袁隆平、张秉贵、钟扬等人的优秀品质和崇高精神。
23
方法三:一事反映一品质。事件要典型,有代表性。事件要 完整,来龙去脉、前因后果要交代清楚,重点放在人物的描写上。 如鲁迅《一件小事》写车夫主动扶着老女人去了巡警分驻所,凸 显车夫高大无私的形象。
和典型事例同样重要的,是真实感人的细节。很多情況下, 能让别人留下深刻印象,不是典型的事,而是生活工作的细节(或 “画面”)。公交车上,下班的农民工担心自己的工作服太脏, 有座位也不坐;一名同学考试没通过,仍然庄重地把试卷折叠整 齐收进书包,向老师微笑告别;急诊室的抢救失败了,患者家属 反而安慰哭泣的护士……抓住这细节,只要用一二百字就能写活 场景中的那些人,让一个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