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间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合同段段施工组织设计》《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新修订的)二.工程概况国家高速公路网G85重庆至昆明高速公路嵩明(小铺)~昆明段高速公路,是渝昆高速(G85)、沪昆高速(G60)和杭瑞高速(G56)三条国家高速公路的交通合流路段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云南省“9210”干线公路骨架网的放射线昆明至富源公路中的一段。
本项目地处云贵高原西缘,受印度洋季风影响,属低纬度高海拔亚热带高原季风型气候,境内坝区和丘陵半山区处于昆明盆地腹心,四周山脉环绕,四季分明,为昆明少雨中心区,年降雨时空分布不均,形成夏秋多雨,冬春干旱的气候特点。
本合同段起点K4+802.5,位于小街镇东屯村西侧;在K6+290处设置小街互通式立交,止点K10+900,位于牛栏江镇黑山村。
线路途经地区主要控制点:东屯村、牛栏江、黑山村,线路长度7.89750km(含桩号K6+767.135=K4+967.135长链1.8Km及小街互通区),路基土石填方118.2万m3,挖方78 m3,设小铺特大桥2366.08m(单幅)和罗邦特大桥2572.16m(单幅)/2座;海子口大桥852.16m(单幅)/1座;马旗中桥107.16m(单幅)、登子中桥107.16m(单幅)及陈家村中桥107.16(单幅)/3座,涵洞/通道32座,小街互通式立交1座,不良地基浅层处置2041.23m,深层处置782.61m及相关的防排工程。
本工程合同工期24个月。
三、施工准备3.1、成立夜间施工领导小组:组长:***副组长:***、***、***成员:***、***、***、***、***、***、***、***3.2、职责分工夜间施工时,制定详细的人员工作计划,责任到人,各负其责。
(1)组长(项目经理)***是项目安全生产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安全生产负总责。
对项目副职的安全管理工作和职责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连带责任。
(2)副组长(项目副经理)***、***、***:对项目施工现场安全生产管理负分管责任;是施工生产组织和指挥系统负责人,对项目经理负责;对工区现场负责人和班组长的安全管理工作和职责履行负有监督检查和连带责任。
(3)工程部负责人***:负责施工技术和安全技术措施的制定,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
(4)安全负责人***:负责施工时的安全措施的落实,实施过程的检查监督。
(5)质量负责人***:做好施工质量控制计划,在质量检查时检查夜间安全措施落实。
(6)物资设备部李志锋:按计划提供所需物资和设备,确保夜间设施安全有效使用。
(7)测量负责人***:做好测量标志,确保夜间可视不被误用。
(8)试验负责人:***负责试验现场安全措施的实施和现场监督。
(9)专职安全员***、***全面负责夜间施工照明和各项安全技术措施的督促落实。
三、夜间施工的安全管理与控制3.1夜间施工人员安全要求1夜间操作工人必须进行专项夜间施工安全教育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2防护用品要穿戴整齐,裤脚要扎住,戴好安全帽,不准穿光滑的硬底鞋。
要有足够强度的安全带,并应将绳子牢系在坚固的金属结构架上,不准系在活动物件上。
3检查所用的安全用具(如安全帽、安全带、梯子、跳板、防护板、安全网等),必须安全可靠,严禁冒险作业。
4 靠近电源(低压)线路作业前,应先联系停电。
确认停电后方可进行工作,并应设置绝缘挡壁。
作业者最少离开电线(低压)2 公尺以外。
5 高空作业所用的工具、零件、材料等必须装入工具袋。
上下时手中不得拿物件,并必须从指定的路线上下,不得在高空投掷材料或工具等物,不得将易滚易滑的工具、材料堆放在板架上,不准打闹。
工作完毕应及时将工具、零星材料、零部件等一切易坠落物件清理干净,以防落下伤人,上下大型零件时,应采用可靠的起吊机具。
6 要处处注意危险标志和危险地方。
夜间作业,必须设置足够的照明设施,否则禁止施工。
7 严禁上下同时垂直作业。
若特殊情况必须垂直作业,应经有关领导批准,并在上下两层之间设专用的防护棚或者其他隔离设施。
8 夜间作业人员要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
9 进行高空焊接、氧割作业时,必须事先清除火星飞溅范围内的易燃易爆品。
3.2、夜间施工工艺安全要求1夜间施工时必须对每一个工人进行酒精测试,凡是喝过酒的工人,一律不允许进入施工现场。
2高处和临边洞口作业应设护栏,张安全网。
高空、复杂结构模板的安装与拆除,事先应有切实的安全措施。
3工作前应先检查使用的工具是否牢固,扳手等工具必须用绳链系挂在身上,钉子必须放在工具袋内,以免掉落伤人。
工作时要思想集中,防止钉子扎脚和空中滑落。
4 照明设施应与作业人员保持足够的安全距离,在动力线上一级闸箱设置,确保动力跳闸不影响照明。
5 工作台、脚手架的承重不得超过设计要求,并在现场挂牌标明。
脚手架与工作台的底板应铺设严密,木板的端头必须在支点上,严禁有探头板。
6 吊装作业时,应有专人指挥监护,人员与车辆不得穿行。
7混凝土灌筑前,应全面检查模板及支架结构状况,检查钢筋绑扎是否牢固,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砼作业。
在捣固作业中,使用插入式振动器人员应穿绝缘鞋、戴橡胶手套,软轴部分不得插入混凝土中,电源接头必须良好,湿手不得接触电源开关。
8 罐车等设备倒车时,要有专人指挥,指挥人员要站在安全位置。
3.3夜间施工安全用电要求1 用电单位必须明确值班电工和用电设备操作负责人。
2 值班电工必须持证上岗,在配电箱公布值班电工电话。
3 照明灯具和器材必须绝缘良好,并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
4 照明线路应布线整齐,相对固定。
室内安装的固定式照明灯具悬挂高度不得低于2.5m,室外安装的照明灯具不得低于3m。
安装在露天工作场所的照明灯具应选用防水型灯头。
5 照明电源线路不得接触潮湿地面,并不得接近热源和直接绑挂在金属构架上。
在金属脚手架上应设木横担和绝缘子。
6照明灯具与易燃物之间,应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普通灯具不宜小于300mm。
7 施工现场电源线路,必须按“三相五线”制,TV-S系统要求布置,并按“三级配电”、“三级漏电保护”设置漏电保护器。
8用电必须分闸,严禁一闸多用。
必须一机一闸一漏一箱进行敷设。
电线必须架空,防水电缆可以按规范穿管预埋。
9电箱一律采用铁质电箱,电箱应有严密的防雨措施,安装位置合适,安装牢固,进出线整齐,拉线牢固,箱内不得放杂物。
10施工现场所有设备和机具必须做好保护接零。
所有机械设备的传动部位,必须装设防护罩。
3.4夜间安全措施1 夜间施工照明灯具须具备足够亮度,间距布置合理,路口和危险处设置警示灯和反光警示标志,以满足夜间施工需要。
2、夜间施工时,作业区及结合部位在夜间施工时要有明显的发光标志,各道工序夜间施工除当班的安全员、质检员必须到位外,还要有电工进行安全巡查。
3.施工作业队应配备安全员,负责现场施工安全。
4.夜间施工应有降低噪音控制措施,严禁发电机、震动锤等在居民区附近使用,防止施工扰民。
5.夜间使用吊车作业白天应选好车辆停放位置,检查钢丝绳等处于完好状态,安装好照明设施,并有专人指挥吊装。
6.夜间施工要有交通导行措施,包括灯光、反光锥、反光服、标志、标牌等。
7.对夜间施工存在的危险,要向全体作业人员交底告知。
3.5应急救援措施1、触电紧急措施(1) 如遇触电事故,在现场人员要立即向项目经理汇报险情;在保证自身安全的情况下,现场人员迅速进行抢救触电者脱离电源。
(2) 项目经理立即带领抢救指挥组成员赶赴出事现场。
抢救、救护、防护组成员携带着各自的抢险工具,赶赴出事现场。
(3) 首先要查明险情:确定触电者的电源是高压电还是低压电?触电电源是否被切断?是否还有发生触电的可能和危险物?对低压触电事故的处理,采取边抢救边汇报的处理方式。
对高压触电事故采取边准备边汇报的处理方式。
(4) 电工负责快速使触电者脱离低压电气线路的电源。
其方法: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较近,应立即切断电源开关;如果事故离电源开关太远,救护人员可用干燥的衣服、手套、绳索、木棒、绝缘杆等绝缘物作为工具,拉开触电者或挑开电源线使之脱离电源;如果触电者因抽筋而紧握电线,可用干燥的木柄斧、胶把钳等工具切断电线;或用干木板等绝缘物插入触电者身下,以隔断电流。
(5) 脱离电源后的救护。
触电者脱离电源后,先在现场救护,搬运中也要注意触电者的变化,按伤势轻重采取不同的救护方法:a. 如触电者呈一定的昏迷状态,还未失去知觉,或触电时间较长,则应让他静卧,保持安静,再旁看护,并召请医生。
b. 如触电者已失去知觉,但还有呼吸和心脏跳动,应使他舒适地静卧解开衣服,让他闻些氨水,或在他身上洒些冷水,摩擦全身,使他发热。
如天冷还要注意保温。
并迅速请医生诊治。
如发现呼吸困难,或逐渐衰弱,并有痉挛现象,则应立即进行人工氧合------即用人工的方法,以起到恢复心脏跳动和人工呼吸互相配合的作用。
c. 如触电者呼吸、脉搏、心脏均已停止,也不能认为已经死亡必须立即进行人工氧合,进行紧急救护。
同时迅速请医生抢救。
(6) 人工氧合基本内容和步骤人工氧合是触电急救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包括人工呼吸和心脏挤压(即心脏按摩两种方法)。
根据触电者的具体情况,这两种方法可单独应用,也可以配合应用。
a. 口对口(鼻)式人工呼吸法的步骤:使触电者仰卧,头部尽量后仰鼻孔朝天,下鄂尖部与前胸大体保持在一条水平线上;触电者颈部下方可以垫起,但不可在触电者头部下方垫枕头或其他物品,以免堵塞呼吸道。
使触电者鼻孔(或口)紧闭,救护人深吸一口气后紧靠触电者的口(鼻)向内吹气,为时约2S。
吹气完毕,立即离开触电者的口(鼻),并松开触电者的口(或鼻),让他自行呼气,为时3S。
b. 心脏挤压的操作方法、步骤:如果触电者呼吸没停而心脏跳动停止了,则应进行心脏挤压。
施行胸外挤压是使触电者仰卧在比较坚实的地或地板上,仰卧姿势与口对口(鼻)人工呼吸的姿势同。
操作方法如下:①救护者脆在触电者腰部一侧,或者骑跪在他的身上,两手相叠,手掌根部放在心窝稍高一点的地方,即两乳头间略下一点,胸骨下三分之一处。
②掌根用力向下(脊背方向)挤压,压出心脏里面的血液。
对成人应压陷3~4cm。
以每秒挤压一次,每分挤压60次为宜。
③挤压后,掌根迅速全部放松,让触电者胸廓自动复原,血液充满心脏。
放松时掌根不必完全离开胸廓。
触电者如系儿童,只用一只手挤压,用力要轻一些,以免损伤胸骨,而且每分钟挤压100次。
应当指出,心脏跳动和呼吸互相联系的,心脏跳动停止了,呼吸很快就会停止;呼吸停止了。
心脏跳动也维持不了多久。
一旦呼吸和心脏跳动都停止了,则应当同时进行口对口(鼻)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挤压。
如果现场仅一个人抢救,则两种方法交替进行,每吸气2~3次,再挤压10~15次。
急救过程中,如果触电者身上出现尸班或身体僵硬,经医生做出无法救活的诊断后方可停止人工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