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

2019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写作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

2019届二轮复习写作专项突破作业(全国卷用)1.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网上和现实生活中有各种“群”。

在网上的“群”中交流,有时会收获甚多,有时却是浪费时间;有的人“群”多,却在各个“群”中应付。

有时自己被别人踢出“群”,也有自己主动退出了一些“群”……网上的“群”如此,现实生活中的“群”也是如此。

【答案】在网络与现实交往中和谐穿行有人说,想成功,三分能力,七分人脉。

不得不承认,人际关系对我们的人生发展和成长路径,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当下,微信群、QQ群交流方式,更是极大改变和拓展了人际交往特别是多人互动的规则和逻辑,是一场划时代的革命。

无论网络群还是现实群交往,都是以人的共同需求,或者兴趣为前提建立起来的物质的特定场所。

古人有云“人情练达皆文章”,十分有道理。

一个人的人际关系状况是否良好,直接影响到工作,学习和生活。

在群内与人相处之道,便成了一门值得我们思考的一门艺术。

首先,与人交往要有分寸感。

前几天,一个热搜颇具争议:郭女士被踢出了老同学群,原因是她在群里晒出了女儿的清华录取通知书。

将她踢出同学群的老班长表示:大家都忍她很久了!郭女士女儿成绩拔尖,便成了她炫耀的资本,毫不顾忌其他人的感受。

由此看来,晒清华录取通知书,只是导火索。

实际上,她是犯了人与人交往中的大忌:没有分寸感。

一份高质量的社交离不开恰当分寸的拿捏和考虑,这是一种体谅,也是一种修养。

如果过度的倾诉,就像鲁迅笔下的祥林嫂,一遍又一遍的倾诉自己的悲惨经历,最后连“最慈悲念佛的老太太们,眼力也再不有一点泪的痕迹了”。

这样没有分寸感的社交,是难以维持和经营的。

恰到好处的喜欢最舒服,懂分寸的关系最迷人。

这样的群里交往才是沁人心脾的。

比起表达更要学会善于倾听倾听是一种艺术,会倾听必然会思考,会思考必然会表达。

高情商的人往往于等别人把话说完再表达自己的观点,所以他们的话才更容易受到大家的欢迎。

用心听对方所传达的信息,才能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

谁也希望别人能静静的听自己讲话,同样,别人也希望你能静静的听他讲话;谁也不喜欢自己说话被打断,同样,别人也不希望被你打断。

只有把自己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耐心听取别人的讲话,你才能够赢得别人的尊重。

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赋予我们一个舌头,却给了我们一对耳朵,所以我们听到的话比我们说的话多两倍。

学会倾听,是一种难得的修养,也是生活的智慧!网络社交代替不了现实社交,相互共同发展才是王道。

愿你我都有这样的修养与智慧!【解析】【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这是一道新材料作文题,我们首先要读懂材料,对材料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结论。

试题材料关注的是人们在网络与现实中的“群”内生活状态,不论是感觉收获甚多、浪费时间,还是被别人踢出“群”或是主动退“群”,表现的都是在不同形式的人际交往中的结果。

所谓“学会交往天地宽”,不论是网络还是现实中,正确认识与人交往的意义和作用,掌握交往的方式和技巧,是材料要引导考生思考的问题。

注意题目中的限制,面对设定的情境问题,积极开展思考,方能写出优秀的文章。

最好用辩证思维看待“群”内交往,运用批判性思维,审辩他见,反思己见,尽力展示思维的品质和表达的说服力。

【点睛】本题是一则新材料型作文,对于此类作文,考生写作时应全面理解材料,真正吃透材料,从材料的主旨出发,选好角度,确立一个具有相当新意、深意的观点,才能胜出。

但绝不意味着可以任意的立意,还有“不要脱离材料的范围”的限制,因此注意才多元中寻求最佳,如是两个对立的方面注意辩证的谈二者之间的关系,不要只强调其中的一面。

2.根据以下材料,选取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我们总是喜欢用“顺其自然”来敷衍人生道路上的荆棘坎坷,却很少承认:真正的顺其自然,其实是竭尽所能之后的不强求,而非两手一摊的不作为。

【答案】顺其自然我们看人生需要的是心、眼睛,探索一切,而不是拿不存在的物质去衡量。

无尽的沧桑,随风四处游荡,多少次的、让我无助抗衡,我们是否借助别人的双手来筑上成功的阶梯,我们时时刻刻埋怨世间的世尘,厌倦一切,但是世界本来就是不公平的,唯一的办法就是你此刻的心态如何。

前段时间,我在网上看倒一个报道,一位浙江男子一年献44次血给自己的妻子,面对病魔的挑衅,依然不放弃希望。

就在这时我们都感到束手无策,他给了我们这样一句话:面对这样的人生谁都不愿意,上天给予了一样美好的东西,是与众不同的,那就是你睁开眼看见的那一道风景和你这一生沿途的风景、汗水、成功、喜悦、失败。

面对病魔,我们无力与他抗衡,唯一能做的是尽我所能,哪怕这是最后一次机会,也要保持一颗好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世界。

如果一直被压迫着,那么你的人生将会是阴雨天,没有阳光的照射将会失去它原来的颜色与温暖。

还记得爷爷在我成人礼那天给我说过人生需要的是顺其自然,有些事情我们无力去改变,但首先得改变自己,一句老话‘山不过来,你就过去,人生本来就像电视剧一样,有高潮、低潮,或许你曾想逃避,也无能为力,因为你的人生掌握在自己手中。

心态怎样,世界就怎样。

每个人的人生都截然不同,有的一帆风顺、有的坎坎坷坷、有的借助外力,是的,每个人生都有不同的绝句,但是我们怎能去与它抗衡。

周偌琳是德国的著名作家,8岁时,因家父管教严厉不得不去参加。

那时市里举办一次写作比赛,面对一个世界,面对无形的压力与考验,对于一个8岁的孩子来说,是一个极限的挑战,她想逃避、甚至埋怨自己有这样不堪入目的人生,如今,她感谢父亲的教导与严厉,感谢当初没有放弃,给予了与人世间不一样的支柱,她从有了今天的成果。

人生就像驿站,走走停停,固然避免不了路途的风风雨雨。

人生就该像周偌琳一样,不放弃,固然坚守梦想,她的经历告诉了我们,即使你的人生与别人不同,都会经自己的努力与付出而变得优秀。

而我不知自己出发了没有,也不知自己何时到家。

当我读到三毛的一篇《乡音》时,眼前明朗起来,懂得的也愈发深刻。

故乡的风铃并未过多地牵动她的心,让她的灵魂荡起的是荷西带来的铃铛,是她在西班牙、德国和撒哈拉的日子,是她执笔写下的那些朴实而真挚的文字。

想起三毛我便想起流浪,想起自由与不羁,风一样的女子在她的人生中自在飘荡,在她的文字中散发淡淡的忧郁,在逃离那些繁华后用灵魂与自由共舞。

三毛的远方就是能时刻安身与快乐的地方,那便是她的家。

我想这也许便是她对乡音的体味,心灵归处便是家,也无所谓来时的路多泥泞,更无所谓之后的路多曲折,那些人与那些事随风散在三毛的故事里,当她离开并重新出发时,便又有更多的归宿等着她。

和三毛一样,我们都是流浪的人,不在等待契机的时候荒废,而是持有一份向前的心。

我开始羡慕贝聿铭和三毛的人生,走得义无反顾,走得自在轻快,在漫漫人生路上寻找一方净土,细心耕耘自我,建造灵魂家园。

既然已心存远方,我们便要踏上人生的大道,每个人都害怕彼岸遥遥无期,但盲目的行程只是白纸一张,离我们最近的归属永远都不会出现在视野里,更不会传进耳朵里。

你要用心,那里有远方,它看得到有家的地方,在心脏那儿,在你的人生里。

【解析】试题分析:1.家是个美好的地方,因为家是爱的港湾,一个美好的家庭,乃是一切幸福和力量的根源;但有时家的安逸也会让我们贪恋、止步不前,少了在路上的挑战、惊喜、希望以及带给我们的成长,“家”这个小圈子只能摧毁年轻心灵的发育成长,倘使不同时让他们睁着眼睛去看广大世界。

2.有时候,路是个更美好的地方,路是远方,是寻找,是一种精神的归宿,一种看不见的灵魂里涌动的向往(人有克制不住的离家的欲望);我们风雨兼程、永不退缩;怀着梦,跨越苍茫,哪怕会受伤,但是一路上也会有风景、有惊喜、有梦想、有美好的故事,在路上我们将收获阅历、智慧和经验;内心的勇气和对未知的渴望才是一路上真正动人的地方。

生活不只是苟且,还有诗和远方,我们需要一路上的精彩。

有时候,命运无情地把人抛到路上,所以人类行走在路上,只能“一路风尘,一路劳顿,一路憔悴”,不管是主动选择还是被动行走,路上都会悲喜交杂、苦乐参半。

3.人生时刻在路上,睁大眼睛看世界、追逐梦想……但是我们的心里要永远珍藏着那个充满爱和温情、能给我们带来内心安定、能让我们不致迷失方向的家。

人若无远方若不在路上,人生难免陷于枯滞、怠惰;若只有远方只有路,人生难免若无根之浮萍,漂泊无依。

对我们来说,人生既是道路又是家,把人生当作家,让心灵得到休息;知道人生是道路,让心灵有超越的追求。

立意上可侧重于“家”的美好来写,也可侧重于“道路”的美好来写,也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写,“人生既是道路,又是家”。

作文中应重在释内涵、明意义、析原因,观点鲜明,辩证思考。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

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古语云“金刚怒目,不如菩萨低眉”,其实“怒目”与“低眉”是两种不同的生活姿态罢了。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低眉尘世总是喜欢女子低眉的姿态,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似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风情万种,安稳自持,不显山不露水,却风骨尽显。

一个愿意在世间低眉的女子,必然心底装满了温良和慈悲。

站在阳台上,低眉尘世,我看到楼下院墙边有只蜘蛛正在孜孜不倦地纺织着它的锦绣江山,墙根下潮湿的角落里长满了荒凉的光阴。

在这个无人打扰的角落里,生长着华丽,也布满了颓废。

红尘纷扰,人世沧桑,季节寒凉,纵使世界荒草丛生,也要心中布满阳光,温暖自己,走过低谷,超越过去,方可抵达锦绣繁华。

在尘世里生活,即使人生荒凉,我想,只要在心里筑起一道坚固的城墙,纵是山河岁月若天崩地裂,我也可以巍然不动,毫发无损。

越是经历过黑暗的人,越懂得珍惜阳光的珍贵;越是经历过挫折失败的人,越懂得珍惜成功的来之不易;越是经历过世间冷暖的人,越懂得珍惜生活的美好。

这世界上的每一个角落里,都弥漫着红尘里的诱惑。

相信每一个生命都是带着夙愿来的,万丈红尘,会有多少人,甘愿做小草,默默无闻地过完这仅有的一次生命。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又会有多少人不想光彩照人地出现在这人间大舞台上,尽现自己出尘绝世的美丽?试问,有谁不喜欢被众星捧月般地活在云端,享受高高在上的幸福?大树,只是给那些长期在阳光下生活的人,偶尔借以纳凉的地方。

朴素,也只是给那些成日里锦衣玉食的人,偶尔卖弄自己的道具。

我们想要的现世安稳,总是在历尽风雨沧桑以后才会出现的。

世间一切皆是因果报应,生命渺若微尘。

有诗云:“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如果事与愿违的话,我相信上天一定另有安排。

生活从来都不是波澜不惊的,就让我学着做一个强大的人,去度过每一个雨雪交加的日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