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


剂HLB值的计算
39
• HLB值与应用的关系
亲 油 性 表 面 活 性 剂 HLB 低 , 亲水性表面活性剂的HLB高; 亲油性或亲水性很大的表面活 性剂易溶于油或水。
• 3-6:W/O型乳化剂; • 8-18:O/W型乳化剂; • 13-18:增溶剂; • 7-9:润湿剂。
40
二、亲水亲油平衡值(HLB)
高亲油性越好,亲水性越差)
34
2.温度对溶解特性的影响
• 昙点:聚氧乙烯型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升 温可导致聚氧乙烯链与水间氢键断裂,升 到一定温度时,聚氧乙烯链发生强烈脱水 和收缩,使增溶空间减小,增溶能力下降, 溶解度急剧下降并析出,溶液出现混浊的 现象。此温度为昙点或浊点
聚氧乙烯链相同时,碳氢链越长,浊点越
多价皂(铅、钙、铝皂);有机胺皂(三乙 醇胺皂) ③性质: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易被酸及 多价盐破坏,电解质使之盐析。 ④应用:具有一定刺激性,一般供外用。
13
硫酸酯盐:
①通式:R·O·SO3¯M+ ②分类:硫酸化油(硫酸化蓖麻油);高级脂
肪醇硫酸脂(十二烷基硫酸钠SDS) 。
③性质:与水混溶,为无刺激去污剂和润湿 剂;乳化性很强,稳定、耐酸和钙镁盐, 易与一些高分子阳离子药物发生沉淀。
•性质:毒性低、溶血作用小,化学上不解 离,不易受电解质和pH值的影响;能与大 多数药物配伍,应用广泛(外用、内服、 注射)。
•分类:聚乙二醇型、多元醇型
20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聚乙二醇型(聚氧乙烯型) 聚氧乙烯脂肪醇醚与聚氧乙烯烷基酚醚 ① 通 式 : RO(CH2OCH2)nH 与 R-
在等电点以下—呈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性质 (杀菌)
18
• 两性离子表面活性剂 c.常用品种:卵磷脂、氨基酸型和甜菜碱 型两性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d.最大优点:适用于任何pH溶液,甜菜碱 型等电点时也不沉淀。
甜菜碱型
19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在水溶液中不解离。
•结构组成:①亲水基团 (甘油、聚乙二醇、 山梨醇);②亲油基团(长链脂肪酸、长链 脂肪醇、烷基或芳基);③两类基团通过酯 键、醚键连接。
第四章 表面活性剂
1
课程要求
§ 掌握
• 掌握表面活性剂的概念、结构特征和基本性质; 掌握表面活性剂的分类方法和基本类型;
§ 熟悉
• 熟悉表面活性剂的吸附性
§ 了解
• 了解表面活性剂对药物吸收的影响、与蛋白的结 合及其毒性。
2
第一节 表面现象与表面张力
一、概述
1.表面张力(surface tension):指作用于液体 表面任何部分单位长度直线上的收缩力。 表面张力的方向与该直线垂直并与液面相
低;碳氢链长相同时,聚氧乙烯链越长则
浊点越高
35
3.亲水亲油平衡值
• HLB值的概念
亲 水 亲 油 平 衡 值 ( h y d r o p h i l e - l i p o p h i l e balance, HLB):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和 亲油基团对油或水的综合亲和力。是用来 表示表面活性剂亲水亲油性强弱的数值。
④应用:用作胃肠脂肪的乳化剂和单脂肪 酸甘油酸的增溶剂;较好的洗涤剂。
15
1.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a.起作用的亲水基端是阳离子,又称逆性
肥皂或阳性皂。其水溶液大多呈酸性。 b.结构:[R1R2N+R3R4]X¯—— 季铵盐。
烷基三甲基氯特点:水溶性大,在酸性和碱性溶液中 较稳定具有良好的表面活性和杀菌作用。
现象。
8
3.表面活性剂的结构特征
不论何种类型的表面活性剂,都是由性质 不同的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由疏水亲油 的碳氢链组成的非极性基团,另一部分为 亲水疏油的极性基。这两部分分别处于表 面活性剂分子两端,为不对称分子结构。
两亲分子示意图
9
表面活性剂分子
非极性烃链
一般为8-20 个碳原子组 成的烃链
32
2、温度对溶解特性的影响
• Krafft点:在低温时,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在 水中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缓慢增加,但当 温度升高至某一值后,溶解度迅速增加, 该温度称为Krafft点。相对应的溶解度为该 离子表面活性剂的CMC
CMC
33
• Krafft点: Krafft点的意义 a.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特征值; b.是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应用温度的下限, c.可用于判断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性(越
22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聚乙二醇型(聚氧乙烯型)
聚氧乙烯聚氧丙烯共聚物(泊洛沙姆)
Poloxamer Pluronic
分子量
EO
PO
EO
溶解性 (水)
401
L121
4400
6
67
6
不溶
407
F127
12000
101
56
101
易溶
338
F108
15000
141
44
141
易溶
237
F87
7700
HLB=∑(亲水基团HLB)-∑(亲油基团HLB)+7 适用范围:普适,与实验结果一致性高
37
• HLB值的概念 HLB值的计算 b.HLB值的理论计算法
38
• HLB值的概念 HLB值的计算 b.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的加和性
W为表面活性剂的重量,HLBa和HLBb为两种表面活性剂的HLB值
适用范围:不能用于混合离子型表面活性
7
第二节 表面活性剂
一、定义和特点
1.表面活性剂(surfactant):能使液体的表面 张力显著降低的物质。
2.应用:表面活性剂分子在溶液中可以集中
在溶液表面、两种不想混溶的液体的界面或
集中在液体和固体的界面,很少的用量就可
以起到降低表面张力和界面张力的作用,进
而改变包括混合、润湿、铺展与吸附等表面
64
37
64
易溶
188
F68
8350
80
27
80
易溶
108
F38
500
46
16
46
易溶
毒性、刺激性小,不易引起过敏反应
23
2.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多元醇型
脂肪酸山梨坦: ①又称司盘(Span):即失水山梨醇脂肪
酸酯,是山梨糖醇及其单酐和二酐与脂 肪酸反应而成的酯类化合物
O
CH2OOCR
OH
OH
OH
• 临界胶束浓度(critical micell concentration,
CMC):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形成胶束的最低浓
度。
30
• 常见的胶束结构
31
• 临界胶束浓度的测定 当表面活性剂在溶液中的浓度达到CMC时,除溶 液的表面张力外,溶液的多种物理性质如摩尔电 导、粘度、渗透压、密度、光散射等多种物理性 质发生急剧变化。利用一现象测定溶液的物理性 质,并将物理性质发生急剧变化时的表面活性剂 攻读作为该表面活性剂的CMC(电导法、 表面张 力法、光散射法、染料法、增溶法以及荧光探针 法)
是在司盘类的剩余羟基上结合聚氧乙烯 得到的酯类化合物
O
CH2OOCR
H(C2H4O)xO
O(C2H4O)yH O(C2H4O)zH
26
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② 分类:根据脂肪酸链长不同分类
Tween -20 -40 -60 -65 -80 -85 脂肪酸 单月桂 单棕榈 单硬脂 三硬脂 单油 三油
3. 常用表面活性剂的HLB值(查手册)
41
4.毒性
• 表面活性剂的毒性
表面活性剂毒性大小:阳离子型>阴离子
型>非离子型;阳离子型>两性离子型
口服给药呈慢性毒性:也是阳离子型>阴 离子型>非离子型;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口服基本没有毒性。
静脉给药:毒性均较口服大。阴或阳离子
表面活性剂不仅毒性较大,而且有溶血作
29
1.形成胶束
• 胶束(micelles):低浓度时,表面活性剂会在液
体界面发生定向排列,形成亲水基朝向内疏水基 团向外的单分子层,此时疏水基团离开水性环境, 体系处于最低自由能状态。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 的增加,当液体表面不同容纳更多的表面活性剂 分子时,剩余的表面活性剂自发形成亲水基向水、 疏水基在内的缔合体,称为胶束
5
• 概念 润接触角:平衡时,气-液-固三相交界处,
气-液界面和固-液界面之间的夹角。接触角 0-180,越小润湿性越好,0完全润湿,<90 可以润湿,>90 不能润湿。
θ
6
3.吸附
• 概念 吸附(adsorption):固体表面通过富集气体或溶
液中的溶质实现稳态平衡,液体表面靠吸附于 体系的溶质以降低自由能或表面张力,由此产 生固-气(液)与液-液(气)界面吸附 分类:物理吸附和化学吸附(如离子交换吸附、 氢键吸附等)
切沿着与表面相切的方向
3
二、常见表面现象
1.液体铺展:当一种液体滴到另一液体的表 面,分子之间相互作用使一种液体覆盖在另 一种液体表面并形成一层液膜的现象。
4
2.润湿
• 概念 润湿(wetting):促进液体在固体表面铺展或渗
透的作用称为润湿。其热力学定义是,若固 体与液体接触后体系自由能G降低,称润湿。 润湿的形式:粘附润湿(adhesional wetting)、 铺 展 润 湿 (spreading wetting) 和 浸 湿 (immersional wetting) 。
C6H5O(CH2OCH2)nH ②主要用途:增溶剂和O/W型乳化剂 ③举例:
蓖麻油聚氧乙烯醚 (临界胶束浓度极低、HLB12-14,可用于紫杉醇增溶) 2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