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完整

山东电力集团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完整

电力集团公司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二ΟΟ三年三月前言预防性试验是电力设备运行和维护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保证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有效手段之一。

预防性试验规程是电力系统绝缘监督工作的主要依据,1996年原电力工业部颁发DL/T596—1996《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后,原省电力工业局为了减少停电次数,达到多发多供的目的,结合省的实际情况,制定颁发了《省电力工业局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多年来对电力生产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交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电气设备安装过程中的质量,它是电气设备开展预防性试验和绝缘监督工作的基础。

GB50150—1991《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自1992年实施以来,对保证电气设备安全可靠投入运行起了重要作用。

随着电力工业的迅速发展,新设备的大量涌现,试验技术不断更新与提高,原规程的某些容已不能适应当前电力生产的需要。

特别是在执行预试规程和交接标准的过程中,由于交接标准10年来没有进行过修订,出现了交接标准比预试标准低的现象,给执行标准带来困难。

为此,2002年电力集团公司组织相关技术人员,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依据《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和《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结合电力集团公司的实际情况,编制了《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规程》。

本标准经电力集团公司批准从2003年3月10日起实施。

本标准从生效之日起代替1997年省电力工业局颁发的《省电力工业局电气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试行)》,凡其它标准、规定涉及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容、要求等与本标准有抵触的,以本标准为准。

本标准的附录A、附录B和附录H是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的附录C、附录D、附录E、附录F、附录G、附录I、附录J和附录K是提示的附录。

目录1 围 (4)2 引用标准 (4)3 定义、符号 (5)4 总则 (6)5 旋转电机 (7)6 电力变压器及电抗器 (18)7 互感器 (27)8 开关设备 (31)9 套管 (42)10 支柱绝缘子和悬式绝缘子 (43)11 电力电缆线路 (43)12 电容器 (49)13 绝缘油和六氟化硫气体 (57)14 避雷器 (57)15 母线 (59)16 二次回路 (60)17 1kV及以下的配电装置和电力布线 (60)18 1kV及以上的架空电力线路 (61)19 接地装置 (62)20 电除尘器 (64)21 低压电器 (66)附录A(标准的附录) 同步发电机定子绕组的交流试验电压、老化鉴定和硅钢片单位损耗 (67)附录B(标准的附录) 绝缘子的交流耐压试验电压标准 (70)附录C(提示的附录) 污秽等级与对应附盐密度值 (71)附录D(提示的附录) 橡塑电缆衬层和外护套破坏进水的确定方法 (71)附录E(提示的附录) 橡塑电缆附件中金属层的接地方法 (72)附录F(提示的附录) 避雷器的电导电流值和工频放电电压值 (72)附录G(提示的附录) 油浸电力变压器绕组直流泄漏电流参考值 (73)附录H(标准的附录) 高压电气设备的工频耐压试验标准 (74)附录I(提示的附录) 发电机定子绕组端部手包绝缘表面电位测量的限值 (74)附录J(提示的附录) 电机定子绕组绝缘电阻值换算至运行温度时的换算系数 (75)附录K(提示的附录) 参考资料 (75)1 围本标准规定了各种电力设备交接和预防性试验的项目、周期和要求,用以判断设备是否符合运行条件,预防设备损坏,保证安全运行。

本标准不适用于高压直流输电设备、矿用及其它特殊条件下使用的电力设备,也不适用于电力系统的继电保护装置、自动装置、测量装置等电气设备和安全用具。

进口设备和合资企业生产的设备以该设备的产品标准为基础,参照本标准执行。

2 引用标准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DL/T 596—1996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GB 50150—199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GB/T 261—1983 石油产品闪点测量法GB/T 264—1983 石油产品酸值测量法GB/T 311—1997 高压输变电设备的绝缘配合GB/T 507—1986 绝缘油介电强度测量法GB/T 511—1988 石油产品和添加剂机械杂质测量法GB 1094.1~.2—1996、GB 1094.3~.5 电力变压器GB 2536—1990 变压器油GB 5583—1985 互感器局部放电测量GB 5654—1985 液体绝缘材料工频相对介电常数、介质损耗因数和体积电阻率的测量GB 6450—1986 干式电力变压器GB/T 6541—1986 石油产品油对水界面力测量法(圆环法)GB/T 7252—2001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DL/T 722—2000 变压器油中溶解气体分析和判断导则GB 7328—1987 变压器和电抗器的声级测量GB/T 7595—2000 运行中变压器油质量标准GB/T 7598—19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水溶性酸测量法(比色法)GB/T 7599—19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汽轮机油酸值测量法(BTB法)GB 7600—19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量法(库仑法)GB 7601—1987 运行中变压器油水分含量测量法(气相色谱法)GB/T 17623-1998 绝缘油中溶解气体组分含量的气相色谱测定法GB 9326.1~.5—1988 交流330kV及以下油纸绝缘自容式充油电缆及附件GB 11022—1989 高压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标准的共用技术条件GB 11023—1989 高压开关设备六氟化硫气体密封试验导则GB 11032—2000 交流无间隙金属氧化物避雷器GB 12022—1989 工业六氟化硫DL/T 421—1991 绝缘油体积电阻率测量法DL/T 423—1991 绝缘油中含气量测量--真空压差法DL/T 429.9—1991 电力系统油质试验方法绝缘油介电强度测量法DL/T 450—1991 绝缘油中含气量的测量方法(二氧化碳洗脱法)DL/T 459—2000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订货技术条件DL/T 492—1992 发电机定子绕组环氧粉云母绝缘老化鉴定导则DL/T 593—1996 高压开关设备的共用订货技术导则SH 0040—1991 超高压变压器油SH 0351—1992 断路器油3 定义、符号3.1 预防性试验为了发现运行中设备的隐患,预防发生事故或设备损坏,对设备进行的检查、试验或监测,也包括取油样或气样进行的试验。

3.2 在线监测在不影响设备运行的条件下,对设备状况连续或定时进行的监测,通常是自动进行的。

3.3 带电测量对在运行电压下的设备,采用专用仪器,由人员参与进行的测量。

3.4 绝缘电阻在绝缘结构的两个电极之间施加的直流电压值与流经该对电极的泄漏电流值之比。

常用兆欧表直接测得绝缘电阻值。

本标准中,若无特别说明,均指加压lmin时的测得值。

3.5 吸收比在同一次试验中,l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15s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3.6 极化指数在同一次试验中,10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与lmin时的绝缘电阻值之比。

3.7 本标准所用的符号Un 设备额定电压(对发电机转子是指额定励磁电压)Um 设备最高电压U0/U 电缆额定电压(其中U0为电缆导体与金属套或金属屏蔽之间的设计电压,U为导体与导体之间的设计电压)U1mA 避雷器直流lmA下的参考电压tgδ介质损耗因数4 总则4.1 设备进行试验时,试验结果应与本设备历次试验结果相比较,根据变化规律和趋势,进行全面分析和判断后作出正确结论。

4.2 电力各发、供电、基建等单位应遵守本标准开展绝缘试验工作。

在执行标准过程中,遇到特殊情况,如延长设备的试验周期、降低试验标准、增、删试验项目时,应组织有关人员认真分析讨论,提出建议由本单位负责生产的领导批准执行,110kV及以上电气设备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4.3 50Hz交流耐压试验,加至试验标准电压后的持续时间,无特别说明,均指lmin,其它耐压试验的试验电压施加时间在有关设备的试验要求中规定。

非标准电压等级的电力设备的交流耐压试验值,可根据本标准规定的相邻电压等级按插入法进行计算。

耐压试验电压值以额定电压的倍数计算时,发电机和电动机应按铭牌额定电压计算,电缆可按电缆额定电压计算。

4.4 充油电力设备在充满合格油后应有足够的静置时间才可进行耐压试验。

静置时间按产品要求,当制造厂无规定时,则应依据设备额定电压满足以下要求:500kV >72小时220kV >48小时110kV及以下 >24小时4.5 进行耐压试验时,应尽量将连在一起的各种设备分开来单独试验(制造厂装配的成套设备不在此限)。

同一试验电压的设备可连在一起进行试验。

已有单独试验记录的若干不同试验电压的电力设备,在单独试验有困难时,也可以连在一起进行试验。

此时试验电压应采用各种设备中的最低试验电压。

4.6 当电力设备的额定电压与实际使用的额定电压不同时,应根据以下原则确定试验电压:4.6.1 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以加强绝缘者,应按照设备的额定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4.6.2 当采用额定电压较高的设备作为代用者,应按照实际使用的额定电压确定其试验电压。

4.7 当进行与设备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油温等有关的各种试验时(如测量直流电阻、绝缘电阻、tgδ、泄漏电流等),应同时测量被试品和周围空气的温度和湿度。

进行绝缘试验时,被试品温度不应低于5℃,空气相对湿度一般不高于80%。

本标准中使用常温为10〜40℃。

试验时,应注意环境温度的影响,对油浸式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应以变压器、电抗器及消弧线圈的上层油温作为测试温度。

4.8 110kV及以上6个月、35kV及以下1年未投入运行的设备,在投运前按本标准“投运前”规定的容进行。

4.9 电气设备红外测温工作应加强,具体要求按DL/T664—1999《带电设备红外诊断技术应用导则》执行。

4.10预试周期原则上110kV及以上电气设备为3年。

35kV及以下电气设备可延长至6年,具体执行周期由各单位做好统计分析,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自定。

4.11 不拆头不影响试验结果的预防性试验可以按照本标准要求采用不拆头试验的方法进行。

4.12 本标准未包含的电气设备的交接和预防性试验,按制造厂规定进行。

4.13 交接试验时,本标准未涉及到的容仍以《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气设备交接试验标准》为准。

5 旋转电机5.1 同步发电机5.1.1 容量为6000kW及以上的同步发电机交接和预防性试验项目、周期和要求见表5.1。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