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主持第一课演示教学
(3)对嗓音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这是由于胸腹式联合呼吸法在发声的过程中不会有过强 的气流冲击声带,所以对嗓子不会造成损伤。
2.胸腹联合式呼吸法要领 (1)吸气要领:吸气要深入肺底,同时两肋打开,腹壁站定。 注意:腹壁站定是指小腹有意识的向丹田的位置收缩,有绷紧
的感觉,就像握紧了一个拳头,而不是有意地向外鼓或向里凹。 两肋打开就是指身体两侧肋骨随着气息的吸入而撑开保持住,以使 气息下沉,也有利于控制气息。吸气量比平时生活用气息要多,但 又不要吸的过满,如果吸的过满就很难被控制使用态体验训练 (1)闻花香,来体会气息下沉的感觉。 (2)用拉长音“啊”练习保持气息的平稳。 (3)数小旗“一面旗、两面旗······”练习气息的持久。 (4)朗诵古诗词。由于古诗词语言表达的用气发声控制 属于强控制,其意境深远又能充分体现出汉语的音韵美, 让我们在声音高低强弱,虚实明暗的变化中体会呼吸控制。
(三)口腔控制要领
1.打开口腔 由于播音发声比生活语言口腔开度要大,要有提起上颚
和放松下颚的感觉,这样可以适当加大口腔容积,为字音的 拉开、立起创造条件。
2.唇舌力量灵活集中
唇舌灵活有力,才能使发音准确到位,字音清晰。要 加强唇舌的力量,就要注意“成点不成面”,就是说在发 音部位上,成阻部位的接触要成点状,接触面不要太大, 否则会造成力量涣散,字音不响亮。还要注意一点“唇齿 相依”,发音的力量集中在唇的1/3处,有利于发音清楚。 我们可以通过做口部操来加强唇舌的力量。
3.流畅自如
流畅,是说我们发出的每一个字音、每一个音节,都 是融汇在语流当中的,而不是一个一个单独的音节,是通 过语流来让受众获取信息而受到感染的。所以,我们吐字 归音必须灵活自如,轻快流畅。
(二)咬字器官
在语言的发声过程中,由喉部发出的喉原音,在口腔内 受到各种节制而形成不同的语音。这个声音受到节制的过程 就是咬字过程,参与咬字的口腔内的各部分器官叫做“咬字 器官”。所有的字音都在口腔内完成,口腔是发音器官中最 复杂、动作最灵活的腔体。唇的开合圆展、舌位的前后高低 等都能改变口腔的形状。咬字器官最主要包括唇、舌两部分, 还有上下颚、上下齿、上下齿龈。
1.胸腹联合式呼吸法的特点
(1)增大进气量。 这种呼吸法并不是简单的胸式呼吸加腹式呼吸,而是胸
腔的周围径和上下径都得到扩大,因而使气息的容量增大。
(2)加强了对气息的控制 由于肋间肌的作用,控制住两肋,从而使膈肌产生一定 的张力,使控制肌升降的能力增强,呼出气流的强度变化也 明显了,声音的弹性变化也易于实现了。
播音与主持艺术
播音发声训练
科学的发声方法是进行有声语言创 作的基础。如果发声方法没有掌握好, 那么播读起大量稿件来就很吃力,也就 会缺乏感染力,影响传播效果。所以, 平时应该注意运用科学的发声方法提高 自己的发音能力,让自己的声音变得更 富有表现力。
呼吸控制
(一)播音专业的发声特点
1.以实声为主的虚实结合,声音清晰圆润
1.站姿
可以采用站丁字步,或是两脚平行且两脚间的距离稍小 于肩宽,目视正前方。
2.坐姿
应注意,胸要挺起,腰不要向后塌,两肩不要向上耸。 前面有桌子的时候,要调整好和椅子的相对高度,不要有 胳膊支起双肩的感觉。而且要坐在椅子的前1/2处,这样 便于能使上劲,控制好气息。
(五)训练方法
1.由于腹肌是控制呼吸的关键肌肉,所以我们可以多做 仰卧起坐或是仰卧举腿等来加强腹肌的力量。
(2)呼气要领:稳劲、持久、自如。呼气时要保持住吸气最 后一刻的状态,稳住两肋,使呼出的气流能形成一股稳定有力的气 柱,以满足播音发声的需要,提高发声效率。
(3)换气要领:换气时,要保持住发声结束时的气息控制状 态不变,两肋向外一张,即完成补气、偷气的过程,接续后面的发 声。
(四)有力与播音发声呼吸控制的姿势
播音发声音色要大方、干净、积极,装饰成分较少,用 声一般在中声区偏低的部分,很少使用假声。
2.声音变化幅度不太大,但层次丰富,表情达意准确
由于我们的声音要通过传输设备进行传播,所以要求播 音发声的声音集中、均匀,对比适度、无杂质,在其他声音 背景中应该具有较强的穿透力,以减少在设备传输中的损耗。
3.接近生活中口语用声,状态自如,声音流畅 播音发声是对生活中口语发声的规范、提炼和升华。
望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口腔控制
(一)播音主持对口腔控制的要求
1.准确清晰 准确指的是字音准确规范,也就是字正,这样才能把
字音发得悦耳动听。播音吐字对准确的要求比一般人所理 解的发音规范要求要更为严格和精细。
清晰指的是字音清晰。这也是播音发声的一大特点。 由于我们是要通过有声语言把思想感情和各种信息传达给 听众、观众,如果不清晰,就必定会影响到信息的传递和 宣传效果的实现
2.圆润集中
圆润,就是说在吐字的过程中,应保持较丰富的泛音 共鸣使语音悦耳动听,也就是“腔圆”。这是对吐字的审 美的要求。圆润动听的吐字才能保证语音中信息和情感的 准确传递。
集中,指的是声音集中,易于唤起听众的注意,打动 人心。另外,由于要通过传输设备传送声音,因此,声束 集中,既省力又保证了声音质量,这也就需要我们在发声 过程中,有关发音器官的力量要相对集中。
2.声源系统:主要是指喉和声带。由肺呼出的气流经过气管 通过喉部时,处于喉部的声带可在气流的作用下产生振动, 发出声音。
3.共鸣系统:主要有胸腔、喉腔、咽腔、口腔与鼻腔。声带 振动发出的喉原音经过共鸣后得到扩大和美化,形成语言 音色以及不同的声音色彩。
(三)胸腹联合式呼吸法
胸腹联合式呼吸法,是指胸、腹所有呼吸器官都参与了 呼吸运动,使胸廓、膈肌及腹部肌肉控制呼吸运动的能力得 到合作。
(二)发音器官
发音器官指在言语活动中参与发音动作的人体器官。 语言的形成是人体发音器官对大脑相关指令的执行过程, 是发音器官活动的结果
按呼出气流运动的方向,这些器官由下而上分为三个 部分:
1.动力系统:指的是为人体发声提供动力的系统,主要由肺、 气管、胸廓以及膈肌与腹肌等气管和相关肌肉组成。由肺 呼出的气流是发声的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