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施工图交底记录

施工图交底记录

出水口2:收集滨江大道~K1+780路段两侧地块约68.8公顷雨水,经水力计算,敷设2800mm×1800mm~4000mm×1800mm排水方渠,近期排入周郡排灌河涌,远期排至丰乐路北延线西侧人工河。
2.2、结构施工要点
(1)雨水管道
a)管道材料及接口。所有雨水管采用硬聚氯乙烯(PVC-U)缠绕管,PVC-U缠绕管按国标06MS201-2-20“橡胶圈接口”施工。
3、横断面技术要点
3.1横断面布置
(1)道路标准横断面
道路标准路段双向八车道,道路中间设中央分隔带。断面布置采取:2.5m
(预留用地)+3.0m(人行道)+1.5m(绿化带)+2.5m(非机动车道)+15.5m(机动车道)+3m(中央分隔带)+15.5m(机动车道)+3.5m(边分隔带)+2.5m(非机动车道)+1.5m(绿化带)+3.0m(人行道)+2.5m(预留用地)=60m。
15cm
厚度
22cm
5、特殊路基处理
(1)软基段路基主要采用排水固结堆载预压法,主要采用塑料排水板(在有松散砂层的地质区段采用振动塑料排水板)。
(2)桥涵结构物连接段采用钉形水泥土双向搅拌桩、预制管桩复合地基进行处理,并设置过渡段减少差异沉降。
(3)沿线污水管位置进行沉管砂桩处理,处理区宽度为2.0m。
市政基础设施工程
施工图交底记录
编号:市政施管—8
工程名称
滨江新区新南路东段(天沙河路~滨江大道)工程第二标段
承包单位
北京市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
分包单位
/
交底单位
江门市政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交底人
谢锐锋
交底范围
道路工程、地基处理工程、排水工程、消防工程、信息管道工程
交底日期
2010 年 09 月02 日
交底内容:
三、排水工程(含结构、管线桥)施工图交底
1、排水工程(含结构、管线桥)概况及主要技术标准
本工程排水体制采用雨、污分流。
本工程雨水系统主要收集道路两侧地块约105.1公顷范围的雨水,其中丰乐路北沿线以东路段汇水面积为68.8公顷,丰乐路北沿线以西路段汇水面积为36.3公顷。雨水设计标准如下:暴雨重现期P=2年,径流系数:路面、桥面取0.9,绿地取0.2,新建区综合径流系数取0.75。暴雨强度公式采用广州市暴雨强度公式: 。
2、雨水管道施工内容
2.1、雨水管道施工要点
(1)过路涵洞
滨江大道交叉口范围有已建底宽B=3m排水明沟,通过对现场防洪区域调查以及防洪初步计算,近期保留此过路排水明沟,本期延长至扩宽路边线。
为了恢复现状排灌河涌,确保灌溉、排涝正常进行,分别于K1+769、K1+916.850设置断面为2-6.0m×2.5m、2-6.0m×2.5m临时过路涵洞2座。临时过路涵洞近期作为现状河涌的连接通道,远期作为支渠收集周边地块的雨水。
一、工程概况
滨江新区新南路东段(天沙河路~滨江大道)第二标段工程位于滨江新区启动区内,沿线与丰乐路北延线、滨江大道相交。起始桩号K1+500,终止桩号K2+983.356,路线长度1483m。
二、道路工程(含地基处理)施工图交底
1、道路工程(含地基处理)概况及主要技术标准
本工程道路路基宽度60m,双向八车道,设有中央分隔带,两侧设机动车道、边分隔带、非机动车道及人行道。本工程机动车道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非机动车道采用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人行道采用机制仿花岗岩面砖。
本工程污水管道主要收集丰乐路延伸段两侧地块、规划四路两侧地块、新南路沿线两侧地块共760公顷的污水,最终排到棠下污水处理厂。污水设计标准:启动区用地面积为15km²,最高日用水量为11.51万m³/d,用水量面积比流量指标0.77万m³/(km²·d),取日变化系数1.2,管网漏失率10%,污水排放系数0.80,则综合污水面积比流量为0.46万m³/(km²·d)。污水量计算公式为: 。
厚度
66cm
4.2非机动车道
面层:AC-10C细粒式沥青混凝土(红色)
5cm
粘层:0.5L/㎡快裂洒布型乳化沥青PC-3
下封层:(层铺法)
0.7cm
基层:水泥稳定碎石(MPa
20cm
厚度
25.7cm
4.3人行道
面层:仿花岗岩人行道砖(30cm×30cm×30cm)
5cm
粘结层:1:2水泥砂浆
2cm
基层:水泥稳定石屑(2.5MPa)
(2)道路横坡
机动车道横坡为2.0%,非机用单面坡,坡面为2.0%,坡向与弯道内侧。
4、路面结构
4.1机动车道
面层:普通水泥混凝土(5.0MPa)
26cm
上基层:水泥稳定碎石(3.5MPa)
20cm
下基层:水泥稳定石屑(2.5MPa)
20cm
(2)排水明沟
为了恢复现状排灌河涌,确保近期灌溉、排涝正常进行,对本项目破坏的现状河涌通过新建排水明沟进行修复。
临时排水沟设置于本项目北侧的K1+670~K1+780、K1+920~K2+370和项目南侧的K1+630~K1+780路段北侧。本次临时排水渠是按照防洪标准施工,渠底宽5.0m,两侧按1:1.5放坡;设计常水位为1.3m,设计水位为1.6m。
主要技术标准一览表
序号
项目
机动车道
1
道路等级
城市Ⅰ级主干路
2
计算行车速度(km/h)
60
3
路基宽度(标准段)
60m
4
路面计算荷载
BZZ-100
5
交通等级
重交通
6
路面结构形式
水泥混凝土路面
7
路面设计使用年限
30年
8
桥涵荷载
公路-I级
9
抗震要求
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系数0.1g结构重要性系数1.0
2、平纵线形技术要点
2.1平面线形
平面坐标系统采用江门独立坐标系。
本标段有2处平曲线,平曲线中圆曲线最小半径为1500m,最大半径为4000m。
2.2纵断面
高程系统为85高程基准。
本标段有4个变坡点,最大纵坡为0.3%,最小纵坡为0.3%。凹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10000m,凸形竖曲线最小半径为10000m,最小坡长为263.356m。
(3)排水管道与方渠设计
经过水力计算,共设置2个主排出口分别收集道路两侧地块约105.1公顷的雨水,近期分别排至东海岸排灌河涌、冲板排灌河涌、周郡排灌河涌,远期排至体育路、丰乐路北延线西侧人工河。
出水口1:收集K1+500~K1+780路段两侧地块约19.4公顷雨水,经水力计算,敷设DN1650雨水管,近期排入冲板排灌河涌,远期排至丰乐路北延线西侧人工河。K1+660~K1+820敷设DN600雨水支管,近期排入冲板排灌河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