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话题作文2020-04-12初中语文话题1老妈喜欢养家禽,所以鸡、鸭、鹅就都有了。
而我也喜欢喂家禽。
我所说的“喂”,就是把食物扔给它们,让这些家禽自己去吃。
在这一场“食物争夺战”中,我倒明白了不少。
一日,去菜园摘了根老黄瓜,回到屋里把它切成了好多小块,然后拿到院子里去喂家禽。
扔出第一块,距离一只鸭子较近,于是它急忙跑去叼起就走,到偏僻的地方赶紧咽了下去。
让其他家禽只能望黄瓜兴叹。
东西先下手先得,一切动作都要快点儿。
又扔出第二块,这次故意扔远些。
由于鸡跑得快,所以是它先得,但还来不及叨一口,大鹅又来一只。
鹅伸出脖,欲要拧这只鸡,鸡好像被吓着了,竟舍下食物逃走了……唉,有时也不是先到才先得,做事还是需要勇气和胆量的。
再扔出一块黄瓜,距离一只大鹅较近,但距离几只鸡更近,于是两伙战队就此开战。
鹅的脖子长,跑几步就叼走了第三块黄瓜,一只鸡竟敢“虎口夺食”,又叼走了黄瓜,这只鸡吃点,又被下只鸡叼走,然后接力似的越跑越远。
所以再强大的个人,也比不了一个团体。
为了奖励这个团体,所以我连扔了好几块给它们,但是想不到一场内战就此展开――原先占领了黄瓜的鸡还不等吃第二口,就被同伴抢走了食物,然后两者相互追逐,有的是把食物抢了过来,但却被鹅、鸭抢走了,倒头来还是一场空。
所以如果一个团体之间发生了争执,最后便宜的只有你的敌人。
剩下的黄瓜不多了,先抓一小把扔在一边,又把剩下的扔在另一边。
看着有些家禽舍近求远,什么都没得到;有些家禽不知该去哪边,结果被其他家禽撞走;还有一些弱小的家禽去奔向一些大块黄瓜时,却被另一些较强的家禽捷足先登。
其实转身之处就有成功,何必舍近求远?当我们得到什么,那么我们也会失去什么;当我们孤注一掷地努力朝大目标进攻时,我们也要做好失败的准备……这些,就是我从这些家禽中得到的,明白的。
初中语文话题作文2那天,上音乐课,老师说要举办音乐会,让我们自己操办,我们班的同学都很兴奋。
一个个争先恐后。
老师定了几个人,一个是班长,一个是音乐课代表。
老师问我们谁想操办,主动举手。
后来,一共四个人操办。
老师给我们说,已经在四个班举办过了,有一个班的表演非常成功,人家的纪律啊,流程啊,非常好。
他们有主持人和评委,看着还真像那么一回事。
他们的的流程是先主持人上台讲话,然后由主持人再来报名字,团队名字,那个团队的人员,就从后门出去,从前门入场,唱完之后,评委就开始打分。
最后,全部唱完后,再选出前三名的团队,给予奖励。
参加过的人,都会有奖励。
但是不参加的人,他们班规定每人扣一分。
希望你们班,能好好表现,我下次就看你们班了。
我们班的那几个举办人,一下课,就在黑板上写了很多―自己下载自己唱的曲目,报名的去谁那报,有问题的找谁……我们班规定:不参加者都要扣两分。
这让我们后怕,还是参加吧,我和我的同桌决定组团,因为我们会唱一样的曲目―《暖暖》,这首歌作者是梁静茹,唱起来挺甜的。
本来想多找几个人的,可是她们都不会唱这首歌。
也难得,我和我的同桌会唱相同的歌,那么,我们就努力吧!现在,我还要抓紧练歌呢,由于很久都没有唱过了,都忘得差不多了。
不知道我的同桌有没有努力练呢?那么,我就不知道了,希望,她能一样加油。
就写到这里吧,抓紧练歌。
初中语文话题作文3中午,我还在午睡,还在床上伸懒腰,从窗外模模糊糊地传来“淅淅沥沥”的声音。
我想一定是下雨了。
这可是极好的,下雨的天气是我最喜欢的,小雨中的漫步,看起来,都充满了诗意美。
不知什么时候开始,开始喜欢上下雨天。
下雨天,真好!下雨时天是灰蒙蒙的,犹如水墨画般,引人无数遐想。
我喜欢假期里下雨,我可以窝在家里,静静地透过窗户凝视着雨中这不一样的世界。
我更感谢老天爷,在这不用上学的日子里下了一场小小的雨,他仿佛懂得:今天孩子们不用上学,该是下雨的时候啦!以前总认为,下雨天就是天空在哭泣,在宣泄心中的压抑。
现在虽知道事实并非如此,但也不太去追究到底天为什么会“掉水”。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看到下雨,我的脑海中竟会想到这句诗,虽然楼房这里没有池塘,没有青蛙。
为什么我也不知道,但我的脑海中却浮现出这幅场景。
有人跟我说过,在雨中漫步最能思考人生的问题。
但我却不以为然,因为我总感觉下雨总会烘托出一种忧伤的场景,总认为是老天在哭,本来就忧伤的世界,这个时候,你却偏偏要到雨里去思考问题,真的有用吗?这个时候的你,思考问题的答案一定是反面的吧。
所以,我只喜欢在雨后去道路上漫步。
在下雨后,就会期待,期待雨停了会是怎样的一番景象?会猜测,猜测会不会有七彩的彩虹?虽然我生活的城市的空气并不清新,不太可能会有彩虹,但给人一种遐想也是不错的。
初中语文话题作文4星期五的上午,一群承载着开心和期待的学生在教室里……因为将要周六,班里同学也很兴奋。
但是,不幸就降临在上午的第二节课……―――英语课!在我的印象里,英语老师就像小学的语文老师,不仅长相差不多,而且脾气也很相似。
所以,我更敬重英语老师。
英语老师的脾气很温和,但今天却和以往大不相同。
但这样的变化,能怪谁?还不是我们。
上午第二节课来了,英语老师进了教室里,看似心情不太好。
给我们全班同学发了昨天测试的卷子,因为只判作文,我很开心,我得了十分。
但班里大多数的同学都心情不大好,因为的一、两分的人大有人在。
接着,老师说了让我们难以置信的话:“下面改错,改完错再抄一遍,拿给我看…。
”边说着,手里拿起了木棍。
“你们就是不长记性!我看不打不行!得九分的过来打一下!八分两下!…零分十下!”这让全班同学都屏住了呼吸和嘴,大家都低头改错。
我一时不知做什么,也就又写了一遍。
接着,其中一个课代表―李帅荣上去了!老师真的硬生生的打了。
这让班里同学哪还敢说话?大气都不敢出。
没有一个敢上前去……老师急了:“谁也别想躲!除了那三个得十分的!班干部先上,然后小组长……”接着,班里同学只好硬着头皮一个个上了……看着班里同学红彤彤的手。
再看看我、张紫霄和郑坤杰不用挨打,是多么的好。
一节课就要这么过去了,老师抬手又狠狠打了自己十下,还念叨着:“真是教学无方!……”这动作让我深感意外!同学们,你们是否只想着自己的痛,却忘记了老师的心情和感受。
初中语文话题作文5话题作文是20世纪末在中国出现的一种全新的作文样式,是在“立意自足,文体自选,角度自择,题目自拟”的四自原则下进行写作形式。
自1999年开始连续多年全国高考作文改为话题作文以来,话题作文就在全国热了起来,走向初中,影响小学,逐渐向低龄化进军,成为中国作文命题的大趋势,话题作文的优势体现在:它是自由的作文,快乐的作文,创意的作文和发现人才的作文。
话题作文的根本目的是开发创意。
近年来的话题作文不但使广大学子充分发挥了情禀赋,引出了无数天才的极富创意的华美篇章,也把中华少年的写作推向了高潮,可以预测,在今后较长段时期内,话题作文将成为我国作文考试及竞赛活动的主流命题形式,广大老师和同学应对它有充分的思想准备,及早掌握话题作文的特点和写作规律。
话题作文的特点:自由度宽,但不能离开话题。
如果将原来的命题作文比喻为打乒乓球,场地很小的话,那么话题作文就像是踢足球,场地是很大很大的,但是踢足球也不能出界,所以话题作文因然天地广阔,也不能漫无边际地写,不能离开话题的范围,所以依然存在审题的环节。
我有一次在我班布置了一道话题作文“责任”,有一位同学先以“太阳的责任是哺育万物,园丁的责任是照料花草,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开头,引出自己文章表现的中心父母的责任,然后列举一些生活细节表现父母对儿女的关心爱护,最后议论抒情:“父母的爱,像太阳的光辉博大深厚,儿女之心如寸草,健康成长,茁壮向上,才是最好的报答。
”大家不难看出,这位同学的作文头开得不错,以类比形式提出:“父母的责任是培养儿女”,紧扣话题,但是接下去的描写和议论却偏离了“责任”,转到“父爱母爱”上去了,整篇文章的中心也变成了歌颂父爱母爱的伟大,偏离了话题,最后只能判为四类卷。
话题作文如何拓展思路呢?话题作文提供了空间是广阔的、自由的,这就反而使人不知从何处下笔,感到茫然无措,兴棋难定了,这就要从话题的特点出发去选择思路,找到恰当的切入点,下面以“初三”话题为例,探求几种全新的思路。
1、一词经纬思路。
全文以一个“忙”字立骨,通过“早晨慌慌忙忙”,“中午匆匆忙忙”,“晚上急急忙忙”三组画面写初三生活的忙忙碌碌。
2、剪辑式思路。
全文分四大块,第一块:摘自琴的谈话;第二块:摘自芳的牢骚;第三块:摘自雪的作文;第四块:摘自泓的,四个板块经过剪辑,巧妙地拼合在一起。
3、剧本式思路。
全文将镜头对准一天午休,用剧本式思路通过四科老师“切割”学生午休时间的故事来表达主题。
4、幅射式思路,全文以若干“初三就是……”的句子展开,一小段锁定一个“点”,铺展出初三生活的喜怒哀乐。
5、作息表思路。
全文就是一张自己设置的“初三作息时间表”,以此来透视初三生活的一个窗口。
6、仿拟式思路。
仿拟出若干首诗词,从各个方面来表现初三学生的刻苦努力与不懈追求。
这样,只要思路一拓宽,我们就能文思泉涌,佳篇迭出。
新教材中的作文教学多以话题作文的形式出现。
许多教师认为“话题作文”就应该让学生挥洒个性,只要不跑题就行,教师不必作过多指导,指导过多反而会束缚学生作文能力的自由发展。
但在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发现,多数学生面对话题,不知如何选材,拿起笔来只是胡乱应付,写完后读一读,连他们自己也不知所云,更不用说紧扣话题了。
针对作文教学中出现的这些现象,我深感引导学生写好话题作文的关键是:指导学生学会选材。
没有真心打动小作者自己的素材,他们哪里有那么多情感可抒写?他们哪里有那么多人生感悟呢?俗话说得好“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话题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学会选材的过程,就是引导他们寻“米”的过程。
我认为启发学生面对“话题”展开丰富的联想,让“话题”插上翅膀飞翔在每个学生心灵的广阔天地中,去触及那些令他们感动的人、物、事、情、景……这样学生才会抓住真正优质的好“米”,做出真正美味的佳肴。
在指导学生写以“爱”为话题的作文时,我首先启发学生展开“追忆联想’一回忆:你曾经感受到哪些人对你的爱?学生纷纷回答:有爷爷奶奶父母等长辈的,有同学、朋友的,有老师的等等。
接着我又启发学生展开“对比联想”一哪些人需要爱呢?大自然的哪些事物需要我们关爱呢?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有的同学说,单亲家庭的孩子缺少父爱或母爱:有的同学说,街上的乞丐很可怜,他们最需要社会关爱:有的同学说大自然中的小鸟需要关爱……然后,我让学生静静地思考,从众多与“爱”相关的材料中选出令自己最受感动的人或事来写作。
从学生交上来的习作看,他们的选材突破了以往单一的“妈妈的爱“老师的爱”这一框框,能抓住许多生活中的细节来表现“爱”这一主题,题材明显广泛多了。
八年级上册有篇话题作文是“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