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2、按厂房跨度尺寸分
1) 小跨度厂房: 跨度≤12m;以砌体结构为主 2)大跨度厂房: 跨度15—36m 15—30m以钢筋混凝土结构为主 36及36m以上以钢结构为主
(二)单层厂房的组成 其中支撑系统:柱间支撑和屋面支撑
作用是加强厂房结构的空间整体刚度和稳 定性,它主要是传递水平风荷载以及吊车产 生的冲切力。 (三)民用建筑的分类 (四)民用建筑的组成 地基不是建筑的组成的部分
二、地基与基础
1、地基:天然地基和人工地基
人工地基: 1)压实法: 适用于含水量大、密实性差的地基土 2)换土法: 地基的上表层为软弱土时可选用 3)化学处理法: 适用于局部地基处理和以建建筑物的地基处理
2、基础的类型
按受力特点分:
刚性基础: 凡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就是刚性基础;构 造上通过限制基础宽高比来满足刚性角的要 求。 柔性基础: 不受刚性角限制的基础是柔性基础;如钢 筋混凝土基础。在同等条件下,采用钢筋混 凝土基础比混凝土基础可节省大量的混凝土 材料和挖土工程量。
3、基础的埋深:
从室外地面至基础底面的垂直距离称为基 础的埋深。 埋深≤4m的基础称为浅基础 埋深>4m的基础称为深基础 埋深不应小于0.5m; 基础顶面应低于设计地面100mm.
4、影响基础埋深的因素:
1)上部荷载大小 2)地基土质好坏 3)地下水位高低 4)土壤冰冻深度 5)新旧建筑物相邻交接。 其中,只有地下水位高低是影响的次要因 素,其余均是影响的主要因素。
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
土建工程部分
第一章 工程地质
第一节
工程地质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一、工程地质建设工程选址的影响 1、一般中小型建设工程的选址,工程地质的 影响主要是在工程建设一定影响范围内,地 质构造和地层岩性形成的土体松软、湿陷、 湿胀、岩体破碎、岩石风化和潜在的斜坡滑 动、陡坡崩塌、泥石流等地质问题对建设的 影响和威胁。
(二)桥梁的分类 1、按桥梁主跨结构所用材料分:
木桥、砖桥、石桥、混凝土桥、钢筋混凝 土桥、预应力混凝土桥和钢桥。 2、按桥梁所跨越的障碍物分: 为跨河桥、跨海峡桥、立交桥(包括跨线 桥)、高架桥等等。 3、按桥梁的用途分: 公路桥、铁路桥、公铁两用桥、人行桥、 运水桥、农桥以及管道桥等等。
4、根据桥梁跨径总长L和单孔跨径Lo的不同 桥梁可分为: 特大桥 : L≧500m或Lo≧100m 大 桥 : L≧100m或Lo≧40m 中 桥 : 100m﹥L﹥30m 或 40 m﹥Lo ≧ 20m 小 桥 : 30m≧L≧8 m 或 20m﹥Lo≧5m 涵 洞 : L<8 或m L<5m(圆管涵及箱 涵无论孔径大小、孔数多少,都称为涵洞.)
六、屋顶
(一)屋顶的类型
1、平屋顶:坡度≤10% 2、坡屋顶:坡度>10% (二)平屋顶的排水 1、起坡方式:建筑找坡和结构找坡 2、排水方式:有组织排水和无组织排水
3、屋面落水管的布置 单根落水管的允许集水面积
F=438D² /H D—落水管管径;(cm 单位,方管时应换 算成圆管的直径) H—每小时的降雨量 落水管的间距以10—15m为宜。 当计算间距大于适用间距时取适用间距; 小于适用间距时取计算间距。
四、常见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 Fra bibliotek
第二节 地质岩性 岩石的主要物理性质 1、重量; 2、孔隙性; 3、吸水性 4、软化性;5、抗冻性
第三节 地质构造
一、水平构造和单斜构造 一般将岩层在空间的位置定义为岩层产状。倾斜岩层的产状,是用 岩层层面的走向、倾向和倾角三个产状要素来表示的。一般而言, 通过岩层产状的三个要素,可以表达出经过构造后的构造形态在空间的 位置。 二、褶皱构造 1、对于深路堑和高边坡来说,当路线垂直岩层走向或路线与岩层走向 平行但岩层倾向与边坡倾向相反时,对路基边坡的稳定性是有利的。 不利的情况是路线走向与岩层的走向平行,边坡与岩层的倾向一致, 尤其是边坡的倾角大于岩层的倾角最为不利。 2、对于隧道工程来说,在褶曲构造的轴部,岩层倾向发生显著变化, 应力作用最集中,容易遇到工程地质问题。
地下水对建设工程的影响
1、地下水位下降引起软土地基沉降。 2、动水压力产生流砂和潜蚀。 3、地下水的浮托作用。浮胀力减少地基对基础底 面的正压力,即减小对基础滑动的抗滑力,严重影 响基础的抗滑稳定性。 4、承压水对基坑的作用。当深坑下部有承压含水 层时,承压水头可能会冲毁基坑底部的黏性土层, 破坏地基。 五、边坡岩体稳定性
(五)路面面层的类型 1、沥青混合料:分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路面和沥青碎石混合 料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高速公路、一级公沥青面层均应采 用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铺筑 2、乳化沥青碎石: 适用于三级及三及以下公路的沥青面层 3、沥青贯入式路面 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 4、沥青表面处治 适用于适用于三级及三级以下公路、城市道路等及在旧沥 青面层上加铺罩面
二、工程地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1、对建筑结构选型和建筑材料选择的影响。 2、对基础选型和结构尺寸的影响。 3、对结构尺寸和钢筋配置的影响。 4、地震烈度对建筑结构和构造的影响。 三、工程地质对工程造价的影响 对工程造价的影响可归结为三个方面: 一是选择工程地质条件有利的路线,对工程造价 起着决定作用; 二是勘察资料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工程造价; 三是由于对特殊不良工程地质问题认识不足导致 的工程造价增加。 四、常见工程地质问题与防治
(二)框架结构
钢筋混凝土结构框架不超过10层;框剪 结构可用于10—25层;再高的应该选用钢框 架。 1、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承受竖向荷载; 剪力墙承担水平荷载。其刚度比原框架增大 许多倍。 2、框架—筒体结构:可高达55层。
五、楼梯
(一)、梯段:
踏步一般不超过18级,且不宜少于3级, 少于3级时设置坡道。 (二)、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梯 1、板式楼梯: 跨度及荷载较小时采用 2、梁式楼梯: 跨度及荷载较大时采用
5、道路选线:
对地质缺陷难以回避,工程地质的影响 更为复杂。 1)道路选线尽量避开断层裂谷边坡,尤其是 不稳定边坡; 2)避开岩层倾向与坡面倾向一致的顺向坡, 尤其是岩层倾角小于坡面倾角的顺向坡; 3)避免路线和主要裂隙发育方向平等,尤其 是裂隙倾向与边坡倾向一致的; 4)避免经过大型滑 坡体、不稳定岩堆和泥 石流地段及其下方。
第二节 道路工程
一、路基
(一)路基的作用:
1、路面的基础 2、支撑路面 3、承担行车荷载
(二)路基的基本要求
1、具有合理的断面形式和尺寸 2、具有足够的强度 3、具有足够的刚度 4、具有良好的水温稳定性
二 、路面
(一)路面的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 2、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 3、具有良好的耐磨性(耐久性) 4、具有良好的抗滑性 5、具有良好的平整性 6、具有不透水性
三、断裂构造
断层对工程建设的影响
1、公路工程路线布局,应尽量避开大的断层破碎 带。特别在安排河谷路线时,要注意河谷地貌与断 层构造的关系。当路线与断层走向平行,路基靠近 断层破碎带时,开挖路基容易引起边坡发生大规模 坍塌,直接影响施工和公路的政党傅。 在进行大桥桥位勘测时,要注意查明桥基部分 有无断层存在,及其影响程度如何,以便根据不同 的情况,在设计基础工程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2、大型建设工程的选址: 工程地质的影响还要考虑区域地质构造和地质岩性形成 的整体滑坡,地下水的性质、状态和活动对地基的危害。 3、特殊重要的工业、能源、国防、科技和教育等方面新建 项目的工程选址: 要高度重视地区的地震烈度,尽量避免在高烈度地区建设。 4、地下工程的选址: 工程地质的影响要考虑区域稳定性的问题。对区域性深 大断裂交汇、近期活动断层和现代构造运动较为强烈的地段, 要给予足够的注意。也要注意避免工程走向与岩层走向交角 太小甚至近乎平行的地质构造。
第四节 岩体特征
岩体结构的基本类型可分为整体块状结构、层 状结构、碎裂结构和散体结构。 1、整体块状结构。这类岩体具有良好的工程地质 性质,往往是较理想的各类工程地基、边坡岩体及 洞室围岩。 2、层状结构。这类岩体作为边坡岩体时,结构面 倾向坡外比倾坡里的工程地质性质差得多。 3、碎裂结构。镶嵌结构岩体为硬质岩石,具有较 高的变形模量和承载能力,工程地质性能尚好。而 层状碎裂结构和碎裂岩体变形模量、承载能力均不 高,工程地质性质较差。
3、石灰工业废渣: 适用于各级公路的基层与底基层,但其中的石灰 土不应用作高级沥青路面及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 水泥混凝土面的基层 4、级配碎(砾)石基层: 适用各级公路的基层和底基层,也可用作较薄沥 青面层与半刚性基层之间的中间层。级配砾石可用 于二级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及各级公路的底基层。 5、填隙碎石基层: 可用于各级公路的底基层和二级以下公路的基层。
不稳定边坡防治措施
1、防渗和排水;2、削坡; 3、支挡建筑;4、锚固措施
第二章
第一节
工程构造
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 一、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的分类及组成 (一)工业建筑的分类 1、按厂房层数分: 单层厂房:用于重工业 多层厂房:用于轻工业 混合层数厂房:多用于化学及热电厂房
(二)基层的要求
1、具有足够的强度 2、具有良好的水温稳定性 3、具有良好的扩散荷载性 (三)垫层的作用 1、排水 4、防冻 2、隔水 5、防污 3、防水 6、扩散荷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