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部学科建设规划急诊部是医院急危重病人集中、病种最复杂、时间最紧迫、突发事件最多、抢救任务最重的科室,是体现医院综合水平的的窗口。
随着医疗体制改革不断的深化,对急诊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加强急诊部学科建设,规范科室管理,有效执行医院各种规章制度,不断纠正从业人员不良习惯,强化服务理念,提高医务人员急诊急救综合依法执业能力,满足老百姓日益增长的建康需求,根据医院诊疗改革、《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专科医师培训基地标准》等的要求,结合我院急诊部实际情况,制定了急诊部学科建设规划。
一、指导思想为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进一步推进优质医院创建,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根据我院诊疗改革、护理改革的要求,以提高我科医务人员急诊急救综合依法执业能力为出发点。
坚持“三个转变、三个能力”改革思路,结合《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及《卫生部急诊科建设与管理指南(试行)》要求,大力加强急诊部学科建设,不断夯实急诊部学科内涵。
二、工作目标1、第一阶段:2012年4月~2013年4月,通过以下措施:①制定培训计划,加强法律法规的培训,加强急救医学理论知识的培训,加强急救医学技能的培训;②进一步细化岗位职责,明确责任;③建立、健全急诊管理制度、机制、工作流程;④严格执行医疗核心制度;⑤严格完成各种医疗文书,进一步细化医患告知书等深化医疗、护理改革,按照规范、标准、指南依法执业。
2、第二阶段:2013年4月~2015年4月,进一步完成科室医生、护理人员专业理论和技能的培训。
(经过2年的时间,夯实基础,提高抢救水平,理顺管理模式,完善职称结构,为急诊部一体化建设打下坚实的基础)。
学科队伍在职称,学历和年龄结构等方面得到优化。
3、第三阶段:2015~2017年底,门急诊医技大楼落成完成120院前急救、急诊本部、急诊医技、急诊病房一体化建设。
三、组织领导急诊部是医院急诊急救工作的窗口科室,是急危重症救治的重要部门,是医疗投诉、纠纷的高发科室。
加强急诊部学科建设,本科室的负责人、全体职工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也是必须担当的义务。
关系到急诊一体化建设,离不开院领导的支持、指导、帮助,因此建议成立急诊部学科建设领导小组。
组长:陈云副组长:郎天闻、吴俊兰、徐文革、严震、李宗如成员:李焱生、赖永才、程金海、方琴、卿明主、苟廷伟、任小兵、龚忠义、肖劲松、李良军、吴国勇、何晓玲、周维彬、何庆兰牵头部门:医疗事务部四、加强培训、考试考核,提高医务人员综合素质、执业能力通过对急诊部医疗、护理、接线员、120司机、轮转人员各类别人员,同时分三期、规培、初级、中级等不同职级,采取科内、科间、院级、院外培训等不同方式,制定相应内容的培训大纲。
在培训结束后,通过对培训理论知识进行考试,对培训技能进行考核,达到人人过关、人人提高。
(一)急诊部本科室的培训及考核1.对120院前急救医师的培训及考核2.对急诊本部医师的培训及考核3.对120院前急救护士的培训及考核4.对急诊本部护士的培训及考核5.对120院前急救中心调度员的培训及考核6.对120院前急救中心司机的培训及考核7.对急诊部分诊护士的培训及考核(二)医院科室间的培训1.健全医疗科室间的培训机制1)要求急诊部急诊儿科诊室的中青年医师到儿科住院部轮转,儿科住院部医师到急诊部轮转。
2)要求定科于急诊部外科诊室的年轻医师到住院部普外科、骨科、胸外科、神经外科、ICU等科室轮转。
3)要求定科于急诊部内科诊室的年轻医师到住院部呼吸内科、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肾病内科、ICU等科室轮转。
2. 健全护理科室间的培训机制要求定科于急诊部执业护士定期分批到住院部儿科、肾病内科、ICU等科室轮转培训,学习他科的专科技能等。
(三)积极参加院部的培训1.急诊部的工作人员必须按照医院的要求积极参加院部的各种培训,并纳入科室的绩效管理。
2.急诊部的副主任医师或主任医师对全院医务人员的定期培训,重点培训急诊急救相关医学理论、技能、工作流程及标准要求等内容。
(四)邀请院外专家来院指导每年邀请全省、全国的急救医学专家来院指导,进一步优化急诊急救工作流程,提高专业水平,加强医疗质量控制,保证医疗安全。
(五)加强对协作医院医务人员的培训我院事业发展部、医疗事务部牵头,组织急诊部专家到简阳市各协作医院,对各协作医院的工作人员进行对口培训,在提高其急诊急救水平的同时,进一步落实急救绿色通道之间的无缝衔接。
(六)派出人员外出进修、培训1.派出科室管理干部(主任、副主任、护士长、副护士长、诊疗组长、护理责任组长等)参加全省、全国参加学术交流、管理培训。
2.派出科室骨干外出短期培训学习。
3.选派优秀的中青年医务人员外出系统化进修学习。
五、进一步细化各自岗位职责,明确岗位责任(一)各级、各类医师职责1.急诊本部诊室一线医师职责2.急诊本部抢救室、观察室一线医师职责3.急诊部内科、外科、儿科诊疗组长职责4.急诊120医师职责5.急诊部规培医师职责6.急诊部三期医师职责(二)各级、各类护士职责(三)“120”调度员职责(四)“120”驾驶员职责(五)预检分诊职责六、强化急诊服务意识,提升患者就医体验急诊部是接受急诊病人就诊,抢救危重病人的场所,是医疗、护理工作的最前线。
急诊医疗护理行为是病情复杂多变、生命垂危、年龄不一的各种疾病的人群,以及被动面临的偶然和意外灾害事故所致突发伤、批量伤病员的救治。
其病情变化中交织着多种因素,而医疗护理行为又是具有超过各种服务之上的高科技行为的组合活动。
具有高风险性,有导致医疗纠纷和投诉发生的隐患。
其特点是急、危、重病人多,工作节奏快,病人及家属心情急躁。
作为管理者必须加强员工的服务意识和风险管理意识,将风险降至最低度,才能做好各环节的工作,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
更新观念,提高服务意识为了让急诊科护士深刻地认识到在医疗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只有加强服务意识,改善服务质量,优化服务流程,防范护理纠纷的发生,才能赢得病人的信赖,从而才能有很好的病源,医院才能发展,自身才得到提高。
七、建立健全急诊运行机制、工作流程(一)加强院前120急救能力建设,规范急救工作流程1. “120”调度员进行培训,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1 120接警调度工作需有呼必应,贵在“快速”快速反应是院前急救中赢得“黄金救命时刻”的法宝。
120接警调度是院前急救的最前沿,“救命”的呼叫随时发生,“紧急救援”可能一触即发。
当接到呼救后,调度员应尽量缩短受理调度时间,并在第一时间下达出诊调度指令。
1.2 120接警调度工作需要及时判断,贵在“准确”调度员只有在最短时间内从接警所获得的信息中作出与实际情况相符合的判断,才能为各急救站发出“准确”出诊指令。
准确信息是院前急救人员实施“急”和“救”的前提。
1.3 120接警调度工作需要调度有序,贵在“合理”一个合格的调度员,在受理“呼救”信息时,必须根据报警者的叙述,迅速对呼救的地点、基本病情、人员数量、此时段相应急救站的待命人员及车辆动态等进行综合分析,按照“就近、就急、就病人意愿、就医院能力”原则,问清地址、联系电话、伤员人数、联系人、附近标志、判断病情及现场情况,调派救护车及医护人员赶赴现场进行救护和转运。
合理的调度与指挥,是实现院前急救“急”与“救”的必然要求。
1.4 120接警调度工作需要防患未然,贵在“事先”120呼救具有随机性、偶然性。
但只要调度员根据不同情况和事先制订的相关工作预案灵活应对,就可以变“心中无数”为“有备而来”和应对自如。
2.培养合格调度员的主要方法2.1 将调度员培养成本地区的“活地图”熟悉本地区的地形地貌、道路走向、城区布局等,是调度员必须具备的基本功之一。
调度员应为本区域的“活地图”。
一是有计划地组织调度员对新建道路、小区和重点地段进行实地考察,让调度员对地理地形有感性认识;二是组织调度员跟车体验,与院前急救“零距离”接触,熟悉本地区布局和地形,并掌握重要的标志物及其描述技巧;三是督促调度员当“有心人“,即“接警空暇时注意多查看电子地图,熟悉城郊布局与区域划分;平时上街或上下班途中多留心路过的街道、社区和单位等,熟悉重要的标志性建筑物;休息时多浏览、收听收看本地的报刊、广播和电视新闻,及时了解本地发生的大事小情”。
四是举行地理知识竞赛或考试,强化调度员对地理地形知识记忆。
2.2 培养调度员灵活处理特殊警情的能力120调度工作的特点要求调度员在接警调度时不应机械思维或“人云我云”。
2.2.1提高调度员判断分析特殊警情的能力。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重大交通事故、特殊呼救病种、假警及骚扰电话、非正常院前急救呼救等均有不同于平常“呼救”的特殊性。
急救中心通过案例分析、早会讲评、每月案例小结、调度工作每日必读等方式,对这些特殊警情进行分析、归纳,总结经验和教训,循序渐进地提高调度员判断分析特殊警情的能力。
2.2.2提高调度员应对处置特殊警情的能力。
应对特殊警情的法宝是防患未然,未雨绸缪。
急救中心应事先将特殊区域、高速公路报警、学校或企业的突发事件、停电、假警及骚扰电话等特殊情况进行系统的归类,制定出多种应况时的应急处置预案》等。
这些应急预案或处置方法,应作为调度员上岗前的培训内容,进行专项培训,并定期进行复训强化。
2.3 培养准确判断呼车原因和恰当医学指导的能力调度员在短时间内捕捉病情信息,把报警者的叙述变为医学初步诊断十分必要。
第一,将院前急救常见疾病诊疗规范作为调度员岗前培训的必要内容,做到考核合格后方能上岗;第二,将相关医学基础知识作为调度员每年继续教育的一部分,按计划进行再培训;第三,通过竞赛活动,让调度员强化院前急救医学知识;第四,利用早会点评或案例分析提高调度员判断病情的能力;第五,对120接警的疾病与季节的规律性进行分析,提高调度员根据季节的变化判断病情的准确性。
2.4 培养调度员善于有效沟通的技巧亲切、规范的120接警用语,是一座城市院前急救工作展现给市民群众的第一形象,也是稳定报警人紧张情绪的重要手段。
在接警过程中,调度员要用积极性语言给对方以温暖、安慰、启发、开导、鼓励。
要在使用规范用语的前提下,随机应变,针对不同事件、不同报警人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应答,如关心式的询问、提醒式的告知,甚至是运用方言进行解答,目的是为有效沟通搭建桥梁。
2.5 中文输录速度的训练中文输录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调度员下达出诊调度指令的时间。
为了提高调度员中文输录速度,做到手脑并用,可采取以下措施:一是采取中文输录技巧讲座的方式,让调度员掌握正确的输录指法和输入法的特点;二是将本地区的地理地名和常见病种预先输录到通讯系统,建立地址记忆库;三是将中文输录作为调度员每年的技能比武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