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青年干部培训总结
在公司领导的高度重视下,相关部门的精心组织下,我有幸参加了局公司2018年第二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培训内容涉及跨部门沟通与协作、沙漠掘金沙盘模拟、高效领导力、国企党建、管理者的哲学素养、廉政从业教育等,旨在提高青年干部的管理能力,培训共计5天时间。
经过5日的封闭培训,我仿佛一下子又回到了学校,教学内容上的精心编排,课外活动上的周密部署,领导及老师们的言传身教,无一不体现出组织部对我们这批学员的高度重视和培养我们的良苦用心。
虽然时间不长,但我从中受益匪浅,我从中又找回了学生时代的平静心态,又体验了一次珍贵的师生、同学间的情谊。
在内心深处,我又经历了一次人生观、价值观的洗礼。
这里我结合工作中的经验总结下自己学习中的一点感悟和心得。
一、提高自身的管理能力是一生的追求。
之前自己觉得对管理并不陌生,我2011年研究生毕业后就到项目部从事项目管理工作,从管理班组、分包队伍、项目部成员一步步走到公司技术管理的岗位上,自认为自己有一些经验,但学习完毕后深感自身的不足,我在实际工作中,工作任务的分配一般通过任务单及相关口头说明进行,以直接的任务形式进行工作的分配,并没有根据员工各自的特点进行管理,缺乏现代管理理念,没有完全激发员工的积极性,说明自己的管理水平还很低下,与一名优秀的管理者之间还有很大的差距,需要在以后的工作中是要不断的摸索中不断提高的。
尤其是候晓明董事长说的“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管理问题”这句话我印象非常深刻,这说明管理才是做好项目的精髓,我将把学习掌握应用现代管理知识作为职业生涯中追求坚持下去。
二、提高跨部门协作的能力,提高工作效率。
从梁光智老师的讲课中我明白了同事之间除了建立工作关系之外,还应有正常的私交关系。
自己平时在工作中会遇到由于需要跨部门沟通交流问题而导致工作效率低等问题,有些还由于沟通交流上的理解问题导致工作反复。
针对该问题,我们小组经过3个晚上的激烈研讨,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措施。
例如通过在制度上约定,制定考核目标,各部门之间组织一些联谊活动等措施促进跨部门协作能力。
我从2015年开始从事技术管理工作,平时经常与工程部和船舶管理部开展联系,尤其在工法开发编
制、论文收集审核、科研项目推进等方面需要得到其他部门的支持协作,在以后的工作中需要积极参加公司工会、党办组织的各种活动,真诚的去了解别人,与同事真诚的沟通交流,坦坦荡荡,促进工作关系和谐,提高跨部门的工作效率。
三、要有团队合作能力,严格执行“三重一大”的制度。
这次培训班为封闭式培训,半军事化管理,安排各组进行文艺节目排练,虽然时间短,但是大家群策群力,献计献策,齐心协力,最终达到了预期目的。
这使我拓展了思维,锻炼了意志,完善了自我,同时也使我深切地体会到思想上同心、知识上互补、能力上增值、性格上互容的团队精神所产生的巨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现代社会是一个信息化的社会,知识和信息正在极大地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
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大量的工作往往需要在群体的共同协作下,群策群力,才能高效率地圆满完成。
在沙漠掘金沙盘模拟课程中,我记忆非常深刻,我们小组在制定目标的时候还算团结协力,但在行走路线、掘金数量、天气预测等情况下有明显分歧的时候没有冷静下来思考决策,而是团队内个人英雄主义冒头,未顾虑后果的勇闯天涯,最终导致掘金失败,引起了我们的深刻反思。
这虽然是个游戏,但说明在工作中我们需要加强团队协作能力,发挥每人的主观能动性,在遇到重大决策的时候一定要按照“三重一大”的制度执行,坚决不能独断武断!候晓明董事长说的“项目中出现的问题归根结底是管理问题”的这句话也一定程度上说明了这个问题。
四、不管在什么岗位、做什么职务都要先学做人。
在这次的学习中,几位老师的报告对我的影响不仅在于他们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工作经验,更多的启示来自他们思考问题的出发点和角度。
几位老师个性不同,或张扬,或内敛,或严肃,或活泼,但他们都表现出一个特点,就是一个“正”字。
我曾经简单以为在一个单位最理想的管理状态就是制度完善、程序清晰,人人自觉地遵守规则,变人治为法制。
事实上,我们生活在一个由各种生产关系总合起来的不断变化的复杂社会关系中,作为各种生产关系的代表,有不同的利益的不同人群是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因素。
而调整和处理社会关系的任何规则都是有局限性的,是滞后于社会关系的变化的。
一个大的社会如此,一个小的单位也是如此。
作为一个单位或部门的领导者乃至其中任何一员总是要面对这种局限性带来的问题,如何公正、公平地协调利益关系,是一个领导者应具备的品质,如何适应利益结构的变化是每
一个成员需要具备的素质。
一个领导者要从公心出发,以群众的利益为先,识大局、顾大局,是很重要的,尽量避免厚此薄彼。
五、强化责任担当,提高质量意识。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
”要把责任担当的成效体现在狠抓工作落实上,执行很重要。
我记得我在项目部工作时,当年第23号强台风菲特对我们苍南项目造成巨大影响,项目部临舍倒塌,停水停电1周,但在项目部领导下,各岗位人员团结一致,强化自身岗位职责,都自发开展了项目部清理保洁工作,为项目快速恢复办公条件创造了条件。
另外,台风对我方的施工现场仅造成轻微影响,我们却不论寒暑,刮风下雨现场管理人员全程值守,不怕苦、不怕累。
我想这就是公司百年老店越来越兴旺的原因吧。
在以后的工作中,我将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提高个人履职责任,加大项目质量的管理力度。
在公司市场份额不断扩展的同时,我认为仍然需要更加重视工程质量,只有交付业主质量过硬的产品,才能在市场日益竞争的前提下站的住脚,让选择上航就是选择放心的理念深入人心,获取更大的市场利润空间,,这一点在学习中我是深有体会。
六、加强政治意识和廉政意识的培养。
作为一名国企员工和一名党员,在大是大非面前应该能抗拒诱惑,坚定自己的理想追求,不能因为蝇头小利动摇自身。
当自己听闻我们航道局内部员工因为种种原因造成身败名裂的时候非常痛心,看到西安交通大学的一名年轻的研究生而走上贪腐之路而扼腕叹息:他们都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抱着远大的理想和抱负,具备良好的个人素质和能力,但最后却因为区区的几十万块钱身败名裂,给父母妻子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其为何?我认为其一在于其理想信念的丢失,其二在于自我约束的放松。
作为青年干部,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政治觉悟,提升自己的素质。
在提升自身素质方面,我觉得首先要加强党性锻炼和个人修养,不断锤炼自己的意志,其次,尽量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活动和干扰,腾出时间,多学东西,多思考问题,再次,要不断排除私心杂念和外来的各种不利影响及诱惑,排除个人私欲所带来的烦恼和忧愁。
只有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在日常生活中时时提醒自己,不为外界形形色色的诱惑所动摇,坚持党性锻炼,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坚定“四个自信”,自觉践行三严三实,始终保持忠诚、干净、担当。
不忘初心,坚守底线,在理想
的道路上走的更稳更远。
七、学习哲学和其他理论的意义。
我对哲学的一般概念并不陌生,在大学时代学过一些,但总提不起兴趣,却总感觉哲学离我很遥远。
一方面是因为我缺乏对哲学基本理论的扎实、深入地理解。
另一方面是因为我缺少自觉运用哲学给我们提供的方法分析问题、指导实践的意识和能力。
但听了梁作民老师的管理者的哲学素养课后,改变我的以前的看法。
哲学是很有用的一门科学,如果掌握了哲学知识,他可以指导我们的行动,可以让思维的维度更加广阔。
通过课程学习让我充分认识到只有拓宽知识面,完善知识结构,才能使我们建立创新理念,跳出思维定势,拓展思维视角,改变自己传统的一些思维习惯,用新的创新思维方法创造性的开展工作,对解决复杂多变的环境下产生的各种问题都是必不可少的。
我从事项目技术管理工作,在这个过程中,我把自己的角色如果定位为单纯的技术工作者,忽视了技术管理所具有的指导意义,不能站在公司的角度上思考问题,就会陷入狭隘的思维里面。
对我来说,能力上的缺陷只是一方面,更多地是缺少一种联系实际思考问题的意识,一种自觉性。
我想我要从现在做起,努力把联系实践问题进行理论思考变成自己的习惯
七、国企党建势在必行。
习总书记在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重讲话时指出:“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我国国有企业的光荣传统,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是我国国有企业的独特优势。
但长期以来,一些国有施工企业由于削弱党组织的领导地位、不发挥党组织核心作用、不重视党建工作开展,以至于有的党组织书记根本发挥不了自身作用,这些现象在有些基层单位暴露得尤为突出,导致党建工作越来越边缘化。
通过老师的讲课,尤其在某些大型的私有企业采用了党建的管理模式后,团队的凝聚力和团结力大大提高,集体决策的水平有很大进步,在一把手病故时,企业非但没有破产,而且企业仍能正常高效运转,并能创造更高的业绩,首要原因就在于采用了党建。
在自己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要积极参加公司的党建活动,支持和配合好从事党建工作的同事,做好公司党建工作的执行者。
通过几天的学习,自己开阔了视野,但自己深知自己的知识水平还存在欠缺,例如:管理水平不足,施工经验及沟通能力欠缺等仍在不同程度上制约着自身素
质的整体提高,课堂的学习仅仅是个引子,更多的还是需要自身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不断的的总结、感悟和提高。
这就需要自己在以后的工作学习中,转变学习思维,改善心智模式,由被动接受知识转变为主动索取知识,去更多的主动接受先进的管理经验及业务知识,并通过工作实践逐渐的转化为自身的工作能力,为加快公司发展进程,提高公司整体影响力,走向更高的舞台发挥一点绵薄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