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

肝功能衰竭诊疗指南


人工肝支持治疗




1. 治疗机制和方法 人工肝是指通过体外的机械、理化或生物装置,清除各种有 害物质,补充必需物质,改善内环境,暂时替代衰竭肝脏的 部分功能的治疗方法,能为肝细胞再生及肝功能恢复创造条 件或等待机会进行肝移植。 2. 适应证 (1)各种原因引起的肝功能衰竭早、中期,PTA在20%~ 40%之间和血小板>50×109/L的患者为宜;晚期肝功能衰 竭患者也可进行治疗,但并发症多见,应慎重;未达到肝功 能衰竭诊断标准,但有肝功能衰竭倾向者,也可考虑早期干 预。 (2)晚期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术前等待供体、肝移植术后排 异反应、移植肝无功能期的患者。

内科综合治疗 并发症治疗
出血
肝肺综合征 1.PaO2《80mmhg时应给予氧疗,通过鼻导
管或面罩给予低流量氧(2-4L/min),对于 氧气需要量增加的患者,可行加压面罩给氧 或行气管插管后上同步呼吸机
内科综合治疗 并发症治疗




肝肾综合症诊断标准 1.严重肝病基础上,血肌酐升高》1.5mg/dl,无休克 2.无低血容量,定义为至少停用2天利尿剂并且白蛋白1g/kg/ 天直到最大100g/天扩容后,肾功能无持续性改善 3.目前或近期无使用肾毒性药物 4.无肾实质疾病,定义为蛋白尿<500mg/天,无镜下血尿和 肾脏超声正常 治疗 1.一般治疗,2.药物治疗:及早治疗自发性腹膜炎、白蛋白、 特利加压素,3.TIPS,4.肾脏替代治疗,5.肝移植

九、肝功能衰竭的治疗
目前肝功能衰竭的内科治疗尚缺乏特效药物和
手段。原则上强调早期诊断、早期治疗,针对 不同病因采取相应的综合治疗措施,并积极防 治各种并发症。 有条件者早期进行人工肝治疗 效果不佳,有条件者可行肝移植治疗
内科综合治疗一般支持治疗
卧床休息,减少体力,减轻肝脏负担
推荐肠道内营养 积极纠正低蛋白血症,补充白蛋白或新鲜血




3. 相对禁忌证 (1)严重活动性出血、或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者; (2)对治疗过程中所用血制品或药品如血浆、肝素和鱼精 蛋白等高度过敏者; (3)循环功能衰竭者; (4)心脑梗死非稳定期者; (5)妊娠晚期。 4. 并发症 人工肝治疗的并发症有过敏反应、低血压、继发感染、出血、 失衡综合征、溶血、空气栓塞、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等。 随着人工肝技术的发展,并发症发生率逐渐下降,一旦出现, 可根据具体情况给予相应处理。
竭和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可分为 早期、中期和晚期。
1.早期
(1)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呕吐和腹胀
等严重消化道症状; (2)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 ≥171μmol/L或每日上升≥17.1μmol/L); (3)有出血倾向,30%<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40%; (4)未出现肝性脑病或明显腹水。

肝衰竭分类强调疾病的发展过程
急性与亚急性肝衰竭都强调无基础肝病史,
有无肝病史一直是我国与国外在急性、亚急 性肝衰竭定义中的区别 以往有HBV携带者此次发生肝衰竭,则不能 称为急性肝衰竭或亚急性肝衰竭 我国在肝衰竭诊断中强调疾病整个发展过程, 国外更看重本次疾病发作的影响
七、分期
根据临床表现的严重程度,亚急性肝功能衰
内科综合治疗 并发症治疗
细菌或真菌感染
1.推荐常规行血常规和其他体液的病原学检
查,一般不推荐常规预防性使用 2.一旦出现感染,应首先根据经验选用抗菌 药物,并及时根据培养或药敏结果调整用药
内科综合治疗 并发症治疗



低钠血症及顽固性腹水 1.低钠血症是失代偿期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 2.低钠血症、顽固性腹水与急性肾损伤相互关联 3.从源头上处理低钠血症是预防后续并发症的关键措施 4.水钠潴留所致的稀释性低钠血症是常见原因 5.临床上传统的补钠方法不仅疗效不佳,反而易导致脑桥髓 鞘溶解症 6.托伐普坦作为精氨酸加压素V2受体阻滞剂,可通过选择性 阻断集合管主细胞V2受体,促进自由水的排泄,已成为治疗 低钠血症及顽固性腹水的新途径
一、定义
多种因素引起的严重肝脏损害
导致其合成、解毒、排泄和生物转化等功能
பைடு நூலகம்
发生严重障碍或失代偿 出现以凝血机制障碍和黄疸、肝性脑病、腹 水等为主要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
二、病因
病因
在我国引起肝功能衰竭的主要病因是肝炎病
毒(主要是乙型肝炎病毒),其次是药物及 肝毒性物质(如酒精、化学制剂等)。在欧 美国家,药物是引起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 竭的主要原因;酒精性肝损害常导致慢性肝 功能衰竭 。儿童肝功能衰竭还可见于遗传代 谢性疾病。
内科综合治疗 并发症治疗
急性肾损伤及肝肾综合症 1.保持有效循环血容量,低血压初始治疗建议静脉 输注生理盐水 2.顽固性低血容量性低血压患者可使用系统性血管 活性药物,如特利加压素或去甲肾上腺素加白蛋白 静滴,但在颅内高压是慎用 3.保持平均动脉压》75mmhg 4.限制液体入量,24小时总入量不超过尿量 +500~700ml 5.人工肝支持治疗

内科综合治疗 其他治疗
肾上腺皮质激素:尚存在不同意见。非病毒感染性 肝衰竭,若自身免疫性肝炎是其适应症,其他原因 所致的肝衰竭前期或早期,若病情发展迅速且无严 重感染、出血等并发症者,也可酌情使用 促肝细胞生长治疗:可酌情使用肝细胞生长素和前 列腺素E1脂质体等药物,但疗效尚需进一步确定 微生态调节治疗:乳果糖或拉克替醇,以减少肠道 细菌异位或降低内毒素血症及肝病脑病的发生


(3)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 在慢性肝病基础上,短期内发生急性肝功能失代偿的主要临 床表现:①极度乏力,并有明显厌食、腹胀、恶心、呕吐等 严重消化道症状;②短期内黄疸进行性加深,血清总胆红素 大于正常值上限10倍或每日上升≥17.1μmol/L ;③出血倾向 明显,PTA≤40%,且排除其他原因;④失代偿性腹水伴或 不伴肝性脑病。 (4)慢性肝功能衰竭 在肝硬化基础上,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和失代偿。诊断要点为: ①有腹水或其他门脉高压表现;②可有肝性脑病;③血清总 胆红素升高,白蛋白明显降低;④有凝血功能障碍, PTA≤40%。 (5)肝性脑病

内科综合治疗 并发症治疗
脑水肿 1.有颅内压升高者,可给予甘露醇治疗,不推荐预 防性应用 2.袢利尿剂,一般选用呋塞米,可与渗透性脱水剂 交替使用 3.人工肝支持治疗 4.不推荐激素用于控制颅内高压 5.急性肝衰竭患者使用低温疗法可防止脑水肿,降 低颅内压

内科综合治疗 并发症治疗
肝衰竭 Liver Failure
张春华
指南更新
2005年,美国肝病学会(AASLD)《急性肝衰 竭处理》 2006年10月,中华医学会《肝衰竭诊疗指南》 2009年,亚太肝脏研究协会(APASL)《慢加 急性肝衰竭共识》 2011年, AASLD《急性肝衰竭指南更新》 2012年,中华医学会《肝衰竭诊疗指南》
HBV
内科综合治疗 病因治疗
确定或疑似疱疹病毒或水痘-带状疱疹病毒感染:阿 昔洛韦(5-10mg/kg,每8小时静滴),并可考虑肝 移植 药物性肝衰竭:应停用所有可疑药物,N-乙酰半胱 氨酸是药物性肝衰竭病因治疗的首先药物,人工肝 吸附治疗也被用于药物性肝衰竭 妊娠急性脂肪肝:建议终止妊娠,如终止妊娠后病 情仍继续进展,须考虑人工肝和肝移植


肝性脑病 1.去除诱因,如感染,电解质紊乱、出血等 2.限制蛋白质饮食 3.应用乳果糖,口服或高位灌肠,可酸化肠道,促进氨的排出,调节微 生态,减少肠源性毒物的吸收 4.视患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情况酌情选用精氨酸、门冬氨酸等降氨物 质 5.对慢性肝衰竭或慢加急性肝衰竭患者可酌情使用支链氨基酸以纠正氨 基酸失衡 6.对III度以上的肝性脑病建议气管插管 7.抽搐患者可酌情使用半衰期短的苯妥英或苯二氮卓类镇静药物,但不 推荐预防用药 8.人工肝支持治疗

2.中期 在肝功能衰竭早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
发展,出现以下两条之一者: (1)出现Ⅱ度以下肝性脑病和或明显腹水; (2)出血倾向明显(出血点或瘀斑),且20 %<PTA≤30%。
3.晚期 在肝功能衰竭中期表现基础上,病情进一步
加重,出现以下三条之一者: (1)有难治性并发症,例如肝肾综合征、上 消化道大出血、严重感染和难以纠正的电解 质紊乱等; (2)出现Ⅲ度以上肝性脑病; (3)有严重出血倾向(注射部位瘀斑等), PTA≤20%。
浆 注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 注意消毒隔离,加强口腔护理及肠道管理, 预防院感发生
内科综合治疗 病因治疗
DNA 阳性: 肝衰竭早期、中期行抗病毒治疗,效果相对 较好。晚期肝衰竭,因残存肝细胞过少、肝 脏再生能力严重受损,效果不佳 抗病毒药物应选用降低病毒载量速度较快的 核苷类药物:拉米夫定、恩替卡韦、替比夫 定等
肝衰竭发病和宿主、病毒、代谢及毒素有关
我国以HBV感染较多,免疫抑制剂是HBV再
激活的强诱导因素 HBV感染为直接致病机制,大量病毒复制导 致肝细胞营养耗竭 免疫麻痹(于免疫耐受完全不同)是损伤前 提,应以预防为主,放宽了核苷类似物的适 应症(HBV血清学标志物阳性即可)
五、病理
急性、亚急性肝衰竭—肝坏死;慢加急性
(亚急性)肝衰竭—肝坏死与肝硬化同时存 在;慢性肝衰竭—肝硬化 因病理表现的不同,从而导致了临床表现的 差异 肝坏死—黄疸和肝性脑病;肝硬化-门脉高压 如腹水、消化道出血、低蛋白血症、肝性脑 病等
六、分类
急性肝功能衰竭(ALF):急性起病,无基础肝病 史,2周以内出现以II度以上肝性脑病为特征的肝衰 竭临床表现 亚急性肝功能衰竭(SALF):起病较急,无基础肝 病史,2-26周出现肝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 慢加急性(亚急性)肝功能衰竭(ACLF):在慢 性肝病的基础上,出现急性(通常在4周内)肝衰 竭的临床表现 慢性肝功能衰竭(CLF):在肝硬化的基础上,出 现肝功能进行性减退引起的以腹水或肝性脑病等为 主要表现的慢性肝功能失代偿期的临床表现。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