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心小学教研活动案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我校在校本研修制度构建及校本研修的实施上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相当的成效,但部分学科在校本教研实施过程中也遇到了一些具体困难,当前突出的问题是如促使学科教研组更有效的开展教学研究,以全面提升教学质量。
为此,结合我校教育现状,为适应新课程改革形势发展的需要,决定在加强以“城乡教研”为主的基础上,我校与北小学、口小学开展校际教研联合体,以进一步丰富学科教研模式,整合教研资源,促进教育均衡发展,为使校际教研联合体的工作常规化,合作共赢,特制定此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若干意见》、《省普通中小学管理基本规》和滨城区教育局《打造城乡教研联合体,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活动案》为指导,“城乡联手、整合资源、加强研究;发展教师、幸福学生、和谐校园”为宗旨,努力使全办各校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达到取长补短,资源共享,相互促进,实现各校办学共同提高为目标。
二、实施任务及目标
(一)共同商议制定联合体章程、工作实施案、规章制度,并互相配合,积极合作,认真落实实施案,做好各项工作。
(二)构建合作交流的平台。
联合体学校不定期开展学校管理的专项研讨活动,对联合体难点问题、重点事项进行研究、交流和决策,形成统一的意见。
(三)建立科学统一的教育教学管理制度。
实行相对一致的学校日常管理、学生管理、质量管理、教师评价考核等。
(四).整合学科基地负责人、学科带头人、学科骨干教师等专业引领人员的力量,加强教研联合体教学研究有效性的调研和实践探索,促使教研联合体实现理念共享、资源共享、成果共享。
(五)全面开放三校的教育资源,三校教师积极参与听课、评课、优质课展示等交流互动活动,同时,交流先进教育理念、教学式和法,促使两校教师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和业务素质。
把三学校教科研工作有机结合,建立统一的教科研活动制度,以项目合作的形式共同开展教科研活动,研究改进教育教学发展的策略,以教科研为抓手带动两校提升教育管理能力和教育教学法,提高教育质量。
各学校充分发挥各自的资源优势,提供自己的办学经验,为联合体的学校提供无私的帮助,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真诚相待。
(六)对有利于联合体共同发展提高的各项活动,根据实施案的具体安排,在哪个学校活动,哪个学校就要提供各种便条件,努力为活动的开展开绿灯。
(七)对联合体学校管理的各面工作,要无私进行帮助,努力帮助其解决存在的问题,不能推诿扯皮。
虚心、主动接受联合体学校的带动帮扶,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模式、教育法,引进骨干教师来校开展帮扶活动。
(八)以学期为单位,及时共同对联合体的工作进行总结,总结经验教训,解决活动中发现的问题,促进今后的更有效的合作。
(九)积极实践,努力创新,提高联合教研的效益。
要加强实践,勇于探索,不断优化其组织机制、组织形态及活动容形式,推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教改经验、科研成果共享交流,要加强合作、强化
互动,寻找共同发展目标,找到相互间最佳结合点,以共同发展创造新成果,以新成果推动新发展,真正实现交流发展的“双赢”。
四、教研联合体“联合”的主要容:
1、开展联合培训。
充分整合教研联合体的集体力量,发挥团队精神,在寒、暑假和日常培训中共用优势资源,开展丰富多彩、富有实效的教师培训活动,提高教师培训工作的实效性。
2、开展联合教研。
通过教研联合体,实现骨干力量的整合,集思广益,梳理联合体教学、教研和教师专业成长尤其是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既分工,又合作,集中优势资源解决重难点问题,形成经验各校共享,克服目前有些学校同学科教师少、骨干教师少、教研活动效果低下的弊端,提高教研活动实效。
3、开展双向交流。
互通有无,相互借鉴,开展经常而富有实效的交流,实现共同发展。
4、致力资源共享。
教研联合体各学校在教研设备、师资、软件等面开展互助共享活动。
在集中教研,集体备课面实行共同商讨,分工突破,资源共享,努力实现优势资源利用的最大化。
5、开展联合检查。
办事处教委到每个教研联合体的一个单位视导时,本单位校长要及时通知其他学校,选派骨干教师参加联合检查,增加学习交流机会。
教研联合体使教研活动跨越一所学校的“院墙”,学校联合进行教研活动,使教育教学教研走向一个更广阔的天地。
我们要发挥资源优势,开展联合体之间合作共助,均衡发展,共同提高。
使教研联合体真正成为我办教师共同提高、共同进步的桥梁。
三、组织保障机制
(一)成立领导机构
1、成立联合体领导小组。
由教委万花主任、中心小学孝立营校长、
北信永武校长、口伟华校长组成。
2、成立联合体工作小组。
由三所学校分管教学的领导及学科教研组长组成。
(二)组织协调机制
由办事处教委具体协调各类问题;联合体领导小组负责对教研联合体的行政管理;联合体工作小组具体负责对教研联合体的业务指导。
(三)经费保障机制
教研联合体的日常活动经费一般由各成员单位共同承担;展示、交流等规模较大的教学研究活动和奖励经费另行安排。
(四)评估激励机制
建立教研联合体年度评估制度,由办事处教委制定评估细则,对教研联合体进行综合评估,对成绩显著的予以表彰和奖励。
(五)强化制度规。
加强制度建设,形成良好的运作机制。
出台相对完善的工作章程,使联合体的运作依照程序,有条不紊。
(1)每学期初出台学期活动计划和提前一成型具体活动案制度。
计划和活动案要可行性强,确保落实。
活动组织与设计不因循守旧,力求特色鲜明、创新性强、实效性强,具有可推广性。
(2)实施学校上传交流资料规定。
每处学校应该及时整合利于共享的资料上传至交流平台,该项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价联合体学校工作成绩的重要依据。
(3)实施专项档案管理制度。
各学校安排一名专人负责收集联合体各项活动的相关材料,设立专项档案,不断积累充实,以备交流学习和视导检查。
(4)实施联合体负责人工作述职制度。
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学期负责人要写出阶段工作书面总结,现场述职,总结经验教训。
(5)实施工作奖惩问责制度和教研组三校捆绑式评价。
四、工作容
1.根据课程改革、师资培养的需要,以学期为单位,制定教研联合体工作计划,教研联合体做到教研活动时间、教学进度、教学研究重点统一。
2.组织开展研究课观摩、说课评课、联合备课、主题沙龙、交流示等教研活动。
各类教研联合体每次教研活动要求有主题、有容、有反思、有记录。
全体人员在教研联合体中要发挥主体作用,充分参与各项研究活动。
3.教研联合体建立统一的教学质量监测机制,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学业质量测评等面,统一分析研究,每学期撰写学业质量测评报告1—2份。
4.教研联合体要深化课堂教学改进计划的实施,从学生的学习、教师的个人教学反思中,发现和归纳出1—2个在新课程具体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共性问题,作为教研联合体学期或学年教研重点或研究课题,以课题为载体,任务为驱动,提高教研活动效益。
5.充分发挥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在教研联合体中的作用,通过专业引领、同伴互助、个人反思,构建教学研究共同体,全面提升全体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学科专业素养。
6.教研联合体要依托区学科或教委特设,增设教研联合体专栏,定期发布教研动态和研究成果,为教研联合体的合作交流搭建有效平台。
7. 全面推进“高效课堂”式,追寻理想课堂的高效性
各学科共同体的工作核心是围绕课堂效率的提高,探索有效课堂实施的路径。
大家抓住有效教学的基本环节,不断探索理想课堂的模型,努力发挥联合体的团队效应,注重专题研修,全面推进“高效课堂”教学式。
五月份,各科教研组长带领同科教师,积极有序地探索具有滨城特色的理想课堂模型,在教学的有效性上实现突破性的飞跃。
五、活动安排
附:市西教研联合体领导小组
组长:奎清
副组长:万花
成员:孝立营、伟华、信永武、董学强、海延、文荣
.
新蕾“校际教研联合体”
活动案
. 市西校际联合体
还来不及享受美丽的锦瑟华年,就已经到了白发迟暮,一生匆匆而过。
生命,就是这样匆匆,还来不及细细品味,就只剩下了回忆。
生命匆匆,累了就选择放下,别让自己煎熬痛苦,别让自己不堪重负。
放下该放下的,心才会释放重负,人生才能安然自如。
人生就是一个口袋,里面装的东西越多,前行的脚步就越沉重。
总觉得该得到的还没有得到,该拥有的却已经失去,苦苦追寻的依然渺茫无踪。
心累,有时候是为了生存,有时候是为了攀比。
只有放下羁绊前行脚步的重担,放下阴霾缭绕的负面情绪,才能感受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豁然开朗,领悟到“一蓑烟雨任平生”的超然物外。
人生本过客,必千千结。
不是所有的相识都能地久天长,不是所有的情谊都能地老天荒。
有些人终究是走着走着就散了,成为我们生命中的过客。
爱过,恨过,都会装点我们原本苍白的人生,感曾经在我们生命中出现过的人。
如果无缘继续红尘相伴,就选择放下吧,给自己和对都留一段美好的回忆和前行的空间。
鱼总是自由自在地在水中快乐游弋,是因为鱼只有七秒钟的记忆,只在一瞬间,鱼便忘记了所有的不愉快。
所以,忘记所有的不愉快,才能为美好的情绪留出空间,才能让心情灿然绽放。
林清玄说:一尘不染不是不再有尘埃,而是尘埃让它飞扬,我自做我的。
是呀,世事喧嚣纷扰,放下纷扰,做一个快乐的人,做自己快乐的主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