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
反思
幼儿园大班早期阅读活动《胡萝卜先生的胡子》反思
一、目标的制定
我在师傅张老师和马老师的指导帮助下,仔细分析教材后制定出三个目标:(1、通过阅读,理解故事,感受文学作品的诙谐与幽默。
2、能连续观察多幅画面,体验胡萝卜先生和胡子之间发生的有趣的事。
3、能恰当表述阅读信息。
)整节课上下来,第二个目标与过程
设计中所呈现出的内容相关性很小,只有在第二环的“帮助鸟太太”中体现了第二个目标;第三个目标也没有很好的达成,“能恰当表
述阅读信息”对幼儿来说难度较高。
课后马老师对我作了课后评析,我知道了自己的优点与不足,并及时进行反思;张老师又耐心、细
致地帮我重研教材,现将目标调整为两点:1、通过阅读,了解故事
中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样帮助了别人,感受文学作品的诙谐与幽默。
2、能连续观察多幅画面,并大胆表述阅读信息。
二、活动的准备
多媒体课件的运用,以其形象、生动、直观的手段,给人以耳目一新的感受,激发幼儿的阅读故事的兴趣。
教具黑色毛线是为了让
幼儿有更直观的感受,帮助幼儿想象着胡子的作用。
但是我如果能
按幼儿说出的胡子的作用,剪下一段“胡子”来试试它的用处,幼
儿可能会更感兴趣。
三、教学过程
整个活动分为四个部分:1、出示图片,引出话题。
2、理解故事,想想体验。
3、师幼共读,经验提炼。
4、经验迁移。
1、出示图片,引出话题。
出示胡萝卜先生胡子的图片时,我引
导的太快了,在我听到有些幼儿在说他长了很多的胡子、像圣诞老
人的胡子等答案时我就马上接过了幼儿的话题,胡萝卜先生长着浓
密的胡子,每天都得刮胡子。
我并没有对“浓密”进行解读,也没
有引导孩子仔细观察画面;第三个问题“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有什
么用呢”这个问题放在这个环节不是很合适,因为幼儿已经说出了
很多胡子的作用,后面环节一出示图片,孩子们就想到胡子会帮助
风筝、帮助鸟太太等,限制了他们的想象力。
2、理解故事,想想体验。
第一个环节中提问不是很开放,所以
导致幼儿的回答跟随着教师预设的路在走。
进行反思后我觉得应该
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如你看到了什么?风筝飞的高吗?为什么?
但是为了服务第二个目标,我又把这一小环节改成和第二小环节形
式一样,引导幼儿连续观察画面,并大胆的表述阅读信息。
第二环节:教师先和幼儿一起翻阅23--25页,初步了解故事情节,让幼儿
大胆的进行讲述阅读信息。
这个环节设计的比较好,达成了第二个
和第三个目标,体现了阅读的自主性,也锻炼了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
3、师幼共读,经验提炼。
在这个环节师友一起阅读时可利用看看、说说、师幼互动中理解故事内容,体验胡萝卜先生的胡子是怎
样帮助了别人的。
体验经验时,“你觉得胡萝卜先生的'胡子还有什
么用?”这里请的幼儿太少了,应该让幼儿大胆地去表达,多请几个,满足他们表达想法的愿望。
4、经验迁移。
这个环节幼儿讨论的很激烈,但是我没抓住时机,教师应该抓住这个时机,让孩子们去讨论,讨论完之后让幼儿充分地说说想法,
利用同伴资源丰富自己的经验。
四、师幼互动
1、作为一名新教师,教学经验不足,在课上,师幼互动的不多。
2、教师的教态。
在课上,除了语言上与幼儿有互动之外,教师
的一个手势、一个表情、一个眼神、一种体态,这些教态都可以和
幼儿有互动。
而这恰恰是我的缺点,平时讲故事比较平,没有起伏。
所以这个诙谐有趣的故事在我的讲述下比较平淡,幼儿的情绪始终
没有被调动起来,从而第一个目标:感受文学作品的诙谐与幽默没
有达成。
所以我还得不断地学习,在讲述故事时,用语气、神情去
影响孩子,多使用身体语言。
五、注意细节
1、大班的孩子已经比较懂事了,在上课前给他们敲警钟也会约
束他们的,因为孩子们心中有顾虑,就不敢举手回答问题了。
上课
前敲警钟可以换成轻松的小游戏更适合。
2、上课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会使你上课胸有成足。
这节课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有着客观的因素,也有着主观的因素。
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还需不断地学习,不断地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