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编辑需要了解的三大常识
第一部分关于文字处理的常识
一、关于图书大纲
1.编写大纲前需要认真研究书名,查阅相关资料,再开始写大纲及目录;
2.编写大纲整体思路一定要有超越同类图书的独到见解;
3.详细列出1~2级标题的目录,并掌握每级标题下的资料;
4.章与节的观点需保持原创性和独立性。
二、内容风格要求
结构晓畅、文字通俗、标题活泼、贴近读者。
三、关于文字加工的具体操作细则
1.选择资料:最好不要整段取用他人的资料,可以取出段落中最有价值的核心部分再加以修改;
2.提炼新的主题:通过查阅一段资料,从中提炼出与本书相关的新主题;
3.段落合并(或拆分):不是简单的合并(或拆分),要做一些字、词、句方面的修改;
4.段首段尾修改法:段首段尾修改一下后,段落中间部分记得还要改动几处。
此法较适合科技、健康、法律类图书;
5.资料合并法:将几个不同来源的同类资料合并到一起,然后进行删改;
6.段落挪移法:此法主要针对并列式要点性段落,段落中的文字稍稍改动几处,进行段落前后顺序挪移置换。
还可以根据所掌握的资料情况,对“要点性段落”进行增删;
7.文字图表互换法:即将罗列数据的段落转换成图表,或将图表转换成文字;
四、深加工的具体操作细则
1.通读一遍已完成的初稿,将其中的错别字、病句校改过来;
2.统一全书的语言风格;
3.将全书不统一的人名、地名、计量单位、年月份等统一;
4.将前后矛盾的观念、论点,及分级混乱的标题找出来,并一一更正;
5.认真研究各级标题,做出生动活泼、贴近读者的最优标题;
6.为了进一步做好版权规避,再做一次文字方面的修改、润色;
7.通过各种不同的表达元素进一步调整、美化全书版式;
8.需配图的书,标出你认为需要配图的段落,并将画面用简洁的文字说明出来,以供配图人员绘图;
五、差错率
差错率控制在0.2%,版权尽量多改,注意字体变换、图表标出。
第二部分关于资料引应的常识
1.参考书的资料。
每本书索取的资料采用量不超过三千字,并且这三千字必须分散到不同的章节里,每一个小节采用资料原则上不超过500字,最大限度不超过1千字。
2.网站的资料。
仔细查看资料的出处。
看看是否是作者原创,如果是作者原创,采用时需用自己的语言撰改,改变措辞。
如果是编著或整理性质的,可以打碎揉和之后再使用。
3.每本书的资料采集应多元化。
比如一本15万字的书,资料出处不少于50个出处。
第三部分关于著作权的常识
著作权是指文学、艺术、科学作品的作者依法对他的作品享有的一系列的专有权。
它表现为:第一,享有著作权的作者可以决定是否对他的作品进行著作权意义上的使用;第二,他可以决定是否就他的作品实施某些涉及他的人格利益的行为;第三,他可以在必要时请求有关的国家机关以强制性的协助来保护或实现他的权利。
在一般情况下,构成侵害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而应承担侵权责任的行为,应具备下列条件:
一、具有违法性。
著作权法规定具有某种特定资格的公民、法人或非法人单位享有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也就规定了一切他人相对的不得加以妨害的义务。
违反这些义务,就违反了法律。
在某些情况下,法律没有规定他人相对的义务,也就不发生违法行为。
例如,使用不受著作权保护的作品或材料,进行法律不要求经著作权人许可的使用,实施著作权或与著作权有关的权益控制范围之外的行为,均不属于著作权法上的侵权行为。
二、有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
损害是指行为造成他人的财产上的损失和精神上的损害。
损害是违法行为的客观后果。
如果某一行为正在计划当中,尚未造成损害事实,就不构成侵权行为。
例如,出版社擅自将作者的一部书稿取走,准备出版,但由于某些主观上的原因最终没有出版,因而不构成侵权行为。
但如果已经出版,即使一本书也未卖出,也应认为构成侵权。
三、和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也就是说,实施某一行为是造成损害事实这一结果的原因。
例如,某乙基于某甲的一篇文章改写成另一篇文章,擅自交一家报社刊登,某乙这一行为引起损害事实,因而具备侵权行为的一个条件。
如果某乙仅为练笔,基于某甲的一篇文章改写成另一篇文章,并不打算发表,而被热心的某丙见到后,擅自推荐给报社刊登出来,应该认为某丙的行为和造成甲的损害事实有因果关系。
至于某乙仅为练笔的改写,应属于合理使用范围,与损害事实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四、实施行为的人有过错,或虽无过错,但仍依法承担民事责任。
例如,某出版社明知某一作品有著作权,或者没有确切根据地以为它没有著作权,而未经著作权人同意就出版了该作品,这种故意或者过失就是过错,因而具备侵权行为的一个条件。
如果某出版社在不知情和作者乙进行担保的情况下出版作者乙的作品,而后有作者甲提出作者乙的作品是侵权产物后,出版社立即停止出版并调查核实,出版社就没有过错,通常仅由作者乙承担侵权责任;如果出版社没有停止出版,在作者乙的作品确是侵权产物情况下,出版社就有过错,因而与作者乙作为共同侵权行为人负连带赔偿责任。
此外,如果法律明确规定行为人即使无过失,也要承担损害赔偿责任,行为人实施的也是侵权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