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颗粒剂(1分)
颗粒剂(冲剂、冲服剂):提取物与适宜的辅料或饮片细粉制成的具有一定粒度的颗粒状制剂。
中药配方颗粒--单味中药颗粒剂。
粒度范围:能通过5号筛的细粉+不能通过1号筛的粗粉不得过15%。
1、特点:①量小,方便。
②色香味佳。
③适于工业生产,质量稳定。
④包衣--防潮、缓释、肠溶。
⑤缺点:具吸湿性;颗粒松散,细粉较多。
2、分类:按溶解性能和状态分:可溶颗粒(水溶、酒溶),混悬颗粒,泡腾颗粒。
水溶颗粒剂的制备:
工艺流程:饮片提取→纯化→加辅料→制(软材)颗粒→干燥→整粒→质检→包装。
1.饮片的提取:煎煮法。
含挥发油:双提法(水蒸气蒸馏法+煎煮法)。
2.提取液的纯化:乙醇沉淀法,高速离心法,或联用。
3.辅料:糖粉、糊精。
芳香挥发性药物采用β-环糊精包合的作用:使液体药物粉末化、增加油性药物的溶解度以及颗粒剂的稳定性。
4.制(软材)颗粒:
挤出制粒2大考点:①软材(手捏成团、轻按即散):过软--湿度大,加辅料或药物细粉。
过黏--黏性大,加高浓度乙醇、迅速过筛。
太干--黏性不足,加黏合剂。
②辅料用量:清膏:糖粉:糊精=1:3:1。
辅料总用量:清膏≤5倍;干膏≤2倍。
口诀:软材干湿黏度好。
手捏成团轻触散。
清膏糖粉糊精比。
131是要牢记(一生一世要牢记)。
辅料总量5和2。
清膏料多干膏少。
5.干燥:干燥温度:60~80℃、逐渐上升。
干燥设备:沸腾干燥床、烘箱、烘房。
干燥程度:制备过程中含水量≤2.0%(注意区别于颗粒剂的含水量6.0%)。
6.整粒:挥发性成分的加入:在整粒后。
①溶于适量乙醇,雾化喷洒于干燥的颗粒上,密闭放置,闷吸均匀。
②制成β-环糊精包合物后混入。
酒溶颗粒剂的制备:制备流程同水溶颗粒剂。
1.提取:渗漉法、浸渍法或回流法。
2.溶剂:60%左右的乙醇(以欲制药酒的含醇量为准)。
混悬颗粒剂的制备:混悬颗粒剂:含药材细粉,用水冲后不能全部溶解,成混悬性液体。
粉碎过六号筛:含热敏性成分,含挥发性成分,淀粉较多,贵重细料药,干燥温度<60℃。
泡腾颗粒剂的制备:泡腾颗粒剂:由药物与泡腾崩解剂制成,遇水产生CO 2,呈泡腾状态。
1.泡腾崩解剂:有机酸--枸橼酸、酒石酸。
弱碱--碳酸氢钠、碳酸钠。
2.制法:饮片提取物→⎭
⎬⎫⎩⎨⎧→→→→干燥制粒一份加碱干燥制粒一份加酸→混合→整粒→包装。
块状颗粒剂的制备:制法:模压法、机压法。
颗粒剂的质量要求:颗粒剂的质量检查:溶化性、水分、粒度、装量差异、微生物限度。
1.溶化性要求:供试品10g+20倍量热水→搅拌5min 。
可溶颗粒--全部溶化,允许有轻微混浊。
混悬颗粒--混悬均匀。
泡腾颗粒--加水后应立即产生CO 2↑并呈泡腾状,5min 内颗粒分散或溶解。
2.水分≤6.0%。
3.粒度:双筛分法。
典型品种:
1.小青龙颗粒:水溶性颗粒剂、双提法。
4.维血宁颗粒:无糖型颗粒剂。
2.山楂泡腾颗粒:泡腾性颗粒剂。
崩解剂是枸椽酸、碳酸氢钠。
3.葛根汤颗粒:干法制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