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公开课课件1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的加深》公开课课件1
❖ 2、影响
❖ 阶级矛盾和社会矛盾更加激化,统治危机进一步 加剧。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材料一 中国的近代企业
时间
类别
甲午中日 商办 战争前 官督商办、官办
甲午中日 商办 战争后 官督商办、官办
厂矿数
53 19 63 18
资本额 (千元) 4707 16208
12465 5345
占总资本额 的百分比
❖ (1)使新兴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开始壮大并在 19世纪作为新的政治力量登上了历史舞台。
❖ (2)先进知识分子为挽救民族危机,掀起了 维新变法运动。
课堂练习
1、19世纪末,帝国主义对中国经济侵略的基本方式( A )
A、资本输出和大量倾消工业品 B、开设银行和迫使清政府借款 C、控制中国的海关和其他税收 D、投资修筑和经营中国的铁路
1530
(截至1898年11月) 英国 俄国 德国 比利时 法国 美国
不仅控制铁路沿线的土地资源,还把经济势力和军事势力渗透 到那里。
列强在中国争夺开矿权
到1899年,美国先后夺取了山西平定、盂县煤矿 的开采权和四川麻哈金矿的开采权;英国先后夺取了 四川全省和山西盂县、平定、泽州、潞安以及河南怀 庆附近地区的矿产开采权,还夺取了热河朝阳煤矿的 开采权;俄国除了夺得中东铁路及其支路沿线的矿产 开采权外,还攫取了新疆全省金矿的开采权;法国先 后取得了四川灌县、犍为、威远、綦江、合州、巴县 煤矿的开采权和四川金矿的开采权;德国先后取得了 山东胶济铁路两旁和沂水、沂州、诸城、潍县、烟台 等地矿产的开采权。
资本输出的危害:
列强对中国输出资本加强了对 中国经济、政治控制,民族危机 加深。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2)政治上:直接割地 转变为 强占租借地和划分势
力范围,掀起瓜分狂潮。
熊—— 俄国 (东北)
虎——英国 (长江流域)
蛤蟆——法国 (两广、云南)
肠—— 德国 (山东)
太阳——日本 (福建)
材料二: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然“俱用华人”, 但是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制造”。到 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 它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特点: 资金少、规模小、数量少、技术力量薄弱 受双重压迫
3、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面临哪些问题?
材料一 洋商见我工商竞用新法,深中其忌,百计阻抑 ,勒价停市。上年江浙、湖北等省,缫丝、纺织各厂, 无不亏折,有歇业者,有抵押与洋商者。
材料二:天津武举李福明……开设一家机器面粉厂, ……北京的官府见机器面粉厂生意兴隆,便存心勒索。 ……李福明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 府……革去他的武举,“交邢部照例治罪”。李福明的 机器面粉厂被迫停业。
困难:
民族工业无力与外商企业竞争 民族工业面临封建势力的压迫
20
4、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影响
*
第1课
甲午战争后 民族危机的加深
渭南中学 张蒙
*
知识回顾
《马关条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割地: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
赔款:白银二亿两
开放口岸:沙市、重庆、苏州、杭州 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 与之前的不平等条约相比,内容上最大的不同在哪里?
开设工厂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2、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变相对清政府贷款,是为了( D)
① 攫取高额回扣利息
②长期把持中国海关
③进一步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④ 扩大在华政治势力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
1、提问——同学们,你们乘坐过火车 和轮船 吗?你 们知道 它们发 明于什 么时候 ?谁为 它们的 发明做 出了重 要贡献 ?
(3)自然科学:科学研究取得重大进步 ,为工 业革命 提供了 理论基 础。
❖
总结: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是科学 研究同 工业生 产紧密 结合。
❖
2.阅读教材和图文史料,认识电力的 发明和 运用过 程。
❖
课堂总结
❖
1500年前后新航路的开辟在人类历史 上第一 次打破 世界各 地区的 封闭状 态,逐 渐使世 界连成 一个整 体。为 什么在 以后的400年间 会产生 这样的 奇迹? 简而言 之,是 由于资 本主义 创造了 巨大的 生产力 。以蒸 汽机为 代表的 第一次 工业革 命和以 电动机 为代表 的第二 次技术 革命, 人类的 生活 进入了 一个新 时期。
❖
设疑——简要解释何为工业革命之后 ,提出 “‘工 业革命 ’首先 从英国 开始的 条件有 哪些” 这一问 题,让 学生带 着问题 阅读该 部分内 容,并 勾画重 点。( 板书问 题)
❖
解惑——从劳动力、资本、技术、市 场等方 面解答 上一问 题,引 用《共 产党宣 言》中 的句加 以辅助 解释。 (分点 板书答 案)
❖
1.阅读教材,归纳第二次工业革命兴 起的条 件和特 点。(从 政治、 经济、 自然科 学等方 面思考)
❖
提示:(1)政治上:通过资产阶级革命 和改革 ,资本 主义制 度在欧 美进一 步巩固 和扩大 。
❖
(2)经济上:19世纪,随着工业革命的 展开, 欧美主 要资本 主义国 家的经 济迅速 发展。
❖
22.4% 77.6%
70% 30%
1、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
❖ (1)甲午战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中国的 自然经济进一步解体,客观上促进了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 (2)一些爱国工商人士发出“实业救国”的 呼声。
❖ (3)清政府放宽了民间设厂的限制。
2、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有什么特点?
材料一:1895年,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 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一 家,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丝厂的总和。
1894年7月25日,日本海军突袭运载 中国士兵的英商轮“高升”号,同时 在陆地进攻朝鲜牙山成欢峄清军驻地, 挑起了甲午中日战争。
签订《马关条约》时的情景
大清朝败给了“蕞尔小国”日本,在中国 及世界上引起了巨大震动。日本一跃成为 与英美并肩的强国,从此走上了不断扩张 的路子;而大清国却陷入了世纪末的恐慌 , 而且背上了2亿两白银的沉重包袱;列强 则更看到了中国的软弱可欺,趁火打劫, 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
启发——勾画课本提到的珍妮纺纱机 、改良 蒸汽机 等发明 创造, 展示课 前准备 图片, 启发学 生思考 工业革 命时期 的其他 发明。
❖
设问——工业革命最初从哪个产业兴 起以及 兴起原 因。过 渡到对 工业革 命概况 的讲解 。
❖
解答——学生回答产业,老师分析原 因
❖
推演——由棉纺织业的技术革新,推 演出机 器技术 和交通 运输的 技术革 新,讲 解工业 革命概 况。
❖
小结: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的工业 革命以 英国为 中心,18世纪60年代 珍妮纺 纱机问 世标志 工业革 命开始 ,1885年瓦特 蒸汽机 问世大 大推动 了机器 的普及 和推广 ,将人 类推入 “蒸汽 时代” 。
❖
❖
第 二 部 分 : 第二次 工业革 命
❖
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重大发明——电 的应用
❖
2、学生回答
❖
3、解答并导入新课——这两种重要交 通工具 诞生于 第一次 工业革 命时期 。那么 ,第一 次工业 革命最 先发生 在哪个 国家? 其间有 哪些重 要发明 创造? 工业革 命给人 类带来 了哪些 影响? 本节课 我们一 起探讨 。(板 书课题 ,引入 新课)
❖
第 一 部 分 : 第一次 工业革 命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变化
(1) 经济上:以商品输出 为主转变为 以资本输出为主
商品输出: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品到外国市场倾销,获取利润。 资本输出:帝国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对国外的贷款和投资, 这是帝国主义的经济特征之一。
一、《马关条约》的签订与民族危机的加深
1、西方列强侵华方式的转变
资本输出有哪几种方式?
鹰—— 美国
2. 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实质 利益均沾
对中国 的影响
使美国在华势力大增, 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共同宰割中国的同盟; 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 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二、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 1、采取措施
❖ 增收:增加旧税征收额度;加强鸦片税的征收; 增加商税;扩大纳官 。
❖ 节支:降低官员薪俸;裁减军队,节省军费开支。
——选自《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1983年版。
掠夺中国资源,使中国重工业无从发展
(投资在10万元以上的)
行业名称 行业数量
投资பைடு நூலகம்的顺序
矿业
32家
英国
水电
19家
日本
纺织
16家
德国
食品
39家
俄国
机器造船 共计
7家 136家
资金合计 1﹒3亿元
一方面强占中国市场,打击中国民族工业; 另一方面客观上瓦解了自然经济,促进民族资 本主义的发展。
争做中国债 主
修筑铁路
开采矿山
开设工厂、 银行
时间 债主 借款额 年息
1895年
1896年
俄、法银行团 英、德银行团
4亿法郎
1600万英镑
4厘
5厘
1898年 英、德银行团 1600万英镑
4﹒5厘
附带条件
共计 偿还本息
以海关税款为抵押 不准改变由英国人控 允许参与海关管理 制中国海关管理权
以海关关税为担保 以内地税收做抵押 由外国人控制海关
白银3亿两
白银7亿两
年息重、获利高;附带条件多、还债年限长,便于
长期控制经济进而控制政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