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现状及发展趋势广安市是一代伟人邓小平的故乡。
位于四川省东北部,东、南两部分与重庆市垫江县、长寿区、渝北区、合川区接壤,西部与遂宁市蓬溪县和南充市嘉陵区、高坪区相邻,北部与南充市蓬安县和达州市渠县相连。
由广安区。
前锋区,邻水县,岳池县,武胜县和华蓥市组成。
总面积约6365.35平方千米。
基本现状1. 自然概况:境广安市处于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暖,热量充足,雨量丰沛,空气湿度大,日照少,境内年降水量为1051.6~1281.0毫米,但年际差异较大。
丘陵地貌,土质肥沃,稻田成片集中。
盛产水稻、玉米、小麦、红薯、豆类、油菜、水果等多种农产品。
2. 农业:近年来,全市紧紧围绕优质粮油、蔬菜、柑桔三大主导产业和优质梨、葡萄、蚕桑三大特色产业,沿江、沿路、沿山为重点区域建设“五大带状优质稻基地”,和柑桔“八大产业带”,及“五大优质菜区”,以优质梨、葡萄、蚕桑等为重点的三大特色产业基地。
全市柑桔总面积95万亩、产量30万吨、产值9.5亿元;蔬菜种植面积203.3万亩、产量突破400万吨、产值68亿元,其中蔬菜基地达到50万亩,以大棚为主的设施栽培面积达30万亩;全年发蚕种8.87万张,产茧260万公斤,实现收入7088万元;优质梨产业基地面积8万亩,产量7万吨,产值3.5亿元;优质葡萄基地面积达到4.5万亩、产量3.2万吨、产值3亿元。
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474元。
全市林地面积达到20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7.3%,广安主城区城市建成区绿地率达到35.4%,绿化覆盖率达到41.8%,人均公园绿地为15.2平方米,辖区内道路绿化率达83%,水岸绿化率达86%,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42亿元。
3. 工业:广安的主要工业有,能源、汽摩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建材、食品加工和轻纺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化工、电子信息和有色金属加工等三大新兴支柱产业。
工业总产值1143.7亿元,轻工业500.5亿元,重工业643.2亿元。
煤炭、电力、建材、装备制造和农产品加工五大支柱产业完成总产值730.8亿元,增长10.0%。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1.5%。
全市工业化率为41.4%。
广安市工业园区——新桥工业园区:化工、建材、有色金属加工。
——奎阁工业园区:新材料、节能环保、纺织服装、电子信息。
——临港工业园区:装备制造(应急抢险)、新材料。
——前锋工业园区:装备制造、能源、有色金属加工。
——广华工业园区: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轻纺。
广安市回乡创业园。
食品加工、轻纺、生物、医药。
武胜县城工业园区。
食品加工、轻纺、生物。
邻水县城工业园区。
装备制造。
高兴-伏龙-罗渡川渝合作示范园。
能源、化工。
子中川渝合作示范园。
装备制造、毛纺。
街子川渝合作示范园。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能源。
4. 主要资源:矿产资源:2013年全市矿山总数294个,大中型矿山数8个。
广安市地处华蓥山中段,赋存的矿产资源主要分布在华蓥山、铜锣山、明月山三个背斜,邻水县东槽、西槽两个向斜。
煤,广安市的主要矿产资源,已探明储量7.45亿吨(工业储量5.02亿吨),主要分布在华蓥山脉沿线。
石油,龙女寺油田面积300平方千米,总储量1602.86万吨;广安油田面积200平方千米,总储量1484.7万吨,探明储量168.36万吨;罗渡油田面积10平方千米,总储量97.61万吨。
岳池县孔龙乡境内的石龙场油田面积152平方千米,探明石油储量364.91万吨,伴生气储量92.36亿方.岩盐,遍布于全境,集中在广安区、岳池县、武胜县境内,总储量2552亿吨。
已完成地勘的盐井,分布在武胜县龙女寺构造8口,广安区广安构造4口,岳池县白庙构造、罗渡构造各1口。
石灰岩,广泛分布于华蓥山、铜锣山三叠系嘉陵江组、雷口坡组及侏罗系自流井群大安寨段地层中,品位高,资源储量达2.65亿吨以上,矿层厚度一般有几百米,矿脉裸露,便于开采,氧化钙含量48%~52%,达到和超过国家规定的一级矿标准。
已广泛用于工业生产水泥、石灰等。
旅游资源:自然旅游资源包括地貌岩溶类、水景类、地热类、生物类、气象景观及科考资源等6个亚类。
邓小平故里、安丙墓/褒先寺、宝箴塞、肖溪古镇、沿口古镇和华蓥山佛教圣地最为代表;华蓥山石林、华蓥山国家地质公园、华蓥山大峡谷、御临河小三峡、仙鹤洞、九龙洞、大洪湖、天池湖、太极湖、五岔沟悬瀑、玛琉崖瀑布、森林公园、凉山温泉颇具特色。
邓小平故里、华蓥山石林为4A级风景区,水杉山庄、罗家洞、金城山为省级森林公园,倒须沟桫椤林为省级自然保护区。
综合现状“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完成情况未来发展趋势及发展目标:农业,将围绕粮油、柑桔、蔬菜、生猪、梨、葡萄、蚕桑产业,在五区市县全力发展。
希望到到2015年,初步建成“商品粮产销贡献突出的巴渝粮仓”、“中国西部绿色菜都”、“中国西部柑桔大市”,全市农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达到133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4%,达到10000元。
到2015年,蔬菜产量达400万吨,优质率达40%以上。
以龙安柚、邻水脐橙为龙头,建设龙安柚基地和优质脐橙基地,打造“广安柑桔”品牌,基本建成西部现代柑桔产业大市。
到2015年,优质柑桔基地达100万亩以上。
种植业。
广安市优质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广安市优质粮油产业基地。
林果花卉业。
工业原料林基地工程、林木良种及种苗基地、五大森林工程。
畜禽业,畜禽良种繁育工程设施、畜禽标准规模养殖小区、动物防疫体系、优质商品猪战略保障基地、无公害与绿色畜产品产地、畜禽健康生态养殖基地。
水产业,水产生态养殖基地、稻田生态养鱼示范区。
“十二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工业经济:1.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成渝经济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基本形成。
经济总量快速扩张,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00亿元,年均增长17%以上,初步建成成渝经济区的精细化工基地、新能源基地、新材料基地、有色金属加工基地、汽车及汽摩零部件制造基地、特色农产品加工和供应基地、红色旅游基地和商贸物流基地。
——川东渝北地区中心城市初步形成。
以广安主城区为核心,打造组团式中心城市,初步形成城市人口100万左右、城区面积达到100平方公里的城市骨架。
——川东综合交通枢纽逐步建成。
畅通东南大通道,开拓西北新干线,融入全国路网新体系。
建成至重庆的快速通道,与重庆交通圈实现全面对接。
广安港一期建成。
市内交通网络进一步完善,基本形成公路、铁路、水运综合配套、快捷高效的川东综合交通枢纽。
——内陆对外开放示范窗口初步形成。
川渝合作示范区建设取得实质性成果,合作示范效应充分显现。
国家西部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初步建成,成为产业转移示范基地。
广安经济技术开发区建成千亿级园区,成为发展外向型经济示范区。
对外开放合作的广度和深度不断拓展。
2.壮大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能源、汽摩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建材、食品加工和轻纺等五大传统支柱产业,培育发展化工、电子信息和有色金属加工等三大新兴支柱产业,延伸和完善产业链,积极打造产业集群。
汽摩零部件为主的装备制造。
依托前锋工业园区、广华工业园区和子中工业园区,借势重庆“两江新区”发展,建设汽车及汽摩零部件基地、装备制造业配套基地。
加强与重庆、广东等地汽车企业的合作,积极引进整车及关键零部件制造,发展汽摩零部件产业集群。
对接成渝两地环保设备、轨道交通、发电设备等发展方向,围绕农机产业链、矿山机械装备产业链、内燃机产业链等,大力发展精密齿轮、重型锻铸件、特种机械配件等产业。
发展壮大重型汽车弹簧钢板、钢绞线、结构钢架、输变电设备、消防器材、安全设备等,大力发展机械加工。
到2015年,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建材。
加快水泥行业技术改造步伐,建成红狮水泥二期、台泥水泥等新型干法水泥项目,加大力度淘汰落后水泥产能。
延伸水泥行业产业链,大力发展商品混凝土、混凝土砌块、高性能混凝土等产品。
开发推广新型陶瓷砖生产技术和工艺,加快建筑陶瓷技改扩能和上档升级。
利用页岩、沙石、石膏、林木等非金属矿产资源,煤矸石、粉煤灰等工业废渣以及城镇生活垃圾等,大力发展新型节能建材。
到2015年,建材产业产值达到150亿元。
食品加工。
依托我市丰富的农产品资源,以回乡创业园、武胜县城工业园区为重点,推动农产品产业化基地建设、农产品精深加工、副产物循环利用、现代包装等四大环节加快发展,重点发展粮油加工、饲料加工、畜禽产品加工、茶业加工等产业,打造优势品牌、优势企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
到2015年,食品加工业产值突破400亿元。
轻纺。
充分发挥农产品、劳动力等资源和区位优势,以回乡创业园、武胜县城工业园区为重点,引进知名品牌,采用高新技术、先进适用技术和先进管理模式,加速轻纺产业扩张升级,推进农村富余劳动力就地转移就业。
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发展丝绸、纺织、服装、造纸、家电等专业园区。
到2015年,轻纺产业产值实现150亿元。
化工。
充分发挥广安天然气和盐卤资源优势,按照循环经济的要求,以新桥工业园区、高兴-伏龙-罗渡工业园区为重点,按照协作分工、错位发展的原则,以100万吨真空制盐项目、100万吨纯碱项目、100万吨复合肥等为龙头,打造气盐结合的化工产业。
大力发展氢氰酸和天然气制乙炔产业链及其下游产业链。
到2015年,化工产业产值突破300亿元。
电子信息。
抢抓重庆、成都IT产业大发展机遇,扩大与两江新区、天府新区的合作,对接“惠普(重庆)笔记本电脑出口制造基地”、“富士康(重庆)产业基地”、“富士康(成都)产业基地”等电脑生产基地,以奎阁工业园区、广华工业园区、街子工业园区为重点,强化生产配套,积极培育集成电路、电子材料、新型元器件等零部件配套产业,构建电子信息产业承接高地。
引进培育照明器件、家电制造企业,大力发展冰箱、洗衣机、空调等消费电子产业,带动发展LED照明、通信、智能家电及软件服务等。
到2015年,电子信息产值突破200亿元。
有色金属加工。
依托新桥工业园区、前锋工业园区,加快发展粗铜精炼及铜缆、铜箔、铜管等下游产品,积极实施钴、钨、锡、镍等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大力培育钛、锰等产业链,重点建设单晶铜、铜铝型材加工、铜镍合金管材、电池材料钴酸锂等项目,形成完整的有色金属产业链,打造成渝地区最大的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基地。
到2015年,有色金属加工业产值达到200亿元。
3.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项目新材料。
淀粉母料生物全降解塑料、高性能复合材料、HPS新型护坡材料、塑料光纤信息材料、单晶铜、玄武石纤维、有机硅、工程塑料、特种涂料等。
生物。
科创·岳池光彩工程产业园、武胜生物科技园。
节能环保。
粉煤灰综合利用、脱硫石膏综合利用、阴极铜阳极泥回收利用。
旅游业大力发展旅游经济,提升旅游产业层次,促进旅游与相关产业融合发展。
打造主题鲜明、特色突出、相互衔接的景区景点和精品线路,加快邓小平故里旅游区、神龙山巴人石头城旅游区、华蓥山旅游区(包含华蓥山石林、洞中天河、宝鼎、御临河、天池、小山坝等景点)、大洪湖旅游度假区、岳池农家文化旅游区、嘉陵江生态文化旅游带、渠江水上游乐旅游带和国防三线遗址旅游带等景区开发建设,打造红色旅游、川东民俗旅游、山地休闲运动旅游、乡村田园风光旅游、水上休闲度假旅游等精品旅游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