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世界十大战斗机排行榜

最新世界十大战斗机排行榜

世界十大战斗机排行榜世界战斗机格局波澜不惊,但大规模的新技术变革正在处于量变到质变的过渡阶段中。

今年,有源相控阵雷达已开始成为最新型战机的普遍装备,几乎霸占了排行榜前10名的大部分位置。

中国的歼10和瑞典的JAS39只能并列屈居第11位。

第一名:F-22A “猛禽”参选型号:正式生产型F-22A点评:提前宣告退场的领先者2009年里,F-22“猛禽”战斗机遭遇了诞生以来的最重大事件——美国总统奥巴马宣布,在完成187架的生产后永久关闭F-22的生产线,以削减庞大的国防开支。

尽管F-22的性能优势在十年后也难以被超越,但其价格高昂的弱点却令其早早退出国际市场,因此该机的市场评价定为最低。

无论从哪个角度讲,F-22的性能优势都是难以超越的,包括各个技术领域。

以电子设备为例,F-22的AN/APG-77相控阵雷达,即使是尚未服役的一些同类型有源相控阵雷达(AESA)也难以比肩。

无论是苏-35S的“雪豹”雷达,还是“台风”的“猎手”雷达,要么是相关电子技术仍然落后,要么是雷达尺寸和模块组件级别差一号。

而F-22最为明显的优势领域——隐身性能,则至今没有任何挑战者出现。

别国近期唯一可能的竞争对手——俄罗斯的T-50 PAK/FA 至今仍不见踪影。

由于其他战斗机的雷达难以在超视距范围上发现F-22,因此F-22凭借这种不对称优势,足以令其他战斗机包括雷达、导弹、超机动性在内的任何先进技术不值一提。

目前各国新一代战斗机在隐身性能方面仍是空白,这成为了美军F-22和F-35赖以称霸的主要手段。

各项评分:电子设备:★★★★★机动性能:★★★★★武器:★★★★★潜力:◆◆◆◆◆市场评价:○总分:★x15第二名:俄罗斯苏-35BM战机参选型号:生产型苏-35S点评:坎坷前行的过渡王牌俄罗斯最新战斗机苏-35在这一年中险象环生,但俄政府仍坚决按计划装备。

先是四号原型机在首次试飞中就失事坠地,然后一号原型机在莫斯科航展上表演了一次惊险的单轮着陆——险些发生的大事故却被现场观众误认为“高超特技”。

如果一号机再发生重大事故,那进行空中试飞的就只剩三号机(二号机进行静力试验),对苏-35装备俄军和对外出口都将造成致命影响。

尽管该机几乎是俄罗斯未来出口型战机的唯一代表,但国际市场的态度仍是“观望”。

苏-35S(原苏-35BM)是当今俄罗斯主打新型机,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和总理普京都表现出高度重视。

由于五代战机T-50研制进度一再拖延,短时间内无法形成战斗力,无论是俄罗斯空军自己装备还是争夺出口市场,都依赖于这种苏-27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四代半”战机。

苏-35S从整体性能上看,仍难以和F-22相抗衡,主要缺陷在于隐身能力不足。

但苏-35装备了强大的“雪豹E”相控阵雷达,以及矢量推力发动机,在探测能力和机动性能上已接近F-22的水准,面对除F-22之外的其他西方战机已拥有较大的优势。

由于F-22已经停止生产,面对性能有一定降级的F-35,苏-35S未来的空中压力已经大大减小,因此其使用价值颇有一定提升。

虽然“雪豹E”雷达与西方AESA雷达相比,核心技术上仍存在差距,甚至不能算是真正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但由于其采用了更大的天线口径(980毫米对F-22的700毫米),因此在探测距离上有一定优势,并且有相当大的升级空间。

而且苏-35S庞大机体也有利于装备更多的武器,加大火力打击力度。

另一方面,俄罗斯研制T-50的进程已经紧锣密鼓的展开,原型机即将首飞。

苏-35注定是一款过渡时期的战斗机,但由于俄罗斯军费和技术两方面的问题,苏-35很可能将在很长时间内在俄罗斯空军内担当重任。

各项评分:电子设备:★★★★★机动性能:★★★★☆武器:★★★★★潜力:◆◆市场评价:●●○总分:★x14.5第三名:EA-18G咆哮者参选型号:电子战机EA-18G点评:“猛禽”神话的终结者2009年2月,一直默默无闻的“超级大黄蜂”却创造了一个奇迹:号称从无败绩的F-22“猛禽”,居然在实战对抗中被EA-18G“咆哮者”击落。

而EA-18G正是在F/A-18E/F“超级大黄蜂”基础上开发的美国海军最新型电子战机。

电子战机是越战以后出现的机种,能够通过自身强大的电子干扰、电子压制能力,大幅削弱敌方电子设备的作用,从而给已方造成“不对称”的作战优势。

F-22长期凭借优异的隐身能力和雷达探测能力,在无数次对抗演练中鲜有落败。

但面对最新型的电子战机,F-22惯有的优势却被另一种“不对称”优势所压倒。

EA-18G不仅拥有新一代的电子对抗设备,同时还保留了F/A一18E/F全部的武器系统和优异的机动性能,尤其是装备有和F-22技术水平相差无几的AN/APG-79有源相控阵雷达。

因而可以这样说,“咆哮者”既是当今战斗力最强的电子干扰机,又是电子干扰能力最强的战斗机。

EA-18G拥有多达5个电子战吊舱,不仅可以对F-22先进的AN/APG-77相控阵雷达进行强烈干扰,而且还可以通过被动搜索雷达信号对隐身的F-22进行定位。

新一代电子战机的这种战法,令各国在对抗隐身战机威胁的技术研究上又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EA-18G已成为美国海军新的“撒手锏”,并一度被认为可能会被空军引用。

但美国海空军相互间的隔阂却令这一想法难以实现,虽然海空共用一款性价比较高的电子战机对五角大楼来说是最好的选择。

各项评分(主要分数与F/A-18E/F有不同,但不再评选后者):电子设备:★★★★★机动性能:★★★☆武器:★★★★★潜力:◆◆◆市场评价:●●●总分:★x13.5第四名:新加坡F-15SG战机型号描述:对新加坡出口型F-15SG点评:永当强者的“老兵”虽然F-15已经诞生30多年,但至今仍是波音公司的重要出口产品。

今年5月,波音正式向新加坡空军交付最新型的F-15SG“攻击鹰”多用途战斗机,该机也成为目前F-15系列中最先进的型号。

F-15SG配备了AN/APG-63(V)3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头盔显示系统、高精度瞄准吊舱等先进设备;配备高性能的F110-GE-129发动机,作战半径超过1800公里,最大载弹量10吨,综合性能较美军自用产品有过之而无不及。

相对于韩国的F-15K,F-15SG装备的AN/APG-63(V)3有源相控阵(AESA)雷达性能进一步提升。

该型号雷达不仅作用距离和分辨率大增,而且具备同时跟踪多目标的能力,能同时制导8枚AIM-120C攻击8个不同目标。

F-15SG和F-15K均装备了头盔显示器,在这方面还要超过美军现役的F-15E。

相对于早期的F-15,F-15SG和F-15K均采用了重新优化设计的机体,机体结构和潜力都大为改善。

波音公司在此基础上,于2009年3月还推出了新型的F-15SE“无声鹰”战斗机,采用了“新型保形油箱和内置武器舱”,全面提升隐身能力。

据称,F-15SE的RCS 指标将可达到F-35的水准。

如果再加上近来EA-18G电子战机的精彩表现,已明显暴露出波音公司不甘于被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第四代战机抢走风头,试图用多款新改进型战机抢占市场。

而且在美国国内,空军大批F-15正积极进行升级工作,已成为填补F-22数量不足的重要措施。

不过,F-15SE以及F-15SG、F-15K虽然在性能上已逐渐接近F-22,但单机价格也达到了令人乍舌的1亿美元,不是一般国家能够接受的。

但随着F-22生产线的关闭,以及F-35难以迅速成军而且性能不甚完美,F-15系列的改进型在国际市场上仍大有可为。

各项评分(上届选手F-15K退出):电子设备:★★★★★机动性能:★★★☆武器:★★★★★潜力:◆◆◇市场评价:●●●○总分:★x13.5第五名:台风战机型号描述:“台风”Block 5 批次点评:即将刮起第二轮风暴台风”一直是西方除F-22外最先进的战斗机,同时也是造价排名第二的战斗机。

不过,随着F-15K和F-15SG的问世,升级工作缓慢的“台风”在性能指标上已经不再领先,在与美国三代改进型战机的市场竞争中多次失败。

目前生产型的“台风”仍采用ECR-90“捕手”脉冲多普勒雷达,在和美国多款已改装AESA雷达的三代改型战机相比,在实战性能方面大为吃亏。

虽然“台风”拥有优异的超机动性能,以及丰富而先进的武器系统,但8000万美元的单价令其费效比不甚良好。

目前,除英国、德国、西班牙、意大利等欧洲国家外,仅有中东富国沙特阿拉伯高价订购了“台风”。

随着“CAESAR”雷达和主要空战武器“流星”导弹的到位,“台风”的真实战力有望在一两年内完全呈现,届时“台风”的空战能力将不可与当前型号同日而语。

届时,“台风”有望和欧洲其他两款战斗机在国际战斗机排行榜上刮起第二轮风暴。

但另一方面,F-35即将完成试飞,“鹰狮NG”以及美俄的改进型战机也正积极提升自己的性能,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T-50即将问世,“台风”的综合性能优势将在未来逐步丧失。

各项评分:电子设备:★★★★机动性能:★★★★武器:★★★★★潜力:◆◆◆◆市场评价:●●○总分:★x13第六名:阵风战机型号描述:“阵风”F3标准点评:被命运捉弄的高卢雄鸡2009年里,“阵风”战机的命运仿佛遭到了捉弄。

“阵风”在出口市场上频频出击,但总是在最后一刻被证实为“空欢喜一场”。

首先是利比亚,然后是阿联酋,“阵风”都曾传出过“成功外销”的消息。

法国和巴西总统会晤一度传出签下大订单传闻,法国舆论一阵欢呼,但事后两国官方却进行了澄清,“阵风”的外销成绩仍然是零。

与“阵风”战斗机现装备的RBE2无源相控阵雷达相比,RBE2 AESA雷达的作用距离增加了50%,并且为空地模式提供更高的SAR (合成孔径雷达)分辨率,并具备更强的抗干扰能力和可靠性。

届时,“阵风”F4型将有望暂时超越F-15SG、“台风”战机,成为除F-22之外西方最先进的战斗机,但改装AESA雷达的“台风”以及F-35的服役后,“阵风”F4短暂的“老二”时期就将结束。

目前,“阵风”真正的优势还是在于多用途作战能力,这款战机目前是世界上“功能最全面”的,不仅海空兼顾,而且空战和对地、对海攻击能力都十分强大。

以F3型为例,“阵风”已具备高超的对海攻击、侦察和核攻击能力,在执行这三种任务时,该机将分别采用欧洲导弹公司的“飞鱼”AM39 Block2 Mod2空舰导弹、泰利斯公司的新一代侦察吊舱和MBDA公司的ASMP-A防区外超音速空地导弹(可配核弹头),此外还将换装泰莱斯公司的“达摩克利兹”(Damocles)瞄准吊舱。

空军型“阵风”拥有14个外挂点,外挂能力达9吨以上。

此外,“阵风”从F3型开始将换装推重比为9.5的M88-3型发动机,不过同样由于经济危机的缘故,换装新发动机和雷达换装工作一样,也遭到滞后。

“阵风”是一款能力全面、性能比较均衡的中型战斗机,即能空中格斗,又能对地攻击,还能作为航母舰载机,甚至可以投掷核弹(F3型)。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