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循环手术后护理 韩麟珠
动,口唇、甲床毛细血管和静脉充盈情况,以 及早发现微循环灌注不足和组织缺氧,及时处 理。
(2)持续心电图监护
观察心率、心律、血压是衡量循环功能的主要 指标,也是心血管手术后重要的监测指标。
如冠状动脉搭桥术后的患者最重要的是维持心 肌供氧,减少心肌氧耗。心肌的供氧是否达到 平衡状态可通过血压和心率来反映。一般维持 血压升高或降低不超过基础值的20%,心率控 制在70-80次/分。
2. 心脏瓣膜病
定义: 心脏瓣膜病是由于炎症、退行性改变黏液样变
性、先天性畸形、血性坏死、创伤等原因引 起的单个或多个瓣膜结构(包括瓣叶、瓣环、 健索、乳头肌)的功能或结构异常,导致瓣口 狭窄和或关闭不全。
3. 先天性心脏病
定义: 先天性心脏病简称先心病,是胚胎在发育
过程中各种因素刺激而引起的心脏发育畸形。 分类:
痰液:粉红色泡沫痰多为肺水肿引起,出现大量稀薄 血水样痰要警惕呼吸窘迫综合症,痰内有鲜红色血丝 或血块,多为术中残留血液或创伤所致,黄绿色粘稠 痰为感染时的分泌物。
应及时清除呕吐物,频繁呕吐和腹胀的病人,应行胃 肠减压。
(4)拔除气管插管后,给糜蛋白酶、地塞米 松、抗生素等超声雾化或氧气雾化吸入;指导 病人有效深呼吸和咳嗽排痰,必要时吸痰。
5.呼吸系统的监测
术后常规使用机械通气: (1)妥善固定气管插管,必要时镇静,防止
气管插管脱出或移位。 (2)检查双肺呼吸音;观察呼吸频率、节律
和深浅;呼吸机是否与病人呼吸同步;有无紫 绀、鼻翼煽动、点头或张口呼吸;监测动脉血 气分析,根据情况调整呼吸机参数。
(3)做好呼吸道加温、湿化、雾化;随时吸痰,吸 痰前后充分给氧,吸痰时间,<15秒/次,并注意观察 病人的反应,痰多、粘稠时,可经气管滴入湿化液后 再吸痰;
二.常见心脏病
常见的心脏病主要有: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心脏瓣膜病. 先天性心脏病 大血管(瘤)病四类
1.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
定义: 冠状动脉性心脏病是指由各种原因造成的
冠状动脉官腔狭窄,甚至完全闭塞,使冠状动 脉血流不同程度地减少,心肌血氧供应与需求 失去平衡而导致的心脏病,简称冠心病,亦称 缺血性心脏病。 其最常见的病因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 心内膜垫缺损、法洛氏四联症、右室双腔心、 肺动脉狭窄、大动脉转位。
4. 大血管(瘤)病
定义:主要指主动脉瘤,是指主动脉壁变性破 坏后形成的异常扩张或膨大。
根据病因的不同可以分为: ◇真性动脉瘤 ◇假性动脉瘤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真性动脉瘤:是由动脉硬化和退行性变引起的 主动脉中层弹性纤维变性.张力减退.动脉壁薄 弱,持续的动脉血压作用导致动脉壁局部的异 常。
6、肾功能的监测
通过观察尿量、尿色、尿蛋白、监测尿素氮和 肌酐判断肾功能,其中最直观的是尿量的观察, 每30~60分钟观察记录尿量一次,并计算累积 尿量。尿量应大于1ml/(kg.h) 如发现尿量少应 结合全身情况进行处理。
四、术后护理
1.管道的护理 (1)心包纵隔引流护理:
◇ 患者应取半卧位引流,密切观察引流液的颜色、量,每20~30分钟挤 捏引流管一次,防止管道堵塞,确保引流通畅避免心包填塞的发生。
体外循环手术后护理
一.什么是体外循环手术?
是指先天性或后天性心血管疾病,须在心内直 视下手术。心脏直视手术,必须阻断循环,为 手术提供无血手术野,进行心内操作。 在阻 断循环期间,需要把人体内静脉血液引流出人 体外至人工心肺机内,进行氧合和排出二氧化 碳。然后再由泵输回人体内,以维持周身血循 环。这种心肺转流的方法就叫体外循环。
(3) 中心静脉压
中心静脉压是反映右房充盈压和血容量的指标, 有助于调节补液速度和估计血容量。
正常值为5~12cmH2O.
(4) 心电图
心电图:可及时准确地反映各类型的心律失常, 因此连续监测非常必要。
2 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应监测电解质的变化,及时补钾,瓣膜病患者 术后维持钾4.0~5.0mmol/L,先心病患者术后维 持钾3.5~4.0mmol/L。大量输血后及时补钙以 中和库存血液中的枸橼酸。
3 .神经系统的监测
严密观察患者的意识、表情、瞳孔大小、对光 反射、肢体活动和有无指令性动作。
若患者神志不清、双侧瞳孔不等大不等圆,对 光反射减弱或消失,眼睛偏斜,全身或肢体抽 搐,神经系统减弱或消失或亢进说明患者有不 同程度的脑损害,应该根据病情给予相应的处 理。
4.体温监测
(1)术后体温升高 反应性发热:术后48小时内体温升高,多为
假性动脉瘤:多与动脉壁损伤有关,动脉壁损 伤后形成破口,血液从破口处流出,集聚于血 管外周围组织形成的包围腔中,形成血肿,血 肿外缘与组织逐渐机化形成纤维组织包裹血肿 而成。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主动脉壁中层裂开,并且在裂开的间隙有流动 或凝固的血液。
三. 术后监测
1.循环系统的监测 (1)观察皮肤的颜色、温度、湿度、动脉搏
◇如引流量持续2~3小时大于4MI/(kg.h)﹡,引流液呈鲜红色,并伴有血
块排出、血红蛋白降低、CVP降低、心率加快等现象,经输血及应用 止血药处理无好转,应考虑有活动性出血的可能。
◇ 如引流量突然减少,引流管内附有大量凝血快.心率快、脉搏弱、CVP 上升、心音低,加大升压药治疗无好转,心包填塞的可能性大。
术后反应性发热,若48小时后体温不逐渐下降 则提示感染或其他病因、 其他:感染、败血症、输血、输液反应及各种 原因引起的散热障碍均可导致体温升高。
(2) 体温下降:
低温手术复温不充分、低心排、休克及婴 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发生低体温状态 等
体温过高或过低时,要分析原因根据实际 情况进行处理。
◇若引流液浑浊或呈乳白色,并伴有发热,应采取积极的抗感染措施。
﹡专科护理领域培训丛书重症监护分册心脏术后监护第311页
尿管的护理 ◇妥善固定.集尿袋低于膀胱以下.防止逆行感染 ◇保持管道通畅,防止引流管弯曲,打折.受压.脱出 ◇观察尿液量.性质.颜色并记录24小时尿量 ◇感染.定期更换尿管.尿袋.保持尿道口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