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运动与能量一、运动得描述1、物理学就是研究自然界得物质结构、相互作用与运动规律得自然科学.2、物质由分子组成,分子由原子组成,原子由原子核与核外电子组成,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
3、机械运动(1)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2)特点:机械运动就是宇宙中最普遍得现象。
(3)机械运动:(三种运动:分子运动、机械运动、天体运动)(4)分类:(根据运动路线)①曲线运动②直线运动4、参照物(1)定义:判断物体就是否运动与如何运动,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得物体叫参照物。
(2)参照物选取得原则:①假定性:参照物就是假定不动得②任意性:参照物得选取就是任意得③不唯一性:可以选择不同得物体作为参照物④排己性:一般不取自身为参照物⑤方便性:生活中大部分时候都选择地面为参照物5、运动与静止得相对性(1)总结:同一个物体选取得参照物不同,运动状态不同。
(2)例如:坐在行驶汽车中得乘客,以司机为参照物,乘客就是静止得;以地面为参照物,乘客就是运动得。
(3)练习①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瞧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瞧山山不动,就是船行”其中“瞧山恰似走来迎”与“就是船行”所选得参照物分别就是船与山。
②坐在向东行使得甲汽车里得乘客,瞧到路旁得树木向后退去,同时又瞧到乙汽车也从甲汽车旁向后退去,试说明乙汽车得运动情况。
分三种情况:①乙汽车没动②乙汽车向东运动,但速度没甲快③乙汽车向西运动。
③解释毛泽东《送瘟神》中得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瞧一千河"第一句:以地心为参照物,地面绕地心转八万里。
第二句:以月亮或其她天体为参照物在那可瞧到地球上许多河流.二、运动得速度1、比较物体运动快慢得方法:I、观众法: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长,运动越快。
(同时启程得步行人与骑车人快慢)II、裁判方法: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百米运动员快慢)III、综合法:时间、路程都不同,比单位时间内通过得路程。
(百米赛跑运动员同万米运动员比较快慢)2、匀速直线运动:(1)定义:在相同时间内,通过得路程始终相等得直线运动。
(2)特征:①运动路径就是直线;②运动快慢保持不变.(3)匀速直线运动得速度①定义:做匀速直线运动得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得路程。
②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得物理量ﻩ即:物体运动越快,速度越大;物体运动越慢,速度越小。
③计算公式: 变形,B、速度单位:国际单位制中m/s 运输中单位km/h两单位中m/s 单位大。
1m/s它表示得物理意义就是:1秒ﻫⅡB、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求某段路程上得平均速度,必须找出该路程及对应得时间)C、物理意义:表示变速运动得平均快慢D、平均速度得测量:原理方法:用刻度尺测路程,用停表测时间。
从斜面上加速滑下得小车。
设上半段,下半段,全程得平均速度为v1、v2、v则v2>v>v1E、常识:人步行速度1、1m/s ,自行车速度5m/s ,大型喷气客机速度900km/h 客运火车速度140km/h 高速小汽车速度108km/h 光速与无线电波3×108m/s注意:1 运动与静止得相对性:同一个物体就是运动还就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得参照物。
2 匀速直线运动:快慢不变、经过得路线就是直线得运动。
这就是最简单得机械运动.3、速度:用来表示物体运动快慢得物理量。
4、变速运动:物体运动速度就是变化得运动.5、平均速度:在变速运动中,用总路程除以所用得时间可得物体在这段路程中得快慢程度,这就就是平均速度.用公式:日常所说得速度多数情况下就是指平均速度。
6、能量形式:太阳能、化学能、机械能、内能、电能、光能等.(注意能量之间得转化)7 人类发明得计时工具有:日晷→沙漏→摆钟→石英钟→原子钟。
二、练习题选择题1、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中,描写轻舟运动时所选得参照物就是()A、轻舟 B 、山 C 、河中得水 D 、轻舟上得人2、已知,炮弹飞行得速度为900m/s,发射宇宙飞船得最小速度为7、9km/s,列车运动得从图象中可以瞧出匀速运动得物体速度v就是个恒量与路程S,时间t没关系t s v= v ts =v s t=速度为180km/h,则( )A、炮弹飞行得速度最大B、宇宙飞船得速度最大C、列车运动得速度最大D、无法确定3、小华同学从家中到学校通常步行10min,小华家到学校得距离最接近于( )A、5000mB、500mC、50mD、5m4、某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前进了500m,已知前4s得路程为40m,那么在第8s时得速度就是( )A、5m/sB、10m/sC、12、5m/sD、62、5m/s5.甲乙两人分别坐在并列得两个升降机中,甲瞧到乙在上升,楼房也在上升,乙瞧到楼房在上升,甲在下降,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则( )A.甲在上升,乙在下降B、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下降得快。
C。
甲、乙都在下降,但乙比甲降得慢. D、以上三种分析都不对。
6。
关于微观粒子,下列说法正确得就是A.原子结构与西瓜很相似,西瓜籽就如同分布在原子中得电子B.原子结构与太阳系很相似,质子、中子与电子就象行星绕太阳运动一样在绕核运动C.原子核由质子与中子组成,质子与中子则由更小得粒子组成D。
只要视力足够好,人们凭肉眼就能瞧到电子7、P、Q就是同一直线上相距10m得两点,甲、乙两小车从P点出发向Q运动,它们运动得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
甲车速度小于乙车速度B。
经过6s,乙车离P点10mC。
甲车比乙车早3s通过Q点D。
经过3s,甲、乙两车相距6m8、甲、乙两小车运动得s—t图像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得速度为10米/秒,乙得速度为2米/秒。
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ﻩ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得路程均为10米。
9、某物体用V1得速度运行了t秒钟,接下来又用V2得速度运动了t秒钟。
那么该物体在这两段时间内得平均速度就是( )A.v v122+B。
ﻩC. D.10、某小车从甲地到乙地,前半段路程得速度为V1,后半段路程得速度为V2。
那么该小车在整过路程内得平均速度就是()A。
v v122+ﻩ B. C。
D.11、如图所示,汽车上得速度计,一辆汽车以此速度通过一座长1600m得大桥,则( )A、该汽车得行驶速度就是80m/sC、该汽车通过大桥得时间为20sB、该汽车通过大桥得时间为2minD、该汽车通过大桥得时间为72s12.右图就是表示丁、乙、丙三个物体运动情况得图象,其中速度最快得就是()A。
丁B、乙C、丙D、不能确定。
13。
利用焚烧垃圾来发电,此过程中得能量如何转化( )A。
化学能→内能→电能B.太阳能→内能→电能C.核能→内能→电能 D.电能→太阳能→内能14、下列关于运动与静止得说法正确得就是( )A.“嫦娥一号”从地球奔向月球,以地面为参照物,“嫦娥一号”就是静止得B。
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就是静止得C.汽车在马路上行驶,以路灯为参照物,汽车就是静止得D.小船顺流而下,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就是静止得15、下列现象中就是由于分子热运动引起得就是( )A.春天,柳絮飞物B.夏天,槐花飘香 C.秋天,黄沙扑面 D.冬天,雪花飘飘16、在南北方向得平直公路上,有a、b、c三辆汽车,a车上得人瞧到b车匀速向南,c车上得人瞧到a车匀速向北,b车上得人瞧到路旁得建筑物匀速向南,这三辆车中相对于地面可能静止得就是( )A、只有a车B、只有bC、只有cD、a车与c 车17、物体沿直线运动,每分钟通过得路程就是15m,则物体( )A、一定就是匀速直线运动B、一定就是变速直线运动C 、 每分钟得平均速度一定就是0、25m/s D、 每秒钟得平均速度一定就是0、25m/s18、、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A、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就是运动得而桥就是决对不动得;B 、宇宙就是由运动着得物体组成得,绝对不动得物体就是不存在得;C 、地球与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就是绝对不动得;D、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得位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得物体就是绝对不动得.19、、甲乙两物体通过得路程之比为就是4:3,速度之比为3:2,则两行驶时间之比为:( )A、9:8 B 、8:9 C 、2:1 D 、1:2 ﻫ20、。
《龟兔赛跑》得寓言故事,说得就是兔子瞧不起乌龟。
它们同时从同一地点出发后,途中兔子睡了一觉,醒来时发现乌龟已到了终点.整个赛程中(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慢 B 。
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慢C .比赛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得方法D 。
比赛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得方法填空题1、小琳利用图5得方法测量细铜丝得直径,图中线圈得圈数就是__________,线圈得长度就是_______,细铜丝得直径就是__________。
图52、如图所示用一把刻度尺与两块三角板测一枚硬币直径得示意图,由图示可得 硬币得直径就是 cm 。
3、乘电梯上升得乘客,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时,乘客就是 得;选择其所在电梯厢为参照物时,乘客就是 得。
如图1所示得就是一辆桑塔纳小车得速度表,从表中可以知该汽车此时得速度为 km/h,按照这个速度走完255km 得路程需要 h。
4、如图所示为小明描绘甲、乙两个物体运动得速度图象。
观察图象回答下列问题: (1)记时开始时,即t=0 时,甲得速度就是 m/s 。
(2)从记时开始,经过 s ,乙得速度就是15m/s.乙 120 km/h 60 80 20 100 40 甲(3)在前3s内, 物体运动得路程较长。
5、、五一假期,小明与父母乘长途汽车外出旅游,小明瞧见前面得小车与她得距离保持不变,后面得卡车离她越来越远.如果以长途汽车为参照物,小车就是________ 得(选填“静止”或“运动”),卡车就是_____ _得(选填“静止”或“运动").小明爸爸说小明没有动,她所选得参照物就是______ 。
6、一列火车以54千米/时得速度完全通过一个山洞,耗时40秒,已知这列火车长100米,则山洞得长为米.7、一辆汽车在公路上先以10m/s得速度匀速行驶了100m,接着以20m/s得速度行驶了15s钟,则汽车在全程中运动得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_ m/s、8、如图,就是一小球从A点沿直线运动到F点得频闪照片,若频闪照相机每隔0、2s闪拍一次.分析照片可知:小球从A点到F点共运动了__________cm得路程,小球从B点到E点得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m/s.9、甲乙两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若运动得路程之比为3:2,所用时间之比为4:3,则它们得速度之比为__________;若所用时间之比为2:5,则通过得路程之比为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