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阶段安全意识的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阶段安全意识的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

《幼儿阶段安全意识的培养与研究》开题报告甘肃省定西市岷县幼儿园李彩雯(2018年1月)一、课题提出的目的和意义安全意识是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和所做的事情随时保持警觉的一种习惯性认识。

安全意识不是与生俱来,而是在后天的生活环境中不断地培养、学习而形成的。

幼儿阶段是人生进入社会环境的开始,是社会意识形态从萌发、形成的关键期。

在这一时期,幼儿园和家庭应对孩子进行有目的的安全意识培养,使之一开始就形成正确、科学、健康的安全意识。

纵观国内外的教育模式,我们会发现很多国家从小重视孩子的安全教育,倡导自我防范能力培养,例如加拿大政府规定,每个学校的教师必须懂得足够的安全知识,从幼儿园到小学,安全消防知识课都是必学的且重要的课程。

在我国,人们都普遍关注安全,但往往忽略教育,政府也将安全教育很早就列入了学校教育的必修课。

但是,把安全教育一股脑推给学校,而从根本上不重视教师安全教育知识学习及安全教育技能的培养,对安全教育人力、财力、精力的投入不足,广大农村儿童学前关键期安全教育的缺位,以及长期以来家庭安全教育定位的偏失,使得大多数人在儿童期没有养成科学、健康的安全意识。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明确指出,“幼儿园必须把保证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2017年4月12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部署了加强中小学幼儿园安全风险防控体系建设。

明确指出“要把保障中小学幼儿园安全放在公共安全的突出位置”,把安全教育全面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歹徒持刀闯入幼儿园行凶案、幼童拐骗绑架、猥亵强奸案、幼儿园火灾、水灾、食物等引发的群死群伤案,无一不以血淋淋的现实警示我们。

让幼儿形成正确全面的安全防护意识刻不容缓二、课题研究的目标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以期达到以下目标:(1)通过一系列调查、研究活动,对幼儿阶段安全意识的培养方法、途径有一些具体有效的探索,形成明确的思路。

(2)使学校领导能够更加重视安全教育,加大学校安全投入;(3)参与课题教师能够重视班级安全教育,掌握幼儿安全教育知识,设计安全教育活动;(4)课题开展班级家长普遍对家庭安全教育重视,能够学到一些安全教育的方法,负起孩子安全启蒙的责任;(5)课题开展班级幼儿能够学到简单的自我防护技能,普遍具有安全防护意识,健康茁壮的成长。

(6)关注参与课题班级所有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培养及成长。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1)县域内幼儿园家长、教师安全知识结构和现状调研;(2)幼儿园安全教育在一日活动中的有效渗透;(3)《3--6岁儿童发展指南》中安全教育内容解析;(4)幼儿园安全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探索,幼儿园安全意识培养与行为养成;(5)安全教育融入五大邻域的多样化教学模式设计实践;(6)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四、研究假设和拟创新点(1)安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随处可见又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幼儿作为受教育的个体由于家庭、个性差异而千差万别。

(2)虽然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对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危险缺乏预见性差,但正因为幼儿安全知识少,恰恰可塑性高。

(3)根据现阶段多数家庭安全教育方法单一、内容少而欠普及,导致个人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安全教育相对滞后,幼儿期是社会意识形态萌发、形成的黄金期,有利于安全意识的长期积累养成。

(4)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需要在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下逐步形成。

幼儿期形成全面、健康、科学的安全意识,孩子的一生将会减少许多无谓的伤害,而良好的安全意识也将会为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和平安发展奠定基础、保驾护航。

依据以上假设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将运用多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在幼儿安全教育活动中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

五、课题研究的思路与方法1.研究思路以教育部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提出的“幼儿园必须把保证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首位,密切结合幼儿的生活进行安全、营养和健康教育,提高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为指导,幼儿园必须在现有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地域环境特点,挖掘、拓展安全教育内容,坚持“学中玩、玩中学”,通过在丰富多元的保教活动中贯穿安全意识的培养;通过家庭社会活动中安全知识的积累塑造影响幼儿;通过班级开展系列安全主题活动总结有效的安全意识培养经验;通过提升教师的综合教育能力实施安全意识教育;通过大量的地调查研究总结安全教育经验、提高安全教育质量。

近年来农村学前教育的大力普及和发展,需要作为县域学前教育领头雁我们在幼儿园安全及教育方面进行深入广泛的研究和尝试,辐射带动全县幼儿园安全工作的发展。

2.研究方法(1)理论研究法:通过登录互联网、查阅图书搜集与课题研究相关的资料,定期组织课题组成员学习讨论,不断提升课题成员理论水平,更新教育理念,用前沿的理论指导课题创新实践。

(2)调查研究法:通过设计发放问卷、实名访谈等调查形式了解幼儿园教师、幼儿家长安全知识、安全教育方式以及她们对幼儿安全意识培养现状,调查各年龄段幼儿现有安全知识基础。

进行汇总分析,得出比较客观、准确的结论,用以指导课题实践研究。

(3)行动研究法:根据课题组目标分工,要求课题成员结合本班幼儿年龄及学科特点,设计一节安全教育课例,制定培养计划,针对幼儿安全意识培养需要,进行有效指导。

(4)实践研究法:本课题侧重实践研究,研究成员必须按照既定主题,走近教师、走近幼儿,走进家庭,在实践中研究,在研究中实践,并能很好的收集资料,总结经验,形成有价值的文字资料。

(5)比较研究法:对参加课题教师和其他教师、城区家长和农村家长、父母监护人和隔代监护人、不同年龄段幼儿对安全意识教育效果的对比,进行总结,形成课题调研成果。

指导课题研究。

(6)经验总结法:课题组成员根据课题实践不断总结、撰写经验论文,定期召开经验交流会,科学概括研究成果。

按照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探索符合幼儿园安全意识培养的方法和策略。

六、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技术路线:前期调研——课题论证——课题纲要——课题计划——实践探究——反思调适——收集资料——总结分析——构建模式——形成报告——推广应用实施步骤:(一)研究准备阶段:(2017年4月15日—2018年1月15日)1.对课题进行可行性调查与分析,成立课题小组,讨论课题研究的保障条件。

2.收集资料、形成思路、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开题。

3.制定全体课题研究人员的全程培训计划,做好培训的准备工作。

4.总结第一阶段的研究工作。

(二)研究实施阶段(2018年1月16日—2019年2月29日)1.对课题组成员对应班级幼儿及家长进行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对幼儿园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现状调查,进行分析。

2.对课题研究方向和领域进行详细分工,各研究小组制定研究计划。

3.开始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安全教育大范围的进行研究,内容涉及到各领域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家庭安全教育培训指导、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教育、幼儿户外游戏安全教育等解决好几方面问题。

①教学案例设计:可以在教材现有内容上不断完善提炼设计,也可以针对社会上频发安全问题方面自行设计课例,提倡写详案,课例有说课、评课、反思、研究日志、教养笔记等环节,推陈出新。

②家庭安全教育:制定具体方案,预设提出安全教育前、中、后的目标,根据研究进程随时讨论,总结、调整实施步骤,兼顾重视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

③一日活动:安全意识渗透注重幼儿的参与、如晨午检、紧急疏散演练、入离园安全,以教育观察记录、教养笔记、教育图集的形式进行积累,分析。

④户外游戏:侧重幼儿运动安全、自护能力的训练和提高,详实记录幼儿间互动行为规则习惯的养成过程,以图文研究日志的形式呈现出来。

⑤反思:在上述环节的基础上,教师不断分析和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

并且须掌握必要的反思策略,养成在教养中自觉反思的习惯。

⑥记研究日志:将教学内容、活动、认识、反思、假设、分析、感想、评估等,及时记入日志。

⑦找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修正和规范自己的教学策略与行为。

4.将课题各领域的研究进程和成果进行联动讨论、在课题参与班级进行实践共享。

5.总结第二阶段的研究工作。

(三)研究总结阶段(2019年3月1日—2019年5月15日)1.组织教师收集、归纳、整理、分析研究的资料。

2.编辑《集体教学活动设计集》,《论文集》,《研究日志》、《观察记录》,《活动反思》。

3.在对研究资料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撰写课题结题报告。

4.进行结题的准备工作。

七、研究的内容与特色(1)安全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随处可见又没有固定的教育模式,幼儿作为受教育的个体由于家庭、个性差异而千差万别。

(2)虽然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对日常生活中潜在的危险缺乏预见性差,但正因为幼儿安全知识少,恰恰可塑性高。

(3)根据现阶段多数家庭安全教育方法单一、内容少而欠普及,导致个人安全意识淡薄,学校安全教育相对滞后,幼儿期是社会意识形态萌发、形成的黄金期,有利于安全意识的长期积累养成。

(4)幼儿安全意识的培养需要在老师、家庭的教育、培养下逐步形成。

幼儿期形成全面、健康、科学的安全意识,孩子的一生将会减少许多无谓的伤害,而良好的安全意识也将会为其一生的健康成长和平安发展奠定基础、保驾护航。

依据以上假设所提出的问题,我们将运用多年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积累的经验,在幼儿安全教育活动中进行一系列的研究和探索。

八、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本研究准备对幼儿园的幼儿及家长进行安全教育现状调查,对幼儿园全体教职工进行安全教育现状调查,进行分析。

获取一定数量和质量的研究数据。

对不同年龄段幼儿安全教育进行研究,内容涉及到各领域集体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家庭安全教育培训指导、幼儿园一日活动安全教育、幼儿户外游戏安全教育等,解决好几方面问题。

阶段成果:1.调查报告:调查梳理幼儿期性认知现状以及影响幼儿性教育发展的若干因素的调查研究。

2.《集体教学活动设计集》:可以在教材现有内容上不断完善提炼设计,也可以针对社会上频发安全问题方面自行设计课例,提倡写详案,课例有说课、评课、反思、研究日志、教养笔记等环节,推陈出新。

3.《家庭安全教育集》:制定具体方案,预设提出安全教育前、中、后的目标,根据研究进程随时讨论,总结、调整实施步骤,兼顾重视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

4.《一日活动观察记录》:安全意识渗透注重幼儿的参与、如晨午检、紧急疏散演练、入离园安全,以教育观察记录、教养笔记、教育图集的形式进行积累,分析。

5.《活动反思集》:在上述环节的基础上,教师不断分析和反思自身的教育行为。

并且须掌握必要的反思策略,养成在教养中自觉反思的习惯。

6.《研究日志集》:将教学内容、活动、认识、反思、假设、分析、感想、评估等,及时记入日志。

7.《论文集》:收集课题组成员撰写的各领域研究论文。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