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库全书总目子部医家类》辨析三则《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的撰写除了论述“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外,还要“列作者之爵里”。
“爵里”本指官爵和乡里,纵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对于作者爵里的介绍实际包含了姓名、字号、官职及事迹等内容。
来新夏在《古典目录学浅说》中论及:“了解和熟悉图书的撰者是有利于了解图书的性质和判定图书价值的。
”由此可知对于作者相关信息的正确把握是治学的一个重要信息点。
笔者对《四库全书总目》卷一零三、子部医家类共计九十七部医书提要进行研读、梳理,提取“作者爵里”的相关描述,发现多处程度不同的失误,今举三处略为考辨。
本文举例首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之描述,其次列文渊阁《四库全书》之记载,再列历代史志或书目著录、别书称引,末附作者之考辨。
1《褚氏遗书》撰者表字记载之误
1.1 褚澄表字记载史料梳理
《四库全书总目》载:旧本题南齐褚澄撰。
澄,字彦?m(适),阳翟人。
褚渊弟也。
商宋文帝女庐江公主,拜驸马都尉。
入齐为吴郡太守。
官至左民尚书。
事迹具《南齐书?本传》[1]858。
此为观点一:褚澄,字彦适。
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五、医家类《褚氏遗书》提要载:澄,字彦道,阳翟人[2]。
《百川书志》卷十、房中载:《褚氏遗书》一卷,南齐褚澄彦道著[3]。
丁介《褚氏遗书跋》载:澄,字彦道,河南阳翟人,宋武帝之甥,尚
书左仆射湛之子,庐江公主之夫,齐太宰侍中录尚书公渊之弟[2]。
此为观点二:褚澄,字彦道。
《医说》卷一载:褚澄,齐尚书,吴郡太守,字彦通,雅有才量,博好经方善医术[4]。
此为观点三:褚澄,字彦通。
1.2 考辨
1.2.1 字义及字形考证。
“?m”简体字为“适”,查《康熙字典》,“?m”的几个含义如下:
(1)之也、往也、至也。
如:《诗?郑风》适子之馆兮。
意为到你的家里。
(2)乐也、自得也。
如:《庄子?大宗师》适人之适,不自适其适。
意为安然于他人的安适,而不能使自己得到安适。
(3)从也。
《书?多士》惟我事不二适。
意为此心当一于其所往,而不会有其他的想法。
(4)其他含义如:偶然也、善也。
不再一一列举。
由此可见:“适”从含义上不通于“道”及“通”,不涉及因义通假,因音通假就更说不通了。
1.2.2 成书年代及出处考证。
《南齐书》是萧子显于梁武帝天监年间(502―519)完成,南齐初年,萧道成(南齐高帝)设置史官,命檀超、江淹等人编集国史。
萧子显的《南齐书》多取材于檀超、江淹等的书稿,而他们的稿子没有传下来。
在梁代,沈约著有《齐纪》,吴均著有《齐春秋》,然而沈约、吴均的著作约在十一世纪以后也散失了。
关于南齐的记
述最早只有《南齐书》可考。
考《南齐书》卷二十三、列传第四,褚渊传载:“渊弟澄,澄,字彦道。
”这是关于褚澄的最早记载。
褚氏遗书跋文落款题有“云嘉泰元年日南至甘泉寄士丁介跋”推及
该书成于1201年,《褚氏遗书》首次刊刻发行,关于褚澄的记载,当取自南齐史料之记载。
《百川书志》成书于嘉靖十九年(1540);考《百川书志》卷十、子志四、医家类房中载:《褚氏遗书》一卷,南齐褚澄彦道著(注:《百川书志》为叶德辉《观古堂书目丛刻本》)。
《医说》为南宋张杲所撰,1189年这部著作的初稿完成,经过36年的增补修订,于1224年定稿并刊刻,翻检此书,该记载引自《南史?本传》。
按:《总目》关于褚澄的记载出自《南齐书?本传》,据以上考证可知“彦道”抄录误笔为“彦?m”,形近混用为此。
丁介所作跋文及高儒书志记载当承《南齐书?本传》之记载。
《南史》乃以《宋书》、《南齐书》、《梁书》及《陈书》为本,删繁就简,重新编纂而成,由此可知,南史与南齐书之记载应相同。
查《南史?本传》二十八卷、列传第十八记载如下:“澄字,彦道,彦回弟也。
初湛之尚始安公主,薨,纳侧室郭氏,生彦回。
后尚吴郡主,生澄。
澄尚宋文帝女庐江公主,拜驸马都尉。
历官清显,善医术。
”[5]
可见,有关褚澄表字的若干记载,字彦?m(适)及字彦通,均为彦道之讹。
2《三因极一病证方论》撰者桑梓记载之误
2.1 陈言桑梓记载史料梳理
《四库全书总目》载:宋陈言撰。
言,字无择,莆田人[1]866。
此为观点一:陈言为莆田人。
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五、医家类《三因极一病症方论》提要载:宋陈言撰。
言,字无择,青田人[2]。
《郑堂读书记》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十八卷,写本。
宋陈言撰。
言,字无择,号鹤溪,青田人[6]。
《三因极一病证方论》自序曰:青田鹤溪陈言无择序[2]。
此为观点二:陈言为青田人。
2.2 考辨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有如下记载:
青田:唐析括苍县地置。
明清皆属浙江处州府。
今属浙江瓯海道。
莆田:隋置。
废。
唐复置。
故城在今福建莆田县东南。
宋徙今治。
明清皆为福建兴化府治。
今属福建厦门道[7]。
按:明清时期,青田是处州府的一个辖区,隶属于浙江省;而莆田属兴化府所管辖,兴化府为当时福建省的布政使司。
可见二者在明清时期乃分属两个省的两个县,并非一地,也没有任何隶属关系。
查《处州府志》载:陈言,字无择,青田人。
敏悟绝人,长于方脉,治病立效,此为其一[6]。
其二,《总目》所收的另一著作《产育宝庆方》提要有如下记载:“盖括苍陈言撰《三因方》,尝取其方论各评得失。
”另,宋陈振孙著《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三《三因极一方》六卷记载:“括苍陈言无择撰。
”青田为唐析括苍县地置,括苍指括苍山,且此山在青田,可证陈言为青田人。
由此可知,馆臣误浙江为福建,“青”“莆”形近,《总目》所记之失,馆臣抄写所致。
3《仁端录》删定者桑梓记载之误
3.1 陈葵桑梓记载史料梳理
《四库全书总目》载:明徐谦撰。
其门人陈葵删定。
谦,字仲光,嘉兴人。
葵,字荩夫,武水人[1]873。
此为观点一:陈葵为武水人。
文渊阁《四库全书》子部五、医家类《仁端录》提要载:葵,字荩夫,嘉善人[2]。
此为观点二:陈葵为嘉善人。
《中国医籍考》所引《四库书目提要》曰:葵,字荩夫,秀水人[7]。
此为观点三:陈葵为秀水人。
3.2 考辨
《中国古今地名大辞典》记载如下:
嘉善:汉,由拳县地。
三国吴以后为嘉兴县地。
明析置嘉善县。
属浙江嘉兴府。
清因之。
民国初属浙江钱塘道。
沪杭甬铁路经之。
武水[县]:汉,阳平县地。
隋析置武水县。
以县北有武水沟而名。
五代周,河决圯废。
故城在今山东聊城县西南五十里。
秀水:在浙江嘉兴县北。
即南湖之下流。
北入运河。
相传水浮五色。
见着获庆。
亦称绣水。
明置,秀水县。
其名因此[8]。
按:武水在五代时期遭大水漫,不复存在,宋朝改成沙镇,位于今山东省;陈葵为明代人,《总目》所记“葵字,荩夫,武水人”有明显之失。
嘉善与秀水均为明朝时期析嘉兴而置,隶属嘉兴府。
《中国医籍考》引四库提要,或察“武水”记载上的地域之疏误,以所属嘉兴的秀水改之。
秀水隶属嘉兴,以丹波元胤之博闻广见,当有所本,非为秀水乃郡望之臆断。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3条:
1、积金遗于子孙,子孙未必能守;积书于子孙,子孙未必能读。
不如积阴德于冥冥之中,此乃万世传家之宝训也。
2、积德为产业,强胜于美宅良田。
3、能付出爱心就是福,能消除烦恼就是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