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云医生谈针灸治癌攻略这次和俞医生相见,和去年的匆匆一见不同,曾数次交谈,其中的一个重要话题,就是针灸治癌战略。
这是我们间的旧活引出的新话。
1974年,我主编《自然辩证法》杂志,得知学西医出身的年轻医生俞云,用中医的切脉针灸诊治癌症,颇有效果,既惊奇又兴奋,因为当时国外传入的“患病症等于判死刑”的恐癌论相当流行。
我当即派人深入采访,约俞医生深谈,陆续请他撰写了《银针也能攻癌症》和《针灸切脉治癌》两篇文章,先后在杂志74年第二期和75年第三期刊出,引起很大反响,我们也成为好友。
由于历史的原因,76年后我们中断了联系,直到去年,才得以在上海匆匆晤面,获赠他在1994年出版的专著《切脉针灸治癌》,并得知他也是历史的原因,80年代经友人介绍,带着一套银针去了西班牙,开始时语言沟通也有困难,但他高超的医术,使本来对中医陌生的西班牙人惊奇、折服,尊他为大师。
不久,他受邀先后到中国的香港、美国演讲并示范切脉针灸。
他在国外享有盛誉,生活条件也极好,但始终以自己是中国人自豪,要在毕生之年为祖国医学的发展做点供献。
因此,他高兴地受聘为广东中医学院博士导师、切脉针灸研究所所长。
这次,俞医生就是完成了在广东的教学与临床示范指导任务后,来上海访友,我得以有机会与他晤谈。
我们谈论(实际上是向他请教)的主题有好几个,也不是一次只谈一个主题。
俞医生谈及的养生问题,已经整理成专文。
这里以访谈的形式,介绍他关于切脉针灸治癌战略的主要见解。
一癌症是个世界性大问题笔者:看了你在中医药发展战略研讨会上的报告打印稿《针灸治癌战略刍议》大开眼界。
将近5年了,为什么到现在还不公开发表?俞医生:还在补充修改。
主要是如何攻克癌症部分,有些想法还不成熟,还有些问题(如国外宣传的癌症疫苗)需要观察。
笔者:你说我们中国每年癌症的发病人数为500万人以上,全世界要近2000万,这么严重?俞医生(笑):话是我说过的,但依据的是权威资料,而不是我的调查。
问题确实严重。
甲型流感,前几年的非典,闹得人心惶惶,发病率却没有这么高,死亡率更远低于癌症。
所以,对癌症的危害要有清醒的认识。
笔者:30多年前,请你写银针攻癌症文章的时候,没听说癌症患者有这么多,难道是社会发展的副产品?俞医生:原因是多方面的。
首先,中医没有癌症学,癌肿病人是被分散在各种病里,也就不可能有癌症的患病率、死亡率。
其次,以前我国的体检还远未普及,医疗的总体水平不高。
尤其缺医少药的广大农村,许多人生了病硬挺着,如果去世,就是患的是癌症,也不知道。
再次,现在癌症患者增加了,确实与“发展有些关系。
我说的“发展”打了引号,指的是一些地方建了许多重污染的小工厂、小作坊,只追求产值,而忽略了甚至不懂对污染的治理,水、土壤、空气都被污染,进而污染了农产品、水产品等,因这种污染而生癌症,多见报道。
所以中央非常重视防止和治理污染。
另外,发霉的食物,腌制的食品,里面都有致癌物质。
有些人不舍得丢弃,把霉变食物简单处理一下仍然吃掉,容易致癌。
腌制食品处理得不好,又经常吃,也容易致癌。
现在国家非常重视食品的安全,却没有引起所有人的足够重视。
笔者:我有几位熟人,年纪并不大,就被癌症夺去性命。
他们的病到晚期,都很痛苦。
俞医生:这是癌症作恶的一大特点。
晚期癌症病人,常常因为太痛苦,连延缓性命的欲望都失去了。
所谓“安乐死”,就是由癌症晚期病人的痛苦引起的。
现在,德国、荷兰都已订了允许“安乐死”的法律,英国、西班牙也在准备这一立法。
医生总地说反对“安乐死”,但至今拿不出有效治疗方法。
二为什么至今未能攻克癌症笔者:现在科学很发达,诊断和治疗的手段很多,为什么攻克不了癌症,连对晚期患者只求早死不求活的痛苦也束手无策?俞医生:实际上,减轻晚期患者的痛苦还是可能的。
现在先谈癌症为什么难治。
这个问题搞不清,怎么攻克?现在治疗癌症,国外全靠西医,我们国家也是西医承担主要任务。
西医治癌采用的是手术,化疗和放疗,所谓三大法宝。
手术,就是诊断发现癌肿块后,开刀切除。
现在手术技术发展得飞快,肾、肝能移植,脑子可以开刀,心脏移植也有报道,为什么攻克不了癌症?开始时说因为手术切除不彻底,就发展为广泛切除,再扩大为“根治”手术。
病人仍然复发,又发展为“超根治”手术,进一步扩大切除。
澳大利亚一位直肠癌患者,广泛切除、根治手术都不解决问题,最后切掉半个身体,超根治仍然没有挽救性命。
半个身体没有了,也活不了。
笔者:“广泛”、“根治”等,切除的都是癌块吗?俞医生:不。
癌块并不像树上的苹果,扭断果柄,就很容易地摘下。
癌块外缘像螃蟹一样四处伸展,与正常肌肉交错纠结,切除癌块,必然伤及正常肌肉;为防癌细胞漏网,就要多切除周围正常肌肉。
所谓“广泛”、“根治”、“超根治”手术,就是切除的正常肌体更多,以至半个身体。
笔者:这有点像“宁肯错杀千人,不让一个漏网”。
俞医生:滥杀无辜,有害无益。
我认为癌症是全身性疾病,癌症肿块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所以,治癌不能只看癌肿块,更不能为切除癌肿块滥杀无辜。
既然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就应从整体着眼,解决局部问题,例如,疏通全身的经络、血气,发挥全身的力量,解决局部问题。
病理学研究证明,已知人体的抗癌物质有50多种,调动这些抗癌物质攻克癌症,比只着眼于切除癌肿块更加有效。
而且,“广泛”切除,“根治性”切除,癌细胞都难以清除干净,却连带伤害了本身与癌细胞作斗争的正常细胞,更使全身的经络、血气联络受损、被阻,致使未被清除干净的癌细胞乘机活动,造成所谓的复发。
总之,单单着眼解决癌块或癌细胞,而不顾整体,癌症是不能解决的。
笔者:化疗呢?俞医生:化疗,是用与癌细胞“相克”的药物杀灭癌细胞,进而使肿块缩小直到消失。
有时肿块小时使用,争取不必手术;或手术后用,杀灭残存癌细胞。
化疗有这种现象:开始几个疗程有明显效果,但继续下去,常常出现反弹,肿瘤反而变大,控制不住。
对付的办法有两种,一是加大化疗量,二是改变化疗药物,不过仍难解决问题。
为什么会如此?病理学家把癌块切片放在培养器里,用培养液触其增长,再用药物杀灭,一般可杀灭80%,效果不错。
但继续下去,癌块又增大了,再用化疗药物却没用处。
病理学家进而认定,癌块中不全是癌细胞,还有正常的纤维细胞,化疗是要杀灭癌细胞,尽量减少对正常细胞的伤害。
于是表浅层的癌细胞杀灭了,深层的因有纤维细胞掩护而安然无恙。
未遭杀伤的纤维细胞,经过一段适应,反而把化疗药物当作营养,长得比原来还快,中心的癌细胞也跟着增长,化疗不再有效。
这就是为什么经过化疗,癌块反而会更大的原因。
笔者:有人说化疗可以使癌肿块消失。
达到治愈目的。
俞医生:肿块消失,不等于治愈。
我看到澳大利亚一位著名内科教授的一篇论文,收在医学文献中。
他说用化疗治疗50名病人,其中二例治愈。
这二例中,一人经化疗肿瘤消失,但一个星期后死了。
另一例一个月后死去。
他把肿瘤消失当作治愈标准,我觉得不妥。
现在临床上往往有这种情况,拍片检查,肿瘤变大了,就是恶化;肿瘤小了,就是病情好转,即使病人已躺在床上等待抢救也不管。
我在肿瘤医院工作时就遇到这种情况:要抢救的病人,肿瘤不一定很大;有的肿瘤大得像篮球,还能正常生活。
肿瘤的大小,有时并不完全和病人的健康成正比。
癌症是全身性疾病,癌块,是全身性疾病的局部表现。
只看癌块的大小,不注意调动全身的力量攻癌,也不注意在攻癌块时调整身体各系统机能的健康,攻克不了癌症。
这是我的看法,提出来供大家讨论。
笔者:请再讲讲放疗。
我最近看到国内的一个消息,有专家在用放射性物质杀灭癌块时,把放射物的靶标提高了精度,效果很好。
俞医生:这很好。
问题在于,放疗也不可能把癌细胞杀个净光。
而且其根本思路和手术、化疗一样,也是只注意癌块的缩小,不注意全身的整体调理,没有解决好局部和整体的关系。
笔者:不少癌症患者接受放疗及化疗后,头发脱落、噁心,食欲严重减退……俞医生:这是因为消灭癌块用药量较大,伤及“无辜”,病人难以承受。
所以放疗、化疗都不能连续多次,要有停顿。
饮食严重减退,不能补充营养,癌块缩小了,身体却更衰弱了,不利康复。
三癌症病人为什么会死亡笔者:治疗癌症,有一种流传很广的存活率的说法,某种癌症,治疗后还能存活一二年或再多一些,就是成功。
好像癌症死亡率很高,虽经治疗,也只能延缓一段生命。
俞医生:癌症死亡率的确很高。
任何疾病该治不治,或治疗不当,都会死亡。
但你可能不知道,癌症的高死亡率中,有一半以上是被吓死的。
这和前面说的恐癌论有极大关系。
我当年在肿瘤病医院工作就遇到一个实例。
有天下午,十几个人用担架把病人抬进我的诊室。
经诊问。
病人是某工厂的车间主任,本来身强体壮,陪一名工人检查身体,只查出一个小脂肪瘤无问题。
他也要求检查,说是膀子上有个小肿块,已两年多,对生活毫无影响。
查下来是个恶性纤维肉瘤。
报告出来后,他吓得瘫倒了,所以用救护车、担架送到医院。
我对他做了思想工作,消除他的恐惧,再为他治疗,不久就治愈了。
如果不消除他的恐惧情绪,他会越想越怕,吃不下,睡不好,被吓死。
再举个国外的例子。
一个中年妇女,住院治疗发烧,两个月后出院时,医生叫她好好休息,实际上是说等死吧。
她却去旅行一个多月。
两个月后回医院复查,有个医务人员惊奇地问:“你怎么还没死”?她说:“你怎么开这种玩笑”?对方说:“不是开玩笑。
你生的是急性白血病,应该活不了多久,怎么倒比住院时还神气”?听这么一说,她马上感到身体不好了,立即住进医院,半个月就死了。
如果她不知道生的什么病,不会死得这么快,她是吓死的。
这种情况,医生中也有。
我出国前,上海有家医院一位专门看肝癌的年轻专家,体检时发现自己肝上有个蚕豆大的瘤,马上急诊切除。
术后专家会诊,认为要抢救这位年轻有为的专家,所以特别照顾,化疗要加倍,结果他的身体受不了,一个多月就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