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西方经典导读考题及答案

西方经典导读考题及答案

1就你读过的中国和西方文学作品谈谈你的不同印象和感受《千年一叹》:这是一本日记,写的是在千年之交,余秋雨先生随香港《凤凰卫视》考察人类文明遗迹的经历。

一个柔弱的学者、书生,数万公里的越野行程,何等的不易?这是对人类文明的一种执着追求、虔诚朝拜。

沿着人类古代文明的路基前行,却发现竟然有那么多路段战壕密布、荒草迷离、盗匪出没!人类正在慢慢亲手毁掉自己的文明。

或许是对余秋雨先生的尊敬,我对这本书的感觉颇为良好,读书的同时既领略了沿途的奇闻轶事、还有余先生思辩的精神、对文明衰落的厚重情感;对当地贫穷落后的现状的痛惜;以及对当地人的愚昧、麻木的痛恨所感动。

心里不禁的为余秋雨先生的此行叫好,一本在世界最危险、最有人类文明仓桑感的地方写成的日记,大大的解决了我的饥渴。

《麦田守望者》:是美国作家塞林格的名著。

它客观又深刻地指出了青少年在成长过成中所面临的种种问题。

《麦田里的守望者》之所以能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点还由于作者创造了一种新颖的艺术风格。

全书通过第一人称,以一个青少年的口吻叙述了自己的所思所想、所见所闻和行为举止,也以一个青少年的眼光批判了成人世界的虚伪面目和欺骗行径。

作者以细腻深刻的笔法剖析了主人公的复杂心理,不仅抓住了他的理想与现实冲突这一心理加以分析,而且也紧紧抓住了青少年青春期的心理特点来表现主人公的善良纯真和荒诞放纵。

小说中既用了“生活流”,也用了“意识流”,两者得到了巧妙的结合。

在语言的运用上,本书也独创一格。

全书用青少年的口吻平铺直叙,不避琐碎,不讳隐私,使用了大量的口语和俚语,生动活泼,平易近人,达到了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使读者更能激起共鸣和思索,激起联想和反响。

雾都孤儿》:
小说描写了善与恶、美与丑、正义与邪恶的斗争,赞扬了人们天性中的正直和善良,也揭露抨击了当时英国慈善机构的虚伪和治安警察的专横。

同时,作品又带有浓厚的浪漫主义情调,充满着人道主义情怀。

整部小说曲折惊险,让人不仅为奥里弗的身世叹息,为坏人说愤怒,被善良人所感动,为奥里弗最后的幸福生活而高兴。

《红楼梦》是一部具有深广的文化内涵和高度的思想内容的奇书,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传统文化思想的最高综合和体现,具有高度现实主义的悲剧结构“语言简洁,善用俗语诗文。

通过日常生活反复细致的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把人物置于生活冲突中,用人物行为鲜明表现人物性格和精神面貌。

以其杰出的现实主义创作成就,为当时和后世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
2分析阿基琉斯的性格特征:
①勇敢、坚定、蔑视命运的战斗精神②温和善良与凶暴,残忍交织的个性③浓烈的个人意识与荣誉感。

阿硌琉斯表现了古希腊个人主义的文化价值观和希腊民族激情汹涌,昂扬乐观、个人荣誉高于一切的民族精神和民族性格,是任性单纯的古代英雄典型。

3为什么说神曲是欧洲新世纪到来的启明星
《神曲》是一部充满隐喻性、象征性,同时又洋溢着鲜明的现实性、倾向性的作品。

但丁借贝阿特丽切对他的谈话表示,他写作《神曲》的主旨,是“为了对万恶的社会有所裨。

《神曲》思想内涵明确,即映照现实,启迪人心,让世人经历考验,摆脱迷误,臻于善和真,使意大利走出苦难,拨乱反正,寻得政治上、道德上复兴的道路。

《神曲》还表露了反对中世纪的蒙昧主义,提倡文化,尊重知识的新思想。

但丁称颂人的才能和智慧,对于教会排斥和否定的古典文化,他更是推崇备至。

因但丁生活在充满动乱的中世纪末期,他写的《神
曲》代表了中世纪文学的最高成就,同时又表现出文艺复兴时期的思想特征。

故而他被恩格斯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神曲》与意大利的现实和历史有着密切的关系,与人生道路的选择有着密切的关系,因而它又具有很强的批判现实和弘扬正义的深刻思想内涵。

体现了作者对和平、仁爱以及万物有序的理想的追求。

称为欧洲文艺复兴的标志,开始了人文主义的丰碑
4谈谈对堂吉诃德形象及现实意义的理解
堂吉诃德形象:耽于幻想,脱离现实,行为荒唐、鲁莽,不会吸取教训。

但出于善良的动机,奉行一种崇高的原则(锄强扶弱,伸张正义),他要做一个行侠仗义的骑士,要锄强扶弱、伸张正义,并为此而奋不顾身,具有自我牺牲的精神,行为荒唐鲁莽但表现出为了维护真理奋不顾身的牺牲精神,他在主观上是追求和维护真理,只是他所追求的是脱离实际、早已过时的“骑士道”,所以注定只能碰壁,害人害己。

他可笑又可悲,可亲又可敬,是一个悲剧性与喜剧性结合的人物。

意义:深刻地揭示了人们自身存在的理想与现实的矛盾。

堂吉诃德身上寄托了作者人文主义的理想,堂吉诃德同情被压迫的劳动人民,痛恨专制残暴,向往自由,把维护人的正当权利与尊严,锄强扶弱,消除人世间的不平作为自己的理想。

他的所作所为表达了人文主义者的心声,堂吉诃德对自由、对平等、对爱情、对司法制度,甚至对文学艺术都有新的人文主义见解。

在他的荒唐行为中潜藏着高贵合理的因素,使人觉得他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

体现出了其“文艺复兴”这一新旧交替的时代意义。

5简述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代表作品四大悲剧的故事梗概
a莎士比亚的生平:1564年生于英国中部的瓦维克。

莎士比亚幼年在当地文法学校读书。

13岁时家道中落,此后辍学经商,22岁时前往伦敦,在剧院工作,后来成为演员和剧作家;1597年重返家乡购置房产,度过人生最后时光。

他虽受过良好的基本教育,但是未上过大学。

1596年,他以他父亲的名义申请到“绅士”称号和拥有纹章的权利,又先后3次购置了可观的房地产。

1603年,詹姆士一世继位,他的剧团改称“国王供奉剧团”,他和团中演员被任命为御前
福。

他在接近天命之年时隐退回归故里斯特拉福(1612年左右)。

1616年4月23日莎士比亚在其五十二岁生日前后不幸去世,葬于圣三一教堂。

b.四大悲剧故事梗概:《哈姆雷特》:丹麦国王在花园打盹时突然死去。

他的弟弟克劳迪亚斯接替王位,又娶原王妃为妻,前国王的儿子哈姆雷特对父亲的死因有所怀疑,忧郁过度,终日愁容满面。

他听从好友的劝告,半夜跟出现在城堡上的父亲幽灵相会,终于得知父王是克劳迪亚斯与母亲合谋害死的。

为了取得证据,他特地请来了一批戏子,在王宫里演出一出十分相似的杀人剧,将父王当时被杀的经过表现出来。

哈姆雷特一看母亲与叔叔的反应,便明白了真相。

大臣波洛尼亚斯有个女儿叫奥非莉娅,她仪表出众,清丽纯洁,痴心地爱着哈姆雷特。

但哈姆雷特由于父仇未报,故意对奥菲莉娅十分冷淡。

狡猾的克劳迪亚斯也了解到哈姆雷特的真心实意,于是施展计谋。

哈姆雷特由于失算,误将躲在幕后听他与奥菲莉娅谈话的波洛尼亚斯刺死,奥菲莉娅承受不了失去恋人和父亲的打击精神崩溃,失足落水而死。

波洛尼亚斯的儿子闻讯从国外赶来,誓死要为父妹报仇。

克劳迪亚斯叫他跟哈姆雷特决斗,并且在剑头敷以毒药。

那天,皇宫大厅里刀光剑影,杀气腾腾。

间歇时,克劳迪亚斯叫哈姆雷特喝一杯已下了毒的酒,
母亲深受良心谴责,一把夺过喝下,当着儿子的面死去。

哈姆雷特义愤填膺,挥剑击中对手,冷不防也被对手暗剑刺伤。

顿时毒性发作。

哈姆雷特拼足最后的力气将十恶不赦的克劳迪亚斯刺死,为父报了仇,自己也倒下了。

《麦克白》:苏格兰国王邓肯的表弟麦克白将军,为国王平叛和抵御入侵立功归来,路遇三个女巫。

女巫对他说了一些预言和隐语,说他将进爵为王,但他并无子嗣能继承王位,反而是同僚班柯将军的后代要做王。

麦克白是有野心的英雄,他在夫人的怂恿下谋杀邓肯,做了国王。

为掩人耳目和防止他人夺位,他一步步害死了邓肯的侍卫,害死了班柯,害死了贵族麦克德夫的妻子和小孩。

恐惧和猜疑使麦克白心里越来越有鬼,也越来越冷酷。

麦克白夫人神经失常而自杀,对他也是一大刺激。

在众叛亲离的情况下,麦克白面对邓肯之子和他请来的英格兰援军的围攻,落得袅首的下场。

《奥赛罗》:奥赛罗是威尼斯公国一员勇将。

他与元老的女儿苔丝狄梦娜相爱。

但由于他是黑人,婚事未被允许。

两人只好私下成婚。

奥赛罗手下有一个阴险的旗官伊阿古,一心想除掉奥赛罗。

他先是向元老告密,不料却促成了两人的婚事。

他又挑拨奥赛罗与苔丝狄梦娜的感情,说另一名副将凯西奥与苔丝狄梦娜关系不同寻常,并伪造了所谓定情信物等。

奥赛罗信以为真,在愤怒中掐死了自己的妻子。

当他得知真相后,悔恨之余拔剑自刎,倒在了苔丝狄梦娜身边。

《李尔王》:《李尔王》是莎士比亚创作的悲剧。

古代不列颠国王李尔决定根据三个女儿对自己的态度,把国土分封她们。

大女儿和二女儿巧言哄骗李尔,得到了所有的领土,而不会阿谀的三女儿被剥夺继承权,赶出国门,远嫁法兰西。

此后,失权的李尔王被两个女儿虐待逼迫,骄傲暴怒的李尔王暴风雨之夜流浪荒野。

三女儿带兵讨伐姐姐,不幸和李尔一道被俘。

她被处死,李尔王也悲痛疯癫而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