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与规划试题大全998题(含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导师制导师制是一种教育制度,与学分制.班建制同为三大教育模式。
导师制由来已久,早在19世纪,牛津大学就实行了导师制,其最大特点是师生关系密切。
导师不仅要指导他们的学习,还要指导他们的生活。
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实行导师制可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更好地适应素质教育的要求和人才培养目标的转变。
规定新人职人员或者新晋升人员由一名相关领域专家或者熟练专业技术人员负责,在岗位上教授相关知识技能,见习工作,回答新人的问题和疑问,向组织反馈新人适应清况。
2.继续教育专业学科的建立和发展是继续教育研究的内部保障伴随着继续教育的蓬勃发展,各国要求训练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一些国家有关继续教育的立法对继续教育教师的地位和培训作了规定,有些国家还明确规定继续教育教师必须持有教师证书或资格证明。
世界各国的大学纷纷开设继续教育专业课程,进行成人心理学.教学法等方面的教学训练,以培养继续教育专业研究人员和实际工作人员。
继续教育学科的建立大大推动了继续教育研究的开展,继续教育的科研工作主要在大学里进行,每年由硕士和博士生完成的研究论文是继续教育研究成果的重要来源,有重大影响的继续教育专著也大多由继续教育专业的教授所撰写,并且越来越多的继续教育专业技术人员希望掌握该领域的特殊知识和技能,以便确立其自身的专业地位,这种需要也成为继续教育研究的推动力。
3.志愿型4.自我实现型5.小康型6.自由型7.(沟通)是人与人之间.人与群体之间思想与感情的传递和反馈的过程,以求思想达成一致和感情的通畅。
()8.(维权)即某一客观主体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正当行为。
()9.工作情境中,可以把素质理解为个体为达到某种工作绩效或完成某项工作任务所需具备的基本条件和特征,包括ABCD)等。
()A.知识B.技能C.能力D.性格10.传统的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生涯发展具有一定的(A),由于强调客观的职业生涯评价而忽略了职业生涯主体的(A)。
A.客观性和外在性;主观性和内在性B.主观性和内在性;客观性和外在性C.客观性和内在性;主观性和外在性D.主观性和外在性;客观性和内在性11.职业定向的(B)是指职业生涯是一个不断匹配的过程,某种程度上,目前的职业可能是我们进一步发展的桥梁。
A.恒定性策B.过程性策略C.弹性策略D.试探性策略12.享受型13.企业大学企业大学又称公司大学.虚拟大学和企业商学院等,是指组织为战略目标实现而建立的知识运营组织。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企业大学进人快速发展期,全球企业大学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400多所到2010年达到3700所,财富世界500强中近80%的企业,拥有或正在创建企业大学。
《2013一2017年中国企业大学建设运营与典型案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在美国的上市公司中,拥有企业大学的上市公司平均市盈利比没有企业大学的市盈利明显要高。
1993年,摩托罗拉中国区大学成立,这是中国境内企业大学诞生的最早开端。
从那开始,越来越多的企业特别是大型名企,认识到企业大学的重要性,开始着手构建自己的企业大学,企业大学建设呈现出空前高涨的趋势。
截至2011年底,中国已建成的企业大学超过14.(B)就是要分析职业内容.职业活动特点.职业环境.职业地位及经济收人等有关情况,从而找出欲从事的某种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具体要求。
A.认识自我B.了解职业C.人职匹配D.以上都对15.自学组织鼓励自学,并供给书籍,录像磁带和实验设备。
需要时可派人个别指导。
高级科技专家的继续学习,主要靠自学.参加科研和国内外的学术交流会议等。
自学和业余学习的区别是自学为专业技术人员自我主动开展的学习,而不是组织安排。
16.业余学习每周用一二个晚上,或者安排上班间隙或者根据组织工作周期,学习一门课程。
业余学习是专业技术人员根据自身兴趣和工作需要而展开的,具有灵活性和选择性。
业余学习是当前人力资源管理进人碎片化时代的一个重点内容,通过整合专业技术人员的碎片时间,安排人力资源开发与培训课程体系,促进人力资源技能提升,帮助组织实现微创新和微改善。
17.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的方法有哪些? (简答)18.我们可以通过(ABCD)等渠道获取职业需求的动态信息。
()A.学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机构B.各级政府就业指导服务部门C.社会各级人才市场D.社会实践或者实习19.美国就业指导发展历程中,(B)的特点是不再提出直接的建议,而是强调个体自我发现的能力,充分尊重个性自由发展的权利。
A.就业指导理论的初建时期B.重视个体发展的时期C.就业指导向生涯辅导的转变时期D.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成熟时期20.(职业压力) 是在职业活动和职业竞争过程中为了实现个体职业目标而产生的紧迫情绪。
()21.《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采用了以从业人员工作性质的同一性作为职业划分标准的新原则,并对各个职业的定义.工作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及工作活动的范围等作了具体描述,体现了职业活动本身固有的(ABCD)。
()A.社会性B.目的性C.规范性D.稳定性22.(A)必须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
要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解决好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A.加强社会建设B.加强政治建设C.加强经济建设D.加强生态文明建设23.(A)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根本保证。
A.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依法治国D.以人为本24.创新能力的构成要素中,(A)是主体所具有创新特质因素的思维和多种创新思维形式内在有机整合体。
A.创新思维能力B.创新智力化能力C.创新人格化能力D.创新能力25.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更加注重运用()进行宏观调控。
BA.法律手段和行政手段B.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C.法律手段D.经济手段26.参观见学和标杆学习标杆管理法(BenChmArking mAnAgement)由美国施乐公司于1979年首创,是现代西方发达国家企业管理活动中支持企业不断改进和获得竞争优势的最重要的管理方式之一,西方管理学界将其与企业再造.战略联盟一起并称为20世纪90年代三大管理方法。
标杆管理方法较好地体现了现代知识管理中追求竞争优势的本质特性,因此具有巨大的实效性和广泛的适用性。
如今,标杆管理已经在市场营销.成本管理.人力资源管理.新产品开发.教育部门管理等各个方面得到广泛的应用。
其中杜邦.KoDAk.通用.ForD.IBM等这些名企业在日常管理活动中均应用了标杆管理法。
而在我国像海尔.雅芳.李宁.联想等知名企业也通过采用标杆管理的方法取得了巨大成功。
到本地区.本行业.本领域里最优组织进行参观见学学习其战略.管理.产品.流程.营销.公司治理.研发.人才建设等等,最优标杆实践。
标杆管理学习是一种继续教育的方式,针对专业技术人员而言,标杆学习的重点是学习其他组织的研发.技术.流程等,通过参观见学和实践研究,对标找到不足,制定发展战略。
27.知识产权的使用权包括(ABCD)等。
()A.使用专利方法生产产品B.在自己生产的产品上使用自己的商标C.展览自己的作品D.发表.改编.表演自己的作品28.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中,职业生涯中的措施主要指为达成既定目标,在(ABCD)等方面选用的方法。
A.提高工作效率B.学习知识C.掌握技能D.开发潜能29.职业定向的心理偏差中,()是指在认识方式上只注重自身感受和体验,不考虑社会实际。
在价值取向和道德观选择上表现为唯我独尊.个人至上。
CA.自卑心理B.自负心理C.虚荣心理D.从众心理30.()就是要分析职业内容.职业活动特点.职业环境.职业地位及经济收人等有关情况,从而找出欲从事的某种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具体要求。
BA.认识自我B.了解职业C.人职匹配D.以上都对31.行为上的调试32.保持正向乐观的态度33.情绪纾解情绪纾解的主要观念:首先是认识清楚并接受情绪经验的发生。
其次是通过适当宣泄情绪,进行情绪调节。
34.35.36.职业纪律是劳动者在从业过程中必须遵守的从业规则和程序,它是保证劳动者执行职务.履行职责.完成自己承担的工作任务的行为规则。
()37.知识经济具有两个突出的时代特征:(AC)。
()A.强调知识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B.强调自然资源作为社会发展的基础C.强调技术性学习的重要性D.强调人力资本和创新性学习的重要性38.技术型39.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教育。
()40.世纪41.(C)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关键。
A.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依法治国D.以人为本42.职业锚中的(B):有些人更喜欢独来独往,不愿像在大公司里那样彼此依赖,很多有这种职业定位的人同时也有相当高的技术型职业定位。
A.功能型B.自由独立型C.安全型D.创造型43.职业定向要以自己的(ABCD)等信息为依据,考虑性格与职业的匹配,兴趣与职业的匹配.特长与职业的匹配.专业与职业的匹配等。
()A.最佳才能B.最优性格C.最大兴趣D.最有利的环境44.(A)是知识产权区别与其他财产权利的最为主要的法律特征,知识产权的其他法律特征,都以此为根据。
A.知识产权的保护对象是非物质性的信息B.知识产权是对世权.支配权C.知识产权可以分地域取得和行使D.知识产权具有收益性45.职业锚中的(C):有些人最关心的是职业的长期稳定性与安全性,他们为了安定的工作.可观的收人.优越的福利与养老制度等付出努力。
A.功能型B.自主与独立型C.安全型D.创造型46.“(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是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
()47.根据不同适用范围的不同,可以将法律分为(B)。
A.成文法和习惯法B.一般法和特别法C.根本法和普通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48.(C)是影响其职业素质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重要因素。
家庭潜移默化的影响会使个体形成一整套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A.教育水平B.人格特质C.家庭情况D.社会环境49.(B)就是要分析职业内容.职业活动特点.职业环境.职业地位及经济收人等有关情况,从而找出欲从事的某种职业对从业者素质的具体要求。
A.认识自我B.了解职业C.人职匹配D.以上都对50.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职业技术人才选拔的要素中,(C)包括经济制度(社会主义制度.资本主义制度),经济内容。
A.工作要素B.文化要素C.经济要素D.人文要素51.职业道德内涵中,(B)是从业者在履行职业义务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强烈的责任感和自我行为评价时的深刻的心理体验。
它是职业道德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A.职业责任心B.职业良心C.职业纪律观念D.职业理想信念52.()是指我们在追求职业目标的过程中,应该注意扬长避短,从而以最少的代价获得最大的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