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方案介绍0927(企业版)解析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方案介绍0927(企业版)解析
8
出台背景
今年9月21日,经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从生态 文明体制改革的高度提出了进一步推行排污权交易制度。 其中第四十三明确:在企业排污总量控制制度基础上, 尽快完善初始排污权核定,扩大涵盖的污染物覆盖面。 在现行以行政区为单元层层分解机制基础上,根据行业 先进排污水平,逐步强化以企业为单元进行总量控制、 通过排污权交易获得减排收益的机制。在重点流域和大 气污染重点区域,合理推进跨行政区排污权交易。扩大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将更多条件成熟地区纳入 试点。加强排污权交易平台建设。制定排污权核定、使 用费收取使用和交易价格等规定。
6
第二部分 出台背景
7
出台背景
(一)中央、国务院有明确要求
从中央的角度,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强生态文明制 度建设,深化资源性产品价格和税费改革,建立反映市场 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体现生态价值和代际补偿的资源有 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要求“发挥市场在资源配 置中的决定性作用”。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进一步提出“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 “推行节能量、碳排放权、排污权、水权交易制度,建立 吸引社会资本投入生态环境保护的市场化机制”。
5
目的意义
以火电发电为例,按300克标煤/度电、平均硫份 按照3.08%、综合脱硫效率90%、二氧化硫976元/吨、 环保标杆上网电价按每千瓦时0.4383元的取值进行测 算,每100万千瓦时发电量的二氧化硫有偿使用费为 2147元,占其销售额的0.49%。 若治污水平较低,如一些循环流化床工艺电厂, 综合脱硫效率一般在70%左右,二氧化硫有偿使用费 成本占其销售额的1.5%左右。若治污水平较高,如采 用超低排放工艺,综合脱硫效率可达到95%以上,二 氧化硫有偿使用费成本占其销售额的比值可降低到 0.3%左右。二者相差近1.2个百分点。
截至2014年年初,浙江省累计开展初始排污权有偿使用 9573笔、缴纳有偿使用费约17.25亿元,排污权交易3863笔、 交易总金额约7.73亿元。 湖南省14个市州7664家工业企业累计缴纳有偿使用费 5795.7万元,排污权交易377次,交易总金额约5723万元。
河北省共完成排污权交易1315笔,交易总金额1.5亿元。
10
出台背景
(二)其他省市也正在加紧开展试点工作 自2007年起,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环保部等三部 委联合,先后在天津、江苏、浙江、重庆、陕西、山西、 河北、河南、湖北、湖南、内蒙古、青海等12个省市开 展国家试点。 山东、贵州、广东等省市也在自行开展排污权有偿 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
11
出台背景
9
出台背景
从国务院的角度,2014年11月,《国务院关于 创新重点领域投融资机制鼓励社会投资的指导意见》 (国发〔2014〕60号)第6条明确提出“推进排污权 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制度,规 范排污权交易市场”。 2014年8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推进排 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办发 〔2014〕38号)要求加快推进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 易试点工作,今年年底前完成排污权的初始分配工作。 同时,确定试点工作于2017年结束。
山西省共完成交易270多笔,交易总金额近2.0亿元。 内蒙古共有374家企业参与交易,交易总金额7569万元。 截至于2012年底,江苏省太湖流域现有源主要水污染物 (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排污权有偿使用费近2亿元。
12
出台背景
(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 我市新(改、扩)建工业项目的新增排污权交易试点工 作早在2010年全面开展,并在2011年成为国家试点省市。 2010年至今,全市累计完成交易约1000次,交易金额 近亿元。
重庆市工业企业排污权 有偿使用和交易政策简介
重庆资源与环境交易所
二〇一五年七月
目录
一、目的意义 二、出台背景 三、排污权有偿使用
四、排污权交易
第一部分
目的意义
3
目的意义
政策基本涵义:
按照“先有偿,后使用”的原则,排污单位先将排污许 可对应的排污权购买后,环保部门再核发排污许可证。 排污许可证到期前,环保部门对排污单位许可证有效期 间内的污染物实际排放量进行清算。 当预先购买的排污权不足时,排污单位应当补充购买; 当预先购买的排污权超过实际排放量,超出部分可以交易, 或者申请回购,或者留着后续使用,或者抵押融资。 政策实质就是将排污权作为有限、有价的资源,要求企 业有偿使用,并将其作为生产要素纳入生产成本核算,以 改变长期以来存在的环境资源无价或低价占有的问题。
4
目的意义
政策目的意义:
实行排污权有偿使用促进环境成本合理负担机制 的构建,有利于解决总量控制制度下排污权指标占有 外部不经济性问题,有利于通过经济政策促进资源的 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升级换代。 通过排污权交易,可以提高治理费用的有效性, 有利于降低整个社会的污染总量削减成本,可以充分 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有助于利用市 场机制实现排污权的优化配置。
14
出台背景
2014年,市委、市政府将建立排污权有偿使 用和交易制度作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重大事项,纳 入全市133项重点改革任务。 2014年11月,市委市政府出台《中共重庆 市委 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的意见》(渝委发〔2014〕19 号),提出“健全 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建立废气、污水和垃 圾等污染物排放指标的市场化交易机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试点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政 才书记、奇帆市长多次在一些重要会议上要求进一步推进排污 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工作,建立环境资源和资本在城乡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五 大功能区之间有序流动的市场机制。
13
出台背景
政才书记在第97次市委常委会提出“进一步健全完 善价格、财政、金融等政策,运用市场手段推进排污权、 碳排放权、水权交易制度,实现环境资源优化配置”。 奇帆市长多次要求借鉴地票制度,通过污水、废气 和垃圾交易试点,推动五大功能区环境资源和资本的有序 流动,并在市政府第58次常务会上明确市环保局牵头制定 方案,“探索开展污水、垃圾排污权交易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