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期末考试试卷精选一一、看拼音填字词。
(13分)ju shu pan tan shu zhan xin wen( ) ( ) ( ) ( )shao wei tu qv mie( ) 光( ) 生( ) 轻( )二、查字典填空。
(6分)1。
“照耀”的“照”字用音序查字法应查大写字母(),再查音节( )。
用部首查字法应查部首( ),再查( )画。
它在字典里的解释是:①光线射在物体上;②照相、摄影;③按照、依照;④对着、向着。
在这个词中应选()种解释。
“照敌人开枪”中“照”应选( )种解释。
2。
“乃翁”中“乃”字用数笔画查字法应查( )画,第一笔是()。
3。
“木屑”中“屑”的音节是( ),结构是( ),组词()、( )。
三、按一定顺序排列下面词语。
(4分)1。
起床、放学、吃饭、上学2。
食品、面包、蛋黄面包、面食3。
收获、耕地、田间管理、播种4。
秋天、冬天、夏天、春天四、理解字、词的意思。
(10分)1。
写出下面句中加黑的字词的意思。
①大理石并不是生来就那么美丽的,要经过人的选择和琢磨。
有经验的人看了开采出来的石块,就清楚它内在的含蕴,懂得它的价值,知道它可以做成一件什么器具。
②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
③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
2。
给加黑的字、词选择正确的意思,把序号写在句后的括号内。
①年老的工匠,年轻的学徒,就在这样的小房子里长年累月地劳动着。
() 我怎么能连累你哪?()你可千万不要累戒不改。
()A。
牵连 B。
屡次;连续 C。
积累②“陆续”的意思是( )。
A。
坚持下去。
B。
先先后后,接连不断。
C。
从没有停过,一个接一个。
五、句子。
(8分)1。
用横线画出大句子中包含的小句子。
①我看见小丽在学校里帮助同学值日。
②我们去公园玩可真是一件开心的事。
③他们发现一个孩子坐在河沟边上。
2。
扩写下面句子。
这是小站。
_____________3。
缩写下面句子。
红四团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把句子写具体。
三月,下过几阵雨。
风吹着柳。
草、叶、花聚拢来,形成了春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按要求填空。
(8分)1。
《送孟浩然之广陵》的作者是______代_______。
后二行诗是________________。
这二行诗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
2。
按原文填空。
有几对燕子_________了。
落在_______上。
__________的天空,几_________细线连于电杆之间,线上___________着几个小黑点,那就是__________。
七、判断对错。
对的在括号内打“√”,错的打“×”。
(10分)1。
“晕”是多音字,它的音是“y&n”、“y)n”。
( )2。
《夜莺之歌》一课是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的。
()3。
“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多年来不曾换掉,因为我需要它。
”中“需要它”指的是“需要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
()4。
“山上开满了映山红,_____花朵和叶子,_______比盆栽的杜鹃显得精神。
”中横线上应填的关联词是“即使……也”。
()5。
“包蕴”的口语是“包含”。
( )6。
写表扬稿,要写明被表扬的是谁,做了什么好事,最后写上表扬人的姓名和日期。
( )7。
“茂盛的大榕树成了鸟的天堂。
”是比喻句。
()8。
“这些奇异的云彩,有的像羊群,在慢慢地走动;有的像一床又厚又大的棉被,满满地盖住了天空。
”中所有的标点都是正确的。
( )9。
“起初周围是静寂的。
后来忽然起了一声鸟叫。
我们把手一拍,便看见一只大鸟飞了起来。
接着又看见第二只,第三只。
我们继续拍掌,树上就变得热闹了,到处都是鸟声,到处都是鸟影。
大的,小的,花的,黑的,有的站在树枝上叫,有的飞起来,有的在扑翅膀。
”这段话是“动态描写”。
()10。
《挑山工》是以人物命题的。
( )八、阅读课文片断,并回答问题。
(16分)______________1 泸定桥离水面有几十丈高,是由十三根铁链做成的。
两边各有两根,算是桥栏;底下并排九根,铺上木板,就是桥面。
人走在上面摇摇晃晃,就像荡秋千一样。
现在连木板也被敌人抽掉了,只剩下铁链。
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从上游山峡里直泻下来,撞击在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震耳欲聋。
桥的对岸就是泸定城。
城背靠着山,西门正堵住桥头。
守城的两个团敌人,早已在城墙和山坡上筑好工事。
他们凭着天险,疯狂地向红军喊叫:“来吧,看你们飞过来吧!”2 红四团马上发起总攻。
团长和政委亲自站在桥头上指挥战斗。
号手们吹起冲锋号,所有武器一起开火,枪炮声、喊杀声,霎时间震动山谷。
二连担任突击队,二十二位英雄()着短枪,( )着马刀,( )着手榴弹,( )着敌人①密集的枪弹,( )着铁链向对岸冲去,跟在他们后面的是三连,战士除了武器,每人带一块木板,一边前进一边铺桥。
3 突击队刚刚冲到对面,敌人就放起火来,桥头立刻被大火包围了。
在这②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刻,传来了团长和政委的喊声:“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冲呀!”英雄们听到党的号召,更加③奋勇向前,不考虑自身的安危,都箭一般地穿过熊熊大火,冲进城里,和城里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
激战了两个小时,守城的敌人被消灭了大半,其余的都④狼狈地逃跑了。
红四团英勇地夺下了泸定桥,取得了长征中的又一次决定性的胜利。
1。
给课文片断加一个小标题,写在前面的横线上。
2。
在这段课文的第二段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表示动作的词。
3。
将文中划横线的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4。
为每个自然段选合适的段意,把序号写在括号内。
第一自然段( )。
A。
泸定桥的桥面。
B。
两个团的敌人守住泸定桥这个天险。
C。
夺取泸定桥的准备。
第二自然段( )。
A。
我军发起总攻,冲到对面。
B。
我军发起总攻,冲向对面。
C。
二连突击,三连铺桥。
第三自然段( )A。
我军夺桥的经过。
B。
我军在桥头跟敌人激战,夺下泸定桥。
C。
敌人被我军打得大败。
5。
按照“桥上、桥下、对岸”的顺序用“│”线给第一自然段分三层。
6。
结合你对课文的理解,“党的号召”具体指下面哪句话?(在括号内打“√”。
)①“29日早晨夺下泸定桥!”( )②“同志们!为了党的事业,为了最后的胜利。
冲呀!”( )九、作文。
(25分)写一件自己经历过的有意义的事。
要求: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具体。
答案一、拘束、攀谈、舒展、新闻、稍微、秃、趣、蔑二、1.Z、zhao、灬、9画、①、④2.2画、3.xi8、半包围、铁屑、头屑三、1。
起床、吃饭、上学、放学2。
食品、面食、面包、蛋黄面包3。
耕地、播种、田间管理、收获4。
春天、夏天、秋天、冬天四、1.①挑选;雕刻和打磨;包含、蕴藏;大理石的品质如何,可以派什么用场等;②爱惜;轻轻地;③正确2.①C A B ②B五、1.①我看见小丽在学校里帮助同学值日。
②我们去公园玩可真是一件开心的事。
③他们发现一个孩子坐在河沟边上。
2。
这是一个铁路线上的只有慢车才停两三分钟的小站。
3。
红四团取得胜利。
4。
略。
六、1。
唐;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远远的孤寂的船影消失在碧蓝的天边,只看见浩荡的长江水在天边滚滚流去。
2。
略。
七、1.√ 2.√ 3.√ 4.× 5.√6.√7.√8.√9.√ 10.√八、1。
参考标题:攻天险2。
拿、背、带、冒、攀3.①枪林弹雨②千钧一发③奋不顾身④狼狈逃窜4。
第一自然段(B) 第二自然段(B) 第三自然段(B)5.……只剩下铁链。
│……震耳欲聋。
│……看你们飞过来吧!6.②九、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