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体运动解剖学资料绪论名词解释——三无运动解剖学人体解剖学的一个分支,它是在人体解剖学基础上研究体育运动对人体形态结构产生的影响和发展规律,并探索人体结构与体育技术动作关系的一门新兴科学动作分析法对人体各种体育动作进行解剖学分析,着重研究运动过程中关节和肌肉的工作和探讨人体器官与体育动作之间关系。
运动解剖学的标准解剖姿势人体直立,两眼向前平视,肢在躯干两侧下垂,手掌向前,两足并立,足尖向前第一章人体的基本构成名词解释——历年1个2008运动终板是躯体运动神经与骨骼肌纤维之间的特化连接结构,呈椭圆形板状。
它的功能是将神经冲动传给骨骼肌,引起肌纤维收缩。
指运动神经末梢缠绕肌纤维束形成的板状结构,它是效应器哈佛氏系统又称骨单位,位于长骨骨干骨密质的、外环骨板之间,呈圆桶状,由同心圆排列的哈佛氏骨板和中央一条哈佛氏管组成,是长骨干起支持作用的主要结构单位神经组织是神经系统的主要构成成分。
由神经元(即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所组成。
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以及支持、保护和营养作用神经元胞体和突起两部分组成。
具有接受刺激和传导兴奋的功能,也是神经活动的基本功能单位。
骨组织由大量钙化的细胞间质和几种细胞组成,即骨基质和骨细胞,骨原细胞,成骨细胞和破骨细胞。
骨组织的功能是支持、连接、保护、储存钙磷、造血等软骨软骨组织及周围的软骨膜构成,是固态的结缔组织,对机体有一定的支持和保护作用。
可分为透明软骨,纤维软骨和弹性软骨。
透明软骨分布较广,成人的关节面软骨,肋软骨,呼吸道的一些软骨都是这种软骨。
新鲜时呈半透明状,较脆,易折断。
纤维软骨分布于椎间盘纤维环,关节盘和耻骨联合等,是由大量平行或交错的胶原纤维排列而成,软骨细胞较少。
弹性软骨分布于耳廓和会厌等,间质中间有大量交织成网的弹性纤维,弹性软骨有较强的弹性。
软骨膜出关节面软骨以外,软骨的表面均覆有较致密的结缔组织。
分为外两层。
主要是为软骨供应营养。
2007骨密质位于骨的外部,在长骨是骨干的主要层,骨质厚而致密,坚硬而抗压,抗扭曲力强。
2004腱鞘指位于长肌腱周围的两层套管。
它是由外层的纤维层和层的滑膜鞘组成。
其作用是运动时可减少肌腱和骨之间的摩擦,对肌腱起保护作用2005运动杠杆骨杠杆指人体的骨在肌肉的拉力作用下,能够围绕关节运动轴转动并克服阻力做功。
由于它的作用和杠杆相同故称为骨杠杆2008腹直肌鞘指包裹在腹直肌的鞘状结构,由腹外斜肌、腹斜肌和腹横肌的腱膜组成。
2004和2007肌腱袖(肩袖)肩胛下肌、冈上肌、冈下肌和小圆肌的肌腱分别经过肩关节的前面、上面和后面,止于肱骨大小结节,与关节囊紧贴,并有部分腱纤维织入关节囊,形成“肌腱袖”称为肩袖。
此结构对肩关节有保护、加固的作用多关节肌功能性“主动不足”多关节肌在某一环节运动时已经缩短,在另一个环节运动时再继续缩短就有困难的这种现象。
例如,伸小腿后再屈大腿感到费力的原因之一是股直肌出现功能性“主动不足”运动环节能绕着关节运动轴转动的肢体某一部分,简称为环节单关节肌肌肉的起点和止点之间只跨过一个关节的肌肉。
如肱肌、臀大肌等多关节肌肌肉的起点和止点之间跨过两个或两个以上关节的肌肉。
如股直肌、指浅屈肌骨膜包括骨外膜和骨膜,骨外膜可参与骨质的形成,骨膜则含有破骨细胞,骨折时参与造骨。
骨骺长骨两端膨大的部分,简称骺,它可以增加相邻骨的接触面积骺软骨儿童少年的骨处在成长骨化阶段时,骨骺与骨干之间的软骨性的骺板。
骺软骨不断增生与骨化,可使骨的长度增长复关节由两块以上的骨参与构成,共同包在一个关节囊,每块骨都能单独运动的关节,也称复合关节或复杂关节骨龄骨龄是骨骼年龄的简称,指骨骺和小骨骨化中心出现的年龄及干骺愈合的年龄,借助于骨骼在X光摄像中的特定图像来确定,常用来确定生物的年龄。
联合关节两个以上结构独立但功能上联合共同完成运动的关节骨板骨胶原纤维有规则的分布排列,每层纤维与基质结合在一起形成类似木质胶合板的作用的结构。
腕管指腕横韧带与腕骨沟之间围成的管,在腕管有血管,神经和肌腱通过。
对掌运动在活体上由于第一掌骨绕拇指腕掌关节的额状轴不是典型的屈、伸,而是拇指和其余四指做相对运动。
海氏三角又称腹股沟三角,位于腹前壁下部,由腹直肌外缘、腹股沟韧带和腹壁下动脉围成的三角区。
此处是腹壁最薄弱处。
腹股沟管位于腹前壁下缘,为腹股沟韧带侧半上面与各层腹肌之间的一条斜行裂隙。
管男性有精索通过,女性有子宫圆韧带通过。
腹股沟管有外两口和前后上下四壁。
环节受力分析指在身体的主动运动中的肌力总是与外力同时作用,从而引起环节的运动,因此对环节运动中的受力情况加以分析便能确定引起环节运动的原动肌的方法。
关节囊为附着在关节面周缘及其附近骨面的结缔组织囊。
可分为外两层,分别是滑膜层和纤维层。
作用是密封关节腔。
关节唇是附着在关节窝周缘的环状纤维软骨,有加深关节窝,增大关节面的作用。
单轴关节只能绕一个运动轴在一个平面运动的关节,包括滑车关节和车轴关节。
双轴关节关节头是滑车状,另一骨上有相应的关节窝,运动环节绕额状轴在矢状面做屈伸运动,如肱尺关节。
多轴关节又称圆柱关节,关节头呈圆柱状,关节窝是相应的半环,运动环节可绕本身的垂直轴在水平面进行回旋运动。
如:桡尺近侧和远侧关节。
球窝关节关节头是球体的一部分,关节窝与头相适应呈窝状,其基本运动有屈伸,外展收,回旋换转,如:肩关节和髋关节关节的运动幅度指一个动作开始到结束时某一关节处两个运动环节之间运动围的极限角度之差.它受两个关节面积之差、关节囊的厚薄松紧、关节韧带的多少强弱、关节周围的骨结构等因素的影响和约束耻骨联合由两侧耻骨的耻骨联合面借纤维软骨构成的耻骨间盘结合而成,对运动时缓冲震动有一定的作用椎间盘位于相邻椎体之间的纤维软骨盘,共23个,由上下软骨,纤维环和髓核组成。
听小骨位于鼓室,它们是人体中最小的骨块。
3块听小骨在鼓室的位置是锤骨在外,镫骨在,砧骨在中间。
三个听小骨相连结成听骨链,用以传导声波。
筋膜滑膜囊关节囊滑膜层向外突出形成的囊状结构,位于肌腱与骨之间,囊腔有滑液,作用是肌肉收缩时,减少肌腱与骨之间的摩擦。
滑车籽骨为一些位于肌腱或韧带的卵圆形结节状的小骨块,髌骨是全身最大的籽骨。
有减少摩擦和改变肌牵引力方向的作用原动肌指完成环节运动的主要肌肉,收缩时将使环节朝向这些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对抗肌在同一动作中其作用与原动肌相反的肌肉,其拉力作用线跨过同一运动轴的另外一侧,这些肌肉被称为对抗肌固定肌指固定原动肌定点附着骨的肌群即为固定肌。
中和肌指当原动肌对动点骨有两种以上的作用时,为了充分发挥其中一种作用,需要其他肌肉抵消另外一些作用,这些肌肉即为中和肌。
肌肉的运动单位个运动神经元和它所支配的所有肌纤维构成一个运动单位肌肉的初长度指肌肉收缩前的长度,肌肉处于适宜初长度时,收缩发挥的力量最大。
胸骨角提携角腹股沟韧带腹白线脐环固有呼吸肌腹股沟三角肌肉的工作性质动力工作指肌肉工作时所产生的力能够引起环节运动或使环节运动发生变化,肌肉的长度也发生明显改变,肌肉的这种工作称为动力工作。
它可分为克制工作和退让工作两种。
静力工作指肌肉收缩时所产生的力,只足以平衡阻力,使环节保持一定的姿势,肌的长度不发生变化,肌肉的这种工作称为静力工作。
它可分为支持工作、加固工作和固定工作三种。
克制工作——指肌肉收缩时克服阻力,肌力矩大于阻力矩,引起环节朝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肌肉的长度缩短,这种工作称为克制工作。
由于克制工作时,肌肉的动点向定点靠拢,故又称为向心工作退让工作——指肌肉收缩时紧拉长,肌力矩小于阻力矩,引起环节背着肌肉的拉力方向运动,这种工作称为退让工作。
由于退让工作时,肌肉的动点、定点彼此分离,故又称离心工作。
支持工作——指位于关节运动轴同一侧的肌肉保持持续性收缩,平衡阻力(力矩等于阻力矩),使环节保持一定的姿势不动。
肌肉的这种工作称为支持工作。
支持工作有两种情况:肌肉保持缩短状态的支持工作;肌肉保持拉长状态的支持工作加固工作——指关节周围肌肉持续收缩,防止相邻环节由于外力作用而在关节处互相脱离。
肌肉这种工作,称为加固工作。
固定工作——指作用相反的两群肌肉共同收缩,使受力一环节固定不动。
肌肉的这种工作,称为固定工作肌肉的起点和止点——起点通常是指离身体正中面较近的附着点,对四肢来讲是指近侧的附着点。
止点通常是指离身体正中面较远的附着点,对四肢来讲是指远侧的附着点。
肌肉的定点和动点——肌肉的定点和动点通常是指肌肉收缩时会牵基底核——纹状体——联络系——连合系——投射系——皮质机能中枢——锥体系——椎体外系——脑室——脑脊液——是一种无色透明的液体,产生于各脑室脉络丛,主要是保护脑和脊髓,维持颅压,参与脑和脊髓的代脑屏障——由三部分组成,分别是血脑屏障,血脑脊液屏障,脑脊液脑脊液屏障,脑屏障能阻挡血液中的异物和维持脑环境的稳定。
血脑屏障——位于血液与脑,脊髓的神经细胞之间,结构基础是:闹和脊髓毛细血管皮细胞,,毛细血管外壁的基膜,神经胶质细胞突起在毛细血管基膜外贴附。
三个结构联合在一起才能够屏障血液中的异物。
脑干网状结构——是指脑干中除去脑神经核、其他边界明确的核团(如楔束核)和长距离传导束外,在脑干中央部的区域,还存在着分布相当广泛、神经细胞体和神经纤维纵横交织成“网状”的区域,称为网状结构,其主要功能是参与形成非特异性投射系统、参与躯体运动的控制和调节脏活动等简答——历年两个2004简述自主神经的概念,结构与分布特征及其功能?2005简述大脑皮质机能中枢的概念并举例说明大脑各皮质技能中枢的位置与其功能的对应关系?1.神经活动的基本方式——2.反射弧及其组成——3.脊神经及其组成4.脑神经及其组成——5.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比较——6.脊髓的部结构及其功能——7.脑的组成及其功能——8.脑干构成及其功能——9.小脑构成及其功能——10.间脑的组成及其功能——11.大脑皮纸分区及其功能——12.本体感觉的传导通路——13.躯干和四肢的皮肤感觉传导通路——14.视觉传导通路——15.听觉传导通路——16.运动传导通路——17.脑脊液的循环途径和功能——18.脑屏障的组成及其功能——19.体育对运动中枢的影响——20.锥体系和椎体外系的比较——21.躯干的运动神经和自主神经的比较——论述——历年5*1个2004试述脊髓的结构与功能并说明脊髓处于中枢神经系统较低级部位却对人体起至关重要作用的原因?2005综合分析中枢神经系统中控制与调节躯体运动的具体结构名称,位置和功能?综合分析锥体系和椎体外系的概念,组成及其对躯体运动的调节功能并说明两者之间的区别?2007简述声波传导的途径和同枪声起跑的神经传导途径?2008详述本体传导通路?第六章感觉器官名词解释——历年10个2005房水循环——房水自眼后房瞳孔到眼前房,大部分又虹膜角膜角间隙处渗入巩膜静脉窦,汇入眼静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