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XNS 文件编号:***********内部审核资料汇编编制人:审批人:*******************有限公司****年*月目录1 内审计划 (01)2内审工作日程计划 (03)3 首次会议通知 (05)4 首次会议签到表 (06)5 首次会议记录表 (07)6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现场评审表 (09)7 内审不符合项报告 (21)8末次会议通知 (23)9 末次会议签到表 (24)10 末次会议记录 (25)11内部审核报告 (26)附件:内部审核记录表*******************有限公司****年度内审计划文件编号:****** 为了更好的贯彻本公司质量方针,实现质量目标,客观评价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是否是正常持续有效的运行,加强公司内部管理,从而达到不断改进,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的,按照《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要求,特制定****年下半年内审计划,具体内容如下:一、内审目的:评价本公司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为改进管理体系创造机会;二、内审依据:《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有关的法律法规等。
三、内部审核要素:1、组织2、人员3、工作产所与环境4、设备和设施5、管理体系内容6、法规、标准、技术规范的特殊要求四、内审方式及时间:本公司采用集中式审核方式,计划定于****年8月份进行,具体时间有办公室提前通知。
五、内审成员:内审组长及内审组成员公司年度内审计划文件编号:*******编制人:批准人:编制时间:内审日程工作计划文件编号:*******会议通知****年8月3日****/CB022.6(首次)会议签到表文件编号:**************************有限公司年月日共页第页文件编号:*******共页第页文件编号:*******注:①在评审意见相应栏内划√;②体系文件中有描述但未实施的,为不符合;体系文件中有描述但实施不规范的,为基本符合;体系文件无描述的,为缺此项。
③不符合、基本符合和缺此项者为整改项,应在说明栏内对具体事实予以说明。
文件编号:********注:○1体系性不符合;○2实时性不符合;○3效果性不符合;○4轻微不符合;○5严重不符合文件编号:********注:○1体系性不符合;○2实时性不符合;○3效果性不符合;○4轻微不符合;○5严重不符合会议通知****年8月12日****/CB022.6(末次)会议签到表文件编号:**************************有限公司年月日内部审核会议记录表共页第页文件编号:********文件编号:*******内部审核报告编制人:审批人:*******************有限公司****年8月为检查和验证实验室管理体系是否持续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确保本公司管理体系文件的各项要求有效运行,内审组根据年度内审计划,于****年8月10日~12日,开展管理体系内审工作。
现将内审实施情况及审核发现报告如下:一、审核依据1.《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2.《质量手册》3.《程序文件》4.《作业指导书》5.其他法律法规及规范性文件二、审核范围管理体系文件涉及的所有要素,包括管理要素和技术要素。
最高管理者、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办公室(财务室)、设备档案室、见证取样室、主体结构室、水电室、节能室、环境室的现场检查部分。
三、审核的方式本次审核为抽样检查,主要是通过收集符合性证据,采用查阅文件和记录,对相关人员采取查、问、听、看等方式进行开展。
四、内审组的组成本次审核是由经过内审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证书,经公司最高管理者任命的内审员****、****、****、****等4名同志组成了本公司的内审组,****同志担任内审组组长。
五、审核计划实施情况内审组按预定的计划和进程(内审实施计划)开展本次审核活动。
为确保本次内审的顺利进展,内审组长于内审前一周编制内审实施计划,报副总经理批准,并以书面通知形式发放到相关科室和人员,对内审的分工注意了公正性和回避性,内审员不得审核自己所在的科室和岗位。
内审首次、末次会议由内审组长主持,总经理、技术负责人、质量负责人、内审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
内审组长向参会人员介绍了本次审核的目地、依据、范围、内审组的组成、审核的方式、审核时间安排等。
总经理吴文涛通知也从进一步完善提升管理体系角度对内审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由于事先通知,各科室和人员都能合理安排工作,积极配合内审员按约定时间安排开展审核。
本次审核对****年8月份的内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了关注。
六、审核发现通过审核及内审组同审核对象的沟通,本次审核发现管理体系运行中的突出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主要有:(一)实验室管理和检测工作的突出方面1.注重管理体系的符合性和适宜性。
最高管理者持续重视管理体系的运行工作,综合评定管理体系的有效性、适宜性、充分性,根据工作类型与工作量的变化,提出改进要求,对有关科室和岗位进行了调整,公司及时组织人员先后修订完善了各科室作业指导书、仪器设备管理程序等文件,在每个分场所任命了质量监督员、设备管理员和档案管理员等人员,不断改进和完善管理体系,进一步增强了管理体系文件的符合性。
2.注重能力的提升。
一是公司员工达到***余人,专业技术人员占比例达80%,确保各岗位人员的充分配备;二是先后多次派出各科室的检测人员参与上级管理部门举办的业务进修,进一步提升了实验室管理和检测能力;三是举办各检测项目的专题讲座,进一步增强检测人员的专业技术能力。
其中内审员在****年期间培训次数达到2次。
3.注重保障检测设备的正常运行。
一是按期编制了计量检定/校准计划,组织计量仪器的检定、校准工作,并对校准结果是否符合检测工作要求进行了确认;购置桩基动测仪和静载仪对设备期间核查定制了年度计划;二是添置了桥梁检测等一批设备;三是制定了完整的设备台账,并指定专人跟踪设备的运行情况;四是严格按管理体系及检测方法要求记录检测工作的全过程,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溯源和标准性。
4.积极开展实验室间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一时积极开展公司内部不同实验室的设备、人员操作比对和能力验证活动。
二是主动与兄弟单位开展比对工作。
三是积极主动参加了湖北省质量局举办的钢筋力学性能、保温材料导热系数的比对工作,比对结果为满意。
5.注重业务知识交流。
公司内部不同实验室人员相互沟通交流业务知识,并到实验现场进行学习和观摩,共同提高检测能力。
6.注重检测报告质量。
从抽查的多份检测报告上看,一是数据采集准确,未发现检测记录数据与检测报告数据不一致或记录不全现象;二是对结果解释结论正确;三是数值修约符合规定,四是报告信息符合相关检测报告管理程序文件的要求;六是报告连同检测记录由办公室统一保存,符合程序文件要求。
(二)存在的问题与分析1.文件登记与发放。
文件有标准规范目录,但有新购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 8-2016漏盖“受控文件”章及未编号。
2.设备和标准物质。
设备定期校核有证书,按设备和实施管理程序****/CB006-2016使用三色标识清晰,设备信息及设备管理人员标识清晰,设备运行记录完整,但有钢筋弯曲试验机仪器设备功能不能正常使用,红色标签脱落,设备管理员未及时发现并重新贴上标识;标准物质分类存放、记录完整、在有效期内。
3.抽样和样品处置。
在对见证取样室未发现不规范情况,样品留样与处置记录完整。
4.结果质量控制。
在对见证取样室的审核中,未发现存在比对与能力验证未及时存档的情况。
针对审核中发现的问题,内审组与个负责人进行了交流沟通,开出了1个基本符合项,并得到相应责任人的确认。
七、审核结论经内审组讨论认为:本公司的检测工作基本符合管理体系文件的各项规定,管理体系能够持续有效运行,基本符合《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准则》、《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等相关规定,未出现严重不符合。
八、措施建议为确保本公司管理体系能持续符合相关规定,针对本次审核所发现的问题,审核组提出以下建议:1.各相关人员和科室认真学习和掌握《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等规定,严格按要求开展质量管理和检测工作。
2.各科室和人员加强沟通,按管理体系文件规定履行职责,增强记录意识,对质量管理和技术运作的各个环节按规定进行记录,作为证据材料妥善保管。
3.对内外部文件进一步清理,按要求标识、控制、管理和使用,确保用作检测依据的文件能下发到每一位检测人员手中,而且保证该文件现行有效。
4.及时修改和完善不适用的记录表式,确保持续符合准则要求。
5.做好设施和环境条件的保障工作。
各科室依据自身特点制定合理的安全应急措施,并配备相应的安全设施。
6.由于本次审核是抽样检查,故存在一定风险和局限性,没有发现不符合的不一定全都是符合《检验检测机构资质认定评审准则》的要求,各相关科室和人员应以此为契机,在日常的工作中技术总结、对出现的或潜在的不符合及时纠正和预防措施,持续改进。
7.审核的深度和广度尚有欠缺,在今后的审核过程中不断学习和提高,将内审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和细致。
8.对本次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有相关责任科室和责任人在约定时间内完成纠正措施,将纠正材料报内审组,由内审员或质量监督员跟踪验证,并在下一次内审中予以关注,以防再次出现。
9.本报告经质量负责人批准后,由办公室按文件控制要求,受控发放到相关科室和人员。
九、跟踪审核在审核后,内审组就在审核中发现的不符合项对各室组进行了跟踪审核。
发现各室组均较好地改正和完善了不符合项中的内容。
相应内审员也确认了整改情况。
附件:****年8月内审不符合项报告第页,共页第页,共页第页,共页第页,共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