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红楼梦人物分析点评

红楼梦人物分析点评

红楼梦人物分析点评
薛宝钗
红楼梦是我国不可多得的一块文化瑰宝也是中国古代四大名着之首,章回体长篇小说,原名《脂砚斋重评石头记》,又名《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还泪记》、《金玉缘》等,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本书前80回由曹雪芹所着,后40回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刚知道有红楼梦时是在幼年,拜读红楼是在中学,沉醉于宝黛美丽而含酸的爱情故事,喜欢黛玉的灵气、

“杂学旁收”
“女曹操
”的明关系。

林黛玉
母亲早逝,父亲不在身边,命运挺可怜,再加上当时那个年代重男轻女,她又不是贾母嫡孙女,多少有点觉得不自在,而又偏偏寄人篱下,估计黛玉心理承受能力也不太好,就造成了她压抑的性格,很多心,又很爱想太多。

”孤高自许,目下无尘“。

往往说话过于尖锐有意无意中刺伤他人。

很多心,很爱想太多,也是她早逝的原因之一吧!她又重感情,很叛逆,又有点偏执。

而且对感情也是很专一的,喜欢宝玉也喜欢了很久。

她追求自由的生活,她的爱情她希望自己能做主,所以她对那个时候的“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应该也是有意见的,而且意见很大。

黛玉用诗词来宣泄自已的离情别绪。

她所写的多是些哀伤的诗句,想到的往往是死、老、分散、衰败。

正是由于身体上的先天虚弱,黛玉对事物的反应比较消极,什么事多从其反面来考虑,这也导致了黛玉在思维方式上极为消极和被动。

人的气质是和性格联系在一起的,某种气质更容易形成某种性格,如多血质人的容易形成乐于助人,活泼好动的性格,而黛玉属于抑郁质这使得她“喜散不喜聚”、“喜静不喜动”。

这些姐妹们喜欢薛宝钗的多于喜欢黛玉的,每次湘云来贾府总是爱找宝姐姐玩,而不会首先去找林黛玉,这使得黛玉与别人的社会性的交往逐渐减少,也促成了她更加忧郁的性格。

家道中落对黛玉造成的影响就是:敢爱而不敢言,只有把爱深深地放在心中,期待着别
的缺失造成了她孤僻冷漠的性格,这一点在抄检大观园,惜春不仅不为自己的下人求情,还执意要撵人出去时便可看出,难怪尤氏说她是一个“心冷口冷心狠意狠”的人,但是惜春让人心寒的同时,也隐隐的让人不自觉的心疼,毕竟“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是何等惨淡的景象。

与其他三位小姐不同,作者在探春这一人物的描绘上用了更多的笔墨。

探春刚出场时,便有这样的描写:“削肩细腰,长挑身材,鸭蛋脸面,俊眼修眉,
顾盼神飞,文采精华,见之忘俗。

”与迎春一样,同是庶出,却比迎春多几分才干和担当。

王熙凤抱病休息期间,大观园内的大小事宜都由李纨携探春和宝钗处理,园中姐妹众多,单选她与宝钗、李纨共同执事,可见其能力不凡。

再一体现她才情的就是起诗社一事。

请帖中写道:“孰谓莲社之雄才,独许须眉;直以东山之雅会,让余脂粉。

”可见虽然探春是女孩儿,却有巾帼不让须眉之魄力。

在那个时代的官宦人家,主子大多对下人冷淡无情,但是有一个画面确是动人的。

抄检大观园时,探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