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教学心得体会

计算教学心得体会

计算教学心得体会
数学课题组卢建刚
计算题是很多学生失分比较多的类型,在平时做计算的作业时,学生总会这里错一点,那里错一点,而让学生订正的时候却能比较快的订正好,可是再做的时候又再错,确实让我们头疼。

这段时间刚刚给学生复习四则混合运算与简便计算这一知识点,每次练习中,能做全对的同学总是寥寥无几。

可是课堂上练习的时候学生的表现(除了那六七个特差生外)还是觉得不错的,于是我就在想,是什么原因造成学生作业计算的准确率不高呢?仔细分析了学生作业中错误的情况,我发现许多学生在计算时出现错误,并不是因为没有正确理解算理,也不是没有掌握计算方法,而是没有一个良好的计算习惯,因此良好的计算习惯直接影响学生计算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学生的不良计算习惯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认真抄题,经常抄错数字,看错运算符号;
②不运用进退位符号,忘记该进位或退位的,或者进上去的数加上去的时候加错了;
③书写潦草,我觉得字迹糊涂的学生计算出错的概率比书写工整的同学要大很多很多;
④没有养成检查的习惯;
⑤不分析自己的计算错误,屡教不改。

针对这些情况,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
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从而提高他们的计算能力。

1.认真看。

学生在计算中由于看题目过快,有时会把数字看错,如255看成225,16。

7写成167等,有时会把运算符号看错,因此我们要让学生养成看清楚题目中数的习惯,速度不要过快,要整体记忆,不要看一位写一位,写好后可以迅速与原数比照一下等等,从而减少误看而带来的计算错误。

2.写工整。

写不规范也是计算出现错误的一个常见原因。

学生在计算时,有时因为字迹潦草分辨不清而误看,如:6和0、1和7、3和8;有的擦擦写写,模糊不清;有的竖式书写不规范,数位不对齐等等,都可能使计算出现错误。

因此,在教学中,要要求学生书写工整、格式规范,要督促学生把数字写端正,写清楚。

注意了这点计算中的错误也会降低很多。

3.仔细算。

计算中的错误有时也是因为学生计算马虎造成的,如把2×4算成了6,3+3
算成9,或进位忘了加,或退位忘了减等等。

因此在教学时不要一味要求学生算得快,而是首先要算得对,然后在正确的基础上再提出相应的速度要求,这样也能提高学生计算的正确率。

4.静心查。

很多学生对老师要求的检查敷衍了事,有的是不知道怎样检查,有的是静不下心检查。

在教学中老师要注意教给学生检查和验算的方法(如逆运算、估算、再算一次等),监督他们养成检查的习惯,另外也可通过恰当的时机让检查出错误而获得好成绩的学生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充分感受到由于认真检查和验算所带来的成功,从而自觉养成主动检查的习惯。

计算教学是一个长期的教学过程,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确实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要持之以恒,在形式上力求多样。

从小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学生将终身受益。

2013.6.28。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