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深基坑工程监理要点及实施细则

深基坑工程监理要点及实施细则

8.1深基坑工程监理要点及实施细则
8.2.1本项目深基坑支护方案的设想
⏹本项目地质情况分析
以地质报告情况看,本项目施工场地内高差3米,场地地层构造自上而下依次为杂填土,淤泥质土,砂砾石及中风化石英岩,其中在基坑底标高-7.0米未砂砾石层,基底-2.0米处为淤泥层分布区域。

场地地下水与海水相通,涌水量大,水位随潮汐变化。

基于地质报告及星海湾地区实际情况,一般常用的边坡喷锚支护方案在此地段较难实现,也不安全,因此,设想采用维护灌注桩加锚杆的支护方案较妥。

⏹拟采取的支护方案内容
本项目地下室三层,基坑总深度约16米,根据业主提供的地质勘察报告及我公司多年在星海湾地区的监理经验,采取支护方案:
在基坑上部3米高度范围内,采用喷射砼护坡,放坡1:2,其下采用机械成孔灌注桩(上加设连梁)与锚杆及表面喷射砼的基坑围护体系。

地下水对支护稳定影响极大,受潮汐影响,软塑状态淤泥容易向流塑状态转变,使变形控制难度大大增加,因此建议采用桩围护体系。

钻孔桩施工孔壁比较光滑,基坑施工时间长,桩间土容易顺落,建议桩距在1.6米,锚杆在3排为宜。

放坡
锚杆
基底
护壁剖面示意图
⏹其他必要措施
☐星海湾地下水位高,土质松散,受潮汐影响大,降水工作非常重要,针对本项目地下水情况建议采用简易井点降水的方法,即在基坑外侧打φ
800深管管井降水,以降低土体对桩的侧压力,根据场地实际测算间距
30m,计25个,深入基坑底2m。

作为基坑外围降水。

管井布置示意图
此方案仅供业主参考,以下监理控制要点及实施细则是据此而编制的。

8.2.2监理控制要点
●工程定位测量●施工前深基坑设计方案论证、审查●深基坑施工方案论证、审查●围护灌注桩检查●锚杆施工张拉过程及拉拔试验●边坡变形监测●地下水控制●基坑内作业面宽度控制
8.2.3监理实施细则
8.2.3.1事前控制措施
⏹监理工程师应认真研究地质报告,熟悉现场,为制定监理细则和审查设
计、施工方案建立第一手资料;
⏹监理工程师和承包商应参加工程定位控制点交点工作,并要求承包商做
好保护。

⏹挖土前,监理工程师应协助业主向承包商提供地下障碍物图纸及有关交
底,做好记录,以避免造成责任事故。

⏹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或协助业主组织深基坑设计方案的论证、审查。

支护
设计方案的制定依据安全性和经济性相结合的原则,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应确定深基坑合理的使用期(与施工同期及资金到为相关联),使用期长则设计安全度高,引起造价提高,但不能为节约造价而采取降低设
计安全度的短期行为。

☐现场水文地质对支护体系的影响要进行认真评估,如要考虑到地下水对土体的渗透,使锚杆能否达到预期效果等。

☐地下水的控制。

星海湾地区地下水位较高且土质松散,可能形成基坑内涌水量大,为此应根据地质报告中的地下水量及现场探测及观测的
涌水量相结合的办法,制订合理有效的降水措施。

☐确定好边坡可能的最大荷载。

本工程基坑开挖后,周围的作业面上允许堆放的材料等要经过分析、测算,作为设计荷载依据之一,同时应
考虑爆破振动的影响
☐深基坑设计方案必须报送大连市建委专家组审批后方可实施。

☐深基坑施工方案的论证、审查。

监理工程师对承包单位编制的深基坑施工方案应组织论证和审查,要做到对主要施工方法、技术质量措施、
基坑监测计划、安全、劳力、机械设备等全面审核,重点审核施工方
法,技术、质量、安全保证措施,并检查督促落实。

审核主要内容:
✧对该场地工程地质、水文勘探报告的读后认识及体会,并依此制定
相应的技术措施。

✧土石方开挖前测量、定位的依据及开挖顺序。

开挖前根据定位红线
点进行开挖放线,并将控制点引测到周围,妥善保护好,并制图备
忘。

开挖应分层开挖,先支后挖,因场地大,应采用全站仪根据基
准点配合钢尺进行测量放线。

✧机械设备的配置计划(包括设备型号、数量和分阶段配置计划)及
备用补充设备的配置计划等。

✧坡道的留置设计(最大限度的满足排土的工期要求)及最后清除坡
道的方案,坡道应最大限度满足排土要求。

✧针对地下原有管线、障碍物的清除、保护方法等。

✧配合边坡支护需留置的土阶位置、方法等。

✧边坡支护前可能出现的塌方处理方法和防止此阶段出现塌方的技术
措施。

✧对于土石方施工中出现的地下水处理方法及土石方工程结束后,对
影响地基持力层地下水的控制、处理方法。

在基坑周围设深管井抽
水外,场内根据条件设集水坑、明沟排水,排水通过管道集中后排
出,避免洒漏,影响场地施工,土方工程结束后,控制水位在持力
层下0.5m。

✧工期计划的排定,能否满足业主的要求,是否切实可行;
✧土石方挖运对道路污染的处理方法等。

道路污染采取三种方法综和
运用。

入口铺石子、出入刷轮胎、人工清理道路。

☐基坑开挖前应确定合理的作业宽度,防止作业宽度大引起土石方量大量增加或作业面不足引起今后施工困难。

8.2.3.2过程控制措施
⏹土石方工程
☐土石方施工前,监理工程师应对施工单位测量成果进行校核,查验是否符合规划设计要求,并对测量控制桩进行妥善保护。

同时,应做好
原始场地方格网的确认工作后,方可进行基坑开挖。

☐开挖过程中,应分阶段对基坑边线进行复核,防止超挖、偏挖。

同时,针对基坑开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地下水应督促承包单位根据现场实际
情况采取合理的措施进行排除,以利挖土工作顺利进行。

☐开挖过程中,应对土质变化情况做好记录,及时反馈。

☐开挖将至设计高程时,应对设计要求的持力层进行查验,确认达到后,进行最后的清除(此项工作应视后续工作进展时间而定,但以尽量防
止扰动原始地基土结构为原则)。

☐对现场中出现的地基地质变化,要会同勘察设计单位现场解决。

☐基坑开挖过程中和完成后,应检查承包单位边坡稳定的监控是否按要求进行,做到观察和测量相结合,以保证基坑安全。

监测边坡稳定应
作好监控网,作到定时、定人、定仪器检测,观察与测量结合。

☐开挖过程中石方爆破工程尚应符合有关文件规定和施工规范要求。

☐基坑开挖过程中,监理工程师督促承包单位做好文明施工、安全生产及环境保护工作。

☐要求承包单位应有应对紧急情况下的预案和措施。

⏹围护灌注桩施工
☐监理工程师应认真检查桩位、桩距、桩径桩端沉渣情况等。

☐检查灌注桩砼所用的配比和材料质量等。

☐灌注桩砼施工时实行旁站监理,旁站过程中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机械成孔灌注桩应注意安全,并应设置泥浆池,防止泥浆外溢,污染现场。

⏹锚杆施工
☐监理工程师检查锚杆孔径、孔深、倾角、孔壁的垂直度,是否存在塌孔。

☐锚杆用材料要进行外观和复试相结合的检查。

浆液应有配比,并进行每一班次不少于2次的计量检查。

☐锚杆施工过程、锚杆张拉过程和拉拔试验,实行旁站监理,检查内容包括锚杆自由段的技术处理是否到位,灌浆是否密实,锚杆安装位置
是否正确,张拉过程是否符合设计和规范要求,拉拔试验过程和结果
是否满足设计和施工。

8.2.3.3施工完成后的监理措施
⏹施工完成后,监理工程师应组织承包商进行基坑变形监测,每日不少于2
次,作好记录。

⏹要严格限制边坡荷载,不得超过设计标准。

⏹遇有紧急情况,如出现塌方征兆,及时采取措施,保证人身财产安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