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_巩崇水
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_巩崇水
EOF 展开后可表示为
Xij =Vij ×Tjj,
(1)
其中,Xij为295×30 的 距 平 雷 暴 阵;V 为 295×30
空间特征向 量 阵;T 为 30×30 的 时 间 系 数 阵。 其
对应的主 分 量 用 来 表 示 各 典 型 场 随 时 间 的 变 化 趋
势。通过 对 各 测 站 30 年 雷 暴 距 平 的 分 析,得 到 雷
水等灾害性天气。ENSO 事件对中国天气气候影响 的研究多集中在夏季降水及温度 异 常 表 现 上 , [14-16] 水汽与温度和雷暴的 发 生、发 展 紧 密 相 关,因 此 本 文试验性地 针 对 不 同 ENSO 事 件 强 度 下 雷 暴 发 生 日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初步分析。
2 资料选取和方法介绍
14 44
高 原 气 象 32卷
年平 均 雷 暴 日 多 不 足 15 天,发 生 频 数 非 常 低。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在 甘 肃 东 南 部 和 青 海 交 接 处 以 及 新 疆 天山一线的西线出现 了 年 平 均 雷 暴 日 为 15~30 天 的 区 域 ,这 可 能 是 当 地 地 形 影 响 产 生 的 。 第二区为华北和东北地区,35°N 以北且 105°E 以东 的 部 分。 年 平 均 雷 暴 日 为 15~30 天,该 区 雷 暴随纬度的变化不明显。在内蒙古东部和河北交界 处由于内蒙古高原、燕 山 山 脉 等 地 形 的 作 用,该 区 年 平 均 雷 暴 日 高 于 同 纬 度 其 他 地 区 ,一 般 在30~45 天。 第三区 为 西 南 地 区,35°N 以 南 且 105°E 以 西 的部分。 该区基本为高原和山岳,青藏高原、云贵 高原皆在此区域内,地 形 起 伏 较 大,年 平 均 雷 暴 日 较同纬度其他地区要高。由于此区地形和地貌变化 较大,平均雷暴日在纬向上差距相当大。 青藏高原 东 部 、云 贵 地 区 和 四 川 西 部 地 区 雷 暴 日 高 于 周 边 地 区 ,一 般 为 45~60 天 。 第四区 为 东 南 地 区,35°N 以 南 且 105°E 以 东 的部分。该区平均年雷暴日数随纬度减小呈阶梯状 递 增 的 趋 势 。 江 淮 流 域 为 每 年15~30 天 ,广 州 、广 西地区最高达到 每 年 60~75 天,是 中 国 雷 暴 最 高 发 中 心 。 值 得 注 意 的 是 ,长 江 以 南 地 区 在 经 线 方 向 上 并 没 有 表 现 为 一 典 型 的 高 值 中 心 ,而 是 表 现 为 多 个 小 高 值 中 心 交 替 出 现 ,这 应 该 与 南 方 的 复 杂 地 形 地 貌 有 关 ,武 夷 山 及 南 岭 等 山 脉 的 地 形 作 用 对 雷 暴 的 发 生 、发 展 产 生 了 一 定 的 影 响 。 从 雷 暴 的 区 域 分 布 来 看 ,中 国 雷 暴 事 件 表 现 为 低 纬 地 区 多 于 高 纬 地 区 ;而 对 于 同 纬 度 地 区 则 受 地 形 影 响 较 为 明 显 ,地 形 复 杂 的 山 区 则 要 多 于 地 形 缓 和的平原地区。 3.2 雷 暴 日 的 年 、日 变 化 图3 给 出 了 1981-2010 年 524 个 测 站 平 均 雷 暴日数逐月平均分布。从图3 中可看出,雷暴在夏 季 最 多 、冬 季 最 少 。 图 4 给 出 了 1981-2010 年 524 个测站平均雷暴频次逐时次平均分布。这里每个时 次的频数是指过去6h雷暴的发生频数。 从图 4 中 可 看 出 ,14:00(北 京 时 ,下 同 )-20:00 是 雷 暴 最 频 发的时段,可以达到其余任一时次的两倍以上。 这 说 明 无 论 从 季 节 表 现 上 ,或 者 是 从 一 天 的 时 间 变 化 上,较高的温度更容 易 产 生 较 强 的 对 流 性 运 动,对 雷 暴 天 气 系 统 的 发 生 、发 展 起 到 推 动 作 用 。 从季节上看,雷 暴 多 出 现 在 夏 季,冬 季 只 在 南 方偶有出现。在一天中雷暴出现的时间多集中在下 午 至 晚 上 。 而 夜 间 由 于 云 顶 辐 射 冷 却 ,使 云 层 内 的
第 32 卷 第 5 期 2013 年 AU METEOROLOGY
Vol.32 No.5 October,2013
巩 崇 水 ,曾 淑 玲 ,王 嘉 媛 ,等 .近 30 年 中 国 雷 暴 天 气 气 候 特 征 分 析 [J].高 原 气 象 ,2013,32(5):1442-1449,doi:10.7522/ j.issn.1000-0534.2012.00134.
究 。 [4-6] 近 些 年 来,郄 秀 书 等 使 [7-8] 用 卫 星 资 料 分 析 了 不同范围 下 的 闪 电 活 动,总 结 了 多 条 时 空 分 布 特 征 ;发 现 闪 电 活 动 的 多 少 不 仅 取 决 于 雷 暴 日 数 的 多 少,更取决于每次雷暴过程闪电频数的多少。 马 明 等 通 [9] 过卫星资料发现,中国 陆 地 闪 电 密 度 在 大 尺 度上呈现特殊的随海陆距离和纬度的变化趋势。从 雷电的观测技术上讲,卫星观测能有效弥补地面 观 测在大面积观测以及连续观测方面的不足,近 些年 来也常常被用来进行雷暴气候特征方面的分析。另 外,在雷暴分布特征 的 研 究 过 程 中,也 得 到 了 雷 暴 与各种物理 量 特 征 (如 温 度、地 表 鲍 恩 比、感 热 通 量等)的相关关系 ,为 [10-13] 雷 暴 的 临 近 预 报 和 短 期 预报提供了理论依据。 当 厄 尔 尼 诺 或 拉 尼 娜 现 象 造 成 海 温 异 常 时 ,会 使 热 带 环 流 和 天 气 气 候 发 生 异 常 ,甚 至 会 引 起 全 球 范围内的大气环流异常,出现较大范围的干旱、洪
近30年中国雷暴天气气候特征分析
巩崇水, 曾淑玲, 王嘉媛, 张博凯, 尚可政, 王式功
(兰州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半干旱气候变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甘肃 兰州 730000)
摘要:利用1981-2010年雷暴观测资料,采用 EOF 分解和主值函数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年平均雷暴日 的时空分布特征、年际变化及异常变化特征进行 了 分 析。结 果 表 明,年 平 均 雷 暴 日 的 地 理 分 布 可 大 致 分为4个区域,分别为东南高发区、西南高发区、东 北 次 高 区 和 西 北 低 发 区。 年 平 均 雷 暴 日 的 时 间 分 布表现为夏季多、冬季少;一天之中雷暴出现的时 间 集 中 在 下 午 到 晚 上 。雷 暴 日 数 的 年 际 变 化 呈 现 出 1980年代和2000年代2个相对多发期和1990 年 代 相 对 少 发 期,其 中 2000 年 代 雷 暴 事 件 的 相 对 多 发 表现为下午和夜间雷暴事件的增加。近 30 年 中 国 北 方 地 区 的 雷 暴 整 体 呈 现 出 减 少 趋 势 ,而 南 方 则 是 先减后增,其距平场的年代际变化较为明显。EOF 分解后距平场第一向量的方差贡献达到32.4%,在 空 间 上 表 现 为 南 北 相 异 型 ,其 余 各 向 量 也 不 同 程 度 地 表 现 出 区 域 性 异 常 ,前 12 个 向 量 累 积 方 差 贡 献 达 到80.9%。此外,ENSO 事件对中国雷暴尤其是南方地区影响 较 为 明 显,两 广 和 云 贵 地 区 呈 现 出 相 反 的距平变化。 关键词:雷暴;气候特征;EOF 分解;时空分布;ENSO 文章编号:1000-0534(2013)05-1442-08 中图分类号:P468.0+28 文献标志码:A doi:10.7522/j.issn.1000-0534.2012.00134
1 引言
雷暴 是 一 种 产 生 闪 电 及 雷 声 的 对 流 性 天 气 现 象,它通常伴随着滂 沱 大 雨 或 冰 雹,而 在 冬 季 甚 至 会随暴风 雪 而 来。 雷 暴 的 发 生 通 常 需 要 层 结 不 稳 定、必要的水汽条件和抬升条件。 雷暴与电力、通 信、交 通、建 筑、核 试 验 和 导 弹 等 现 代 高 科 技 的 发 展密切 相 关,还 与 森 林 保 护、国 家 基 础 建 设 相 关 。 [1-2] 雷暴活 动 的 气 候 特 征 反 映 了 其 时 空 分 布, 因 此 其 气 候 特 征 分 析 对 防 雷 工 作 ,尤 其 对 减 少 雷 暴 天气下各行业经济损失有明确的指导作用。 在 雷 暴 的 气 候 特 征 研 究 方 面 ,较 多 的 是 针 对 雷 暴事件的年代际变化进行分析。张敏锋等[3]曾 利 用 1961-1980年中 国 104 个 测 站 历 年 雷 暴 日 资 料 进 行了分析,发现 30 年 间 雷 暴 日 总 体 在 波 动 中 呈 减 少趋势,但 是 在 某 些 地 区 某 些 时 段 却 有 相 反 的 变 化。此外还有一些针对不同地区雷暴气候分布的研
图 2 1981-2010年年平均雷暴日数空间分布 Fig.2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annual thunderstorm days from 1981to 2010
第一区 为 西 北 地 区,35°N 以 北 且 105°E 以 西 的部分。该区下垫面多为沙漠和戈壁等干旱地表,
收 稿 日 期 :2012-01-19;定 稿 日 期 :2012-07-09 资 助 项 目 :国 家 行 业 专 项 项 目 (GYHY201206004,GYHY201106034);国 家 自 然 科 学 基 金 项 目 (41075103) 作 者 简 介 :巩 崇 水 (1985- ),男 ,山 东 枣 庄 人 ,博 士 研 究 生 ,主 要 从 事 现 代 天 气 预 报 技 术 和 极 端 天 气 气 候 研 究 E-mail:gongchsh@gmail.com
本文所用资料是从全球地面天气报中整理的中 国 600 多 个 基 本 站 1981-2010 年 共 计 30 年 的 雷 暴 观 测 数 据 。 为 确 保 数 据 的 有 效 性 ,首 先 对 该 资 料 进 行质量控制,剔除存 在 数 据 缺 测 记 录 的 站 点,最 终 保 留 了 524 个 测 站 的 数 据 用 于 分 析 ,这 些 测 站 的 分 布如图1a所 示。 在 空 间 区 域 的 经 验 正 交 函 数 分 解 方法(EOF)分 解 时,考 虑 到 图 1a中 的 测 站 分 布 密 度空 间 差 异 太 大,东 南 多、西 北 少,而 对 某 一 区 域 变量场的进行 EOF 展 开 时,必 须 要 注 意 测 站 的 均 匀性,否则结果可能会失真[17],所以在 524 个 测 站 中选取了空间分布比较均匀的 295个测站(图 1b)。 需 要 说 明 的 是 ,青 藏 高 原 中 西 部 地 区 本 身 测 站 数 量 就少,等值线在此处 可 能 会 有 虚 假 显 示,后 文 不 进 行特别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