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1.1【教学设计】《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中图版)

1.1【教学设计】《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中图版)

《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
课程标准的表述看,本节教学内容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各种人口增长的模式及地区分布,而且更重要的是要求学生学会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和地区分布。

课标强调“分析”,其实质是注重学习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的分析方法和过程。

通过对世界总人口增长的不同阶段以及当代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比较分析,获得世界人口增长模式及时空分布的认识,形成有用的分析方法和能力。

并通过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途径,分析各种人口增长模式对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有利和不利之处,让学生对我国所实施的计划生育政策形成正确的认识和树立正确的人口观。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世界人口增长的阶段性,各阶段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规律。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2.了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差异
3.学会运用图表分析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习了解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转变规律和地区分布,查找资料探究本地人口增长模式和形成原因,从而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通过学习和了解我国人口的增长和所采取的人口政策,树立学生正确的人口发展观。

〖重点〗人口增长模式及其特点。

〖难点〗人口增长模式的地区分布
3、四季的形成。

1、做好预习和导学案。

2、多媒体课件。

〖活动1〗了解中国人口和世界人口的增长情况。

〖活动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的因素有哪些?
〖活动3〗读图1-1-2(世界人口增长),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特点。

(1)世界人口增长的总趋势是什么?
(2)世界人口增长的“拐点”出现在什么时间?为什么?
◆教学重难点

◆课前准备

◆教学过程
〖活动4〗读图1-1-3(世界人口增长阶段),分析世界人口增长的阶段性。

(1)世界人口增长的变化具有什么规律性?
(2)世界人口增长大致经历了几个阶段?
(3)世界人口增长各阶段人口增长的特点是什么?
〖活动5〗如何阅读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活动6〗读图1—1—4、图1—1—5、图1—1—6(三种人口增长模式),分析回答:(1)这种人口增长模式有什么特点?
(2)主要分布在哪些国家和地区?
(3)有哪些有利与不利之处?
〖活动7〗读表1—1—1(1750—1940年世界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的地区差异),分析回答:
(1)两类地区的“三率”高低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2)两类地区“三率”的变化有什么区别?为什么?
〖活动8〗读图1—1—7(世界各洲人口增长及2002年各国家和地区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分析回答:
(1)目前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多,哪个大洲的人口最少?
(2)从1900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加得最多/少?
(3)从1900年以来,哪个大洲的人口增长得最快/慢?
(4)1900-1950年人口增长得最快/慢的大洲是哪个?1950-2002年人口增长得最快/慢的大洲是哪个?
(5)欧洲和北美洲在人口增长方面有什么异同,为什么?
〖活动9〗如何阅读和分析图1—1—8(20世纪世界各大洲和地区的人口增长情况)?
〖活动10〗探讨下列问题:
(1)为什么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为什么发达国家人口增长缓慢?两类国家面临的人口问题有什么不同?
(2)为什么俄罗斯有人提出“一夫四妻”的荒唐法案?(3)怎样的人口增长才是合适的?
【课堂小结】
请同学们分析中国人口增长模式的变化过程
◆教学反思
略。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