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进展摘要:本文将研究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护理进展,目的是为了提高患者身体健康,改善口腔卫生状况,并结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
因此,本文分析归纳了经口气管插管的口腔护理方法,为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经口气管插管;护理进展;口腔护理长时间以来,采用经口气管插管大部分应用于危重昏迷等生活无法自理的患者。
其好处就是经口气管插管能减少操作步骤以至于不需要花太多的时间在插管上,对病人口腔的伤害程度的减少也起着很大的作用,这慢慢地成为了口腔护理的主要方式。
任何好的事物都有利弊之分,经口气管插管的缺点就是会影响患者的吞咽功能,会大大促进了细菌的繁殖,增加口腔感染的概率是由于接受机械通气时间的患者会导致病情加重,免疫力低下。
基于上述所说的问题,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必须要进行的护理是口腔护理,保证口腔清洁,避免口腔细菌滋生。
在所有患者的口腔护理当中,最让临床护理人员困扰头疼的就是针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如何实施护理。
如何才能让经口气气管插管病人减少感染、避免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
1.经口气管插管的缺点1.1增加口腔感染机会在临床护理中,因为口腔部位时常处于开放状态,局部粘膜没有很好的起到一个保护作用,从而让经口气管插管病人的口腔当中的细菌会在很短的时间加快繁殖。
而人的饮水进食刷牙和漱口等活动可减少和清除口腔致病菌[1]。
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通常情况下为重症患者,会在临床治疗中大量使用到抗生素药物,直接导致菌群的失调,促使口腔当中的细菌异常繁殖,这就导致了口腔黏膜感染,增加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
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由于吞咽困难,唾液的物质不能被咽下,所以又会使病人增加口腔感染的几率。
病人在治疗过程中,会不断的分泌唾液,口腔处于开放状态,如果不及时进行处理,很容易引起细菌感染[2]。
并且,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口腔活动能力将会受到影响,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口腔活动方式,患者不能闭口、咀嚼和说话,增加呼吸频率的同时会使口腔黏膜干燥速度加快,并多数伴有水电解质平衡失调,口腔内PH值失调,这些条件都会增加口腔感染的机会[3]。
如果护理方法不当可造成气管插管深度改变,尤其是老年患者门齿脱落、松动),导致其他不必要的损伤,增加感染率[4]。
1.2产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通常情况下,呼吸道的感染来自于患者的呼吸道、胃肠道等部位,一般来说,患者的呼吸道和胃肠道等部位会导致呼吸道感染的现象发生,通过口咽会引发菌群的入侵。
经口气管插管的病人由于吞咽功能受到限制,因此在口咽部位当中的菌株会通过患者的气囊侧壁直接进入到下呼吸道。
由于患者免疫力下降,并在治疗过程中服用大量的抗生素药物,极容易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5]。
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多数处在镇静状态,患者身体机能反射能力不明显,如果气管未做好气道的封闭,口腔护理液很有可能会流入气管内,进入肺部,这也是导致肺部感染的重要因素。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有9%-28%,严重则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产生的危险因素是由于口咽部定制的病原菌和牙菌斑的形成。
所以,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最为有效的护理方法为口腔护理。
2.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常用口腔护理的方法在目前的临床护理中,常用的口腔护理方法为擦拭法和冲洗法,而在这两种方法中,冲洗法的护理效果要优于擦拭法。
在临床护理中把擦拭法和冲洗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结果却很突乎意外,冲洗法要次于擦拭发,如果使用冲洗法是很难将附在患者口腔黏膜表面的细菌冲洗干净。
在研究口腔护理和预防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关系中时,如果把冲洗法和擦拭法这两种护理方法能很好的结合,会有更加显著的效果发生。
2.1口腔冲洗法在实际的操作中,护士常运用传统的口腔冲洗法。
经过一些医院的临床实践表明,冲洗法代替原有的海绵棒,直接用水流在口腔中清洗,既能够将口腔中的各种污垢清理干净,也可以使得口腔、黏膜以及插管上的细菌及时排出[6]。
冲洗方法的准备工作较长,需要将患者床头抬高至30°,头偏向一侧,头下放置垫枕,固定好插管后,用注射器抽取0.05%冲洗液50ml从唇处缓慢注入,以免速度过快使患者产生不适导致误吸,反复几次冲洗直至清洗完成,再引流干净[7]。
使用冲洗法的优势是清洗液能够充分的与口腔内部接触,清洗液的循环能够将口腔污秽冲洗干净,但是冲洗液不能冲洗咽后壁,是为了防止患者咽部运动误吸[8]。
对于烦躁不安的病人应等待其充分安静后方能进行口腔护理[9]。
陈玉红[10]等人以冲洗法为试验方法,得出其比传统的口腔护理更为有效。
吴方苑[11]等人研究得出,冲洗法进行口腔护理的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口腔护理,但不得不重视的是,临床上要注意气管和气囊的密闭性,至少2人操作,才能起到护理的最佳效果。
口腔冲洗法通过水流在口腔内不断冲洗而排出,对预防口腔及呼吸机相关肺炎有着重要的帮助,其对于口腔炎症、徐袭击相关肺炎、口腔清洁度都有着明显的作用。
预防口腔及呼吸机相关肺炎口腔护理起了一个很大的作用通过其用水在口腔内不断冲洗排出,对于口腔炎症、呼吸机相关肺炎、口腔清洁也有一个狠明显的效果。
2.2冲洗后擦洗法在使用冲洗法时,误吸和吸入性肺炎是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为了避免这一并发症的出现,又使用了冲洗后擦洗法[12]。
冲洗中的冲洗液流动清除口咽深部分泌物,擦洗可使牢固黏附于口唇、牙齿、口腔黏膜等处的分泌物脱落[13]。
冲洗后擦洗法进行不仅能够避免擦洗方法中对污秽处理的不干净缺点,还能够充分清洗患者咽喉部位置[14]。
在冲洗完成后,使用含有灭滴灵药液的棉球擦洗口腔各个部位,能够有效杀灭口腔内的源微生物。
赵益[15]等人用冲洗后擦洗法这一护理方法对口腔细菌数据进行分析显示,先冲洗后擦洗法优于擦洗法,能够有效的牙菌斑、牙垢、颊黏膜皱襞等死角部位的污垢清晰干净,避免细菌滋生。
相比于冲洗法,冲洗后擦洗法先通过冲洗液在口腔不断的循坏流动,将口腔中的微生物冲洗干净,并用棉球在各个方向,各个齿、颊等擦洗,两者共同作用,起到的效果明显,引发的呼吸机肺炎的可能性较少。
2.3早期强化护理早期强化护理是在插管前使用相关药液等进行口腔擦洗,在插管口腔刷洗和冲洗的方式进行每天3次的护理方法。
此种口腔护理方法能够对经口器官插管机械通气患者口咽部的细菌数量起到抑制作用,在临床上已经取代传统的口腔护理方法得到广泛的运用[16]。
龙云[17]在探讨中医早期强化口腔护理为护理方法的研究中发现,采用插管前口腔擦洗1次,插管后采用刷洗和冲洗的方式每天3次,使用0.1%聚维酮碘,口腔护理前咽拭子菌落数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低,并且减少机械通气的时间。
使用早期强化护理对经口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患者有着良好的作用,尤其以其操作方便,效果良好比常规口腔护理方法更合适临床推广[18]。
2.4基于Beck口腔评分综合口腔护理根据口唇、口腔黏膜、牙龈、舌头、牙齿、唾液5个项目对Beck口腔护理进行综合打分,并根据打分情况来表现口腔健康状况,从而进行护理。
Beck评分简单易操作,评估者能够在短时间内对病人进行口腔健康状况的了解[19]。
通常情况下Beck口腔评分护理运用在危重病人实施口腔护理计划及评价前使用标准化方法对口腔进行临床评估上。
王婉洁[20]等人通过对Beck口腔评分,对气管插管病人进行口腔异味的综合护理,得出结果表明使用以Beck口腔评分为指导的综合性口腔护理,能够改善口腔健康,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降到最低。
Ames[21]等进行了经口气管插管口腔护理的系统培训并且使用Beck口腔护理评估表BOAS来评价口腔卫生状况及决定口腔护理频次结果显示提高了口腔护理质量。
3.选择适当的口腔护理药液要向将口腔护理上升到经口气管插管患者的最佳护理中,就应该在采取有效的口腔护理方法时加入适当的口腔护理药液。
口腔护理药液的使用能够减少口臭、细菌滋生等情况的发生,要想提高护理质量,在采用适当的护理方法时也得正确选择口腔护理药液来减轻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发生口臭、口腔溃疡等并发症的发生。
口腔护理药液能够控制口腔炎症的发生,起到杀菌、消毒等作用。
3.1益口含漱液对于没有测定口腔PH值的情况下,药液以碱性漱口液为主。
传统的漱口液以生理盐水和2.5%碳酸氢钠为主,却对口腔内部的杀菌有着局限性。
益口含漱液是一种以三氯羟基二苯醚为主要抗菌成分,并加以茶多酚、丙三醇、薄荷脑等提取物配置而成的,对细菌的细致有着明显的作用[22]。
李礼娟[23]研究表明,益口含漱液在使用后6h,仅有少数几例病人产生口臭,而传统口腔护理全部发生口臭。
传统的口腔护理也不能有效的对病人的口腔清洁,感染的概率较高。
一些科室没有测定口腔PH值的条件,一般用2.5%的碳酸氢钠和生理盐水进行口腔酸碱平衡度的中和,并使用益口含漱液进行消毒。
3.2双氧水经口气管插管病人在口咽部位置的主要细菌为革兰阴性杆菌,针对这样的病菌使用生理盐水并没有效果,因为生理盐水只具有清洁的效果,不具备杀菌的功能[24-1]。
双氧水和呋喃西林液两种药液适用于长时间使用的经口气管插管病人[24-2]。
处于双氧水具有防臭和防腐的功能,范萍等人在医学研究中表明,不同浓度的双氧水能够预防口腔炎的发生,经过口腔护理之后在患者口腔当中的细菌数量和口腔炎的发生率并没有显著性的差异,但是口腔当中的PH值则会影响到口腔炎的产生。
研究表明,在针对口腔内有出血或有口臭时,可选用1%-3%的双氧水溶液,能够对起到抑菌的作用[25。
使用双氧水,口腔内PH值维持在6.6-7.1,酸碱平衡度能够有效控制,相对于其他护理液,其能够有效的控制口臭和口腔炎的发生。
3.3呋喃西林液呋喃西林液没有味道,对病人的口腔黏膜没有刺激性,能够在最大程度上控制黏膜的感染,并有效清除病人口腔当中所产生的分泌物,有利于预防肺部感染。
护士在护理时采用1:5000呋喃西林液刷蘸在软牙刷上,从两侧嘴角向口腔清洗,并对各个侧面进行全方位的冲洗。
呋喃西林液早晚两次,有利于口腔清洁。
孙灵娅[26]等人对呋喃西林液在经口气管插管护理上研究发生,呋喃西林液对黏膜无刺激,能够减少黏膜感染,有效清楚口腔分泌物。
冯绍杰[27]等人使用呋喃西林冲洗法,得出口腔疾患发生率、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口腔清洁度等均比传统的护理药液效果明显。
3.4洗必泰0.05%洗必泰对细菌的抑制有着较为明显的作用。
洗必泰的使用根据不同的护理方法,其最为常见的是采用0.05%洗必泰药液从不同方向对口腔进行冲洗,并将口腔内的痰液进行处理,之后重复用0.05%洗必泰根据冲洗和擦洗的方式对气管插管上的污物进行处理直至清洗干净。
倪乐凤[28]等人采用0.05%洗必泰药液对经口气管插管病人进行护理,其在口腔内不断流动,冲击黏膜、舌面以及齿缝中的细菌,能够有效控制细菌数量。
国外学者N Roberts[29]等分析,研究表明使用洗必泰口腔护理,能有效减少牙菌斑、抑制革兰阴性菌生成,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