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资料推荐------------------------------------------------------心理咨询第一阶段案例第一阶段案例二、信息搜集案例一:陈某,男, 29 岁。
陈某自从大学毕业后只上了三个月的班就在呆在家里了。
在家里的这段时间中,陈某唯一热衷的就是上网。
(1)陈某不上班的原因是因为觉得上班太累,在家比较舒服。
自己觉得父母现在在用金钱威胁自己,明明赚了很多钱,家里的收入水平也非常不错,却迫使自己去找工作,这些都是不爱自己的表现。
认为父母也很现实,觉得自己是没用的。
只有父母没有供自己花销才是爱的证明。
(2)陈某在网上一直学习写小说,在网上也写了不少作品。
陈某的作品现在在书站上连载,每月能有 1000 元左右的收入。
虽然自己的收入并不高,可是自己喜欢这样的生活。
父母觉得网上写书这种工作根本就不值一提,不是一份正常的职业,是游手好闲的表现。
因此父母希望他能出去找工作,而不是像现在这样。
注意问题:1、陈某上网主要做些什么?2、陈某上网时的体验如何?3、陈某为何只上三个月班就离开了?原因是什么?4、陈某对于未来的规划是怎么样的?5、陈某的规划是否有可行性?还仅1 / 13仅是幻想?案例二:孙某,女, 30 岁。
孙某在一家私人企业工作,与老板的关系非常好,两人很谈得来,经常会在一起聊聊天。
同事们却认为孙某是一个小人,总是讨好老板,在老板面前打小报告。
有一次,采购主管怒气冲冲地跑到孙某办公室,指责孙某把自己喜欢赌博的事情告诉老板。
(1)孙某坚持说自己并没有在老板面前说过这件事情。
采购主管却始终不相信,在孙某的办公室里闹了一下午,无论如何解释都不听。
孙某觉得非常委屈,这是周五发生的事情,孙某不知道周一上班时应该如何去面对这个主管。
(2)孙某坚持说自己没有打小报告,这件事情是公司里人所共知的,自己只是在老板问起的时候顺便提了一句而已。
而且这个采购主管是深受老板器重的,自己这样说了也不会对主管产生多大的影响,最多被老板说两句而已。
孙某不明白,采购主管为什么会这么小题大做。
采购主管闹了一下午,孙某觉得自己很无辜。
注意问题:1、孙某究竟有没有泄露同事的秘密?2、孙某自己如何看待这件事?孙某如何定义泄密?3、孙某与老板的关系如何?---------------------------------------------------------------最新资料推荐------------------------------------------------------ 4、这个主管对于孙某的意义?为何孙某会如此在意这件事情?(之前也有同事议论孙某,为何孙某不来咨询。
) 5、孙某的做法,对主管究竟有无影响?孙某主观上怎么认为?客观现实如何?主观认为和客观现实间有无矛盾?案例三:张某、男、某重点中学高二学生,成绩优秀。
临近会考,张某越来越着急了,因为他担心自己过不了会考。
原来在高一时,张某由于一时疏忽在做化学实验时造成了事故,当时他的衣服被烧坏了,眉毛也被烧掉一小段。
自从那以后,张某就不敢做化学实验,不敢进化学实验室,甚至经常刻意绕着化学实验室走。
偶尔被老师强行赶到实验室,他也坐在最后一排,不敢动手。
高二会考要考化学实验,如果无法完成则化学考试也无法及格。
张某现在整天担心自己的会考,一想到化学实验无法完成就无法通过会考,就不能高考,就考不上好的大学,自己的一辈子也毁了就坐立不安、心烦意乱。
注意问题 1、张某在发生事故时的感受如何?周围人在发生事故后对他的态度如何? 2、操作考试是否的确会决定会考的通过与否? 3、操作考试的实际要求如何?张某需要做到何种程度?4、张某对实验内容究竟是一点都不知道,还是仅仅没有实践过而已?5、张某是否再有过类似的尝试?6、张某的认知层面上有3 / 13没有问题?案例四:孙某、男, 40 岁。
半年前,孙某在坐车上班时突然觉得胸闷、窒息,之后就昏倒了。
后来到医院检查,并无任何问题,医生说可能是过于劳累要孙某注意休息。
回家后,孙某一直惴惴不安,生怕再次发作因此不敢再坐车,于是改成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
原本每天还能在车上睡一会儿,自从骑车后孙某觉得自己的精神更加差了,想想医生的话,又改成坐车,但在车上的时候又担心自己再次犯病。
如此往复,孙某痛苦不已,这种困扰犹如一块无形的巨石压在孙某心头,孙某现在经常感到胸闷、头晕,但是从来没再晕倒过。
孙某妻子失业在家,孩子目前读高中。
注意问题:1、孙某在第一次昏倒时的具体情景如何?之前有无病史?2、孙某在第一次昏倒后,是否还发作过?3、孙某家庭的具体情况?(每月的收支,妻子再次工作的可能性,孩子现在以及未来的花费)4、孙某回家后的休息情况?(可否早睡?)5、孙某在认知上的问题有哪些?案例五:王某,男, 40 岁。
王某是某研究机构人力资源部门的负责人之一,一年前王某亲---------------------------------------------------------------最新资料推荐------------------------------------------------------ 自从国外招聘了一个在圈内颇有知名度的博士来单位从事研究、指导工作。
刚开始一切都很好,这个博士的表现也得到了同事以及他指导的一些研究人员的好评。
但就在 2 个月前,这个博士突然变得不正常了。
他向单位的保卫部门举报有人偷窃自己电脑里面的资料,当时保卫部门很重视,专门调查,但没有任何蛛丝马迹。
此后,他经常举报自己的试验被干扰。
被破坏,但都毫无根据,发展到最后甚至要求加强对自己的保护,说有人要谋害他。
最过分的一次是,他往试验的培养器皿中吐痰,一边吐一边说:让你监视我,让你监视我。
现在他已经被安排出去疗养。
注意问题:1、博士发病时的具体情况?2、博士在国内有无亲朋好友,可否从他们那里了解博士的过往病史?3、王某此次前来咨询室的目的?4、观察王某有无其他目的?5、博士犯病和王某有无利害关系?6、王某目前的心理状态是否存在问题?案例六:小林,男。
小林来自农村,大学毕业后,凭借着自己的努力与出色的工作业绩逐渐在自己的公司中站稳了脚跟。
5 / 13在朋友的介绍下,小林与某上海姑娘认识了,交往下来,小林觉得这个姑娘虽然不出众但也没什么毛病,能娶个上海本地的小姑娘也是个不错的选择,于是两人结婚了。
婚后小林的生活还算美满,但有一个阴影始终在小林心头徘徊,小林认为他的妻子一直看不起自己。
比如小林喜欢喝白开水不喜欢喝茶、咖啡,他的妻子有时就会和他开玩笑,说他的习惯还像民工一样;有一次在看电视时,画面里出现了一个农民,妻子立刻惊异地对他说:你是不是还有个亲弟弟啊,那个农民好像你啊。
每每遇到这种事情,小林虽然心里不太舒服,但也只能尴尬地笑笑,不想把夫妻关系搞坏。
平时在家里,小林也是非常尽心地呵护着这段婚姻,尽可能地迁就妻子的习惯。
最近,小林的母亲想来上海看看小林,在小林家住一段时间。
小林的父亲早逝,全是靠母亲拉扯自己长大的,因此非常愿意母亲来自己家住。
小林的妻子则坚决反对,她认为这会破坏她与小林两人的二人世界,宁愿出钱让小林的母亲去外面住。
两人在这一问题上爆发了激烈的矛盾。
小林想不通,为何妻子会如此不孝顺;房子也是两个人一起买,一起还贷款的,为什么他就不能支配。
因此小林来求助咨询师,询问咨询师如何能让妻子认错,使母---------------------------------------------------------------最新资料推荐------------------------------------------------------ 亲来自己家住。
注意问题:1、小林与妻子的恋爱过程,包括时间、恋爱期间两人关系。
2、婚前妻子与母亲的关系,是否有过接触。
3、妻子还有哪些歧视的行为?平时两人相处如何?4、妻子反对的理由还有哪些?妻子的父母是否到家里住过?5、如果妻子坚决不同意,小林会如何处理?为何这样处理,而不是用其他方式处理?案例七、吴某,男。
吴某和妻子一年前迷上了炒股,家中现在最热的话题就是股经。
最近,妻子结识了某证券公司的朋友,打听到了不少消息,着实赚了些钱。
每当两人在股票上产生争议时,妻子总是说听我的,我的消息准。
随着股市中的节节胜利,原本贤惠的妻子渐渐不做家务了,而是更加全心全意地投入到股市中,甚至打算辞掉原本的工作,家中很多事情不得不由原本什么都不做的吴某来承担。
一天吴某在家补休,妻子急急忙忙地打了个电话回来,要吴某按照自己的指示操作。
恰好吴某觉得妻子的指示和自己的判断相悖,于是阳奉阴违,按照自己的判断操作,结果亏了几千元钱。
妻子回家后,和吴某大吵起来,说他没用。
7 / 13咨询室中的吴某大谈股市害人,希望咨询师把帮助他的妻子脱离股票成瘾。
注意问题:1、妻子现在的具体情况?工作否?是否做家务?在家里都做些什么?2、丈夫与妻子是如何沟通的?3、现在丈夫在家做些什么?丈夫的感受。
4、炒股对于妻子的具体影响还有哪些?对于丈夫的具体影响有哪些?对于家庭的具体影响有哪些?5、丈夫的担忧有哪些?三、影响、总结与构造下次会谈案例一:一老年妇女前来代自己孙子咨询。
自己的孙子半个多月前在过马路时受到惊吓,回去做恶梦还经常一个人待在房间里不出来。
做了孙子喜欢吃的菜,孙子也吃不下去,问他怎么了,他也很不耐烦,不愿意说。
孙子现在小学 4 年级,孩子的父母在外地,把孩子托付给奶奶照顾,这样下去的话,奶奶也无法和父母交待,非常着急。
注意问题:1、老妇目前的心理状态是否正常?有无问题?2、孙子的具体情况?多大了?和谁睡?受惊吓前表现如何?3、过马路时的具体情况?谁陪同的,当时被什么惊吓了?睡眠情况有无变化?(睡觉时间、入睡时间、恶梦次数)4、事发后孩子的具体状态?是否有例外的时候?5、曾经做过哪些尝试来改变孙子的---------------------------------------------------------------最新资料推荐------------------------------------------------------ 状态? 6、此次咨询的目标? 7、对于整个治疗的设想以及对下次咨询目标的设定。
案例二:某高三学生,自述现在找不到学习的意义,不知道人生存的意义究竟是什么。
每天就觉得生活没意思、无聊,学习没有目的。
该生学习成绩一般,也没有经历过什么大的生活事件,这种想法最早是从初三开始出现的。
注意问题:1、学生是否是自愿来的?他希望从咨询中得到什么?2、学生对于学习、人生的思考过程,他都想到过些什么?3、学生在过去的人生中,有没有印象深刻的事件?(高兴的或者难过的)具体的起因、经过、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