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初中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题及答案一、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小题。
八哥与蝉对话①鸲鹆②之鸟,出于南方,南人罗③而调④其舌,久之,能效人言,但能效数声而止;终日所言,唯数句而已。
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
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曷若⑤我自鸣其意哉?鸟俯首而惭,终身不复效人言。
【注】①本文据《叔苴子》改编。
②鸲鹆(qú yù):即八哥。
③罗:张网捕捉。
④调:调教。
⑤曷若:怎么像。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久之能效人言效:________②但能效数声而止但:________③唯数句而已唯:________④鸟俯首而惭俯:________(2)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标四处)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蝉鸣于树,鸟闻而笑之。
②曷若我自鸣其意哉?(4)八哥为什么“俯首而惭”?你由此得到了什么启发?【答案】(1)仿效,模仿;但是,只;只,仅仅;低下(2)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3)①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
②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4)八哥听了蝉的话,意识到自己虽然能够学人说几句话,但是极为浅薄,没有抒发心意。
启发: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单单“鹦鹉学舌”是不行的。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解释。
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此题多古今异义词,如“但”:只。
所以千万不要以今释古。
“效”在现代汉语里有“仿效,模仿”的意思,所以说理解好上下文内容是作答的关键。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此题较容易,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笑”“曷”“意”等字词的翻译。
“蝉鸣于树”介宾短语后置句的翻译。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探究启示。
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八哥“俯首而惭”是因为八哥听了蝉的话,才意识到自己的浅薄,没有能抒发出心意。
启发可从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的角度作答。
故答案为:(1)仿效,模仿;但是,只;只,仅仅;低下(2)蝉谓之曰/子能人言/甚善/然子之所言/犹若未言也。
(3)①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
②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4)八哥听了蝉的话,意识到自己虽然能够学人说几句话,但是极为浅薄,没有抒发心意。
启发:人要有自己的见解、自己的风格,单单“鹦鹉学舌”是不行的。
【点评】(1)本题考查文言文词语解释。
答题时应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但”古今义不同,“效”、“俯”是动词。
(2)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根据翻译划分:蝉对它说,你能像人一样说话,非常好,然而你所谓的说话,仍然像没有说话一样。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鸣于树:在树上鸣叫,曷若我:怎么能像我一样,自鸣其意:鸣唱自己的心意。
(4)本题考查归纳内容要点和探究启示。
答题时应注意,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内容,要抓住文中的关键词句,受其启发,深入思考,加以概括,简要表达。
【附参考译文】八哥这种鸟生长在南方,有人张网捕捉后调教它的舌头,时间长了,它能像人一样说话,但是只能仿效几声就停止了;整天说的话,只有那么几句罢了。
蝉在树上鸣叫,八哥听见了嘲笑它。
蝉对它说,你能像人一样说话,非常好,然而你所谓的说话,仍然像没有说话一样。
怎么能像我一样鸣唱自己的心意呢?八哥低下头感到惭愧,以后再也不学人说话了。
2.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吕蒙入吴,王①劝其学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②。
常在孙策座上酣醉,忽于眠中,诵《周易》一部,俄而惊起,众人皆问之。
蒙云:“向梦见伏羲、文王、周公,与我论世祚③兴亡之事,日月广明之道,莫不精穷极妙,未该玄④言,政⑤空诵其文耳。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选自《太平广记》)【注】①王:指孙权。
②宗:主要的。
③世祚(zuò):指国运。
④玄:深奥。
⑤政:只,仅仅。
(1)仔细阅读选文,用“/”为文中划线句划分两处朗读停顿。
王劝其学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忽于眠中________②众人皆问之________③与我论世祚兴亡之事________④政空诵其文耳________(3)翻译文中划线句。
众坐皆知蒙呓诵文也。
(4)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两个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1)王劝其学/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2)在;他,指吕蒙;兴盛;罢了(3)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4)博览群书;梦中诵书。
【解析】【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划分文言句子节奏的能力。
此题较容易,此句可译为:吴国的主公孙权劝他学习,吕蒙于是看了很多的书籍,按照《易经》为主。
根据文意即可推断出正确答案:王劝其学/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2)这是一道文言虚词的辨析题,注意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重点记忆虚词的用法和意义,还要重点记忆课本中的经典例句。
命题的方式基本是一句课本中,一句文本中的,如果课本的不熟悉根本无法作答。
答题时首先明确课本的虚词的含义,然后把课本中的代入到文本中的句子当中,看手法通顺,即所谓的代入法。
如“众人皆问之”中的“之”处在宾语的位置上,所以是代词,代吕蒙。
(3)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句子的翻译能力。
翻译文言语句是文言文阅读的必考题。
文言语句的翻译一般有两种方法,直译和意译,中考时常采用直译。
直译讲究字字落实,特别是关键词语的意思必须要呈现出来。
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要知道文言词语的意思,把词语放到语境中,根据上下文推断也不失是一种较好的方法。
注意“坐”“呓”等字词的翻译。
(4)要想捕捉材料信息,就得首先理解全文,扫清文字障碍,疏通文意,读懂内容,在准确理解词意、句意、段意的基础上,梳理各句之间的内在联系,依据题干要求提取重要信息。
吕蒙好学的两个地方可从博览群书和梦中诵书两个方面作答。
故答案为:(1)王劝其学/蒙乃博览群籍/以《易》为宗。
(2)在;他,指吕蒙;兴盛;罢了(3)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4)博览群书;梦中诵书。
【点评】文言语句的节奏划分一般以句意和语法结构为划分依据,一般来说,主谓之间应该有停顿,句中领起全句的语气词后应该有停顿,几个连动的成分之间也应该有停顿。
所以划分句子节奏时,除了要考虑句子的意思,还要考虑句子的结构。
【附参考译文】吕蒙为吴国效力后,吴国的主公孙权劝他学习,吕蒙按照《易经》为主,看了很多的书籍。
有一次他在先主公孙策宴会上喝酒喝多睡着了,忽然在梦中将《周易》背诵了一遍,然后突然醒了过来。
大家都问他怎么回事。
吕蒙说:“我梦到了伏羲、文王、周公和我谈论国运兴衰的事情,日月运行的道理,都非常的精妙,我没有完全理解,所以只有背诵这篇文章罢了。
”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3.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孙权劝学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蒙乃始就学。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乙】鲁肃过蒙屯下鲁肃代周瑜,当之陆口,过蒙屯下。
肃意尚①轻蒙,或说肃曰:“吕将军功名日显,不可以故意②待之,君宜顾③之。
”遂往诣蒙。
酒酣,蒙问肃曰:“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④?”肃造次⑤应曰:“临时施宜。
”蒙曰:“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因⑥为肃画五策。
肃于是越席就⑦之,拊⑧其背曰:“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节选自《三国志·吕蒙传》)【注释】①尚:还,仍然。
②故意:这里指原来的态度、眼光。
③顾:拜访。
④虞:意料,预料。
⑤造次:鲁莽,轻率。
⑥因:于是,就。
⑦就:靠近,接近。
⑧拊:轻拍。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
①即更刮目相待________②或说肃曰_______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卿言多务,孰若孤?②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
(3)【乙】文中鲁肃对吕蒙的态度先是________ ,吕蒙给他出谋划策之后鲁肃的态度转为________。
(4)【甲】【乙】两文中,鲁肃与吕蒙“结友”的原因是否相同?谈谈你的理解。
(5)结合【甲】【乙】两文概括吕蒙的形象。
【答案】(1)重新;有人(2)①你说事物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②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度。
(3)轻视;尊重和亲近(4)相同,都是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
(5)坦诚豪爽、知错能改、勤奋好学、善听意见、有勇有谋。
【解析】【分析】(1)尤其注意古今异义词语更:重新(2)翻译文句,应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翻译文句时要做到字字落实,要特别注意对关键词语的把握,这里应注意“孰”“乃”“至”等关键词的理解。
(3)此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和主题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需要在把握全文的基础上,抓住关键词句再做具体分析。
文段突出的是鲁肃对吕蒙态度由轻视到叹服的变化。
(4)理解文章内容,可知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爱才敬才,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才略有了惊人进步。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中人物形象和主题的分析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要看他做了哪些事,为什么做这些事,揣摩人物的情感、态度、心理。
结合甲、乙两文可知,吕蒙是一个善于听劝、有勇有谋、文武双全、勤奋好学、学有所成的人。
故答案为:(1)重新有人(2)①你说事物繁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②我不知道您的才能已经达到了这样的高(3)轻视尊重和亲近(4)相同,都是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
(5)坦诚豪爽、知错能改、勤奋好学、善听意见、有勇有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