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1.doc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1.doc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1 医务人员职业安全管理制度
第一条为维护医院工作人员的职业安全,有效预防医院工作人员中出现职业危害,保护劳动者的健康,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职业危害指医院工作人员在职业活动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引起的伤害。

第三条医院工作人员包括医疗、护理、医技、药技、行政、后勤等所有工作人员。

第四条对职业危害的预防,医院以贯彻落实职业病防治法为主进行预防。

第五条各科室、部门应积极主动掌握工作环境、性质下可能产生的执业危害因素、危害后果和应当采取的职业防护措施,建立健全有科室特色和针对性的防护制度,严格操作规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

第六条对工作中可能产生的职业危险因素、危害程度及时告知员工,让职工知晓职业危害有关情况。

第七条各科室、部门应提供符合防治职业危害的防护设施和个人使用的防护用品。

第八条加强工作人员对医疗环境中职业安全防护教育。

上岗前对职工进行医院感染、职工防护、安全工作技术和方法等岗前培训。

医院不定期进行职业卫生教育培训,对员工进行有关知识培训。

第九条医院为职工提供员工保健体检,并建立职工健康档案,及时发现潜在问题,让职工享受到有关的健康服务。

第十条要求职工本人加强防护,增强自身防护意识,培养良好的
工作习惯,凡违规操作,责任自负。

第十一条在发生职业病危害事件时,应在十二小时内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加强信息沟通与传递。

信息上报内容包括:职业病危害概况:发生时间、部位以及事件现场情况;事件的简要经过;已经采取的措施等。

在做好防护的前提下,按程序开展具体的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第十二条事件发生后相关部门应及时调查事件的发生原因和事件性质,估算事件的危害波及范围和危险程度,查明人员伤害情况,做好事故调查处理工作。

第十三条对已受损害的接触者可视情况调整工作岗位,并予以合理的治疗,促进职工康复。

其中专业理论知识内容包括:保安理论知识、消防业务知识、职业道德、法律常识、保安礼仪、救护知识。

作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岗位操作指引、勤务技能、消防技能、军事技能。

二.培训的及要求培训目的
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
为了进一步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责、权、利”相结合,根据我公司2015年度安全生产目标的内容,现与财务部签
订如下安全生产目标:
一、目标值:
1、全年人身死亡事故为零,重伤事故为零,轻伤人数为零。

2、现金安全保管,不发生盗窃事故。

3、每月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保障安全生产投入资金的到位。

4、安全培训合格率为100%。

二、本单位安全工作上必须做到以下内容:
1、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领导责任,必须模范遵守公司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不发布与公司安全管理制度相抵触的指令,严格履行本人的安全职责,确保安全责任制在本单位全面落实,并全力支持安全工作。

2、保证公司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管理办法在本单位内全面实施,并自觉接受公司安全部门的监督和管理。

3、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组织生产,始终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当“安全与交货期、质量”发生矛盾时,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

4、参加生产碰头会时,首先汇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情况和安全问题落实情况;在安排本单位生产任务时,必须安排安全工作内容,并写入记录。

5、在公司及政府的安全检查中杜绝各类违章现象。

6、组织本部门积极参加安全检查,做到有检查、有整改,记录全。

7、以身作则,不违章指挥、不违章操作。

对发现的各类违章现象负有查禁的责任,同时要予以查处。

8、虚心接受员工提出的问题,杜绝不接受或盲目指挥;
9、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主管领导,按照“四不放过”的原则召开事故分析会,提出整改措施和对责任者的处理意见,并填写事故登记表,严禁隐瞒不报或降低对责任者的处罚标准。

10、必须按规定对单位员工进行培训和新员工上岗教育;
11、严格执行公司安全生产十六项禁令,保证本单位所有人员不违章作业。

三、安全奖惩:
1、对于全年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生产现场管理规定和工作说明书进行考核奖励;对于未实现安全目标的按照公司规定进行处罚。

2、每月接受主管领导指派人员对安全生产责任状的落
医务人员志愿服务管理制度1 医务人员志愿服务管理制度
为进一步深入贯彻落实党的科学发展观,更好地推动“医务人员志愿服务”向纵深发展,加强我院医务人员志愿者的管理,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牢固树立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特制定如下管理规定:
第一条:实践志愿者精神,把爱心奉献给社会和需要帮助的人。

第二条:遵守国家法律、法令、法规及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

第三条:遵循临床诊疗规范,保证医疗质量,确保医疗安全,杜绝医疗纠纷。

第四条:服从医院的日常管理,发扬爱岗敬业、团结奉献、吃苦耐劳的医疗工作者精神。

第五条:团结协作,严于律己,维护志愿者的整体形象。

第六条:认真参加业务培训和其他技能学习,熟知并准确把握所在岗位的职责、工作标准、流程、组织联络体系、应急预案以及各项相关管理规定。

第七条:与其他医疗志愿者、工作人员之间,相互尊重、关心和鼓励,团结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完成好服务任务。

第八条:不得以任何形式增加接受志愿服务的群众的经济负担,不得收取任何单位和个人的钱物及从事营利性活动。

第九条:志愿者服务期间,无论到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学校、工厂、社区均应遵守当地各项管理制度,并严把医疗质量
关,确保医疗安全。

第十条:服务残疾人时,坚持平等、尊重、真诚的原则,提供热情、细致、专业的服务。

第十一条:志愿服务期间不迟到、早退,坚守医疗工作岗位。

第十二条:积极开展巡诊、义诊,利用多种形式进行健康预防、保健和宣教工作,改善当地老百姓生活饮食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二〇一〇年一月六日。

相关主题