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炭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与运营

煤炭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与运营

煤炭企业科技创新体系构建与运营肖尚红(新汶矿业集团公司华丰煤矿,山东泰安271413)摘要华丰煤矿通过明确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准确把握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进行了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系统分析,构建了科学的创新体系,实现了创新体系运行的程序化、规范化,提高了矿井整体技术水平。

关键词创新体系基本要素系统分析管理组织高效运营中图分类号F270.7文献标识码BConstruction and operation of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system in coal enterprises Abstract The basic elements of management system for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was grasped accurately through definitude the core of a clear system of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in Huafeng Coal Mine.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management system was analyzed,science and innovation system has been built.So that the innovation system to achieve the program running and standardized,and the overall technical level is improved.Key words innovation system basic elements system analysis management organizations efficient operations新汶矿业集团华丰煤矿是一个开采深度大、地质条件复杂,受水、火、瓦斯、冲击地压、地表斑裂等多种灾害威胁、具有百年开采历史的老矿,近年来,又受到冲击地压和地表斑裂的威胁,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安全与生产。

因此,华丰煤矿注重依靠科学技术、建设科技创新型企业,将创新作为腾飞支点,不断探索创新管理的新思路,最大限度地利用、优化配置企业物资资源,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实现了矿井的长治久安、高效、洁净、可持续发展。

1科技创新体系的构建华丰煤矿科技创新体系的核心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观念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管理创新,不断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主要内涵:转变观念,培育创新文化;确立科技创新企业发展战略,依靠科技进步治理矿井灾害,确保矿井安全生产;完善持续创新管理体系,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掌握具有企业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

目的是把企业建设成研究开发的主体、技术创新的主体、创新成果应用的主体,实现企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

1.1明确科技创新体系的指导思想坚持以科技兴矿为指针,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人才激励为核心,以科技创新成果管理为基础,以绩效考核为手段,以职称评聘为杠杆,以“公开、公平、竞争、择优”为原则,加强对创新全过程的管理,发展企业科技创新文化,全方位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1.2确定创新管理体系的基本要素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收稿日期:2011-12-14作者简介:肖尚红,(1969-),女,山东省宁阳人,大专,1992年毕业于中国煤炭经济学院科技英语专业,一直从事煤矿科技管理工作。

技术创新体系。

华丰煤矿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按管理内容、过程、职能等来分类,华丰煤矿创新管理体系涵盖9个要素:(1)创新战略管理;(2)创新项目管理;(3)创新成果管理。

包括科技创新成果的登记、归档、分类、统计、储备、选用、专利申请、技术转让、成果转化等;(4)产品创新管理;(5)工艺创新管理;(6)群众性发明与合理化建议管理;(7)科技人才管理;(8)科技资金管理;(9)科技风险管理。

1.3华丰煤矿创新管理体系的系统分析明确创新管理体系几个方面的工作:(1)理顺管理体系中各子系统之间的关系,建立了创新管理体系系统关系图,明确相互作用关系,使创新管理工作体现出全局观与整体观;(2)通过对子系统之间的输入与输出关系的分析,确定了重点子系统,从而使创新管理工作在把握全局的同时,有了切入点和重点工作对象,整个工作协调开展;(3)采用系统工程的方法,使之更具科学性和有效性。

运用相关关系图,确定重点子系统为管理组织和科技创新,因此体系运行中必须抓好“管理组织”和“科技创新”这两个重点子系统的运行与管理,保证华丰矿科技创新管理体系的有效运行。

1.4构建科学的创新体系管理组织管理组织的建设、管理职责的确立及分配是创新管理体系持续有效运行的基本保证。

它是以一委(创新管理评审委员会)、三组(技术创新成果评审小组、管理创新成果评审小组、企业文化评审小组)、五部一室(生产技术部、人力资源部、财务部、党委工作部、经营管理部、综合办公室)、一线(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责任领导体系)所形成的创新管理体系组织机构。

2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营华丰煤矿主要把握了以下几方面(下转第289页)绩效化、员工行为规范化,编制岗位说明书,制定每个人(Everyone)、每件事(Everything)、每一天(Every-day)、每一处(Everywhere)、每一个环节(Everylink)5E 岗位标准,把指标细化到每一个岗位、任务分解到每一个职工、标准贯穿到每一个环节、考核落实到每一个行为、失误失职追究到每一个责任人。

3.2规范职工行为把整洁(sortout)、准时(on schedule)、安全(safe-ty)、技能(skills)、作风(style)、标准(standardization)6S 行为纳入岗位责任制,强化员工行为养成,规范员工文明行为。

围绕道德纯洁化、行为规范化、工作标准化、执行命令化、管理精细化、环境优美化“六化”目标,实施准军事化管理,推行“三位一体和手指口述”安全确认法,干部职工行为得到有效规范。

3.3实施流程再造系统识别、梳理、优化、设计现有管理流程、业务流程、生产流程,明确接口责任,确保落实无盲区。

突出安全、成本、现场、质量等关键流程优化和再造,明确影响安全、成本、现场、质量等方面的关键工序,减少管理层级,提高决策效率,增强管理效能,确保关键工序、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实现人员无失误、系统无缺陷、设备无故障、管理无漏洞。

3.4突出现场管控推行定置管理,拓展管理范围,实现设备、区域、物料和人员的全面定置管理。

推广应用标识管理、编码管理和看板管理等现代管理方法,使现场的人流、物流、信息流畅通有序,作业环境文明整洁。

加强生产工艺优化管理,严格按工艺要求组织生产,使生产过程始终处于受控状态。

以生产现场组织体系的合理化、高效化为目的,不断优化生产劳动组织,保证均衡高效生产,提高劳动效率。

3.5强化质量管理以用户满意为目标,改进产品质量,提升用户满意度、忠诚度。

健全完善物资、设备检验、入库、发放等制度,对供应商信誉分级、定期评价、动态更新,实行物资、设备采购质量责任追溯机制,杜绝不合格材料配件流入下道工序。

推广普及控制图、直方图、因果图等统计方法,监控生产过程状态,及时预警异常状态,保证生产系统能力和产品质量。

建立产品(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完善产品标识管理,实现产品(工程)质量的可追溯性。

3.6推行全员考核(上接第287页)的重点,确保了科技创新体系的高效运营:(1)注重发挥创新管理组织机构的推动作用。

健全机构、保证措施。

为确保创新工作落到实处,成立以矿长、总工程师为组长的创新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矿井长远发展规划及年度计划,月度有项目,季度有规划,年度有打算,长远有措施,落实到人,严格考核,做到资金、人力、物力三到位,确保顺利实施。

(2)注重发挥员工的能级激励作用。

注重发挥企业员工的能级激励作用,做到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相结合,以正向激励为主,负向激励为辅,做到了激励方式多样化,按贡献、能级原则进行激励,发挥激励的累积效应。

实施了人才强企业战略,构建创新型企业人才队伍。

(3)注重创新管理体系的工作程序化标准化。

借荐ISO9000标准的模式着手建立起文件化的科技创新管理程序。

程序文件以10个要素为管理原则和内容,规范创新管理的全过程。

(4)加强重大科研课题的过程管理。

重大创新课题实行课题责任人负责制,一个课题确立一个课题责任人。

课题责任人负责组成一个人员精干、相对稳定的课题组,并经创新管理委员会确认备案。

重大创新项目建立报告和检查制度,确保项目按期完成。

(5)加大投入,保证资金到位。

为保证创新项目的顺利实施,提高矿井抗灾能力,设立矿长创新基金,做到专款专用。

主要用于在创新工作中做出贡献的项目和人员的奖励及用于治理治理矿井重大灾害的研究开发费、技术服务费、现场实验费、新技术新工艺的设备购置费等有关创新活动的专项资金。

(6)注重产学研结合。

加强与大专院校和科研机构合作,引进新技术,提高科技工作的发展水平。

定期邀请有关专家到矿进行技术指导,借用“外脑”求发展。

在矿井重大灾害治理上共同攻关,在冲击地压综合防治、防治水、深部巷道支护、地表斑裂治理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有效地治理矿井灾害。

3科技创新体系运营效果(1)实现了矿井长治久安。

在矿井地质条件复杂、自然灾害威胁严重的条件下,通过矿井生产系统的改造及对水、火、瓦斯、冲击地压、冒顶、地表斑裂等多种灾害的预测与防治工作,矿井安全状况有了很大的提高,保证了矿井的持续、健康地发展。

(2)增强了企业核心竞争力。

通过创新体系的运行实践,实现了体系运行的程序化、规范化,提高了矿井整体技术水平,确保了矿井长治久安,有力地推动了华丰矿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