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国风力发电行业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风能是一种淸洁而稳定的新能源,在环境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日益严重的今天,作为 全球公认可以有效减缓气候变化、提高能源安全、促进低碳经济增长的方案,得到各国政府、 机构和企业等的高度关注。
此外,由于风电技术相对成熟,且具有更高的成本效益和资源有 效性,因此,风电也成为近年来世界上增长最快的能源之一。
1、全球发展概况2016年的风电市场由中国、美国、徳国和印度引领,法国、上耳其和荷兰等国的表现 超过预期,尽管在年新增装机上,2016年未能超过创纪录的2015年,但仍然达到了一 个相当令人满意的水平。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发布的《全球风电发展年报》显示,2016年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54.600MW,同比下降14.2%,英中,中国风电新增装机容量达 23328MW (临时数据),占2016年全球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的42.7%o 到2016年年底, 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86J49MW,累计同比增长12.5%。
其中,截至2016年底, 中国总量达到16&690MW (临时数据),占全球风电累计装机总量的34.7%。
2001-2016年全球风电装机置计容量450.000 400.000 350.000 300.000 土 250.000 W 200.000 150,000 1W.OOO 50.000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 ■ ■ ■ 11 nUr l■蛊计装机容蚤按照2016年底的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计算,全球前五大风电市场依次为中国、美国、徳国、印度和西班牙,在2001年至2016年间,上述5个国家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年均复合增长率如下表所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2、我国风电行业概况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
根据全球风能理事会(Global Wind Energy Council)统讣数据,全球风电累计装机容量从截至2001年12月31 日的23.9OOMW增至截至2016年12月31日的486.749MW,年复合增长率为22.25%, 而同期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的年复合增长率为49.53%,增长率位居全球第一:2016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328MW (临时数据),占当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2.7%,位居全球第一。
(1)我国风能资源概况我国幅员辽阔、海岸线长,陆地而积约为960万平方千米,海岸线(包括岛屿)达32,000 千米,拥有丰富的风能资源,并具有巨大的风能发展潜力。
根据中国气象局2014年公布的最新评估结果,我国陆地7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2亿千瓦,风功率密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50 亿千瓦;80米高度风功率密度达到15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102亿千瓦,达到200瓦/平方米以上的风能资源技术可开发量为75亿千瓦。
①风能资源的地域分布我国的风能资源分布广泛,苴中较为丰富的地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及附近岛屿以及北部(东北、华北、西北)地区,内陆也有个别风能丰富点。
此外,近海风能资源也非常丰富。
A. 沿海及其岛屿地区风能丰富带:沿海及其岛屿地区包括山东、江苏、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西和海南等省(市)沿海近10千米宽的地带,年风功率密度在200瓦/ 平方米以上,风功率密度线平行于海岸线。
B. 北部地区风能丰富带:北部地区风能丰富带包括东北三省、河北、内蒙古、甘肃、宁夏和新疆等省(自治区)近200千米宽的地带。
风功率密度在200-300瓦/平方米以上, 有的可达500瓦/平方米以上,如阿拉山口、达坂城、辉腾锡勒、锡林浩特的灰腾梁、承徳围场等。
C. 内陆风能丰富区:风功率密度一般在100瓦/平方米以下,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湖泊和特殊地形的影响,风能资源也较丰富。
D. 近海风能丰富区:东部沿海水深5-20米的海域面积辽阔,但受到航线、港口、养殖等海洋功能区划的限制,近海实际的技术可开发风能资源量远远小于陆上。
不过在江苏、福建、山东和广东等地,近海风能资源丰富,距离电力负荷中心很近,近海风电可以成为这些地区未来发展的一项重要的淸洁能源。
我国风能资源地理分布与现有电力负荷不匹配。
沿海地区电力负荷大,但是风能资源丰富的陆地而积小;北部地区风能资源很丰富,电力负荷却较小,给风电的经济开发带来困难。
由于大多数风能资源丰富区,远离电力负荷中心,电网建设薄弱,大规模开发需要电网延伸的支撑。
②风能资源的季节分布我国风能资源的季节性很强,一般春、秋和冬季丰富,夏季贫乏,不过风能资源的季肖分布恰好与水能资源互补。
我国水能资源是夏季丰富,雨季在南方大致是3-6月或4-7 月,因此,大规模发展风力发电可以在一左程度上弥补我国水电冬春两季枯水期发电电力和电量的不足。
(2)我国风电产业的发展及现状我国风电场建设始于20世纪80年代,在英后的十余年中,经历了初期示范阶段和产业化建立阶段,装机容量平稳、缓慢增长。
自2003年起,随着国家发改委首期风电特许权项目的招标,风电场建设进入规模化及国产化阶段,装机容量增长迅速。
特别是2006年开始,连续四年装机容量翻番,形成了爆发式的增长。
近年来我国风电的快速发展,得益于明确的规划和不断更新升级的发展目标,使得地方政府、电网企业、运营企业和制造企业坚定了对风电发展的信心,并且有了一个努力的方向和目标;风电的快速发展,也促使规划目标不断地修正和完善。
在2003年召开的全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部署开展全国大型风电场建设前期工作,要求各地开展风能资源详查、风电场规划选址和大型风电场预可行性研究工作。
通过此项工作,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基本摸淸了风能资源储量,结合风电场选址,提出了各自的规划目标,为风电的快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增长最快的市场。
据全球风能理事会的统计,2010年,我国除台湾省以外共新增风电机组12,904台,新增装机容量达18.928MW, 2011年新增装机容量18.000MW,保持全球新增装机容虽第一的排名,2012年新增装机容量12.960MW,位列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第二位,2013年新增装机容量16.100 MW,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第一。
2010年底我国累讣风电装机容虽:为44.733MW,全球累讣装机容量排名由2008年的第4位、2009年的第2位上升到第1位。
2016年我国新增风电装机容量23.328MW,占当年全球新增装机容量的42.7%,截至2016年底我国风电累讣装机容量为168.690MW,占全球累讣装机容量的34.7%,位居全球第一。
(2016年数据为临时数据)2001年-2016年,我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及年增长率如下表所示: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3)我国风电行业发展模式①大规模集中开发是我国“十一五"期间风电开发的主要模式为更好推动我国风电发展,国家发改委于2008年提出了按照“建设大基地、融入大电网“的要求,规划建设八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发展目标。
八个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分别位于甘肃洒泉、新疆哈密、河北、吉林、内蒙古东部、内蒙古四部、江苏、山东等风能资源丰富的地区。
根据规划,到2020年,在配套电网建成的前提下,各风电基地具备总装机 1.4亿kW的潜力。
②规模化和分布式发展相结合成为“十二五”期间新的发展模式在大规模集中开发的模式下,风电场建设密集,但绝大部分分布于“三北“(华北、西北、东北)地区,远离东南部电力消费地区,使得风电并网难度较高。
因此,国家能源局提出,未来几年我国的风电发展模式为:“大型风电基地建设为中心,规模化和分布式发展相结合“,即在过去建立大基地融入大电网促进风电规模化发展的基础上,支持资源不太丰富的地区,发展低风速风电场,倡导分散式开发模式。
这样能避免风电场的过于集中对电网造成的压力,尤其是在东部建设低风速风电场可以就近为东部电力负荷较大的地区供电,缓解电网输配电压力。
(4)我国风电行业发展的区域特征根据国家能源局的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12月31日,我国有31个省、帀、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已实现风电场并网发电,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超过1GW 的省份为23个,其中超过2GW的省份为18个。
内蒙古自治区领跑我国风电发展,紧随其后的是新疆和甘肃省,前十名省份并网装机容虽:合计占全国装机容虽:的76.31%。
下表所列为2016年各省风电并网装机容量及发电量统计•:注:新疆地区数据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新廻生产建设兵团合汁值。
2016年,全国风电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资料,全年新增风电装机1,934万千瓦,累计并网装机容量达到1.49亿千瓦,占全部发电装机容量的9%,风电发电量2,410亿千瓦时,占全部发电呈:的4%。
2016年,全国风电平均利用小时数1.742小时,同比增加18小时,全年弃风电量496亿千瓦时。
2016年我国风电产业发展并网运行统讣数据注:新疆地区数据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合讣值。
数据来源:公开资料整理(5)我国风电行业发展趋势为满足“十二五“规划1亿kW的风电装机目标,我国确左了三条具体的风电规划路径,分别为陆上大型基地建设、陆上分散式并网开发、海上风电基地建设。
我国政府承诺到2020年我国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到2030年要达到20%»根拯《风电发展“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底,风电累计并网装机容量确保达到2.1亿千瓦以上,其中海上风电并网装机容虽:达到500万千瓦以上:风电年发电量确保达到4,200亿千瓦时, 约占全国总发电量的6%。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继续落实三条风电规划路径,具体如下:①继续建设陆上大型基地。
虽然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是我国风电最为集中的地区, 但其开发空间仍非常广阔。
根据国家《新能源产业振兴规划》草案,到2020年,八大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的装机容量将超过1.35亿kW,保证我国3.000多亿千瓦时电能的输出和消纳,实现国家可再生能源中长期规划的目标。
②进行陆上分散式并网开发。
山西、辽宁、黑龙江、宁夏等部分地区,风能资源品质和建设条件较好,适宜开发建设中小型风电场。
河南、江四、湖南、湖北、安徽、云南、四川、贵州以及其他内陆省份,也有一些资源条件和建设条件较好、适宜进行分散式并网开发的场址。
“十三五“期间,我国将在上述地区因地制宜开发建设中小型风电项目。
③建设海上风电基地。
在江苏、山东、河北、上海、浙江、福建、广东、广四和海南等沿海区域开发建设海上风电场。
3、风电行业市场竞争格局(1)风电市场竞争情况我国风电市场的竞争主要呈现以下特点:①由于受到行业进入门槛的制约,风力发电行业呈现市场份额较高的行业集中度特征, 根据中国风能协会的数据统计,2016年,中国风电有新增装机的开发商企业超过100家,前十家装机容量超过1,300万千瓦,占比达到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