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人文历史)-试卷36(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8,分数:36.00)1.下列关于珠算的说法,错误的是( )。
(分数:2.00)A.我国历史上对珠算最早的文字记录来自东汉的《数术记遗》B.珠算是我国第30个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C.“半斤八两”的说法来源于二五珠算盘的进制方式D.世界上最大算盘的吉尼斯世界纪录由我国辽宁省阜新市持有√解析:解析:2009年10月25日,我国辽宁省阜新市制作出了一个长13.11米的算盘,这是吉尼斯世界纪录上最长的算盘;吉尼斯世界纪录中最大算盘的纪录由印度持有。
故本题选D。
2.成语“入木三分”“东床快婿”的主人翁是( )。
(分数:2.00)A.王羲之√B.颜真卿C.柳公权D.欧阳询解析:解析:东晋时期著名书法家王羲之7岁时开始练习书法,他练字十分刻苦,经常在水池边练字,池水都染黑了。
33岁时写《兰亭集序》,37岁写《黄庭经》,后来因更换写字的木板,工匠发现王羲之笔力强劲,字迹已透入木板三分深。
这就是“入木三分”的来历,后用“入木三分”形容书法笔力道劲,也比喻见解、议论深刻、确切。
东晋大臣郗鉴在建康时听说琅琊王氏的子侄都很英俊,就派门生送信给王导,想在琅邪王氏家族中挑选女婿,王导让送信的门生去自家的东厢房随便选择。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值得称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吃胡饼,唯独他神色自若,好像漠不关心似的。
”郗鉴说:“这人真是好女婿!”郗鉴打听这个青年是谁,原来是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郗蝽嫁给了他。
这就是“东床快婿”的来历,该成语后用来指为人豁达、才能出众的女婿,是女婿的美称。
故选A。
3.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是( )。
(分数:2.00)A.《春秋》B.《资治通鉴》C.《左传》√D.《竹书纪年》解析:解析:《左传》原名《左氏春秋》,又称《春秋左氏传》,相传为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是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因此本题选C。
4.下列诗词中,不是描写节日情景的是( )。
(分数:2.00)A.鹊辞穿线月,花入曝衣楼B.樱桃桑椹与菖蒲,更买雄黄酒一壶C.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D.重湖叠崛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解析:解析:A项出自李贺的《七夕》,由其中的“鹊辞穿线月”可知描写的是七夕节,七夕节有曝衣的习俗;B项描写的是端午节,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C项出自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描写的是元宵节。
D项出自柳永的《望海潮》,描述的是杭州的繁荣壮丽景象,并不涉及节日,故选D。
5.下列《水浒传》中人物、绰号及其事迹对应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00)A.晁盖——托塔天王——怒杀阎婆惜B.林冲——豹子头——火烧草料场√C.李逵——青面兽——中州劫法场D.鲁智深一—花和尚一—误闯白虎堂解析:解析:A项,怒杀阎婆惜的是宋江。
B项正确。
C项,李逵绰号是黑旋风,青面兽是杨志。
D项,误闯白虎堂的是林冲。
因此本题选B。
6.王羲之擅长书法,少从卫夫人(铄)学书法,后草书学张芝,正书学钟繇,博采众长,精研体势,一变汉魏以来波挑用笔,独创圆转流利之风格,隶、草、正、行各体皆精,被奉为“书圣”。
其作品( )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分数:2.00)A.《兰亭集序》√B.《快雪时晴帖》C.《孔侍中帖》D.《频有哀祸》解析:解析:《兰亭集序》是书法家王羲之所作的作品,是中国晋代书法成就的代表,共计324字,通篇语言流畅,不勉强藻饰、通俗自然,结合骈句、骈散,堪称历代名篇。
《兰亭集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
故选A。
7.“它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
”这里的“它”即著名画作( )。
(分数:2.00)A.《游春图》√B.《溪山行旅图》C.《潇湘图》D.《富春山居图》解析:解析:《游春图》为隋代画家展子虔所作,描绘了江南二月桃杏争艳时人们春游的情景。
全画以自然景色为主,放目远眺,青山耸峙.江流无际,花团锦簇,湖光山色,水波粼粼,人物、佛寺点缀其间。
它的出现,结束了“人大于山和水不容泛、树木若伸臂布指”的早期幼稚阶段,使山水画进入青绿重彩、工整细巧的崭新阶段。
故本题选A。
8.下列作者和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
(分数:2.00)A.《被缚的普罗米修斯》《阿伽门农》《善好者》——埃斯库罗斯B.《埃阿斯》《俄狄浦斯王》《安提戈涅》《厄勒克特拉》——索福克勒斯C.《美狄亚》《希波吕托斯》《特洛伊妇女》《酒神的伴侣》——欧里庇得斯D.《伊利亚特》《奥德赛》《蛙鼠之战》——希罗多德√解析:解析:D项作品对应的作家为古希腊作家荷马。
故选D。
9.我国南方的“社日节”在北方称为( )。
(分数:2.00)A.腊八节B.“龙抬头”节√C.寒食节D.中元节解析:解析:社日是古代农民祭祀土地神的节日。
汉以前只有春社,汉以后开始有秋社。
自宋代起,以立春、立秋后的第五个戊日为社日。
农历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春社日,也就是“二月二”,是我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
这一节日习俗起源很早,是从上古时期人们对土地的崇拜产生、发展而来的,并在南、北地区形成了不同的节俗文化一一南方为“社日”,北方为“龙抬头”节。
“龙抬头”节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汉族民间传统节日。
人们庆祝“龙抬头”节,以示敬龙祈雨,让老天佑保丰收。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B。
10.下列诗句反映的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排序正确的是( )。
①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②英明领袖来掌舵,革命磅礴向前进③叱咤风云除帝制,峥嵘岁月转乾坤④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分数:2.00)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③①②④D.①③④②解析:解析:①出自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的《狱中题壁》,这是他在戊戌变法失败临刑前所作诗句。
③中比较关键的是“除帝制”三字,在我国历史上,辛亥革命废除了中国长达两千多年之久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是一次伟大的革命运动。
④出自毛泽东的《长征》,描述的是红军在长征过程中渡过金沙江、强渡大渡河两次军事行动。
②中的“英明领袖”明显指的是毛主席,“英明领袖来掌舵”指的是遵义会议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军和全党的领导地位。
渡过金沙江与强渡大渡河都发生于遵义会议之后。
而戊戌变法早于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早于遵义会议。
故应选B。
1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00)A.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及其他行省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B.理藩院是清朝统治蒙古、回部及西藏等少数民族的最高权力机构,也负责处理对俄罗斯的外交事务C.都察院,明清时期官署名,由前代的御史台发展而来,主掌监察、弹劾及建议D.翰林院始创于唐朝,废除于清朝光绪三十一年,在各朝各代,翰林院始终是社会中地位最高的士人群体,集中了当时知识分子中的精英解析:解析: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国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区军政事务的中央机关,A项说法错误。
故选A。
12.鲁迅曾这样评价过曹操,“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
我虽不是曹操一党,但无论如何,总是非常佩服他”。
下列典故中的主人公不是曹操的一项是( )。
(分数:2.00)A.望梅止渴B.割发代首C.乐不思蜀√D.分香卖履解析:解析:“乐不思蜀”原指蜀后主刘禅甘心为虏不思复国。
后用来比喻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的环境中去。
典故出自《三国志·蜀书·后主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问禅曰:‘颇思蜀否?’禅曰:‘此间乐,不思蜀。
’”A、B、D三项都是关于曹操的典故。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C。
13.中国古代的数学家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下列古代数学家与其成就对应不正确的一项是( )。
(分数:2.00)A.刘徽——割圆术B.杨辉一—垛积术C.李治——天元术D.秦九韶——《九章算术》√解析:解析:中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的数学著作是《数书九章》。
《九章算术》是中国汉族学者在古代第一部数学专著,是“算经十书”中最重要的一种,成书于公元一世纪左右,《九章算术》没有作者,它是一本综合性的历史著作。
A、B、C项均正确。
故本题答案为D。
14.(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材料中的“瓦子”又名“瓦肆”,是宋代的( )。
(分数:2.00)A.商业场所B.娱乐兼营商业场所√C.娱乐场所D.商业兼营娱乐场所解析:解析:随着城市的繁荣,宋代的市民阶层不断壮大,市民文化生活也丰富起来。
东京城内出现了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即“瓦子”。
故本题应选B。
15.下列史实描述有误的是( )。
(分数:2.00)A.秦统一六国最先吞并的是韩国B.秦从统一六国到灭亡共经历15年C.夏朝是中国第一个世袭制朝代D.周朝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王√解析:解析:周朝共传31代38王,共计791年。
周朝分为“西周”与“东周”,西周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王。
D项表述错误,因此本题选D。
16.我国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在哪一时期?( )(分数:2.00)A.南宋末年B.明朝√C.清朝D.民国时期解析:解析:明中期以后,在江南一些地区逐渐出现了以丝织为业的“机户”,机户出资开设机房,雇用机工进行生产,这种“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意味着我国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至清代,资本主义萌芽继续发展,手工工场规模进一步扩大.分工更为细密。
17.下列哪一条约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同时也是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工具的标志?( ) (分数:2.00)A.《南京条约》B.《天津条约》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解析:解析:《辛丑条约》禁止人民参加反帝运动,该条约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中国彻底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D。
18.中日甲午战争期间,日本对中国一城市发动了一场大屠杀,它以发生所在地命名,被称为( )。
(分数:2.00)A.旅顺大屠杀√B.威海卫大屠杀C.奉天大屠杀D.荣城大屠杀解析:解析:1894年11月,日军攻占旅顺后,对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奸,死难者约2万人,只有埋尸的36人幸免于难,后经考察生还者大概约800余人,这就是震惊世界的旅顺大屠杀。
二、多项选择题(总题数:8,分数:16.00)19.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是( )。
(分数:2.00)A.冯梦龙,字犹龙,号墨憨斋主人,别称顾曲散人,小说家,代表作有《喻世明言》《警世通言》《醒世恒言》B.宋词是继唐诗之后的又一种文学体裁,基本分为婉约派、豪放派两大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