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机料法环,案例五真言(五)环境是施工期间必须要考虑的因素,对应不同的环境,在施工期间就要有相对的措施,在考试作答的时候,我们可以把环境理解为施工条件,那么对应施工中的各种环境我们都应该具备哪些措施。
对于市政工程来说,可能影响到施工的有施工环境、自然环境、地质地理环境、社会环境。
对于社会环境,一般包括物价上涨、通货膨胀、政府出条款、工人工资上调、新出台规定、法律等,在市政的考试上考核的不是很多,遇到这类问题,一般案例都会和索赔联系,或者更直接的说是和钱联系,像是这种政府出新条款、新规定、以及出现新法规等属于是国家政策性的调整,风险都是由业主承担。
但是物价上涨、通货膨胀等,一般是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有约定,在变化幅度以内的情况下,有施工单位承担,超过约定的变化幅度,就是由建设单位承担。
假如出现考题,一般都会在背景的合同条款上有说明。
例如2011年案例有关钢筋价款的调整就是这类题目。
相对于社会环境,自然环境可考核的知识就比较多,既有不可抗力也有普通的自然环境。
对于不可抗力主要是风、雨、雪、洪、震等破坏力极强的这些因素,判别主要是看那些关键词,如果是不可抗力一定会有——极为罕见、非季节性、合同约定以外、x年不遇等,也就是说对于不可抗力他不会很含糊,一定是让你可以一目了然。
那么这些不可抗力会出的考题也绝不会让你去考虑如何去做技术上的应对,命题人考核的也是造价知识,就是索赔。
索赔工期,但是这里费用索赔一定是工程实体索赔和运至施工现场用于工程实体的材料和设备,不包括施工单位自由设备和临时设施的损坏,也不包括施工单位自己人员的伤亡。
不过在这里面有一个争议,就是模板和脚手架在不可抗力中遭受破坏,到底是不是可以索赔,估计近一两年对这个地方会有明确规定,在此期间考试不会出题。
在不可抗力的索赔注意两点,第一是不能索赔窝工费,第二工期索赔是包括不可抗力之后现场恢复的时间,当然在现场修复的有关费用是可以索赔的。
这里大家思考一下,如果一个道路加管线工程,沟槽开挖完毕,管道垫层已经施工完毕,井室尚未砌筑,遭到不可抗力(洪水),致使已施工沟槽被淤泥填平,在洪水过后,沟槽清理二次开挖的工期和费用可以索赔,但是对于施工现场的管道工、瓦工等工人的窝工费用是不是可以索赔?也就是说不可抗力之后,施工单位有一部分人现场清理,但是施工单位其他工人在清理现场期间的窝工费用是不是可以索赔。
这个对于不可抗力的后期索赔描述我国的规范文件都没有详细描述。
自然环境的另一个地方就是非不可抗力的地方,比如雨季、冬季、高温,这些地方对应的不是索赔,而是我们施工单位的措施,可以结合技术考点,例如道路的路基、基层、面层的雨季、冬季和高温环境下如何施工,历来考核的也比较多,还有混凝土的冬季施工措施(二级教材介绍比较详细)。
对于季节性施工,一般注意几个字:快(不管是雨季、冬季、高温都是如此)、盖(高温施工混凝土(养护)、混凝土冬季施工(保温)、冬季道路路基需要有一层松散的覆土)、晒(雨季路基遭到雨淋之后)。
当然由于12年在道路上的冬季施工出得较多,雨季13年季节性施工出题可能性会减小。
可能出现与技术措施的另一个重要考点就是施工现场环境,施工现场环境有两方面,一方面是纯粹的技术措施可以解决的比如施工现场有地下水,需要降水措施,或者在考题中没有问到降水,但是说到施工位置临x河;紧邻x建筑,那么需要对建筑物加固或者是在建筑物周围做桩或者隔水帷幕等,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背景里面没有提到在地勘报告中没有提到的字样,那么就是施工单位需要自己在施工组织设计中自己需要考虑的技术措施,就不要考虑是索赔考点,这个地方一般是在考技术。
另一个是技术措施加管理措施的环境知识,比如地处闹市区、人流密集、紧邻学校、繁华地带等字样,那么我们看到这些字的时候,必须要想到交通导行,夜间施工手续、噪声手续的办理等,还有的如果提到地下既有专业管线,这里考核的就是拆改、保护、暴露等施工措施,同时也需要有联系产权单位,会同协商解决的管理措施。
(2011年案例)。
大家不妨翻开历年真题,将其中背景资料中介绍的有关环境介绍找出来,自己进行一下总结,看看对于这些我们都该如何作答。
下面我列举了几个题目。
例如2005年案例二:某立交桥工程全长1600m,该桥为平行分离式立交桥,跨越一条交通繁忙的铁路和一条各类中小船只来往穿梭的河流。
全桥共70孔,基桩全部用打入桩,陆上桩为40cm*40cm,跨铁路的3只墩为45cm*45cm,每承台为32根;河中3只墩,打入桩为45cm*45cm,每承台为66根。
一般柱长不超过46m。
承台为高筑形式,墩为多柱式钢筋混凝土圆形柱,桥台为高筑埋置式,盖梁为普通钢筋混凝土梁,梁为先张法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空心板梁和T梁(2孔和4孔)。
先不要管后面的问题,就此题背景的交通环境,我们如果在编写施工组织设计的时候,需要考虑哪些问题。
首先需要与河道管理部门联系以及河运交通部门相联系,需要得到他们的配合,这个和交通导行其实是一回事,我们虽然没有介绍过河道内施工和铁路跨越的施工,但是可以套交通导行以及箱涵穿越铁路那里面的管理知识。
对于河道,可以分段施工,保证通航,在沉桩、承台、墩柱、盖梁施工后,应考虑用穿巷架桥机架设T梁,此时需要协同航道管理部门,按照通航高峰时间表安排T梁安装,保证通航宽度等等知识。
对于跨越铁路的的这点与河道一样,也是联系铁路部门,通航时间表,与铁路部门协商T梁的架设时间;不一样的是由于火车通过有震动,所以需要和铁路部门沟通,在桥梁下部工序施工的时候,火车需要降速通过,并且火车通过的时候需要停止施工过(参考2016年案例五,不同的是那个是在铁路下面施工)。
2007年案例二:背景资料:某污水厂扩建工程,由原水管线、格栅间、提升泵房、沉砂池、初沉池等组成,承包单位以2250万元中标。
原水管线基底标高为-6.00m(地面标高为±0.00),基底处于砂砾层内,且北邻S河,地下水位标高为-3.00m。
这个地方主要考虑降水措施,第一是地下水位较高,而且北临S河,因为原水管线为条形基坑(槽),根据《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应采用双排降水井。
布置在基坑(槽)两侧距槽口边缘1~2m,北侧井点应适当加密,并且选择合适的抽水设备,另配以地面排水系统。
如果井点降水不能满足降水要求,可以考虑在北侧做隔水帷幕。
2007年案例五:背景资料:某公司承接了某城市道路的改扩建工程。
工程中包含一段长240m的新增路线(含下水道200m)和一段长220m的路面改造(含下水道200m),另需拆除一座旧人行天桥,新建一座立交桥。
工程位于城市繁华地带,建筑物多,地下管网密集,交通量大。
新增线路部分地下水位位于-4.0m处(原地面高程为±0.0m),下水道基坑设计底高程为-5.5m,这个题目是一个非常典型的城市市政工程,属于和实际很接近的题目,还是不要去管后面的问题,因为这个题目的考核点没有很好的体现出这个背景,我们分析一下,这里的管理知识又哪些:城市繁华地带,那么施工前需要办理噪声的手续,考题可以问你是谁办理,到哪里办理,还可能问道夜间施工知识,也是办理手续,以及走访等问题;交通量大,那么就牵扯交通导行,交通导行是市政的特色,虽然2011年考核了一部分,但是还有很多地方值得去考;地下管网密集,建筑物多,那么也就是在考核你的和产权单位的联系配合,2011年一建和2013年二建都做过考核;地下水水位高于新增管道,虽然题目最后没有直接问你降水,但是问你需要哪些是专项方案,那么头脑中必须有降水;拆除就天桥,建立新天桥,那么需要知道拆除的那一些列相关知识,比如是机械拆除、人工拆除还是爆破拆除,拆除需要办理的手续有哪些,谁办理,如果是爆破拆除,那么爆破的一些列手续(炸药的买、运、存、用)等相关考点,再就是市政的有关平面布置,由于施工场地紧张,那么需要将平面布置的动态控制等。
在考过的这些年的案例背景中还有很多相关施工环境的介绍,大家如果可以把每一个背景的这些点都找出来逐一分析在展开,那么你就会对市政工程非常熟悉,考试无非也就是在考这些知识点。
由于人机料法环系列的——四,施工方法涉及到的知识太多,准备晚些时候在写,大家先看看环境的知识吧。
还有一点我本来不想在这里提及,但是想来还是在这里弱弱的说一句,我写的这些东西都是我自己根据自己对教材、标准规范和自己多年施工的理解,也许和谁的想法一样,但绝无抄袭,或许我写的东西还有不完善的地方,甚至是理解上的错误,我希望大家可以留言探讨,但是恶语中伤、诽谤、诅咒的这些事情不要在在发生了,对于在我空间那咒我、咒我全家的那位仁兄,我不知道你处于什么原因,但是我希望以后不要在出现类似的事情,这件事就让他成为过去吧。
我的目的是在一建的考试中尽我所能帮助大家通过考试,包括每一个考生。
张冠李戴的题目在一级建造师考试的题目里面有一种题目叫做张冠李戴的题目,这种题目虽然分数不是太多,但出现的频率还是很高的,这些题目大概都是基本问题,如:应该是公司做的事情却被项目经理做了,今年的施工组织设计审批问题;还有就是单位主体错误,例如该建设单位做的事情让施工单位做,比如组织竣工验收;还有本单位主体错误,比如工地上安全员组织检查等。
这些题目都是历年以来案例的考点,所以你要是在复习的时候见到谁做什么的时候要格外注意,当时头脑里就要多想一下,假如我去命题要是在这里命题,我会如何张冠李戴。
并且我们在复习的最后阶段最好是把我们周围的这些人都需要做什么,列一个表格,对比记忆。
比如建设单位需要做什么(按照法规教材上回答,除了安全事故和噪声措施需要施工单位上报,其余的都是要建设单位办理)办理施工许可证、组织招投标、组织竣工验收、到城建档案馆办理预验收、竣工后办理备案手续等。
总监理工程师工作:组织分部工程验收、开工令、停工令、复工令、施工组织设计审批、工程款支付等。
再就是专监和总监工作的混淆,例如在分部分项检验批验收组织者。
施工单位内部主要是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和专职安全员之间的责任互相变化,技术负责人主要是交底和图纸会审,专职安全员主要是做具体的安全工作,和实施性的安全管理监督,而组织等相关的内容都是项目经理做。
还有一点就是质监站监督的作用,但是不是组织者。
总之,大家还是把我们施工中遇到的所有人员列一个表格,把其中的有关人员职责在表中对比列出,这个分数是绝对不能丢的分数。
再论专项方案与专家论证对于今天在写这个考点解析,主要有两个原因,第一就是对我前面的日志有错误的地方做一个澄清。
第二是今年二级建筑和市政都考核到相关的知识,并且考核的依据都是建质[2009]87号文,也就是第三版教材的依据。
/743352696/infocent er#!app=2&via=QZ.HashRefresh&pos=1358598782就是这个日志,当时题目是《专项方案与专家论证—高频考点》当时我写的是建质[2004]213号并没有废止,两项“办法”依然都在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