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制冷机吊装方案_图文

制冷机吊装方案_图文

目录一、编制依据 (2)二、工程概况 (2)2.1设备吊装口位置 (3)2.2设备相关参数 (3)三、项目组织结构 (4)四、挪运、吊装方法选择 (4)4.1现场情况 (4)4.2施工准备 (4)4.3冷水机组吊装技术要求 (5)4.4风冷模块吊装技术要求 (5)4.5设备卸车用吊机选择 (5)4.6垂直吊装 (7)4.7吊装过程 (8)4.8钢丝绳选用 (9)4.9设备就位 (9)五、回顶碗扣式脚手架 (10)5.1回顶碗扣式脚手架技术参数 (10)5.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11)5.3搭设平面布置图 (11)5.4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安全技术措施 (13)六、吊运过程的人员配备 (15)七、安全措施 (16)八、材料及工具用料表 (17)九、文明施工保证措施 (17)十、应急预案 (17)10.1总则 (17)10.2组织机构 (18)10.3报告程序 (18)10.4应急预案职责: (18)10.5应急机制的工作流程 (19)10.6应急方法 (20)根据设计要求,丽泽商务区晋商联合大厦项目B2层冷水机房需安装三台冷水机组和23层楼面吊装3台风冷模块。

现应甲方工作安排,该冷水机组和风冷模块的吊装搬运、就位工作由我单位负责组织实施,为确保该项目安全顺利完成,由专业技术人员对现场进行实地勘察及测量,结合现场实际情况、设计图纸、设备相关参数以及工程相关规范,特编制本方案,以便指导现场各项施工作业。

一、编制依据1.1设备制造商提供的设备技术参数1.2设计院提供的施工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1.3《厂区吊装作业安全规程》HG 23015 - 19991.4《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6067.1-20101.5《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393号1.6《大型设备吊装工程施工工艺标准》SH3515-20031.7《建筑卷扬机安全规则》GB/T 1955-2002;1.8《起重吊运指挥信号》GB 5082-1985;1.9《起重机用钢丝绳检验和报废实用规范》GB 5972-2006;1.10建设工程施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2009);1.11《机械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31—2009;1.12《起重设备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78—2010;1.13《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14《倒链使用安全规则》JB 9010-1999;1.15《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66-20081.16《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 162-20081.17《建筑结构荷载规范》GB50009-20121.18现场实际勘察的施工条件二、工程概况本工程冷水机组吊装、就位工程:冷水机房设计位于B2层,设备吊装深度为:-11.7m,机房位置见下图2.1所示:图2.1冷水机组位置2.1设备吊装口位置图2.2吊装口位置2.2设备相关参数风冷模块安装到23层楼面距离地面99.6米左右,外形尺寸2030*1930*2100,搬运重量4.5吨。

三、项目组织结构本项目工程场地狭小、为确保设备安装施工质量和工期,我项目成立领导小组,对设备安装的质量、安全、工期等进行全面组织与协调,以确保设备安装工程顺利进行,成立设备吊装现场安装指挥小组,具体成员如下:组长:王志民副组长:郭义文组员:郭晶年、安鹏程、刘高峰、林正章、杨金鑫、崔士超、陈彬四、挪运、吊装方法选择4.1现场情况4.1.1冷水机组卸车地点在建筑物室外北侧。

4.1.2吊装口设计在负一层天井北侧,洞口尺寸为3.5m*5.0m。

4.1.3自首层室外卸车地点挪运到天井相对负一层吊装口距离约为25米。

4.1.4冷冻机房在地下二层东侧。

由首层地面至冷冻机房垂直距离约为12.7米。

4.1.5冷冻机房设备基础高于地面200mm。

4.2施工准备序号检查项目检查内容6 吊装作业场地应坚实平整,无杂物,无障碍物,无闲杂人员。

7 施工电源电源供给稳定,供电线路可靠。

4.3冷水机组吊装技术要求A、设备挪运通道,需要清理区域内所有的脚手架和障碍物;B、提供设备挪运通道、冷冻站可利用的动力、照明配电箱,保证运输时有足够的动力电源和照明。

C、水平运输线路楼板承载力计算:冷水机组分解后最大自重力N=10*10=100KN,工地北入口距离冷水机组的待吊入口最近,此入口地面与首层楼面基本一样平,因为楼板承载能力有限,需要在地面及首层楼面铺上足够多的10CM厚2M宽3M长的钢板,冷水机组通过4个坦克轮就可以水平搬运到首层吊装口待吊点位置,行经中路线的楼板从地下一层至地下二层采用碗扣架进行支撑回顶加固,满堂碗扣式脚手架要求纵横间距为0.9米,步距0.9米.采用油托加100mm*100mm木方与楼层顶板顶紧顶牢;地下三层至地下四层由于行经路线部位已有设备机组故对现场机组两侧结构梁进行回顶碗口脚手架托顶。

按照最大冷水机组载重100KN考虑承载,分配到4个坦克轮,每个坦克轮承载25KN荷载,坦克轮行进路线按照线荷载25KN/m考虑,设备重量先传至坦克轮上,再传至楼板,再通过回顶脚手架支顶到地下3层冷水机房。

4.4风冷模块吊装技术要求风冷模块吊装时采用2根12米、直径219MM的无缝钢管做成人字抱杆立到23层楼面,四面拉紧缆风绳调整角度以5吨卷扬机为牵引动力,利用滑轮组把模块吊装到楼面指定位置。

4.5设备卸车用吊机选择卸车选择50吨汽车吊,需要出臂 11.4 工作半径:5.8 仰角:52°吊重,12.2t符合吊装要求。

详见下图4.1 设备吊车数据图图4.1 设备吊车数据图4.5.1卷扬机设置1)卷扬机及钢丝绳选用根据甲方提供的冷水机组部件最大重量约为10吨。

挪运距离最长为30米。

采用其牵引能力为3吨的卷扬机和长度约150米、直径15.5mm的钢丝绳。

2)卷扬机锚点及滑轮组设置根据现场情况,卷扬机锚点设置可以采用在水泥地面上打φ22mm胀栓螺钉四个一组,固定钢结构、拉钩组成锚点。

为防止受潮,卷扬机底座下应垫以垫木。

采用5吨导向滑轮组进行调整冷水机组运输方向。

3)水平运输锚点拉力及水平运输时滑轮、卷扬机选择计算设备最大重量为9吨。

Q计=K1×K2=10×1.1×1.4=15.4牵引拉力S=K起(Q计Dff21+nQ计)f1滚杠对道木摩擦系数0.1cmf2滚杠对钢轨(钢材)摩擦系数0.05cm=2.5(15.4×0.014+0.77)=2.48选择H10-2D滑轮组工作线数:3导向滑轮:K=1载荷系数:a=0.36(绳数3、滑轮个数2、定滑轮1)S跑=S×a =2.48×0.36 =0.9选择3吨卷扬机作为牵引动力。

4.5.2首层卸车地点至天井吊装口相对位置平面运输1)将运输通道内妨碍运输的脚手架及建筑垃圾等障碍物清除,地面用足够多的10CM厚2M宽3M长的钢板。

2)运输前,用50吨吊车将设备吊起来放置在北侧入口的坦克轮上。

3)卷扬机绳通过滑轮组与机组主要部件下端两侧的吊装点相连接,利用卷扬机作牵引动力,自首层卸车位置将机组缓慢运输至首层电梯井一侧。

4.6垂直吊装(1)吊装点设置:在负一层底部与一层地面做一个门式吊装架高12米,宽5米,长8米的吊装平台、平台上在制作一个龙门吊使之与平台形成一个整体。

(2)门式吊装架立柱采用φ219×8mm的无缝钢管,承重梁采用32#工字钢,支撑采用20#槽钢。

平台两侧与大楼圆柱(用抱箍)连接形成整体防止移动。

(3)在平台四周用16槽钢加固焊接使整个平台及龙门架牢固稳妥后使平台与吊装孔形成一个垂直孔。

(4)在龙门式吊装架承重梁上,再组装一根32工字钢轨道,配备2台10t吊链,作为吊运冷水机组的机具。

门架前后方向各配置一根风缆绳,起到双重保护作用。

(5)在工字钢与机组垂直吊装点处下方孔洞口用滚杠和木板整铺形成一个平面。

(6)在门式吊装架承重梁上,再组装两根工字钢轨道,配备2台猫头吊,以及每天猫头吊上悬挂一台10吨倒链。

作为吊运冷水机组的机具。

门架前后方向各配置一根风缆绳,起到双重保护作用。

门架组装方式见下图4.2图4.2 门架组装示意图(7)在工字钢与机组垂直吊装点上方,配置两幅钢扁担,四个吊装承载点设置4台5吨倒链。

4.7吊装过程(1)平移吊装到垂直位置;(2)垂直吊装到负二层地面。

吊装过程见下图4.3图4.3 吊装过程示意图4.7.1冷水机组根据组装顺序,依次挪运到负三层。

4.8钢丝绳选用设备卸车需要四组吊装用钢丝绳索必须保证对称。

钢丝绳均选用直径24.5mm、6×19钢丝绳,单根破断力为32.05吨,安全系数取10时,许用拉力为3.2吨,4根钢丝绳同时受力,则钢丝绳拉力为3.2×4=12.8吨。

冷水机组部件自重满足吊装安全)起吊前认真检查各受力部位是否牢固,特别是在每层孔口地面均应确认吊起5分钟确保安全后方可再次起吊。

参照GB8918-2006《重要用途钢丝绳》13页。

4.9设备就位4.9.1设备吊运到地下二层,在设备下铺设木方与设备基础持平。

在设备下摆放钢托、滚杠。

在卷扬机牵引下,分别将机组挪运到设备基础。

4.9.2机组挪运至设备基础台上后,在机组一侧用2把20吨巴勾千斤顶同时将设备一端顶起,用木方和木板在设备下面加垫稳固。

再用2把20吨巴勾千斤顶同时将设备另外一端顶起,在设备下面加垫木方和木板。

4.9.3撤除设备下面的无缝钢管、滚杠。

4.9.4用2把20吨巴勾千斤顶同时将设备一侧顶起,撤除木方和木板,在设备下面加垫设备自备的专用垫铁、减振垫。

再用2把20吨巴勾千斤顶同时将设备另外一侧顶起,撤除木方和木板,在设备下面加垫设备专用垫铁、减振垫,完成就位。

五、回顶碗扣式脚手架5.1回顶碗扣式脚手架技术参数钢管强度为205.0 N/mm2,钢管强度折减系数取1.00。

模板支架搭设高度按照B2层至B3最大为5.2m,立杆的纵距b=0.90m,立杆的横距l=0.90m,立杆的步距h=0.90m。

回顶梁顶托采用100×100mm木方。

按照楼面均布荷载25KN/m2考虑计算立杆稳定性要求。

见下图5.1:图5.1 楼板支撑架立面示意简图图5.2 楼板支撑架荷载计算单元采用的钢管类型为φ48.3×3.6。

钢管惯性矩计算采用 I=π(D4-d4)/64,抵抗距计算采用 W=π(D4-d4)/32D。

5.2立杆的稳定性计算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为:其中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N = 25.85kN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i=1.59cm;A ——立杆净截面面积,A=4.239cm2;W ——立杆净截面模量(抵抗矩),W=4.491cm3;[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f] = 205.00N/mm2;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0.20m;h ——最大步距,h=0.90m;l0 ——计算长度,取0.900+2×0.200=1.300m;λ ——由长细比,为1300/16=82;φ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由长细比l0/i 查表得到0.716;经计算得到σ=25852/(0.716×423)=85.35N/mm2;不考虑风荷载时立杆的稳定性计算σ < [f],满足要求!5.3搭设平面布置图图5.3 地下一、二层搭设平面布置图图5.4 地下三、四层搭设平面布置图5.4脚手架搭设与拆除安全技术措施5.4.1碗扣式钢管脚手架搭设的安全技术要求:(1)脚手架搭设前,要先编制脚手架施工组织设计。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