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片特性
• 含水量越高DK值就越大
– 单位为10-11(cmc2/s)(ml02/mlXmmHg) (Fatt 法单位) 为方便经常忽略不写
• 测量时温度35oC(与角膜平均温度一致)
– DK值对温度非常敏感 温度越高DK值也越高
26
透氧性能
• DK测量方法
– 最广泛应用于测定隐形眼镜DK和DK/t值方 法为电极图谱技术(Fatt 法、)
– 1970年 Fatt教授首创 – 35oC环境中镜片放置于电极氧感受器下面测
量氧通透性 电流强度与氧通透能正比 – 该技术有两种重要潜在系统误差
27
透氧性能
• 第一个系统误差为“边界影响”
– 因测量镜片和感受器之间存在水影响透氧性 – 这使测量值低于真实DK值要低 – 生产商一般标称已矫正边界影响的DK值
– 临床研究急性和慢性紫外线辐照眼部并发症 包括:
• 日光性角膜炎 • 白内障 • 睑裂黄斑 • 翼状胬肉
20
软镜材料
• 紫外线的波长范围为100nm-380nm
– UV-A 315-380 nm ( 4%被臭氧层吸收) – UV-B 280-315 nm (70%-90%被臭氧层吸收) – UV-C 100-280 nm (被地球大气层吸收)
• 第二个系统误差为“边缘影响”
– 因氧气侧面流动使其从镜片材料到达感受器 – 致使测量值高于镜片实际DK值 – 可用降低原先“边界影响”24%来矫正该“边缘误
差” – 生产商一般标称已矫正“边缘误差”的DK值
• 易于比较不同镜片材料之间的透氧性
28
透氧性能
• 强生公司镜片etafilcon A材料DK标定值
– 抛弃或频繁更换镜片,沉淀物累积之前更换新镜片 – 离子性镜片对某些护理液较敏感
• 如果镜片浸泡双氧护理液中过夜
– 镜片参数容易改变 – 需更多中和时间
• 现今大多数不使用双氧护理液,若使用浸泡时间稍短
18
软镜材料
• FDA分类
– 根据含水量和离子电荷 – FDA将软镜分为四组
– 该分类系统易让验配师快速了解该镜片材料特征
• 单弧/多弧
– 单弧指镜片后光学区曲率没有附加边弧 – 双弧指BOZR有一边弧 – 三弧指镜片BOZR有两个边弧 – 镜片后表面的附加边弧使镜片变平,改变镜片后表
面与角膜/球结膜的配适
• 中心厚度
– 生产商标定镜片中心厚度代表-3.00D镜片 – 中心厚度和总体厚度会影响镜片验配结果、透氧性
能、舒适度和操作容易度
到边缘的平均厚度(tavg) – 镜片厚度越薄则氧传导性能就越好 – -3.00D球性软镜中心厚度范围为0.035mm-
0.17mm
• 氧传导性DK/t
– 知道隐形眼镜材料DK值及中心厚度就可计算 任意镜片的中心氧传导性
– 镜片氧传导性比材料DK值更具临床意义 – 氧传导性公式为
• DK/t ( DK 除以厚度)
• 化学专家极力开发含水量高于38%的材料
– 隐形眼镜的透氧能力与含水量、厚度相关 – 角膜需要更多氧气
• 新材料单体诞生
– 新单体与p-HEMA链结或不含p-HEMA的聚合物 – 镜片材料含水量为55%—80% – 单体包括MA、NVP(N-乙烯吡咯烷酮)、PVP
(聚乙烯吡咯烷酮)和PVA(聚乙烯醇)
• 美国亲水性软镜以50%为分界值分为 低含水量和高含水量
16
软镜材料
• 离子电荷
– 软镜材料可能带电荷或电中性 – 离子电荷会导致更多沉淀物形成 – 带负电荷的材料易吸附带正电荷的泪
液沉淀,尤其为泪液蛋白 – 所有强生镜片材料均为离子性
17
软镜材料
• 镜片离子和非离子材料的临床表现不同
– 离子性镜片若不频繁更换,沉淀物增加会使舒适度 和清晰度下降
12
镜片材料
• MA单体(甲基丙烯酸单体)
– 少量加到p-HEMA中增加聚合物含水量 – 提高光学性能和增加湿润性
• 专利性Etafilcon A 材质
– Acuvue、 Acuvue 2 、Surevue、 1dayAcuvue、 Acuvue toric 和Acuvue Bifocal均采为etafilcon A 材质
– 28 X 10-11(采用边界矫正法) – 21.4 X 10-11(采用边缘边界矫正法)
即使使用相同的边缘边界矫正法测量镜片DK值仍存 在差异性
– 较理想测量方法为在同一天同实验室同一人多次测 量某一批镜片
– 可用经验公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法计算DK值
• 公式中含水量为可变参数
29
透氧性能
• 厚度
– 隐形眼镜厚度单位mm – 可测量中心厚度(tc)或边缘厚度(te)或从中心
代谢干扰
2
镜片设计
• 镜片设计
– 镜片设计包括形态、尺寸及厚度 – 合理设计和优质材料使配戴者舒适、清晰和
健康
• 后曲面/前曲面
– 每只镜片均有两个曲面 – 后曲面与人眼角膜直接接触 – 部分前曲面部分被眼睑覆盖
3
镜片设计
• 后曲面
– 根据配戴者角膜总体形态而设计 – 强生镜片后曲面为单弧或双弧设计
• 中含水量镜片
– 含水量为50%-60% – 配戴者易操作、反复清洗和消毒后仍完整 – 厚度较薄(Acuvue2 、1-day Acuvue 和Acuvue厚度
<0.09mm) – 较理想达含水量和厚度平衡
• 对于不同屈光度镜片透氧性好
15
软镜材料
• 高含水量镜片
– 含水量超过60% – 镜片很脆弱易破损和变形 – 容易变色和参数改变 – 热消毒时更易损坏
– 测量单位 Fatt X10-9 30
透氧性能
• 该表格列出一系列抛弃型软镜生产商标 明的镜片厚度、材料透氧率和镜片氧传 导性
– 当光学区直径小于瞳孔区发生眩光 • FOZD太小非光学区覆盖瞳孔就会导致视物变形
• 总直径(TD)
– 测量单位:毫米 – 经过镜片中心边缘两对应点最大的线性距离 – 软镜直径一般为13.5mm至15.5mm
• 强生镜片的直径为14mm至14.4mm
– 影响镜片和眼睛配适结果及镜片角膜覆盖度 6
镜片设计
– 成分含有HEMA、MA、交叉连接链、抗 紫外线和操作性染色
– 含水量为58%软镜材料
13
镜片材料
• 含水量
– 指镜片完全水合后水所占的重量百分比 – 随镜片材料的化学结构/配方变化而变化 – 吸收水分低于4%的材料称为疏水性材料 – 含水量大于4%称为亲水性材料 – 亲水性材质含水量越高
• 材料透氧率越高 • 但易破碎、易吸附沉淀物和脱水 • 设计的厚度通常较厚 • 易形成沉淀物需频繁更换
• 上午10点至下午2点 70%生物活性紫外线到达 地球表面
• ANSI(美国标准学院)抗紫外线标准
– II类防紫外器械吸收95%UVB和70%UVA – 研究表明UVB对眼组织伤害最大因此防UVB能力强
21
软镜材料
• 不防紫外线普通软镜因厚度可阻挡15%20%的紫外线
• 强生镜片在材料中加入防紫外单体可吸 收97%UVB和83%UVA(@-3.00D 最薄 厚度)
– 如今软镜材料的含水量为38%-80% – 欧洲镜片含水量分为“低含水量”、“中含水量”
和“高含水量”
14
镜片材料
• 低含水量镜片
– 含水量为30%-50% – 日戴能够满足角膜的氧供
• 配戴者可通过配戴中等或高度含水量的镜片以使角膜有更 多氧气
– 低含水镜片易操作,除非特别薄(中心厚度 <0.07mm)
– 常规随防和病人严格管理
24
透氧性能
• 考虑隐形眼镜影响眼睛生理,因此镜片透氧功能是诸 多特性中最重要因素之一
• 角膜需要源源不断氧供(主要来自空气)而配戴隐形 眼镜后镜片成了角膜和氧供之间的屏障物
• 配戴者因镜片型号不同可有两种不同角膜 氧供方法 – 眨眼泪泵作用使氧气溶解在泪液中而到 达角膜(与RGP镜片相关)
• 例: Acuvue 2 =8.7mm或8.3mm
– BOZR和前光学区曲率半径决定镜片最终屈光度 – BOZR或基弧常被认为配戴弧或曲率半径
5
镜片设计
• 前光学区直径(FOZD) – “光学区”为镜片中心区域 – 能提供精确、稳定屈光力的区域 – 镜片不同设计和屈光度使光学区尺寸差异 – 软镜的光学区直径一般为6-12mm – 为保持清晰稳定视力 任何时候光学区应完全覆盖 瞳孔
Module 4
• 镜片特性内容:
– 镜片特性 – 镜片设计 – 镜片材料 – 透氧性能
• 时间:3 小时
1
镜片特性
• 隐形眼镜(包括硬性和软性)材质均为塑料 • 理想的镜片特性:
– 材料安全、惰性、无毒、与眼组织相容性好 – 化学物理性能稳定、耐用不易破损 – 透明 能佳有效矫正视力 – 抗沉淀 镜片洁净 – 表面湿润性 使配戴舒适 – 透氧性能好 最大程度降低角膜新陈
10
镜片材料
• P-HEMA聚甲基丙烯酸羟乙酯
– 最早用于软镜的材料 – 1951年Otto Wichterle和Lin发现该材料 – 与以前合成材料不同的是它非常亲水 – 无细胞毒性反应 – 50年代后期开始应用于隐形眼镜
11
镜片材料
• 软镜材料被称为“亲水性”
– 透氧主要通过镜片材质结构中的水分子 – p-HEMA材料含水量为38%
8
镜片设计
• 矢高
– 镜片后光学区最高点至边缘平面的垂直高度 – 测量单位mm – 受总直径、后光学区曲率半径及整体设计影响 – 可帮助理解在不同参数下镜片的配适
• 矢高增加(例:减少后光学区曲率半径或增加总直径)镜 片配适变紧
• 矢高减小使镜片配适变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