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记中国近代不平等条约一、《南京条约》1、时间:1842年8月2、地点:南京3、代表:耆英璞鼎查4、内容及其影响(1)割香港岛给英国——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使香港岛变成了英国侵略中国的货物转运站和海军基地。
(2)赔款2100万银元——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
(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使中国东南沿海的门户大开。
(4)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关税税率中国须同英国商定——使中国开始丧失了关税自主权。
★记忆方法:割香港、赔银元、五口通商开口岸、协定关税最关键。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赔款、开口岸、协税”。
方法2,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哥哥赔五(双)鞋”,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赔”──赔款;“五”──五口通商;“(双)”──辅助记忆,无实义,下同;“鞋”──谐“协”音,指协定关税。
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通商口岸名称的记忆。
方法1,用字头法记为“广、厦、福、宁、上”。
方法2,用谐音法记为“光(广)下(厦)不(福)能(宁)上”。
二、1858年中俄、中美、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主要内容:①外国公使常驻北京。
②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
③外国军舰和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④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通商、传教。
⑤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公使驻京、开十口、外国船、外国人、赔款”。
方法2,用数字排比法记为“一开二赔三外”,解释:“一开”──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二赔”──军费、商损两种赔款,即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三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二、《南京条约》附件1、时间:1843年10月2、内容(1)《五口通商章程》a、低关税率5%——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中国海关失去了保护本国工农业生产的作用。
b、领事裁判权——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主权(2)《虎门条约》a、片面最惠国待遇——“设将来大皇帝有新恩施及各国,亦应准英人一体均沾”b、租赁土地、房屋和永久居住——为以后外国侵略者在中国建立“租界”提供了借口。
★记忆方法:附件新增领事权,最惠国待遇很片面,租地赁房永没完。
三、《望厦条约》1、时间:1844年7月2、地点:澳门附近的望厦村3、代表:耆英顾盛4、内容及影响(1)使美国享有英国在《南京条约》及其附件中取得的除割地、赔款外的一切特权,同时还扩大了侵略权益。
(2)美国兵船可任意到中国各通商港口“巡查贸易”——破坏了中国领海权(3)美国人有权在通商口岸“开设医院,建立教堂”——便利了美国对中国进行文化侵略。
★记忆方法:割地赔款没法沾,英《南》余款享特权巡查贸易兵船用,医院教堂有权建。
四、《黄埔条约》1、时间:1844年10月2、代表:耆英剌萼尼3、内容:法国享有美国在《望厦条约》中取得的一切特权,同时还规定,允许法国天主教在通商口岸自由传教,修建坟地,清朝地方政府负责保护教堂和坟地。
★记忆方法:美《望》特权法有数,通商口岸传天主。
修完教堂建坟地,地方清官无偿护。
五、《天津条约》1、时间:1858年6月2、地点:天津3、签订国俄美英法与清政府4、内容及影响(1)外国公使进驻北京——逐渐影响和操纵清政府的内政和外交(2)增开牛庄、淡水、汉口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使外国侵略势力扩展到沿海各省,并深入到内地(长江中游地区)(3)外国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列强不仅取得了中国内河航运权,且便于外国商品向长江内地倾销。
(4)外国人可以到中国内地游历、经商、传教——成了外国人到中国内地进行种种不法活动的护身符。
(5)清政府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白银,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加重了中国人民负担。
★记忆方法:公使进京丧颜面,增开十处新口岸。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公使驻京、开十口、外国船、外国人、赔款”。
方法2,用数字排比法记为“一开二赔三外”,解释:“一开”──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淡水、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二赔”──军费、商损两种赔款,即赔偿英法两国军费各200万两,赔偿英商损失200万两白银;“三外”──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外国船(军舰和商船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外国人(可以到内地游历、经商、传教)。
自航长江各口岸,破坏内河航运权。
内地游历宗教传,巨额赔款乐开颜。
★十处通商口岸记忆法:天约增开十口岸,长江南镇和九汉。
沿海营烟再加汕,岛上还有琼台淡。
六、《瑷珲条约》1、时间:1858年2、内容: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领土★记忆方法:割地最多是瑷珲,失去岭南与江北。
咸丰皇帝很倒霉,此时正好他在位。
七、《北京条约》1、时间:1860年2、签订国:清政府与英法俄3、内容与影响(1)承认《天津条约》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天津成为外国经济势力在中国北方的重要活动基地,并威胁北京的安全。
(3)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使英在香港地区的侵略势力扩大(4)准许华工出国——掠买中国人口,开发海外殖民地。
(5)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万两白银——进一步加重中国人民负担★记忆方法:承认天约仍有效,其它特权另外要。
割地赔款开商埠,华工出国最可恶。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认天约、开天津、割九龙、准华工、增赔款”。
方法2,用字头法结和谐音法记为“准(许)天天陪酒”,解释:“准”──准许英、法招募华工出国;“天天”──清政府承认《天津条约》有效,增开天津为商埠;“陪”──谐“赔”音,指对英、法两国赔款各增至800 万两白银;“酒”──谐“九”音,指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八、《中法新约》1、时间:1885年2、地点:天津3、代表:李鸿章巴德诺4、内容(1)清政府承认法国对越南的殖民统治(2)在中越边界开辟商埠(3)中国日后在广西、云南修筑铁路应与法商办(4)法国从基隆和澎湖撤军5、影响(1)法国达到了侵略越南的目的(2)打开了中国西南的门户(3)取得了在中国修筑铁路的特权★记忆方法:认越为法殖民地,边界商埠新开辟。
修筑铁路与法议,法国军队才撤离。
九、《马关条约》1、时间:1895年4月2、地点:日本的马关3、代表:李鸿章伊滕博文4、内容及影响(1)割辽东半岛、台湾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使台湾与祖国隔离数十年,并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2)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使清政府为偿付巨额赔款,加紧搜刮人民,还大量举借外债,使列强进一步控制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3)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日本轮船可沿内河驶入以上各口——使帝国主义侵略势力深入到内地(4)允许日本在中国的通商口岸开设工厂,产品运销内地免收内地税——严重阻碍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记忆方法:割地赔款开口岸,开设工厂最关键。
★割地赔款开口岸,南京北京加马关。
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割地(辽、台、澎)、赔款(军费2亿两)、开口岸(沙、重、苏、杭)、设厂免税(口岸设厂,内销免税)” 。
方法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哥哥开厂赔两亿两”,解释:“哥哥”──谐“割”音,指割地;“开”──开放四处通商口岸;“厂”──口岸设厂,内销免税;“赔两亿两”──赔款两亿两。
十、《辛丑条约》1、时间:1901年9月2、签订国11个英俄美法德日意奥比荷西3、内容及影响(1)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9.8亿两——加剧了中国人民的贫困和社会经济的凋敝(2)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使馆界”实际上是“国中之国”,是帝国主义策划侵略中国的大本营(3)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外国侵略者控制京津地区,使清政府完全处于外国军队控制之下,便于外国侵略者直接派兵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
(4)惩办反帝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加入反帝性质的组织——清朝官吏严厉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使他们进一步成为帝国主义的帮凶。
(5)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位居六部之上——改设外务部,便于清政府能够按照外国侵略者的意旨实行卖国的外交政策。
(6)修订商约——清政府同意修订各条约中通商行船的内容,便利了帝国主义扩大对中国的侵略。
★记忆方法:赔划拆惩改修方法1,挑选核心词依次缩记为“赔款、划界、拆炮兵、惩官民、改总理、修商约”。
方法2,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修使馆赔炮兵,改总理惩官民”。
解释:“修”──修订商约;“使馆”──将北京东交民巷划为使馆界,界内由各国驻兵保护,中国人概不准居住;“赔”──中国赔款白银四亿五千万两,分三十九年还清,本息折合九亿八千多万两;“炮兵”──拆毁北京至大沽的所有炮台,准许外国军队驻守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改总理”──改总理各国事物衙门为外务部,班列六部之前;“惩官民”──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吏,永远禁止中国人民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对反帝运动镇压不力的官吏,立即革职,永不叙用。
十一、1915年中日“二十一条"主要内容:第一号共四条,要求承认日本继承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并加以扩大。
第二号共七条,要求承认日本在南满和内蒙古东部的特殊权利。
日本租借旅顺、大连及南满、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延长至99年。
第三号共两条,要求把汉冶萍公司改为中日合办,中国不得自行处理。
第四号一条,要求所有中国沿海港湾、岛屿概不租借或割让给他国。
第五号共七条,要求中国政府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财政等顾问,中日合办警政和兵工厂。
用字头法结合谐音法记为“内东顾问焊警械、舅舅不让借钢铁”。
解释:“内东”──承认日本在内蒙东部、东北南部的特权,日本接管德国在山东的特权;“顾问”──聘日本人为军、政、财顾问;“焊警械”──中日合办汉(焊)冶萍公司、警政及军械厂;“不让借”──中国沿海的港湾、岛屿不租借或割让他国;“舅舅钢铁”──“舅舅”谐“99年”,“钢”谐“港”,“铁”指“铁路”,即日本延长两港口(旅顺、大连)两铁路(安奉、南满)的租期为99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